教案 百分网手机站

等差数列教案

时间:2020-11-10 10:51:11 教案 我要投稿

2015年等差数列教案

  通过生动具体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树立学生求真的勇气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2015年等差数列教案

  教学内容:等差(比)数列的性质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地明确等差(比)数列、等差(比)中顷的概念;

  2、使学生进一步地熟练地掌握等差(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公式;

  3、使学生较灵活地应用等差(比)数列的定义及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等差(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差(比)数列的定义及性质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利用自习将思考题(一)(二)发放给学生,让他们先思考,教师解答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课 型:专题复习课。

  时间安排:45’×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等差数列的有关基础知识

  教 法:1、指名学生回答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中顷,通项公式,前几项求和公式。

  2、教师点评,师生达成共识。

  二、领悟“思考题(一)”

  教 法:1、以拖火车的形式指名学生回答思考题(一)的4个问题。

  2、教师点评,师生达成共识。

  ⑴由思考1还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等差数列{an}中,

  m+n

  若 =k,则am+an=2ak(m,n,k∈N*)与性质:

  2

  在等差数列{an}中m+n=p+q→am+an=ap+aq(m,n,p,q∈N*)是一致的)。

  ⑵由思考题2还可以得到这样的变式:①an=am+(n—m)d或am=an+(m—n)d

  an—a1

  ②d=

  n—1

  ⑶由思考题3、4可以得到这样的性质:若数列{an}为等差数列,其前几项和为Sn,则有如下性质:Sn,S2n—Sn,S3n—S2n……也成等差数列,公差为nd2。

  三、学生操练

  教 法:1、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思考,教师巡回指导,着重关注学困生。

  2、教师点评,师生达成共识:巧妙地应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或通项公式的变形式)求解,能简化解题过程。

  四、布置作业:1、第6、7题。 2、思考题(二)

  第二课时

  一、回顾等比数列的有关基础知识

  教 法:1、指名学生回答“等比数列的概念,等比中项,通项公式,前n项求和公式”。

  2、教师点评,师生达成共识。

  二、领悟思考题(二),引导学生类比等差数列思考回答。

  教 法:1、思考题(二)的4个问题。

  2、教师点评,师生达成共识。

  ⑴由思考题1、3可得到这样的性质:在等差数列{an}中,若m+n=p+q,则am+an=ap+aq;在等比数列中,若m+n=p+q,则am+an=ap+aq。

  ⑵由思考2可以得到这样的变式:am=anqm-n或an=amqn-m。

  ⑶由思考4可以得到这样的性质,在等比数列中,Sn,S2n—Sn,S3n—S2n成等比数列。

  三、学生操练

  教 法:1、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思考,教师巡回指导,着重关注学困生。

  2、教师点评,师生达成共识,巧妙地应用等比数列的`性质(或通项公式的变式)求解,能简化解题过程。

  四、布置作业:4、5、6

  小 结:根据课本中的习题,总结、归纳了等差(比)数列的性质,并运用它们来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能简化解题过程。

  后 记:习题是等差(比)数列的性质、简捷方法生长的土壤。以教材例题习题为依托,构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生长土壤,是对教材再创造的一种形式,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脱离教材例题习题,另立炉灶,向学生灌输大量的补充性质与补充公式,将会导致学生掌握不牢固、不长久。因为缺乏了知识的依托载体,失去了知识的生长土壤,所以学生学不进去,学习效果欠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精心地整合教材的例题习题,将所要揭示的重要性质与知识点贯穿在问题中去,通过问题的解决而获得知识与方法,其效果好得多。

【2015年等差数列教案】相关文章:

1.《雨点》教案

2.《蛋糕》教案

3.冬至汤圆教案

4.小学冬至教案

5.《蜻蜓仙子》教案

6.小学元旦教案

7.《鸟儿花儿》教案

8.小班冬季教案

9.跳绳大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