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百文网手机站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

时间:2022-03-17 20:28:49 人力资源 我要投稿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规划、招聘、配置、任职资格、素质模型、培训、薪酬、绩效、员工关系等,下面小编为你带来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的相关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

  1、公司总咳嗽笨杖闭衅福所有公司储备干部的招聘组?

  2、协助分公司对急缺岗位进行招聘,指导分公司同事完成招聘计划。指导和协助新项目骨干人员的调配和招聘(;

  3、协助校园招聘工作的组织、宣传、宣讲、储备期和培养期人员学习跟进;

  4、负责人才培养方案更新、培养宣传编制并跟进;

  5、协调和组织培训工作的开展,搜寻和初选培训机构、培训老师,跟进各分公司培训工作完成情况;

  6、每月检查各公司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情况,指导各公司完成信息化建设工作。

  7、协助部门负责人对分公司人力资源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8、协助跟踪、处理涉及劳动关系纠纷的事务;

  9、根据人力资源工作操作指引的运作情况,反馈和调整人力资源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10、协助新项目管理:包含人事情况摸底、人力资源方案、周边薪酬调查、薪酬发放、五险一金管理、初期团队搭建、分公司人事专员招聘培训等。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1.人力资源规划

  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于,企业如何来制定其人力资源规划,从而为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选、用、育、留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谓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的整体规划而确定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完成这些需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的统称。企业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在人力资源领域的有效贯彻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1)人力资源供求分析

  人力资源供给分析来自于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盘点,包括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源需求分析是针对企业战略规划和组织外部环境变化对人力资源所提出的要求所进行的分析,它不仅包括需要人员的数量,还包括需要人员的质量,如职位类型和素质要求等。通过对比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企业可以确定其现有的人力资源与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为制订企业的人力资源具体规划和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职能模块奠定基础。

  (2)确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来自于对企业的人力资源供求的分析结果,即为了弥补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差距,企业应该如何确定其人力资源方面的目标。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总量目标,二是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目标,三是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为设计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出了总体上的方向与要求。

  (3)确定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目标的具体措施

  根据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制定具体的策略和措施来确保这些目标的达成。这些措施一般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调整的计划、人员调配计划、人员补充计划、素质提升计划和人员解聘退休计划等。这些计划形成了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在组成要素,一方面,它们确保了人力资源规划目标的落实;另一方面,也对企业的人员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与薪酬管理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2.招聘与配置

  人力资源招聘是指根据组织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的要求,通过各种渠道识别、选取、发掘有价值的员工的过程。人力资源招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力资源获取价值仅指企业通过组织外部和内部渠道招聘员工的活动,而广义的人力资源获取则在狭义的基础上,涵盖了从组织内部发现员工的新价值、通过培训使得员工人力资本增值等过程,即人力资源在企业内部发现员工的新价值、通过培训使得员工人力增值等过程,即人力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再配置过程。

  人力资源配置是建立在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基础上的人力资源存量优化配置、持续开发的管理过程,由于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是组织重新培育或认知员工的新价值的过程,从组织层面上看,相当于增加了新的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的配置也是组织人力资源获取的重要途径。从实践角度出发,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配置主要有工作轮换、竞聘上岗、自愿流动、职位升降等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是组织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如绩效考核、职业生涯管理、培训开发等)的天然延伸,也是组织重新审视内部人力资源结构、重新配置人力资源的过程。

  3.培训与开发

  培训是企业向员工提供工作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开发是依据员工需求与组织发展要求对员工的潜能开发与职业发展进行系统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提升员工的能力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进入新经济时代,组织生存的环境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与快速多变,组织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来自全球一体化的力量、信息网络化的力量、知识与创新的力量、投资者的'力量、组织的速度与变革的力量等各种力量的`挑战和冲击,每一种挑战和冲击都对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提出了新的需求。如组织持续学习的需求、员工核心专长与技能形成的需求、员工素质能力提升的需求,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领导方式与管理风格转型的需求,这些需求要求企业要以全球的视野、从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去思考和构建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系统,也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一个投入大、产出高并极具增长潜力的领域。

  4.全面薪酬管理

  美国薪酬协会将全面薪酬定义为“所有能够吸引、保留、激励员工的可行方案,它包含使员工从雇佣关系中感知到价值的所有东西。”它主要包括薪酬、福利、工作体验等几方面内容。

  薪酬是指员工从企业那里得到的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收入,简单地说,它就相当于报酬体系中的财务报酬部分。薪酬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定自身的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和薪酬形式,并进行薪酬调整和薪酬控制的整个过程。

  福利是指企业支付给员工的间接薪酬,包括国家法定福利和企业自主福利两部分。与直接薪酬相比,福利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直接薪酬往往采取货币支付和现期支付的方式;而福利多采取实物支付或延期支付的形式。二是直接薪酬具有一定的可变性,与员工个人直接相连;而福利则具有准固定成本的性质。

  所谓工作体验,是指对于员工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却不像薪酬和福利那样容易触及的一些报酬要素。它主要包括组织文化、员工的努力和工作得到赏识和认可、个人发展机会、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等五大方面的因素。

  5.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指制定员工的绩效目标并收集与绩效有关的信息,定期对员工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和反馈,以改善员工工作绩效并最终提高企业整体绩效的过程。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持续改善组织和个人的绩效,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吴春波教授指出企业的核心就是高绩效,应该以高绩效为本。

  绩效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过程:

  (1)建立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包括绩效目标和绩效标准,绩效目标是指是对员工在绩效考核期间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所做的界定;绩效标准是对员工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完成的程度的界定,比如“接到投诉后两天内给客户以满意的答复”。

  (2)制定绩效计划

  制定绩效计划包括确定绩效考核的周期、绩效考核的主体和绩效考核的方法。考核周期有月度、季度、年度等方式;考核主体指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的人员,一般包括上级、同事、下级、员工本人和客户;考核的方法有很多,大致归结为三类:比较法、量表法和描述法,这些考核方法在本书就不做介绍了。

  (3)绩效沟通

  绩效沟通是指在整个绩效考核周期内,上级就绩效问题持续不断地与员工进行交流和沟通,给予员工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员工实现确定的绩效目标。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改善员工的绩效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只有每个员工都实现了各自的绩效目标,企业的整体目标才能实现,因此在确定绩效目标后,管理者还应当帮助员工实现这一目标。

  (4)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指在考核周期结束时,根据绩效计划选择相应的考核主体和考核方法,收集相关的信息,对员工完成绩效目标的情况做出公平、公正的考核和评价,得出员工的考核结果。

  (5)考核反馈与结果运用

  绩效考核反馈指员工的上级需要就绩效考核的结果和员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指出员工在绩效考核期间存在的问题,并一起制定出绩效改进的计划;结果运用是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实施奖励或惩罚的环节,并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中,如培训或重新配置等。该环节是保障绩效管理能够实际执行的必要措施,真正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保证绩效管理目的的实现,没有结果运用的绩效管理最终会导致企业管理系统的失控。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相关文章:

人力资源主任的主要职责01-17

人力资源专员的主要职责10-28

人力资源主任的主要职责6篇03-07

人力资源管理汇报02-09

人力资源管理简历11-25

人力资源管理职责07-0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07-27

人力资源管理流程08-27

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