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 百分网手机站

社会工作者中级工作实务章节重点

时间:2020-08-27 15:59:16 社会工作者 我要投稿

社会工作者中级工作实务章节重点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工作,不论其工作对象是着重于个人或团体,均以协助其依特殊的需要或能力,配合社会的需求,使获得社会关系的调整与生活的改善。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社会工作者中级工作实务章节重点,想了解更多相关精彩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复习引导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是全书的基础与灵魂。本《教材》共15章,其中第一章作为全书的理论基础,而本章则是另外13章的实务工作所需要依据的操作流程。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够有效的助人,所依据的就是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手法和理论依据,还有严谨规范的助人程序。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六个阶段或称步骤。每个阶段或步骤都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内容、方法与技巧。考生掌握了本章的每一阶段的知识和技巧,实际上就是掌握了后面13个服务领域的工作流程,只是问题不同、介入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而已。本章作为社会工作实务操作过程中的具体规范程序.是历年考试出题的重点.在以往的考试中,基本上每个知识点,均在题目中有涉及。部分知识点已经开始出现重复出题。因此,考生需要非常熟悉掌握本章每一步骤的内容、核心技巧和具体方法。

  本章往年出题情况:2008年3题;2009年1题;2010年1题;2011年1题;2012年2题;2013年4题;2014年2题;2015年1题。

  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接案”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接触的第一步工作,也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开始。成功的接案是专业助人活动的前提,因此作为社会工作者,必须了解接案工作的目的和主要任务。

  1.接案工作的目的

  (1)澄清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双方的期望和义务。

  (2)激励服务对象。

  (3)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的改变。

  (4)促使服务对象积极参与改变的过程。

  (5)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2.接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服务对象的来源通常有三种:主动求助的、他人转介的、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而成为服务对象的。

  (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服务对象按寻求服务时的意愿可分为三种类型:自愿型服务对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被强制接受服务的服务对象。

  (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5)与服务对象初步建立专业关系。

  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本考点重点介绍接案的7个步骤及各个步骤中应掌握的核心技巧。与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建立关系并订立服务协议,此点内容为新版教材新增加知识点。考生不仅要记住接案的7个步骤指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每一个步骤中所嵌套的小知识点。所以,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全面仔细地掌握教材中的内容。而不能有所偏废。

  接案是一个有结构的`操作过程,遵循一定的步骤并使用专业的方法技巧,包括:准备、会谈、收集资料、初步预估、建立专业关系、决定工作进程和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步骤具体如下:

  1.做好会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

  (1)资料准备。资料准备工作包括:事先研读服务对象资料,记下不清楚的地方:了解其是否接受过服务;了解服务对象是否有特殊事项需要谨慎小心处理;走访社区。

  (2)拟定会谈提纲。提纲的内容包括: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的目的和内容,以及双方的角色和责任;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和工作过程;征求服务对象对会谈安排的意见。了解对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期望;询问服务对象是否有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以便提供及时的协助。

  2.会谈

  (1)会谈时间场所的安排。会谈的时间和地点安排应征询服务对象的意见,充分考虑他们的需要,使其感受到被重视和被尊重。一般来说,在时间安排上,要配合服务对象的时间,工作日一般将会谈安排在下班后,或者晚上、周末。在地点安排方面,一般情况下是在接案社会工作者的办公室或者机构专门的会谈室,特殊情况下可以安排在医院、司法机构、学校、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或服务对象的家中。

  (2)会谈的主要任务。①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②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③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④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3)会谈的技巧。①主动介绍自己;②沟通;③倾听。在这里,要注意新版教材中专门提到了沟通的两种类型,事实性沟通与治疗性沟通。其中,治疗性沟通具有4种功能,包括:①提供支持;②减轻服务对象因求助而带来的内心的焦虑;③协助服务对象建立对自己和解决自己问题的正确看法;④促成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而采取有效的行动。考生在复习中,对于教材改版过程中新增加的知识内容,需要特别的留意。

  (4)会谈中回应服务对象的方法。①对服务对象的想法与反应有透彻的了解;②将自己与服务对象融合;③敏锐地感觉服务对象的各种情绪态度和反应;④向服务对象表达愿意协助的态度。

  (5)会谈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①留意服务对象对接受社会工作协助的看法并进行适当处理;②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表示怀疑或挑剔时。社会工作者首先要说明来意并表达热诚帮助的意愿;③时刻保持对服务对象的敏感性;④要记住,在与服务对象一起分析反面事件和做评价时。实际是把它们作为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提出来。要注意避免把自己置于权威的地位。

  会谈中的问题和挑战这个知识点为新版教材增加的知识点,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重点理解记忆。

  3.收集资料

  (1)资料收集的范围和内容。包括个人性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2)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及常用的记录资料的方式。

  ①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包括:向服务对象进行询问;向服务对象的相关人进行咨询:查阅服务对象的档案记录;进行家访等。

  ②记录资料的方式。包括录像、录音和文字记录。记录资料的方式这个知识点是新版教材的增加内容,日常实务工作中非常实用。无论是出于应考还是日常工作的需要,考生都要对这个知识点进行熟悉掌握。

  4.初步预估

  初步预估的任务主要是要再次界定并确认服务对象的问题,对照机构功能看是否能够处理,通过了解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看服务对象是否愿意由社会工作者协助并由双方做一个约定,最后确定问题的轻重与先后次序。

  5.建立专业关系

  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态度与情感的互动,目的在于帮助服务对象与环境之间达到更适应的合作关系。专业关系能够使工作过程有组织、有亲切感。从而成为促进服务对象改变的动力。

  ①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特点。包括:有一个双方共识的目标;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架构;社会工作者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中心;社会工作者是握有专门知识、具有专业伦理和专门技巧的权威;社会工作者要掌握工作的大方向.并控制自己的感情投入和采取的行动。

  ②建立专业关系的五要素。包括:与服务对象准确沟通想法和感受;与服务对象沟通相互之间的资料;沟通充满亲切感和关怀;与服务对象角色互补;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

  ③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包括:同感、诚恳、温暖与尊重、积极主动。

  建立关系的5要素是新版教材新增加的知识点,考生要留意。

  6.决定工作进程

  在接案阶段,一般有如下几种可能:

  (1)终结服务。要理解终结服务的5种具体情形。

  (2)转介其他服务。转介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转介。

  (3)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7.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

  (1)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协议的内容。包括: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初步界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务;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相互的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间长度。

  (2)与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建立关系并订立服务协议。包括:与改变媒介系统建立关系和订立协议:与行动系统订立关系;与目标系统订立关系和工作协议。

  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

  接案是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实际和现实服务对象的关键环节,但存在一些因素影响着在接案阶段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这些因素同样有可能影响接案成功。考生需要注意,避免过早终止关系的策略为新版教材新增知识点,因此要重点记忆。

  1.不能建立关系的原因

  (1)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期望不一致。

  (2)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不足以提供帮助。

  (3)临时事件和外部障碍。

  (4)服务对象不愿接受帮助。

  (5)社会文化因素。

  (6)不同专业间的配合出问题。

  2.避免过早终止关系的策略

  (1)增进彼此关系。

  (2)订立明确的接案工作指引。

  (3)订立初步协议。

  (4)回应服务对象的迫切需要。

  (5)运用网络资源。

  (6)不断给予鼓励。

  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本考点介绍了接案应注意的4个方面,在这4个方面中,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和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最为重要.是考试的重点。考生要清楚地知道在哪些情况下是需要紧急介入的。《教材》中给出了4种情况:自杀、性暴力、离家出走、虐待。那么,从这4种情况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凡是接案时社会工作者评估服务对象的处境危险或危急时,均可以实施紧急介入行动,以保证服务对象的人身安全。决定解决问题的优先次序这个问题在接案时同样重要,在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这个问题上,社会工作者要把握住3点:第一,先易后难;第二,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第三,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决定先后顺序。其中,第一点先易后难最为重要。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结合实际工作来理解什么是先易后难,哪些工作属于易,哪些工作又属于难。而且,在与服务对象共同讨论的过程中.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往往是由服务对象来决定和选择的。考试的时候考生在设计服务方案或者在提出介入策略时,就要注意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先后顺序。社会工作者在接案时应注意4个方面的问题: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3)决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

  (4)保证服务对象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社会工作者中级工作实务章节重点】相关文章:

2018社会工作者中级《工作实务》重点07-11

2018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章节习题及答案07-20

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章节练习05-27

2018社会工作者中级工作实务章节知识点07-26

2018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章节辅导07-06

中级会计实务章节试题10-08

中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巩固试题07-20

中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习题精选05-28

中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精选习题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