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百分网手机站

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0-11-29 16:46:3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关于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关于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

  1. 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及三者的关系。

  2.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并能计算简单机械的效率。

  3. 培养学生对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效率”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综合教学法。

  【教学仪器】

  电脑教学平台一套,滑轮组、铁架台、弹簧秤、刻度尺、相同木块和细线各20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师:我们学校旁有一座私人住宅正在建造中,现在需把100 N重的砂子运到6 m高的楼上。想想看,有哪些方法,可以把砂子运上去?

  在投影仪上映出下图:

  :可以把砂子装在桶里或装在袋子里,人提上去。可以用起重机吊上去。还可以用动滑轮或滑轮组等简单机械将砂子运上去。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我们可以有许多办法将砂子运上楼。

  现在我们选取其中的一种做个模拟实验,请大家讨论。(电脑模拟动画)

  这是一个利用滑轮组提升砂子的装置图,请观察和思考:

  1. 几段绳子承担物体和滑轮的总重?

  2. 砂子升高h,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是多少?

  3. 把100 N重的砂子运上6 m高的楼上,需要做多少功?

  4. 通过滑轮组,绳子末端用了40 N的拉力将砂子运上去,实际做了多少功?

  5. 想一想,这两个功为什么不相等?

  在投影仪上映出学生讨论的结果。

  生:提砂子上楼时也要把桶、动滑轮提上去,还要对桶和动滑轮做功;另外绳和滑轮之间还有摩擦,也需要做功。

  师:我们的目的是把砂子运上楼,所以把100 N重的砂子运到6 m高的楼上,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这是有用的`功。用滑轮组将砂子运上去,在完成运砂子的同时,还不得不对桶和动滑轮也做了功,此外还要克服各种摩擦做功,这部分对砂子提上楼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是额外功。

  板书: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有用功:在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

  额外功:在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

  练习:

  用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做的功是有用功,对做的功是额外功。

  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带有一些水,这时对桶做的功是功,对水做的功是功。

  二、引入机械效率

  1. 学生分组实验(共20个小组,分2个内容,每10个小组做1个内容,2个实验并进。)

  测定:把重G=1.5 N的木块,提高到h=0.2 m的高度时,

  ①通过一定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总功。

  ②通过两定两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总功。

  每个实验的记录结果选1~2组,在投影仪上映出进行分析。

  2. 讨论与分析

  (1)有没有一种简单机械只做有用功,不做额外功?

  (没有)

  (2)使用不同的简单机械做功,完成相同的有用功时,所做的总功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不同)(这说明额外功不同)

  (3)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越少越好)

  师:一定的总功中,额外功少意味着什么?

  生:有用功多。

  师:在使用机械时我们最关心的是所做的这些总功中,有用功究竟占了多少。 为此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 叫做机械效率。

  板书:

  (二)机械效率的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板书:

  (三)机械效率的公式:

  练习:

  1. 计算课本例题中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2. 计算学生分组实验中所用的简单机械效率。

  师:由计算结果推知。

  板书:

  (四)机械效率η是个百分数,一定小于100%,没有单位。

  三、小结

  师:以上我们讨论了机械的效率,其实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效率”的含义很广泛。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效率问题。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是讲效率的社会,时时、事事、处处都要求高效率,以尽可能少的消耗去取得尽可能多的效益。我们在学习中,也应注意学习的效率,特别是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这是我们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方法。

  四、布置作业

【关于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关于《荷花》的教学设计

2.关于《早》教学设计

3.关于《项链》教学设计

4.关于《搭石》的教学设计

5.机械效率教案(精选7篇)

6.关于《小青蛙》教学设计

7.关于《观沧海》教学设计

8.关于《秋天的雨》教学设计范文

9.关于红旗飘飘的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