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作文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时间:2022-04-21 16:19:19 诗作文 我要投稿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通用21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香伴我成长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通用21篇)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1

  古诗,是古人留下的珍贵文化。如果把文化当作一个美丽的大花园,那古诗就是这个大花园里珍贵而独特的一朵美丽的花朵。

  在我开始记事的时候,我的妈妈就开始一字一句地教我读诗、背诗,比如:《春晓》、《梅花》等。

  父母带我外出游玩时也用诗句给我讲解一些景物。记得有一次,我来到泰山,站在山顶望着那些矮小的群山,看着脚下泰山的秀丽,想到了杜甫的这首《望岳》中的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还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不就是描写这时候的泰山吗?

  从幼儿园到小学,我学了许许多多的古诗,也明白了它们所蕴含的奥秘。

  古诗犹如一个摇篮,在它的呵护下,我逐渐成长。

  记得有一次,那时,我刚刚开始学习滑旱冰,常因为不熟练而摔倒了无数次,就当我准备放弃的时候,我听到了旁边一个小朋友正在背诵的古诗:“宝剑风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啊!想要学好某一件物品,是需要不断的努力的呀!而克服了困难,才能达到目的。于是我又站了起来,迈起步子,又滑了起来……从那以后,我每天坚持练习,终于,我成功了!

  古诗的花朵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心田,而我们中华儿女们歌颂着古诗。

  古诗同我一起长大,它净化我的心田,培养我的信心,是必不可少的伙伴,是永驶不停的智慧帆船。

  古诗鼓舞着人们,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品质。我们在古诗的长河中汲取知识,汲取营养,就像泥土对植物的滋养一样。

  现在,古诗已成为人们必须要学习的知识,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呼喊:古诗伴我成长!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2

  岁月长河中,记忆逐渐沉淀,细细品味,总会发现诗陪伴你走过了无数春秋冬夏,诗词就像文学殿堂里那朵最高洁的花儿,陪伴我走到了如今。

  初识。

  还是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时,我就获得了一本《唐诗三百首》。它红色精美的外皮,让我爱不释手。每当我举着这本书拿给妈妈时,她就知道我又要跟读这本书的朗读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细细品味,韵律和谐、节奏分明。以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终于学会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与诗词的不解之缘,就这样开始了……

  相知。

  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我也来到了学校,在这里,我惊喜地发现原来学校会有更多学习诗词的机会啊!每天上午,我们都会有“每日一诗”。用手指着“千山鸟飞绝……”,拖长尾音,跟着老师朗读,站在讲台上有飞绝疑间了:绝是什么急思呢?顿时动3我我用一次举起了我的小来主现足向,最然书业了这原来是多要地如月因没有一些生气啊,这让我更相欲佩诗人们了他们精妙的用词,绝妙的意境无一不让我赞叹,在此后的学习中,我体会到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开阔胸襟的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家国情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缠绵思乡情。

  相伴。

  如今诗歌己成为了我成长路上的伴侣,与它交往已成了常态,即使是忙得再不可开交,也总会找来一两首品味繁华后的乱世纷争,感受动荡中的多种人生态度。

  诗歌是我成长路上的良诗益友。是它,教会了我面对挫折的勇气果敢,教会了我“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博大格局;教会我求学要严谨认真,我相信诗歌定会陪件我,走过今后的漫漫余生。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激励着人们努力学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让我们更珍惜和亲人的团聚;“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我们感受到庐山瀑布的雄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让我们知道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想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鼓励我们永无止境,不断努力……

  我最喜欢王安石的《元日》.每当读到这一首诗,我便变成了王安石,看着爆竹声里辞旧岁,迎新年.春风送暖,人们喝着屠苏美酒,内心喜悦,千家万户迎来新年的旭日,大门上旧桃符都换成了新桃符,一片片喜气洋洋的景象.我文思如泉,写成了《元日》.

  古诗文让我们品味经典,沐浴书香.古诗文是我们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书上有,试卷上有,生活中有……古诗文伴我成长!

  天下景致,各有所美。浩浩凌空,人间戚戚真情,自有扣人心弦之处。古时诗人就用无数优美的词句赞颂过自然之美。如若轻风细雨,便是“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如若春日暖阳,便是“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如若湖光敛滟,便是“水之如天,丰色是矣。水色至黑,天之幽冥”。

  世界因万物而彰显得瑰丽可爱,万物因生命而凸现得生动灵活。古人留下的诗句若只是为抒发内心的不安、忧愁抑或惊叹,那未免太过片面肤浅,他们所表达的,是爱,对万物的大爱。

  好景就像浮云,要自在飘浮才美丽。古人的思绪亦是如此。他们是见了自己认为有必要记下的,有必要让他们记下的,才会有感而发。所以我想,诗人的作品与他所见之物存在很大关联,并是与之天地共磨灭的。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4

  诗词曲伴我成长,送我知识,带来快乐。——题记

  小时候,经常听爸爸吟诗。逢年过节,爸爸给我的礼物也几乎全是与诗词曲有关的书。

  记得有一次我过生日,爸爸又给我买了一本书。我乱翻了两遍,又是古诗词。我一直都不十分爱看那类的书。第二天,不知怎的,去我却心血来潮,竟兴致勃勃地看上了昨天爸爸送我的书。其中,我最喜欢李白的诗。“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空不见使人愁。”还有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也时常勾走了我的魂。一首首经典的古诗伴我度过了幼年时期。

  上了初中,我住校了。初到校时,我会常想爸爸,想家。“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更是激起我无限的思家之情。王安石的“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和欧阳修的“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等都是千古名句。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也让我感到无尽的悠闲。

  我最喜欢的词也就是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也许是豪迈吧,也许是豪情吧,总之,我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大观。我国的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只要我们留心品味,便会发现,每一首诗都有其独特的风格、语言、意境等。

  古诗词伴我度过了我快乐的童年时期,它带给我快乐和知识!诗词曲伴我成长,使我越来越成熟。我愿遨游在诗歌的海洋中,学习鉴赏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豁达乐观地直面人生,不能逃避。“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让我仿佛见到了亲人之间难舍难分,依依不舍地动人场景。《悯农》更是让我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与不幸。我们应该珍惜粮食,关爱农民。诗歌中的画面:农民在烈日下劳作,汗水一滴滴往下流的辛劳场面久久地留在我的脑海中。

  现在的我,早已进入初中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明白了,我们应该对理想不懈追求,冲破一切阻碍,努力实现人生的远大抱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我懂得了要为他人着想,多为他人考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让我明白了奉献之美。美丽的春天,色彩芬芳,不正是寒冷冬天长期孕育的结果吗?

  我不仅在语文课上学习诗词曲,还在课外广泛涉猎诗词曲。诗词曲让我明白了许多:孝顺父母,热爱祖国,直面人生,珍惜粮食,关爱农民,追求理想,无私奉献……

  诗词曲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诗词曲是我人生路上的好伴侣。是诗词曲陪伴我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5

  每当闲暇时,我都会独处僻静之角,翻开那本写满沧桑的宋词,自然而然地,便沉浸于那种凝重,那种古雅。

  那一篇篇,一章章,一页页,一行行,都像工笔的花鸟,写意的山水,散透的人物画卷,凄美的古筝独奏,有一种若隐若现的灵气,耐人寻味的神秘,将华丽的气质隐于朴素的文字之后。于是,透过宋词,我窥视到千百年前的车水马龙,那如真似幻的繁华,那深宅大院中额度长裙如风,那摇曳生姿的美颜如玉;于是,感慨一句“物转星移,世事变迁”,历史虽一去不返,时间虽消磨着一切,宋朝的遗迹虽渐渐消亡,但起码有这繁华的诗句,这历史的沉淀,时代的遗产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人。

  历史悠远,沧海桑田;红袖添香,悠然我思。回味宋朝,对于那三百二十年涌现出来的无数才子佳人,比起敬佩,我更应该说感动。

  我感动于李清照的易安词。回味于她“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的相思闲愁;会心于她“玉瘦香浓”“人比黄花瘦”的叹息;无奈于她“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怅,于是,我也“欲语泪先下”了。这样一位“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多愁善感的女子;这样一位“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女子;这样一位“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青涩女子……敢问,淘尽无数英雄汉的词苑中,又怎能盛开这独秀一枝且光耀千古的女儿花?

  我感动于苏轼的东坡词。他时而是个“左牵黄,右擎苍”的射猎英雄;时而是个“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感性男儿;时而又是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漂泊游子……“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他在这“人生逆旅”中,把词作为挚友以分享喜悲,把词作为烈酒以麻醉神经,他才情奔放,成为了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成为了一代文学巨匠,成为了众所周知的“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我感动于李煜的重光词。他疑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他感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叹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他伤感“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李后主,你是一个失败的国君,你是一个成功的词人,或许你应该感谢你的词,是它让后人铭记国君里永远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读着这一首首感伤,我在不语中潸然泪下,如果没有了苏东坡的《赤壁怀古》,也许今人就不会在赤壁矶旁为孤傲旷达的灵魂而落泪了;如果没有李清照的《声声慢》,秋天也许就不会那么苍凉寂寥。在词人笔下,明月、水光、箫声、凉气、墨迹、酒香,一切都变得出神入化了。

  感谢宋词,把无数普通人的情愫化为如此美妙贴心的诠释;感谢宋词,在我绝望之时叩击我的心扉;感谢宋词,毕现世道喜怒哀乐,道尽人间悲欢离合。

  我为那些遥远的文学而感动,我为那些可望不可及的历史而感动;我为苏轼的明月,李清照的海棠,杨慎的长江而感动;就因为,那力透宣纸背的刚劲,那跨越千百年的豪情!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6

  诗词,由一个个普通的方块字,凝成一首首不朽的文化。它普通,但又有着不一样的光芒。

  我爱诗词,我爱这个伙伴!爱它的质朴,爱它的意境,爱它所承受的情感。我从未奢望我能将所有的诗词都领略一番,但我永远都怀着一颗初见到它的心……

  白落梅,一个周身散发着梅花气息的女子,因此,她的笔下,一字一言都书写出无限的意境和情感。她曾写过许多书,书中常引用到一些委婉含蓄的诗词,慢慢地,我将她们记了下来。那是多么美妙的语言啊!短短几字,说出了道不尽的愁,道不尽的思念。

  我小心翼翼地将这些诗句藏在怀里,刻在心中,我的心开始因这一句句的诗词泛起了点点涟漪。

  一次,与父亲一同去书店,随手一翻身旁的书——《宋词》,看到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心中一喜,这不就是我怀中的其中一句吗?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暗流,央求父亲为我买下这本书,父亲应了。

  当我将书欢欢喜喜地捧回家,翻开第一页,这些个有生命的文字开始舞动其曼妙的身姿,展现出一个个场景。于字里行间,我仿佛又听到了那道不尽的愁与思念,有感觉到了心中泛起的涟漪。时间一长,家中与诗词有关的书越来越多,父亲劝我舍弃一些,可我怎么能够舍弃她们呢?无奈之下,父亲也对我没法子了。他也再没说什么。我小心翼翼的抚摸着那书面,哭着笑了,因为我想起与这些书的过程。这是普通的诗词,它陪伴了我多少个日日夜夜,陪我走过了多少独自一个在家中的日子,给我讲了多少的故事。这书,见证了我的成长,给予了我莫大的勇气,是它使我有勇气独自一人呆在家中,是它教会了我许多人生的道理……

  诗词,从小陪伴我长大,读起时,心中总会泛起涟漪,这便是我爱它的原因。但每每看见它,又会想起它陪伴我的日日夜夜,以及父亲的回答,这便也是它所给予给我不同的意义吧。

  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谢谢你,我的伙伴,谢谢你的陪伴和告诉我人生的意义。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7

  学习了诗词,犹如走进了幻想,体会其中的神奇;犹如飞入一片浮云,体会其中的虚幻;犹如踏进了一片净土,体会其中的纯净。

  学习了《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文选》,我所知道的诗词更多了。以前,我不知道诗词之中竟有如此之多的趣事等着我去发现,我不知道诗词还可以“唱着背”,我不知道每位大文豪背后竟有如此多动人的故事……

  学习了这本书,我收获多多。我遨游在诗词的海洋里,我知道了纳兰性德写的诗很优美,又有些悲凉。我知道了苏轼与弟弟的感情深厚,“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知道了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的悲伤,“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知道了杜甫关心百姓疾苦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知道了李白是皇室血统,我还知道了许多许多……

  诗词,像一场盛宴,等待你去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像一片汪洋,等待你去欣赏其中的波澜壮阔;像一幅画卷,等待你去体会其中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鸟兽鱼虫。

  我喜欢诗词,因为诗词让我有一种别样的感觉——遨游在文学中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无法描述出来的,只有你自己去品味,才能感受到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快乐。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8

  学完《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文选》这本书,我从一无所知,到流利地背诵诗词,我感受到了我们祖国文学历史的伟大与王献平老师的良苦用心。从书中,我学到的不仅仅是诗词,我学到的是整个文化历史。

  学习过程中,我就像穿越了一样,回到先秦,回到汉朝,回到盛唐……每个诗篇,每道文学常识,每个历史故事在我脑海里一次一次重演。我深刻感受到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古典诗词优美的韵律和所呈现出的美好,那诸多意境深深地感染了我。真是应了那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随着我对这本书的深入学习,我的写作水平也有了大大的进步。

  最重要的还是王老师的讲解,那些历史知识,从此变得非常有趣味。我聆听着王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忽然感觉到那些历史,那些文学,它们就流淌在我的血液里。我是炎黄子孙,我要学习祖先的文学,我愿意接受王老师的教导。中国古代文学,不只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更是我们应该认真感受的,在趣味中接受文学,在快乐中感受文学。

  背诵过的那些诗词,像粮食一样融入我的身体,它让我像苏轼一样达观、乐观;它让我像杜甫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它让我像李白一样奋发学习。

  没错,这就是文学的力量,这就是历史的力量。在中国,身为炎黄子孙,我感到自豪,我们有那么长久的历史,我们能有这么多的文学珍宝,让后人去感受它的美妙。

  趁我还年少,我要抓住机会,好好学习文学。少年强,则国强!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文选》伴我成长!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9

  我自幼被爸爸天天在家里背诵宋词而耳濡目染,培养了我对诗词的浓厚兴趣。我喜欢李后主词中流露出无心政事、追求文学的思想,也喜欢苏东坡词中壮志凌云、意气风发的豪迈,喜欢易安词中婉约缠绵、人比花瘦的愁绪……

  大约在七、八岁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的词就是稼轩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我懵懵懂懂地疏通它的词义,理解它的感情,以及有韵路的句式,让我一下子对宋词有了兴趣。到如今,”“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等成为我闲暇时消遣的对象。豪放派的也被少时的我慢慢爱上。

  有一次,无意间翻看爸爸书桌上的《人间词话》。映入眼帘的就是王国维称之“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经历三种境界”中的最高境界便是稼轩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话爸爸好像背过,我心想。敌不过好奇心,翻阅到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不禁被其中曲折的情节故事所吸引,读呀读,读到了几乎能够倒背如流的地步。同时也在感慨生于山河破碎、南北分裂的辛弃疾虽然受到主和派压制,只得处于投闲置散的状态,却始终将个人的理想与时代的责任紧密联系,但是时刻准备上马杀敌、驰骋沙场却难以如愿。而他的精神他的词却千古广为流传。那时的我就憧憬着如果将来能够成为一个为国献躯的女将好像也不错。

  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也许是因为作业堆积、学业繁重的原因,我喜欢上了有着淡淡愁绪的诗词。而李易安的词被我青睐着。在她生命的前期活得潇洒自在,到了后期历经丧夫之痛后诗词中便愁云密布。我欣赏如梦令中“应是绿肥红瘦”淡淡的惜春、惜少女时期的情怀;一剪梅中“红藕香残玉簟秋”所体现出来的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感情;醉花阴中“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重阳节酒后赏菊的情景;点绛唇中“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少女天真纯洁、感情丰富的少女形象……有时和妈妈走在雨后的街上,见着一棵被风雨打落下不少花瓣的海棠树,情不自禁地诵出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我妈在一旁说:“当真是一个迷恋诗词的人呀,人家李清照愁的是春天易逝,少女时期将逝,也不知道你臭的是什么美。”我在一旁接着说:“吾不惜海棠,但惜这生命易逝啊!”妈妈在一旁无奈笑开了。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不可能一味地沉浸在哀愁之中,在拜读李清照的诗词的同时也观赏各种积极向上的诗词:比如说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词,如同阳光充斥着我的成长历程。伴我观赏夏日接天莲叶和映日荷花,带我西出阳关带我东临碣石,让我看尽楼兰古国的雄浑壮丽看尽长安开封的繁华富贵,伴我淋一场杏花雨观一场雨打梨花……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10

  如果中国有天堂,那一定是诗词所在的地方。——题记

  风起,轻轻翻一页泛黄的诗篇,发出极脆的声音,入目,皆是我所熟悉的诗词。她们,伴我成长,伴我走过风风雨雨,给了我莫大的力量。

  读李白,教我自信。诗仙太白,一直以飘逸洒脱的'形象立于国人心中。寂寞时,他浅酌一杯,低吟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遇挫时,他昂首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闻友左迁时,他宽慰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失意时,他仰天长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好一个飘逸豪情的青莲居士,在我考试失利、自我否定、心情低落时,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令我重燃希望之火,点亮自信之灯。是啊,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我重拾信心,努力奋进,定能证明自己,感谢诗词,教会我自信,伴我成长。

  品杜甫,教我爱国。诗圣子美,济世为民的形象一直为后世所赞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他欣喜若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深秋时节,茅屋为秋风所破时,他依然不忘天下苍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好一个忧国忧民的少陵野老!他教会我,作为“读书人”要放眼天下,心系家国,让我懂得了“匹夫之责”,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感谢诗词,教我爱国,伴我成长。

  赏苏轼,教我豪迈。北宋文坛领袖东坡居士,以全能型的形象成为后人所追随的目标。他能柔情满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他能豪情万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亦能不畏世俗“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一代文豪有着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却从未沮丧过。于是,我在被人误解时,心中默念“一蓑烟雨任平生”,然后潇洒转身,因为我知道,懂我的人不需要解释,不懂我的人没必要解释。感谢诗词,教会我豪迈,伴我成长。

  诵一首小诗,读两句词,享受一场精神大餐,接受心灵的洗礼,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诗词伴我成长,并将永远陪我身旁……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11

  在五千年的华夏文化之中,诗词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知何时,它就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从小,我就受到了诗词方面的教育。早上,“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朗朗读书声总会把邻居从甜美的睡梦中吵醒;晚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洪亮背书声也经常把邻居搅得难以入睡。就这,老爸老妈还是很严厉,但是,当我向老妈展示我的成果时,严厉的老妈也会开心一笑。就这样,在诗词的陪伴下,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

  长大后,我依然没有闲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声音仍然在邻居们的耳边回荡着。慢慢的,我从唐诗背到宋词,又从宋词背到文言文,各种各样的文体我都见过。我在看《诗书中华》时,那里面出的题目我基本上都会,还能将整首诗背下来。我渐渐地长大,但是时间却越来越少……

  再后来,由于作业的原因,时间已不足以让我慢慢地赏析诗词,我只好挤出一点时间去背诵诗词。一次,我在梦中来到一个地方,那里有一棵参天大树,树下躺着一个花甲老人,老人缓缓起身,静静地望着我,三月和煦的春风吹拂着老人那张熟悉而又无比亲切的面孔,我想起来了,这位老人不正是书中的孔夫子么?他对我笑了一笑,然后便转身朝远方走去。当我醒来时,孔夫子已经消失了踪影,但他那慈祥的笑容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仿佛在诉说着他对我的鼓励。

  如今,诗词已陪我走过了11个春夏秋冬,我相信,多年之后,它依然会陪伴着我,感受风,经历雨……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12

  小时候,妈妈总带我去散步。那时的时光是诗意的,风景是美好的。

  初春的湖边是美丽的。柳树以湖水为镜,梳洗着自己绿色的长发。那长发仿佛是翠绿玉石雕成的,显得十分清秀。妈妈便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盛夏的湖面是美丽的。荷花亭亭玉立,一张粉红的脸上绣满了高洁。妈妈又说:“风含翠蓧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初秋的湖岸是美丽的。五彩的秋叶落了一地,装饰了儿时的梦。妈妈就说“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隆冬的湖面是美丽的。寒冷冻结了湖水。妈妈说:“皓月方离海,坚冰正满池。”

  一年四季的风景都润在清香中,更添一丝情趣。长大后,已不再需要妈妈为我读诗了。我常常在闲暇之时,欣赏唐诗宋词的美。

  千年的蒹葭散发着晚香,细品淳朴的民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美景,铭刻着分手的惆帐;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容颜,美得超凡脱俗,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豪情,尽显忠心为国的肝胆……

  一路走来,诗词丰润了我青涩的青春。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13

  品香茗,赏诗词,漫步在传统文化的长河里。光阴好似一阕古诗,简约淡雅,千回百转。我,曾茕茕孑立,踽踽独行过许多路口,这时,有风,从远方游弋而来。让我遇见了你——亲爱的诗词。

  起风时,惊鸿舞,朵朵花开。你与我追随时间的脚步,赏三月春色,品“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艳美,一起“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牵手走在栽满梨花的阡陌;漫步于西湖,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色,也一起做“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的游戏,学李清照“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落叶时节,跑至花丛中,寻“花之隐逸者也”的菊,不禁感叹:“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又邀约“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霎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落雪的庭院里,闻到阵阵清香,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读王冕的《墨梅》,赞叹梅花“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高洁品质。猛然忆起中华民族和梅花很像,由衷祝愿日月浩荡中华魂,万古长春更精神。

  学琵琶时“犹抱琵琶半遮面”,弹奏时“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听琵琶时“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看到瑟这个乐器的时候,我想起了“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开始珍惜时间,不再“莫待无花空折枝”。

  花儿一低头,也眷恋了时光。仓央嘉措说:“我行遍世间所有的路,逆着时光行走,只为今生与你邂逅。”这一路走来,苦乐都有你。因为那桌上清茶,有你的恬淡,虽不是时刻光芒万丈,小雨霏霏却也不失柔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诗词,是你,让我爱上了传统文化。又一年陌上花开,我再次遇见你时,起风了。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14

  我母亲是个喜欢古诗的人。她经常告诉我,中国是一个诗歌之乡,诗歌之乡。

  我父亲是个旅游者。他总是叫我读几千首诗,行几千里。

  从小,妈妈教我诗歌,爸爸带我去旅游,我经常走唐诗宋词。

  我记得我说话的时候,妈妈会抱着我念“春天我睡不着,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歌唱”,“床前的明月,我想是地上的霜”,我会跳舞,喃喃地说“鹅,鹅,向天空歌唱”。

  三四岁的时候,爸爸喜欢带我到郊外游玩,有一次当我气喘吁吁地爬上一个小山包时,妈妈让我往远处看,“你发现了什么?”我说:“好爽!”她笑了:“傻孩子,还记得‘欲穷千里目’吗?”我恍然大悟,和爸爸一起大声接下去:“更上一层楼!”下山后,已是夕阳西下,爸爸牵着我的小手,沿着河边慢慢走,天边那个太阳,像一个红红的大气球,美极了,我久久地望着它,忽然想起了一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妈妈赶紧把这一瞬间给我拍下来,并给这张照片提名为“安然诵夕阳”。

  五岁时,我第一次游江南,在漫长的路途中,妈妈给我讲白居易的杭州,苏轼和杨万里的西湖,张继的姑苏城。然后,我一一见到了“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太湖,“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寒山寺,在西湖边上,遇到了滂沱大雨,我又冷又怕,紧紧抱着妈妈,爸爸安慰我:“忘了你妈刚教你的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阴晴不定就是西湖的特点啊。”果然,很快就雨过天晴了。漫步在苏堤白堤上,我觉得西湖更美了,真不愧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呢。可惜那时是春天,我没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象。

  七岁时,在福建武夷山下的九曲溪漂流,青峰碧水,非常迷人,我在日记里引用“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把妈妈逗得笑弯了腰。

  八岁那年盛夏,去李清照纪念馆参观,虽然没有看到海棠,却见到了满湖怒放的荷花,我高兴地大声叫:“快来快来,这里可是‘红肥绿瘦’哦!”兴致勃勃地在湖里“争渡”了一番,却没惊起一只鸥鹭。

  九岁那年的深秋,站在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我第一次感到天地之大,我之小,禁不住大声吟诵:“千里川,银山下,天空如穹顶,覆盖四片田野。天是灰色的,野是广阔的,风吹草看牛羊。

  今年的妇女节,我陪妈妈去庐山,在“跃上葱茏四百旋”的盘山公路上,旅游车上的阿姨们被颠得七晕八素,导游姐姐让我表演节目给她们放松一下,我搜肠刮肚给他们背“望庐山瀑布”“大林寺桃花”“横看成林侧成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我知道的庐山诗词很快背完了,还是没到山门,我只好再唱一首歌,林黛玉的《咏白海棠》,她们逐渐忘记了晕车,热烈鼓掌:“好个典雅的小姑娘!”

  我看过“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桂林山水,我走过“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扬州,我去过“空翠湿人衣”的婺源,我住过“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普陀,我行走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体会着唐诗宋词的无边魅力,我愿意永远这样诗情画意地生活。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15

  读背诗词的习惯已经坚持好多年了,从未中断过。

  记得是从二年级的时候开始的吧。那一天,爸爸对我说:“儿子,你上小学接近两年了,有很多空余时间,我从今天开始,就要利用这些时间,给你读背诗词了。”他说时,脸色很和蔼,也很亲切,但语气中却带着几分严肃。

  那时,我还不知道。从此,诗词就要贯穿我成长的每一天了。

  那时的我,还处于刚开始接触诗词的阶段,所背的也只是一些简单易懂的诗句,如“窗前明月光”一类的。因此,爸爸给我背的,便是那些三言两语,不用花上几分钟就能背完的古诗词。

  第一次接触较长的诗歌是在四年级,背的是《滕王阁序》,因为它实在太长,所以我喊着、闹着,就是不肯背。最后,爸爸实在是忍无可忍了,黑着脸,斩钉截铁地说道:“你现在有时间不背,等到了高年级、初中,就没有时间背啦!”这句话如同当头一棒,直接打在我脑袋上,我不得不去背那篇在我看来无聊至极的长诗。

  但是,当我去背它的时候,《滕王阁序》便仿佛是一块强力磁铁,而我的心就好像一块铁石,被它牢牢地吸引住了。

  我发现它不仅不索然无味,还丰富多彩。工整对仗的骈文,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从它那里,我欣赏到了滕王阁的雕梁画栋,古南昌的繁荣昌盛,品味到了贾谊被谪贬长沙的辛酸,李广壮志难酬的苦闷。还有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更是让我心醉神迷,不知肉味。

  从此,品读诗词的快乐便一直与我相伴。

  每天早上起来,吃过早饭读一会儿唐诗,诗的干净和纯粹使我心胸开阔,美好的一天开始了;中午回到家,品一阵子宋词,词的激越和奔放使我神清气爽,讨厌的困倦消失了;傍晚,用完晚餐,坐在书房中,诵一小段元曲,曲的亲和和细腻使我精神百倍,海量的作业我不怕了。

  可是,随着年级的增高,课内任务逐渐加重,已经快没有时间读背诗词了,甚至有的时候只能稍稍看上一眼,便去埋头奋斗在那堆积如山的书本中了。

  不过,爸爸对我说:“你只要提高学习效率,就可以缩短作业时间,不就能照样继续读背诗词了吗?”我点了点头,将时间从生活这块“海绵”中挤出来。就这样,我就再次有了时间可以去读背诗词了,让诗词陪伴我成长了。

  从中年级到高年级,从小学到初中。古诗词成了我的好朋友,它拓展了我的知识面,提高了我的生活品味,陶冶了我的情操,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它一直都在。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16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品着这些诗词,我不由得感叹:诗词,伴我成长!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应该我们大部分人学会的第一首诗。而正是这首诗,让我们第一次地该收到了诗词之美。

  而长大后,我们也接触了更多的诗词。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体现出了边塞悲壮凄凉的景象;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早春时候,草的景象;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写出了春天时节美丽的景象……

  诗不仅很美,它还能启迪我一些人生的哲理。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告诉我们不能气馁;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启示我们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毛泽东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使我明白了不能只记住历史,要向着未来前进……

  诗是我国古代的文化精髓,它寄托着古人的各种思想以及感情。所以读诗,我们可以收获到很多很多。

  诗词,伴我成长。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17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题记

  诗词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化瑰宝,蕴藏着无数的知识底蕴。我从小就与古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孩提时,父亲总是给我讲许多关于诗故事。印象最深刻的是父亲讲《静夜思》的内容:有一个人漂泊在外面,住在一个小旅馆里面看到窗外的月光,想起了远方家乡的亲人。每个夜晚,我都依偎在父亲的怀中,听着似懂非懂的古诗词故事入睡。

  好景不长,到了六岁时,我上了一年级,学会了拼音。认识大量的汉字,迷恋上了另一种文字之美——小说,因此我摒弃了难以理解的古诗词。

  直到后来,我来到父亲在外劳工的城市小住了几日,恰好赶上中秋佳节。黑暗的庭院内,在皎洁的月光下有了一丝光亮,一缕一缕月光照在小树的“面庞”——叶子上面,把月光透进地面,一束束银白色的光,树上几只乌鸦“叽叽喳喳”得鸣叫着,将庭院衬得更美了。此情此景,一旁的父亲吟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鸭,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我呆呆的愣在那儿,这才发现:“原来难以理解古诗的意境是这样美!”之后,我疯狂地迷恋上了诗词,整日整日的在家背诵诗词,最终成为了全班有名的“诗词大王”。

  诗词,你伴我成长至今,我感激不尽。相信,在我未来成长的道路上,诗词一定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18

  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诗词,不足以扬中华精神。感谢诗词带我走进了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并伴随着我成长。

  翻开枕边的书,我的手指在书页间游动,然后停留在了《诉衷情》三个字上。“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说不尽内心的抑郁和悲愤。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曾经驰骋疆场的词人,如今却为国老泪纵横。为何?只为他始终心系祖国。“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怀着满腔愤懑,隐居于湖畔。读到这里,我仿佛看见:临终前,陆游紧握儿子的手,用嘶哑的嗓音嘱咐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沟壑纵横的脸上写满了不甘与无奈,眼中尽是当年“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奈何却早已沦为过去。

  一纸辛酸,道不尽的是对祖国的满腔热忱和依依牵挂。

  轻翻书页,一首《破阵子》又将我带回那个动荡的时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夜深人静之时,诗人思潮汹涌,无法入眠,只好独自饮酒。或许只有在醉后才会忆起那段时光,幻化为梦境。他曾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曾为国家建功立业,也曾功成名就。奈何人生起落,纵使有出色的才干,但他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立足。无奈只好“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最终“可怜白发生”。面临残酷的现实,一声长叹,尽吐壮志难酬的感慨。

  一纸辛酸,道不尽的是对国家无限“欲说还休”的“愁”。

  放下书卷,我感慨万分。陆游、辛弃疾,他们都是悲剧的诗人,落寞的战士。却始终坚守自己的人格与节操,“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千百年来,当我们的国家、民族遭受外敌侵扰之时,也曾有多少热血男儿投笔从戎,把戍边卫国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用诗,更用血和泪让我懂得了少年对社会对祖国应该有的一份强烈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将手中的书合上,放回枕边,我的目光转向窗外。青春花季已盛满爱国情怀。诗词就这样默默地伴着我成长。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19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都得到了华夏子孙的传承,而诗词文化则是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它是我生活中的伙伴,是我成长的见证者。

  从幼儿园起,妈妈就叫我背诗,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接触的中华诗词。通常是妈妈读一句,我跟着读一句。反正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便咿咿呀呀地跟着背。背好了,便去楼下找小伙伴们玩,玩的时候嘴里还会嘟囔着刚才背的诗。有时他们也会背,便跟着背起来。也不知是为何,声音越来越大,好像争抢着看谁嗓门大。什么“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什么“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都是那是的诗。或许那时对诗词的了解并不深入,便当是童年的一点乐趣了。

  上了小学,学习的诗词更多了,学习的知识范围也更广了,自然而然,产生了问题也就多了。为何是更上一层楼而不是直接上到顶楼呢?月亮真的像白玉盘那么圆吗?为什么一定是王师北定而不是什么李师南定?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一直存留于我的脑海中记在我的心里我暗暗决定,一定要弄他个明白。有的时候把这些问题跟同学们说,他们只会回上一句:“研究这个干什么呀,一起来改诗吧!看看这个,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兜里没带钱!”说完他们便笑作一团,我也跟着笑了笑,心里想:“这首《望庐山瀑布》被改得真惨,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什么水都是几千尺,换一个几万尺得不会更壮观吗?难道不可以换一个其他单位吗?”现在回想起来,小学时那些与诗词为伴的时光给了我无限乐趣,但那些问题也意味着我今后一定会被为诗词做些什么。

  到了初中,思想更加成熟了,背的诗词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什么《蜀道难》、《春江花月夜》,各种长诗难诗都在我的背诵范围之内。而诗词也逐渐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出去旅行到马致远故居望着那小桥流水人家,还真有些凄凉之意;到了苍山洱海,站在水边,也能体会到水和澹澹,山岛竦峙。望着月光下看门入寺的老僧,经真不知应是“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了。李白的乡愁、杜甫的悲伤、苏轼的思念、陆游的爱国,都已经记忆在我的脑子里,铭刻在我的心中。

  中华传统的诗词文化见证了我十四年从小到大的成长,而我却用了十四年通过诗词领略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变革与发展。唐宋元明清的大事小事都以化作诗词朝我扑来。畅游在诗词之海,我充实了头脑的知识储备,改变了我内心世界里对世间万物的认识与理解。我接受了千百年来厚重古老文化的洗礼,也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诗词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我们更应该诗词的文化。让这见证了中华大地变迁的,象征着中国的诗词文化,与我们一起,共同成长下去吧!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20

  诗词,如一泓清泉,荡涤心灵的尘埃,以它独有的魅力启发着我,熏陶着我,感悟着我载我扬帆起航,带我搏击风浪。诗词领我经历风雨,陪伴我在知识的殿堂中成长。

  漫步诗海,感受四季之美。

  走进自然,我会和白居易一-起感受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春之活力;和杨万里一起玩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之绚烂;和刘禹锡一起品味晴空-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秋之昂扬;和岑参一起饱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之壮美。

  诗词,如同一幅风景图,赏心悦目,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漫步诗海,感受诗中性情。

  我可以去领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气概,去体会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去感受毛泽东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凌云气概,去揣摩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心伤哀愁,去品味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无穷思念

  诗词,如同一杯醇香甘甜的美酒,令人荡气回肠,情意绵绵。

  漫步诗海,感受人生百态。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诗人对当年匹马戌梁州的军旅生活的追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诗人因破国家亡、天涯沦落的寂寞哀愁;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诗人隐居垂钓时的恬然自得;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是诗人的狂傲不羁

  诗词,如同一束温暖灿烂的阳光,照亮心聒,温暖人间。

  诗词,沉淀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智慧,让我变得聪慧,变得情感丰富。诗词,或云淡风清,或悲天悯人,或壮志豪情。诗词伴我成长,岂能一日不读诗?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 篇21

  鲁迅的乐土,是儿时的海滨小村;王徽之的乐土,是心中永不熄灭的正直;陶渊明的乐土,是南山下的田间小屋。我捧一卷诗词,煮一壶清茶,抽一丝时光,进入我心中的那一片乐土。

  初逢——偶遇成知己

  曾多少次回忆起我与你初逢的那个夜晚。耳机中流淌出悦耳的朗读声,清脆的汉字,美妙的韵调,着实让我沉醉。我跟随着你,走进了那一片乐土,诗卷成山,书香四溢,一个个字符在我的耳畔飘荡,几千年以来的诗人的吟诵之声在空中回荡,是唐宋诗词的气象雄浑与风流婉转,是元曲清词的雅俗共赏与清新婉约,是……

  那文字中隐隐若现的风雅景色,似杜甫惊天动地的“三吏”“三别”,我随书卷丹青看尽世态之炎凉;像盛唐浪漫派的“诗仙”李白的《清平调》,风声缕缕,与他在杏花微雨下定下的坦荡承诺;如苏辛二人“大江东去”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豪放与慷慨;若易安居士笔尖下的“花看盈袖”;仿佛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亦带有那暮钟晨音的淡淡佛气……

  初逢,你已在我的心中扎根,在尘世的喧嚣声中,你!成为我心中的那一片乐土。

  再见——如故友重逢

  手中的笔,在纸上“沙沙”作响,知识的堆积,却打不开我心中的灵性。掷下手中的笔,抬首间,我看到了你。一行又一行清秀俊丽的字句;一个又一个美妙的词语;一位又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不停地打动着我。

  枯燥的生活,繁重的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闷人生,好似一道道的囚笔,将我紧锁其间。可现在,我又一次找到了你,我心中的乐土。

  五柳先生,宁愿“带月荷锄归”,也坚持要“守拙归田园”,他不愿为那区区的五斗米,而弯下自己的腰。所以,他毅然离开了那追名逐利的官场,悠然生活在田间,看着那窗前的花开花落,天边的云卷云舒,淡泊似水,宁静恬淡。他的那一份坚持与淡泊,好似一阵海风,吹进了我心中的乐土,吹静了我心中的苦闷。

  乐土之中,琴声忽起,悠扬婉转,悦耳动听,走进竹林之中,只见诗意流溢,一人独坐林中,白衣胜雪,一张古琴,王摩诘,只有他,才能弹出那令我身心洗涤的琴音。他的目光,好似看穿了唐朝的奢华,找回了自己的本心。

  初心不改,淡泊可贵,清风明月共醉。心中乐土的琴音,使我找回了自己的初心。

  再见,虽物是人非,但仍是不变的本性,好似故友重逢——我心中的那片乐土。

  我心中的那片乐土——诗词,是你在繁重的生活学习中给了我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世间的喧嚣污染不了你纯净的乐土。啊,诗词——我心中的那片乐土!

【诗香伴我成长作文(通用21篇)】相关文章:

阅读伴我成长作文(通用15篇)03-28

良师伴我成长作文04-03

天使伴我成长作文03-31

热爱,伴我成长作文04-05

幸福伴我快乐成长作文12-18

【荐】友情伴我成长作文12-28

读书伴我成长作文精选08-08

【推荐】美德伴我成长作文04-17

【精】亲情伴我成长作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