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责任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时间:2022-11-23 12:54:16 效果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培养责任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生学习英语起初都很有兴趣,但时间一长很容易产生懈怠,影响英语成绩。我在教学中注重实施责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

培养责任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一、从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培养责任意识。

小学生从开始学英语的第一节课,我就狠抓上课的听讲习惯,让学生知道课堂听讲质量的重要性。怎样听、怎样看、怎样模仿、怎样读以及怎样写都跟学生交代明白,要学生清楚:学好英语要靠眼睛看,耳朵听,然后模仿老师的发音读准确,反复练习。

小学生的持续注意力顶多二十分钟就分散了,所以每节课的后半节最不好上。有一次班上的几个孩子不听课,互相说话,声音挺大影响到了讲课,我很生气,瞪了其中的一个孩子好几次,可她还是熟视无睹,我行我素。我停止讲课,对孩子们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我讲到了旧中国的落后和失败,人民遭受的苦难,中日两国孩子的学习、吃苦、劳动精神的对比,讲到了我对当代中国小学生的期待。孩子们听了我的话,变得很安静,那节课剩下的时间学习得很顺利。

第二天,那个说话的孩子跑到我办公室交给我一封信,是她写给我的。信中说:“老师,谢谢你上课讲的一番话,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责任。你说过我想学好就能学好,现在证明你说的是对的,我要学好知识,把中国建设好。”现在这个班的孩子上课遵守纪律的多了,说话做小动作的少了,课堂学习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二、从抓好学生的学习方法入手,培养责任意识。

我教给学生英语语言的学习规律,记好单词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单词的记忆分三方面,一是读音,二是拼写,三是意思。而读音是关键。怎样才能读准音呢?主要靠上课跟读和课下听读。而要记准单词还得通过拼读、背诵、提问、抄写、默写和听写等多种方法进行巩固练习。

以上这些方法对学生来说有些繁琐,难免会有些孩子偷懒。有的孩子回家只做写的作业,不做听读背的作业,更别说提问和听写的作业了。我想了很多办法,效果都不理想。后来我召集了所有的家长给他们开会,

分析了课本中的每个版块的学习要求,讲明了英语作业的类型和内容,交给他们检查的方法。这一方法很快就奏效了。每个班的听读背作业的完成情况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提问和听写的作业质量也大大提高了。我想这主要得益于家长终于明确了自己有督促孩子学习英语的责任,而学生由于家长对自己英语学习的重视从而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意识,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

三、从抓好课代表的培养入手,培养责任意识。

老师要想高效率地开展好自己的教学,必须要有几个小帮手。这就需要做好课代表的培养。所以新学期伊始,我就着手进行课代表的选拔。我的标准很简单:愿意为同学们做好跟英语有关的工作。这其中做繁琐的就是收作业。英语的作业比起其他科目要繁琐。课代表需要检查同学写的数量够不够,是否是手写体,听读背作业的完成情况并做记录。做好这些工作需要相当的耐心和责任心。

小孩子的新鲜劲儿几天就过去了,最后能坚持做下来的寥寥无几。可这为数不多的坚持者就是宝贝。我首先肯定他们的辛苦,表扬他们为班级所做出的贡献。其次我教给他们快捷实用的检查方法,帮助他们更科学地管理同学,从而相对轻松地完成任务。最后我不定期地根据他们的工作表现在班里对他们进行表彰,将他们的责任意识升华到个人的荣誉感,更加激发了他们为班级服务的热忱。现在我带的几个班的英语作业上缴数量全,完成质量高,极大地促进了英语的学习效果。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兴趣的持续保持是小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英语语言要靠习得,所以除了上课要认真听讲,课后还要巩固。每天都要听录音,拼读单词,背诵对话。英语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很多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如果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能够从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以及课代表的培养入手,培养好学生的责任意识,那么学生的课堂听讲质量和学习的自觉性一定能够得到改善,英语的学习效果一定能够得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一定能够得到持续的保持。这难道不是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的理想和目标吗?

培养责任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篇2]

在我们的周围,经常可见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这样难管,难教,越大越不懂事越难教,越让大人操心。”另外这些年来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马虎,做事不认真,生活草率,过分关注自我,心中无他人,做事不计后果等责任意识普遍比较薄弱的现象。一些很多具体数字表明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而且犯罪人的年龄却越来越小。究其原因那些犯罪的孩子除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之外,最关键的是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培养责任意识提高教学效果》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责任意识,是指人要知道并尽心尽力完成与自己扮演的角色所对应的任务和职责。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对其所属的群体的共同活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态度的教育。它不仅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儿童的学习与智力发展,同时,它是一个人日后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成功者的必备条件。一个人的学识、能力、才华很重要,但缺乏责任感、责任意识、责任心,就不堪人用。责任意识教育是道德教育当前的重要内容。那么做为一名科任老师怎样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教师转变观念,以身作则,培养责任意识。

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人们的品德行为往往是通过观察,模仿示范者榜样而学习得来的,孩子也不例外,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则成为孩子们模仿的对象。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他们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教育学生明确作为一个学生的职责、任务,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就要求教师要有责任心,要有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心,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这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示范者。例如:我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字体端正,列竖式画线时作图时都要用尺子来画。在平时的板书,我做到课前备课备好板书设计,该节课需用到的三角板、米尺、圆规等书写作图工具都准备妥当。板书力求做到简洁明了突出重难点,书写工整,板演竖式每次画线都不厌其烦地使用尺子,每一次作图都用规定的工具进行。给学生树立一个认真、严谨的典范,学生就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教师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二、创设情景,实践活动,培养责任意识。

人的责任心是在完成一定任务的亲身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它会随着学生的亲身体验的增多而增多,亲身体验的变化而变化,亲身体验的扩展而扩展;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通过生活、学习、社会实践中一次次行为训练、一次次强化而逐渐养成、稳定下来的。因此,我结合数学课的特点创设情景,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孩子们在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中养成做事负责任的习惯,给学生创造承担责任、体验责任的机会。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二册第二单元测量时,我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估测物体的长度,自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同学间小组互量身高,腰围,头围。回家后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身高。以上的测量都要按要求如实记录填写在表格上。在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己的身高,同学的身高,爸爸、妈妈的身高是通过自己动手量出来的,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测量、记录结果时要认真仔细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否则会闹笑话被同学、爸爸、妈妈取笑,做事认真负责,也就是对别人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又如,在教学完人民币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后。教材安排了一节综合复习课《今天我当家》。上完这节课后就趁热打铁,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与家长商量好,让孩子们真正“当一回家”:由家长陪同或自己去买菜,回来后写成数学日记。记录当天所买东西的价格,用了多少钱,如何付钱的以及自己的感受。这样的一些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既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感到学习数学不是枯燥泛味,而是十分有意义和愉快的事。更重要的是亲身经历了承担责任、体验责任的心路历程。从而认识到对小事的责任心是对大事责任心的基础,抓紧小事不放松,日积月累,养成做事负责任的习惯。通过学习促使儿童对自己的亲历经验进行整理、反思与拓展。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使他们既学会负责任地做人,又学会负责任地做事。

三、利用教科书中的一些插图和材料,培养责任意识。

小学生的教科书为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配有许多色彩鲜艳的图画和材料;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算理,联系实际,又极具有德育价值。儿童都非常喜欢这些图文并茂的材料。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抓住具有德育价值的材料,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例如,在二年级第一学期除法(一)的单元中,练习题有一个数学故事,教材是以四幅彩色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讲述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内容是:一天,机灵狗回到家,发现桌子上有一缸金鱼共12条。它高兴得围着鱼缸团团转,一不小心把金鱼缸打翻了,美丽的金鱼撒了一地,还拼命地伸张着嘴巴挣扎呢!机灵狗可心疼了,急急忙忙去请淘气、笑笑来帮忙,他们拿来了2个鱼缸,把12条金鱼平均装在2个鱼缸里,每个鱼缸装6条。那12条金鱼获救了。我利用题目的内容引导学生看到:机灵狗做错了事,也能勇于承担责任,并主动采取措施及时挽救金鱼,使自己犯的错误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犯错误人人都有的,但当你犯了错误后当如何面对呢?是逃避?否认?撒谎吗?不!应当像机灵狗那样,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负责,及时改正。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

四、正面教育,培养责任意识。

自我责任心是指:自主、认真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自己的事自己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我责任心的有效途径。小学生的意志力薄弱,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独立完成作业、仔细审题、认真作答,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加强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和耐心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取多表扬,多鼓励的正面教育,运用表扬、鼓励来激发儿童的责任感,肯定其责任行为。如教育学生如何做个好孩子。好孩子的概念范围大,要求高,学生一般较难做到。而学生都很希望自己能是个好孩子,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若老师只懂得叫学生做个好孩子,而不教给学生怎样去做,那老师等于讲空话。学生会觉得好孩子的标准很高,觉得“好孩子”与他距离得太遥远了,只可望而不可及。久而久之,“好孩子”学生就再无号召力和吸引力了。故此,我将“好孩子”“下放”,“分解”得具体一些,细一些。如,这节课你能坐端正,专心听讲,开动脑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就是这节课遵守纪律的好孩子,今天认真,独立完成了作业,你今天就是个按时完成作业的好孩子。这样学生易于做到,证实了自己的能力,有成功感,又得到老师、同学的表扬认同。好孩子不再是遥远的事,当然乐于去当个好孩子。这对培养学生长期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帮助。学生得到教师的肯定,会意识到自己有完成任务的能力,自信心增强,就更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从而促进责任感水平的发展。

佘金昌同学平时做事比较马虎,态度不够认真。在一次期末复习期间,上下午都各有一次小测试,两份卷子的成绩相差甚远,上午卷100分,下午卷80分。我抓住机会找佘金昌谈话,让他回忆,上下午测试时的态度有何不同,帮他找到在同一天自己两次测试成绩相差甚远的原因。使他深刻地认识到对待学习必须要持认真,严格的态度。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责任意识培养教育并不难,只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增强责任意识培养教育的意识,提高责任意识培养教育的自觉性,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深入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责任意识培养教育的因素,明确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教学中就能充分地融入责任意识教育了。把“学生责任意识”植根在“新课程”的丰厚土壤下,必将开出灿烂的理想之花。

【培养责任意识提高教学效果】相关文章:

提高实习教学效果11-23

如何提高教学效果10-09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责任意识11-23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1-23

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心得11-23

如何才能提高化学教学效果11-23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反思11-23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11-23

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提高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