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精细化管理

时间:2024-05-13 19:24:36 赛赛 精细化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抓好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精细化思想和作风贯穿于工厂所有工作环节的一种全面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必须将精细化管理工作引向深入,向工作态度、工作方式、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等深层次方面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如何抓好精细化管理,欢迎阅读。

  如何抓好精细化管理

  目前人们对优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在于学校的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精细化管理要求层层完善、系统健康,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在日常管理中,它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学校办学质量的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学质量的精细化,二是教育质量的精细化。精细化管理在教育教学中是“爱心育人,用心工作,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下面谈谈我校在精细化管理上一些肤浅做法:

  一抓学习

  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有了广博的知识,讲起课来,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挥洒自如,沙里淘金,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但是,现在处于经济、科技高速发展时代,社会形势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保证储满这“一桶水”,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放松对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教育理论的学习,结合教育对象的具体实际,经常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管理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使这“一桶水”变成“一桶活水”。

  二抓培训

  学校给每位教师购买了一本《没有任何借口》的世界畅销书。“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的理念和行为准则,200年来,西点军校以此为指导为美国培养了三位总统,五位五星上将,3700名将军,首度登陆月球的三位太空人当中就有两位出身于西点。西点成功的秘密何在?带着这个问题,学校组织每位教师认真阅读了这本书,要求写出心得体会并在学校教师会上交流,最后一致达成共识,那就是西点军校的秘密在于“没有任何借口”,在于“没有任何借口”所体现出的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通过学习,全体教师认识到:借口只能让人逃避一时,却不能让人如意一世;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学习不负责任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就没有任何前途可言;对待工作与学习的正确态度是正视现实,踏实敬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学习、开拓进取、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抓作风

  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曾评述过红军与白军的差别,他认为红军的作风是“跟我冲”,白军的作风是“给我冲”,这是对队伍作风建设和思想建设的生动评述。

  “跟我冲”体现干部必须吃苦在前;“跟我冲”要求干部必须有清醒的方向;“跟我冲”体现干部的领导素养;“跟我冲”要求在任何时候把凝聚全体员工作为作风建设的第一要点。

  不良的风气是学校全部内耗的根源。校领导是引导学校形成健康风气的关键,管理者应该一身正气,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我校领导都能坚持在第一线上课,三位校长每学期都至少要听三十多节课。我校领导几乎每天7:00左右到校。

  四抓制度

  科学制度管理重在实现管理硬件的信息化、现代化和目标化,同时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制度来规范,以制度来约束,从而形成符合“教与学”发展规律的活而有序的秩序。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学校目标在工作规范上的具体体现,学校制订、完善各项制度,引导教职工日常工作规范,约束教职工个体工作行为,明确教职工遵守或者违反规定的奖励惩罚措施,保障学校各项措施执行的政令畅通,对学校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教职员工经过学习、讨论,通过教代会表决,制定如下学校制度:

  1、学校各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从校长、办公室、教务、教研、德育、总务等学校领导,一直到图书管理员、门卫、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职责,使学校各部门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各负其职,各尽其责,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人人有事负责。

  2、学校各项工作的流程及规范。学校把领导决策、办事程序等每项工作都建立管理的流程,说明管理的步骤和要求,在此基础上,细化了工作规范。学校工作规范有《南庄中学校务公开制度》、《南庄中学教师医疗报销暂行办法》、《南庄中学课堂常规》、《南庄中学教师行为规范》、《南庄中学奖教奖学方案》、《南庄中学高级教师聘任办法》、《关于师德修养的意见》、《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学籍管理制度》、《学校安全制度》、《重大突发事件紧急预案》、《学校教学事故处理办法》等。如:经费使用流程:

  ①个人外出学习、进修:行政讨论校长同意 申请人使用款项 凭申请表、文件和发票走程序报销。

  ②集体外出学习:用款部门填写使用申请表、主管部门 、校长同意申请部门使用款项 凭申请表和发票走程序报销。

  ③购物:用款部门或个人填写经费使用申请表 购物组讨论 购物小组长同意 校长同意 申请人或部门使用款项 凭申请表和发票走程序报销。

  3、教师的激励制度:制度不光是告诉教师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还需要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把实现自身的价值的过程与实现学校的目标等同起来,就需要制定激励性制度。物质激励——满足教师公平的需要,精神激励——满足教师尊重需要,目标激励——满足教师事业性的需要,情感激励——满足教师归属的需要,机制激励——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例如《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指导学生奖励制度》、《教师荣誉奖励制度》、《教师教育培训奖励制度》等。

  4、教师的考核制度:考核是所有制度执行的保障。例如:《教职工期末考核制度》、《班主任考核制度》、《学校领导考核制度》等,不但重视考核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结果,而且重视考核教育教学的过程;不但重视教师工作量的考核,而且重视教师工作质量的考核。

  五抓执行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说:“中国绝不缺少具有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再好的制度也须在执行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否则就是一堆废话,只有当一项管理真正做到精细化的时候,并且被落实到执行的细节上,才能发挥作用。事实证明,制度制定以后关键是执行,再好的制度,没有人去执行或执行力不到位也是没有用的。即使制度的拟定非常充分,即使已经充分实现了人尽其才,但由于执行个体对制度措施的认识理解不一致,制度执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之外的突发性事件,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仍然需要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需要对制度的过程进行跟踪控制。对制度执行的跟踪管理不是对职工的不信任,而是基于执行过程信息沟通的需要,避免出现理解不一致导致执行结果偏差的需要。跟踪执行管理实际上就是执行的信息反馈办法,根据制度规定的类别特征、重要程度、独立完成性质等因素,按照一定的权重比例划分跟踪信息的层级,确定制度执行的反馈人、反馈时间、反馈流程,全过程实现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控制。

  精细化管理是学校提高管理效益的有效手段,经过四年的探索,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的每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明显增强,讲奉献,搞科研,创品牌的风气日盛;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勤学习蔚然成风。2017年中考,我校总平均分获得了第一,实现了六连冠,学校在保持中考领先优势的基础上,以“科技教育”为特色,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首先,是学科竞赛。四年来,我校学生参加的全国英语竞赛、全国数学竞赛、全国物理竞赛、全国化学竞赛、广东省生物竞赛、广东省地理竞赛,以及世界华人数学测试等各种学科竞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无论是获国家一等奖以及获得国家级奖项人数都名列区直中学第一。

  其次,是科技创新奖项不断创新高。四年来,我校学生参加的佛山市创新大赛、禅城区机器人比赛、佛山市机器人比赛、广东省机器人比赛;全国航空、航海、车模、建筑模式比赛等也有了新的突破,不断刷新获奖纪录。

  再次,是我们在文体方面也取得了优越的成绩。

  具体统计数据如下:

  2017-2017年学生参加竞赛获国家级奖项共383人次,获省级奖项共141人次,获市级奖项共286人次,获区级奖项共489人次。

  2017-2017年教师参加各项比赛获国家级奖项共165人次,获省级奖项共74人次,获市级奖项共81人次,获区级奖项共208人次。

  精细化管理的步骤

  一、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古语有云:“窥一斑而知全豹”。现在管理上极力提出“放大抓小”的原则,其本质就是从细节上显示管理的真功夫来,更好地提高效益。在企业复杂的管理过程中无不体现着这样的原则——管理关注细节。小的细节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体现出能否将一件看似简单的工作做到“高水准”,具有超越其表面现象的价值。我们每个人努力追求自身工作的完美,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都具有十分现实和重要的意义,也是创造卓越的根本点和立足点。

  做好“小事”是需要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态度,它要求你必须付出数倍于别人的努力,并胆大心细,才有可能取得超越他人的成绩。我们所做的各种工作是由无数工作细节组成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十分重要。我们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每一项细小的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才能够大大减少工作失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

  二、把简单的事做对,而且持续做对

  许多人遇事确实有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毛病,工厂中“也许”、“大概”、“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与“差不多”的观念相应的是人们都想做大事,而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做小事。但事实上, “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海尔总裁张瑞敏说:“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把简单的事持续做对,才能不断地得到成长,不断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有很多事情,虽然很简单,但我们不能采取简单的做法。我们要把它们看作是一件需要付出全部热忱、精力和耐心的伟大事业。当你能够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得非常好时,你就变得很不简单,也就是不平凡。

  把简单的事情做对,而且持续做对,解决的是“知行合一”的问题,是一种执行文化。精细化管理强调执行,强调操作方法和流程,无论是企业还是企业家,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必须从细节上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三、把执行力量化

  有些企业的确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手册,但是他们却往往忽视了细节的量化。缺乏“量化”意识的管理者经常会觉得下属办事不力,让照办的事没照办,让抓紧的事没抓紧,总之未能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其实往往是因为管理者在布置工作或制定规章制度时没有使用可量化的标准,最后就会出现一人一个结果,降低了效率,耽误了工作。

  执行力的量化就是在管理中将工作内容及制度以量化的形式提出要求,并使之涵盖工作全过程。具有细节量化意识的管理者在布置工作时,通常会将具体时间、具体动作、结果要求等等贯穿在整项工作的过程中。而且还会尽可能将每一个细节量化,希望将管理工作做得更透彻、更精细一点,同时也更规范、更有秩序,以便为员工做参考。

  四、全员参与,改变习性

  “点点滴滴求合理,细微之处见管理”,管理必须求精求细,对每一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精细意识,即使是最细微的部分也不忽略,从小事做起,把每个岗位、每项工作、每个细节都要认真对待,精益求精,用心做好,并把这种思想贯穿于整个工作始终。各级管理人员对每一项工作都要“精心谋划、细致安排”,日常管理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

  “精细化”是对科学管理的执着追求,是一种上下一心追求极致的大众思维模式。在企业管理要实现精细化,一方面,管理者要有精细化意识,要强化精细意识,推行精细意识;另一方面,培养教育员工接受、实现精细化。精细化管理最大要旨,在于人的思维模式的转变,要强化精细意识,求真务实,不断追求卓越。从点滴做起,在细微处着眼,脚踏实地,把每一细节做到“零缺陷”,只有这样才能造就真正“了不起的事业”。

  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

  精细化往往会被看成是“吹毛求疵”,其实非矣,细节不是小事。“大”有大的精细,“小”有小的精细,二者并不矛盾,我们要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见树木,有要见森林。

  管理者不仅要把注意力放在“大”上,在把握大方向、大战略的前提下,还要密切关注和做好每一件小事,正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如何抓好精细化管理】相关文章:

如何抓好安全管理生产工作08-03

如何推动精细化管理11-24

企业如何精细化管理11-24

如何把公司管理精细化08-11

如何抓精细化管理01-01

如何加强精细化管理01-17

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11-22

班组如何精细化管理11-24

如何推进精细化管理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