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三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

时间:2022-11-18 10:52:14 语文 我要投稿

三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1910年赴美国留学,曾在哈佛大学地学系学气象,1918年获博士学位。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相关背景。

  三叶虫是生活在六亿年到两亿多年前的古老节肢动物。在当时它几乎占据了整个海洋,多生活在海底,以摄取水中的大小动物及低等植物为生。三叶虫化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古生代地层中。全世界现已发现的三叶虫化石约四千种,我国是发现三叶虫化石最多的国家之一,有一千多种。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西藏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国边境上,东西绵延2400多公里,南北宽约200—300公里,由几列大致平行的山脉组成,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在我国境内是它的主干部分。平均海拔高达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主要内容。

  简述了物候学研究对象,物候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中心思想。

  文章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本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1~3)写了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段(4~5)写了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第三段(6~10)写了决定物候学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第四段(11~12)写了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4~5段)说明物候观测时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第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这四部分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材料之间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安排的。第一部分说明物候学研究的对象,先从一年四季物候的变化谈起,用短短百十来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既生动形象,又高度概括,使读者对物候学有了直观的认识,接着,作者再以具体现象作例子,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和“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样富有诗意的语言,告诉读者,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自然地引出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等问题,这就是由表及里的说明方法,第二部分话题转到农业上,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部分也与文章结尾形成了照应。文章第二部分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条有理。纬度和经度是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条理。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值得注意的是,每讲一个问题,都举有实例,这样文章就有说服力,也容易让人明白。文章最后一部分,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首先”“对于”“还可以利用”“也可以利用”四层意思,有轻有重,突出了物候学在四个方面对于农业的重要意义。最后,再次突出“大自然的语言”,与课文第一部分照应。全文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孕yùn育

  萌méng发

  销声匿nì迹

  连翘qiáo

  点拨:注意多音字“翘”字的读音。

  2.解释下列词语。

  (1)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2)孕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3)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本课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4)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3.用恰当词语填空。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我国气象学、地理学家(称谓)竺可桢(人名)。

  2.说明文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两种,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

  3.说明文的结构特征有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三种。

  4.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最基本的特征。

【三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相关文章:

语文知识点:大自然的语言08-04

大自然的语言语文知识点清单07-15

一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解析07-13

初二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07-05

《大自然的语言》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06-29

小学语文下册知识点07-14

五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归纳07-24

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07-31

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