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百文网手机站

中医养生的方法

时间:2023-01-07 16:25:06 好文 我要投稿

中医养生的方法

  中医养生是指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医养生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中医养生的方法

  中医养生的方法

  1、参苓健脾补益汤

  成份:党参8.3g,云苓19.2g,炒薏米3g 甘草2.4g,芸豆19.3g,白术15g,枸杞9.7g等。

  功效:参苓健脾补益汤补气健脾养颜,补肾护肝,抗疲劳,有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

  配搭材料:瘦肉/鸡肉/猪肚,蜜枣等。

  方法:肉类洗干净焯水后与其它材料及清水加入汤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约2小时,食用前加盐调味。

  2、雪梨滋阴润肺汤

  成份:雪梨干28.3g,百合16.7g,沙参14.9g,玉竹8.5g,天冬10.7g,麦冬8.2g等。

  功效:滋阴清热,润肺止咳,常饮有助增强肺腑免疫能力。

  搭配材料:250克瘦肉,生姜。

  方法:肉类洗干净焯水后与其它材料及清水加入汤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约2小时,食用前加盐调味,亦可直接煲水当日常饮品饮用。

  3、天麻八珍汤

  成份:天麻10.6g,党参10g,白术9.5g 茯苓19.9,甘草3.2g,当归7.4g,白芍10.7g 等。

  功效:天麻八珍汤补气益血,调理身体。宜气血两虚的人士,外感人忌服。

  搭配材料:鸡,鱼头,羊肉,生姜。

  方法:肉类洗干净焯水后,鱼头可先用油煎至金黄,与其它材料及清水加入汤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约2小时,食用前加盐调味。

  4、四乌补益汤

  成份:首乌28.7g,杜仲15.4g,乌枣24g, 黑豆39.5g等。

  功效:补肾益精,生发乌发,益气补血。

  搭配材料:取核桃10个去壳留仁,羊肉500克(或乌鸡一只),生姜三大片。

  方法:肉类洗干净焯水后与其它材料及3000毫升清水加入汤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约3小时,食用前加盐调味。

  5、养心安神汤

  成份:金针18.6g,黄豆20.7g,元肉14.5g,枸杞10.6g,莲子13.5g等。

  功效:养心安神汤安心养血宁神,明目益智,清润除燥。

  搭配材料:猪肉,鸡脚,生姜二片。

  方法:肉类洗干净焯水后与其它材料及清水加入汤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约2小时,食用前加盐调味。

  中医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1.静神养生

  中医提倡“以静制动”,尤其在炎炎夏日,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安心静气,可以使我们形成一种良好情绪,从而找到健康力量的关键。

  2.运动养生

  运动可以强身健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口气吃不成胖子,运动不足或者劳累过度,都可能造成“劳伤”,使身体不能达到一个良好平衡状态,更别说强身健体了。

  3.饮食养生

  饮食养生估计是每个爱吃的人都喜欢的一种养生方式了,但是要做到荤素搭配、合理饮食、五味调和、均匀的摄取食物中的营养,吃饭的时候也不要吃的太快太饱,也不要接触太多的寒凉类的食物。

  4.进补养生

  通过一定的滋补药物也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比如现在市面上大受欢迎的“祝你幸福”养生酒,这是一种以多种纯中药为原料经过现代技术酿造而成的养生酒,能够清除体内毒素,增强体质,尤其对于前列腺及中老年夜尿频多有显著效果

  5.经络养生

  经络是遍布人体的一个网络系统,中医上通过刺激、按摩、针灸等方法来把各个穴位打通,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人体内分泌,增强血液循环的作用。

  6.顺时养生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中医非常讲究每个节气的养生方,老百姓非常习惯每个节气吃不一样的食物,做不一样的事情,这就是“顺时养生法则”,因时制宜的调节自己的生活习惯,学会遵循万物生长的统一规律。

  中医养生有哪些误区

  误区1:拍手治百病

  拍手就是一种普通的健身方法,没有那么神奇。通过拍手就能治百病的说法是存在一定误区的。不少人认为拍手拍出老茧,甚至裂开大口子,是机体排毒的表现。其实,这些都是机体自我保护,以及皮肤老化的一种表现,过度拍手,会人为地给身体造成伤害。另外,患有心脏病的人,不要轻易采用拍手的方法进行锻炼,否则会出现血压升高、头晕等症状。

  误区2:用手背拍打后腰能补肾气

  用手背拍打腰部,属于一种物理健身法,肯定有益健康,但说这种方法能补肾气、通经络,未免太玄乎。没有经过科学验证,没有大样本数据做支持,这样说不科学。用手背摩擦、拍打腰部,肯定是有保健效果的,但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锻炼,会让人劳累、出汗,还会造成手臂肌肉僵硬,需要警惕。某种锻炼方法效果如何,会因人而异。对于有些人来说,坚持用手背拍打腰部,也许会感觉效果突出,但这只是主观感受。如果说这种健身方法能补肾气,或者说这样拍打能治疗哪种病,却是不客观的。

  误区3:敲胆经能减肥

  刺激经络及经络上的穴位可以治疗经络及相关内脏的疾病,叫做经穴疗法。临床上通过针刺、艾灸、拔火罐、按摩有关的经络及穴位等,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敲打本身就是对穴位的一种刺激,但是敲击胆经及其穴位并没有直接减肥的作用,想通过这种方法来减肥不靠谱,经络理论并不支持敲胆经减肥这一说法。

  误区4:通血管古方很有效

  这个方子并不可信,保健是可以的,但要指望服用这个方子1个月后使原本堵塞的血管变得干干净净,是不现实的。大蒜有一定的降胆固醇功效;生姜有温通的功效;柠檬和苹果醋有软化血管的功效,从保健的角度来说,这些食物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确实有好处,但要靠服用这些食物在1个月的时间里达到疏通血管的效果,那基本上是天方夜谭。

  误区5:最佳跑步时间——夜跑

  人在跑步时,血液纷纷流向四肢,使其温度升高,腠理受热后张开,这时吹风,外部的风邪、寒邪便能轻易侵袭机体,埋下疾病隐患。汗出当风,如果体内阳气较足,就没有什么大碍,但对于体质本来就比较弱的人来说,长期在这样的情况下跑步,会导致风邪入侵,阳气也将受到进一步的损耗,反而得不偿失,可能现在还没有见到害处,但是时间久了就会慢慢显现出来。

  跑步等运动会发散阳气,应该在阳气上升的白天进行,如果夜间很晚还运动,本该潜伏休养的阳气遭到过度耗损,第二天就会感到体乏神倦,长期下去体质也会渐渐变差。

  误区6:板蓝根泡面败火

  从临床实践来看,用板蓝根清火除热要对症施治,不能一概而论。另外,方便面中的物质能否与板蓝根结合产生某种反应,对人体造成伤害也是未知数。所以,人们不能想当然地用板蓝根来泡面。

  误区7:藿香正气水是解暑特效药

  中暑多因暑热内侵所致,临床以高热、大量出汗、疲倦乏力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虚脱症状,治疗应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而藿香正气类药物属于温热型制剂,主要成分是藿香、苍术、陈皮、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等10味中药,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夏季感冒、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并不适合用于治疗中暑。

  误区8:做米字操治疗颈椎病

  米字操是单方向活动,比转头颈椎操要好,但是很多人在做斜前方、斜后方的动作时,颈部难以避免会跟着旋转,会对颈椎造成伤害,还容易拉伤肌肉。因此,做米字操只适合年轻人预防颈椎病,老年人、儿童,或者已经患上颈椎病的人则要慎用。

  中医养生吃哪些食物

  粳米

  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早在《别录》中即有主益气的记载,唐代食医孟诜亦云:粳米温中,益气。清·王孟英还把粳米粥誉之为贫人之参汤,他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气虚者宜常食之。

  大枣

  性温,味甘,为常食之物,它有益气补血的功效,历代医家常用之于气虚病人。《别录》说它补中益气,强力。唐代食医孟诜亦云:大枣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所以,气虚者宜用大枣煨烂服食为佳。

  花生

  性平,味甘。《滇南本草图说》称花生补中益气,不仅如此,花生还有补脾和补肺的`作用,这对气虚而兼有肺虚或脾虚者更宜,且以水煮花生食用为妥。

  牛肉

  性平,味甘,有益气血、补脾胃、强筋骨的作用。名医《别录》中说:牛肉安中益气,养脾胃。《韩氏医通》还说: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足见牛肉补气之力,尤为显著,故气虚者宜常食之。

  鸡肉

  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补精、养血的功效。无论气虚、血虚、肾虚,皆宜食之。民间对气虚之人,有用黄芪煨老母鸡的习惯,更能增加补气作用。

  狗肉

  性温,味咸,能补中益气,对气虚兼有脾虚或肾虚或肺虚或阳虚者更宜。《日华子本草》云: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力。《医林纂要》中还说,狗肉补肺气,固肾气,尤以秋冬季食之为佳。

  鲢鱼

  性温,味甘,能入脾肺而补气。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鲢鱼温中益气。清代食医王孟英也认为:鲢鱼暖胃,补气,泽肤,故气虚者宜食。

  鳜鱼

  俗称桂鱼,可以补气血,益脾胃。《日华子本草》云:鳜鱼益气。《开宝本草》认为益气力,令人肥健,尤以气虚兼脾虚者最宜。

  鳝鱼

  性温,味甘,有补虚损、益气力、强筋骨的作用,气虚者宜常食之。《千金·食治》就曾说它主少气吸吸,足不能立地。《本草衍义补遗》亦云:黄鳝善补气。

  生活规律顺应自然

  养生专家说,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一年有寒、热、温、凉,自然界有风、寒、暑、湿、燥、火,所以要“动作以避寒,隐居以避暑”,和于四时,顺应自然之气。尤其年老体弱者,更应适宜寒暑,“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晨活动不宜过早,以见到阳光为宜。冬季三九天,多在室内活动,以免寒气伤阳。夏季三伏天,避暑要及时,但也不宜过凉。总之,人要适应自然,生活要规律,寒温要适度。

  动脑动手形神受益

  养生专家认为,健康需要活动,但必须适当,不可劳倦过度,尤其是老年人和病人,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他多年来的活动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每天早晚各慢走一公里,坚持不懈;二是坚持门诊看病,为病人解除了病痛,他内心无比欣慰,也有益于脑力活动,一举多得。三是在带徒弟和传承学术经验中,他感受到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人才的责任感,内心充实和满足,同时也启发他经常思考问题,增强了思维分析能力,加上常与青年人相处,增加了活力,振奋了精神。四是练习书法,他以练习楷书为主,一笔一划,一丝不苟,使人心静、神安、志定,既陶冶了情操,也活动了肢体,达到形神受益。

  揉搓经穴养生防病

  养生专家非常重视经穴,常以指代针揉搓经穴养生治病。他每日睡前和起床时,常用手指揉搓百会穴及头面部,以促进头面部血液循环;揉搓涌泉穴、膻中穴以补肾、强心、健脑;揉搓听宫、耳门、颅息等穴以助听力;揉搓童子髎、睛明穴以增强视力;揉搓迎香、风池穴以防感冒;指压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等穴,以增强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每个穴位揉搓按压50~100次,四肢和腹部穴位揉压150次。他还时常叩叩牙齿,以强齿和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他说,通过20多年的穴位揉搓按压,确实收到了行气血、调营卫、益心脑、防外邪、强耳目的效果。

  饮食有节定时定量定性

  养生专家的饮食有三个原则:定时、定量、定性。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坚持每日三餐按时就餐;定量是三餐不过饱,以八成饱为宜,尤其晚餐食少,以易于消化吸收;定性是粗细粮配合,蔬菜水果搭配,吃后以能消化吸收、腹部舒适为准。他爱吃面条,尤其爱吃稀软的带汤水的面条,面条可用细粮也可用杂面,再放些青菜之类,既有营养又易于消化。他常嘱咐病人注意食疗,如晚餐喝粥适当加入红枣、薏苡仁、核桃仁、山药等以增强脾胃功能,还要结合大便情况对饮食进行调整,以保持大便通畅,每日一次。

  情志安宁气血通畅

  养生专家说,喜、怒、忧、思、悲、恐、惊是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但只要生活中加强修养、爱好广泛、宽宏大量、不记得失恩怨、遇事不躁,就能心静志安,乐观宽宏。情志安宁,气血通畅,人就健康长寿。正如书中所说:“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他谦虚地说,我只初步做到了一些,但这确是养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必做又较难做到的。

  养生专家深刻体会到中医养生学的博大精深与科学实用,他将自己的养生经验总结为以下几句话:“与四时节气协调,与天和;情志安宁,与气血和;动静合一,形神合一,与自身和;饮食有节,与脾胃和;益肾固精,全真养形,与神和。”他说,养生贵在力行,持之以恒,就会寿而康,幸福、快乐地度过一生。

  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

  动形养生

  中医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因此,古人在医疗及生活实践中摸索形成了诸如按摩、气功、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当然,人若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也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饮食养生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中医养生理论认为,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修身养生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如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从而维持身心健康。

  静神养生

  静神养生在传统中医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可以保养天真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会导致情志内伤,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调气养生

  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抗拒病邪、增强脏腑机能的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致元气虚、陷、滞、逆,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变化。中医调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