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百文网手机站

孩子腹泻的缓解方法有哪些

时间:2022-02-19 12:59:46 好文 我要投稿

孩子腹泻的缓解方法有哪些

  很多家长都存在一种观念,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应该多数是由于重症或意外所引起的,但这却与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腹泻已经成为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腹泻猛如虎,原来侵袭宝宝的不只是病毒,还有“死神”!那么,怎样的腹泻算是严重的?当宝宝出现严重腹泻时,我们又该如何急救呢?

孩子腹泻的缓解方法有哪些

  严重腹泻或呕吐。当孩子食物中毒或者患肠胃炎时,要密切观察他们呕吐或者腹泻的频率。呕吐或腹泻会导致脱水,如果孩子出现排尿少,身体有病态,就应该马上就医。而且,孩子年龄越小,脱水的危险就越大。

  怎样的腹泻算是严重的

  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如解液状便,每日3次以上,或每天粪便总量大于200g,其中粪便含水量大于80%,则可认为是腹泻。多见于食物中毒,往往由变质或被污染的食物所致,致病菌多为沙门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变形杆菌等。另外还有急性肠道感染、痢疾、急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霍乱或副霍乱等引起。

  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

  1、轻型腹泻:有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正常或有低热。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2、重型腹泻:此型除有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伴有重度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如果宝宝出现重型腹泻的症状,就属于严重腹泻了,此时需要家长采取紧急措施处理,以免宝宝发生危险。

  重型腹泻的具体表现

  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发热、烦躁、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

  1、胃肠道症状: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呕吐咖啡色液体,食欲低下,腹泻频繁,大便每日十至数十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黏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

  2、脱水:由于吐泻丢失液体和摄入量不足,使液体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脱水,由于腹泻患儿丧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的比例不同,可造成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以前两者多见。

  3、代谢性酸中毒:一般与脱水程度平行。轻者无明显表现,重者可有面色灰白、口唇樱红、呼吸深快、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昏迷。

  4、低钾血症:多见于急性腹泻脱水部分纠正后,或慢性腹泻和营养不良伴腹泻者。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腹胀、肠鸣音减弱、心率加快、心律失常。

  5、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活动性佝偻病患儿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出现惊厥,应考虑低钙的可能,当用钙剂无效时,应考虑低镁的可能。

  宝宝出现严重腹泻需急救

  一旦家中宝宝出现有严重腹泻,首先要及时到各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如果不能及时到医院就诊,就要在家中及时处理。

  1、口服补液盐:发生腹泻后人体损失最多的主要是身体里的液体和电解质。人体一旦脱水,很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这就是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如果腹泻后想喝水,就要喝点补液盐。小孩发生腹泻后也同样需要多补充水分。补液盐在医院和药店里都可找到。

  2、继续进食,合理调配:继续母乳喂养,鼓励进食。人工喂养儿年龄<6个月者,可继续喂养日常食用的奶或奶制品;>6个月者给予平日习惯的日常饮食(如粥、面条、烂饭等,可给一些新鲜水果汁或水果以补充钾),避免不易消化食物。腹泻严重或呕吐严重者,可暂禁食4~6小时,但不应禁水。禁食时间≤6小时,应尽早恢复饮食。

  3、对症治疗

  止泻:蒙脱石散剂,小于1岁每次1g,1~2岁2g,>2岁3g,冲水20~50ml口服,每日三次。

  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可以应用乳酸杆菌、粪链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等微生态制剂。

  其他:助消化:可用胃酶合剂、多酶片等。止吐:吗叮啉,每日三次。减轻腹胀:应明确原因后对症处理。这些药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不要滥用抗生素治疗

  发生腹泻最好不要滥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不但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也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菌群,急性腹泻有可能因此转为慢性腹泻,治疗起来得不偿失。还有些腹泻是由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抗生素对这些腹泻也毫无效力。而且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一周左右就能自愈,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耐药性,发生腹泻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如果病情严重,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总结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继续进食,合理调配,维持营养;迅速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控制肠道内外感染;对症治疗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避免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