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百文网手机站

生物入侵防治方法

时间:2022-11-13 10:20:00 生物 我要投稿

生物入侵防治方法

  外来生物入侵对本土生物、环境的影响可谓巨大,稍有不慎就会使本土原本完好的生物圈遭到破坏,那么,生物入侵的防治方法是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入侵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物入侵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依靠人力,捕捉外来害虫或拔除外来植物。人工防治适宜于那些刚刚传入、定居,还没有大面积扩散的入侵物种。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人工防除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清除有害生物,但对于已沉入水里和土壤的植物种子和一些有害动物则无能为力;高繁殖力的有害植物容易再次生长蔓延,需要年年防治;人工防治有害动植物后如不妥善处理动植物残(体,如卵)株,它们可能成为新的传播源,客观上加速了外来生物的扩散。

  2、 机械或物理防除

  利用专门设计制造的机械设备防治有害植物。机械防除有害植物对环境安全,短时间内也可迅速杀灭一定范围内的外来植物。利用机械打捞船在非洲的维多利亚湖等地控制水葫芦等水生杂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国云南昆明市也曾设计制造过一艘机械打捞船清除滇池水葫芦,福建农业大学也曾帮助福建宁德地区设计制造“割草机”控制大米草,但均因技术等原因最终未获成功。除技术问题外,机械防除后,如不妥善处理有害植物残株,这些残株依靠无性繁殖有可能成为新的传播源。通过物理学的各种途径防治也可控制外来有害生物,如用火烧控制有害植物,黑光灯诱捕有害昆虫,等等。

  3、 替代控制

  替代控制主要针对外来植物,是一种生态控制方法,其核心是根据植物群落演替的自身规律用有经济或生态价值的本地植物取代外来入侵植物。它的优点在于:

  (1)替代控制植物一旦定植便长期控制入侵植物,不必连年防治;

  (2)替代植物能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涵养水源,提高环境质量;

  (3)替代植物有直接经济价值,能在短期内收回栽植成本,长期获益;

  (4)替代植物可使荒芜土地变成经济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替代控制的不足在于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很多生境并不适宜人工种植植物,如陡峭的山地、水域等,同时人工种植本地植物恢复自然生态环境涉及到的生态学因素很多,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研究利用替代植物控制外来有害植物,应充分研究本地土生植物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如它们与入侵植物的竞争力、化感作用等,掌握繁殖、栽培这些植物的技术要点,并探讨本地植物的经济特性,市场潜力等,以便同时获得经济和生态效益。

  4、化学防除

  化学农药具有效果迅速、使用方便、易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等特点。但在防除外来生物时,化学农药往往也杀灭了许多种本地生物,而且化学防除一般费用较高,在大面积山林及一些自身经济价值相对较低的生态环境如草原使用往往不经济、不现实;而且,对一些特殊环境如水库、湖泊,化学农药是限制使用的。另外对于许多种多年生外来杂草,大多数除草剂通常只杀灭地上部分,难以清除地下部分,所以需连续施用,防治效果难以持久。根据作用方式,化学除草剂可分为内吸传导型和触杀型两类,内吸性除草剂如草甘膦、2,4-D等接触杂草后能被杂草吸收并运转到其它部位,对全株均有影响,一般用于多年生杂草,但防治效果缓慢;触杀性除草剂如克芜踪、除草醚等作用部位仅限于接触杂草的部位,因此通常对地下繁殖体无效,虽不被吸收和传导,但作用效果快,常用于一年生杂草。由于很多外来入侵植物系多年生,应用内吸性除草剂效果较为持久。化学杀虫剂杀灭害虫的作用方式也有触杀、胃毒、驱避等,也有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类农药,外来害虫抗药性发展很快,应经常交替、轮换使用多种杀虫剂,以延缓和降低害虫的抗药性。

  5、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从外来有害生物的原产地引进食性专一的天敌将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下。生物防治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依据有害生物-天敌的生态平衡理论,在有害生物的传入地通过引入原产地的天敌因子重新建立有害生物-天敌之间的相互调节、相互制约机制,恢复和保持这种生态平衡

  生物入侵特点:

  外来物种引进是与生物入侵密切联系的一个概念.任何生物物种,总是先形成于某一特定地点,随后通过迁移或引入,逐渐适应迁移地或引入地的自然生存环境并逐渐扩大其生存范围,这一过程即被称为外来物种的引进(简称引种)。

  毋庸置疑,正确的行种会增加引种地区生物的多样性,也会极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如美国于20世纪初从中国引种大豆,其种植面积从6000多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亿多亩,目前,美国已成为大豆的最大生产国、出口国,就中国而言,早在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返回后,中国历史便揭开了引进外来物种的一页,苜蓿、葡萄、蚕豆、胡萝卜、豌豆、石榴、核桃等物种便开始源源不断地沿着丝绸之路被引进到了中原地区,而玉米、花生、甘薯、马铃薯、芒果、槟榔、无花果、番木瓜、夹竹桃、油棕、桉树等物种也非中国原产,也是历经好几百年陆续被引入中国的重要物种。

  相反,不适当的引种则会使得缺乏自然天敌的外来物种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严重危及一国的生态安全,此种意义上的物种引进即被称为“外来物种的入侵”由此,这种对等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物种即被称为“入侵种”(invasive species)。

  我们不难看出,“入侵种”不同于“外来物种”,它特指的是有害的外来物种,如前面提到的“凤眼莲”“松材线虫”“大米草”等,其范畴小于“外来物种”;而“外来物种入侵”也不同于“外来物种引进”,它特指的是入侵种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从原生地传播到入侵地,并损害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甚至危及人类健康,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及生存灾难的过程。

  拓展: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

  一个外来物种的建立和扩散威胁到生态系统,生境或物种,造成经济或环境危害时,被称为外来入侵种。人类被视为最具影响和破坏的外来入侵种。大约10万年前人类离开非洲;4~6万年前到达澳大利亚;1.5~2万年前到达美洲,第一批亚洲人带去了狗;1000年前人类始达新西兰岛。

  定义入侵物种的标准:

  1)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一个非本源地区域;

  2)在当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

  3)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地理结构造成了明显的损害或影响;

  4)国内被引出其本源地的物种和来自其他国家的非本地物种。每种生物都经过自身的进化生活在特定的生态系统内,并和其他生物种群保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等联系,彼此之间保持着平衡。当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破坏其原有的物种平衡关系形成优势种群,导致生态群落的物种组成和构成发生改变,最终彻底破坏整个生态系统。

  艾尔特于1954年在《动物入侵生态学》中率先提出“生物入侵”的概念。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外来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造成的巨大危害和经济损失,这才真正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入侵物种不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导致局部或区域性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构成威胁,甚至损害人体健康等。

  生物入侵决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极其复杂极其棘手的问题。

  1935年,澳大利亚政府从海外将百余只甘蔗蟾蜍引入昆士兰州,用来对付吃甘蔗的昆虫。然而未曾想到,这些甘蔗蟾蜍不仅胃口大,而且繁殖速度快,用它们消灭害虫的目的非但没有达到,反而演变成一场生态灾难。现在,科学家又发现,它们的进化速度惊人,已经进化出长而有力的后腿,生存能力剧增。

  目前,这种重两公斤的蟾蜍种类已将活动范围扩展到澳大利亚热带和亚热带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无情地挤压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在甘蔗蟾蜍入侵的前线(达尔文市以东60公里处)找到它们的位置,接着用时10个月捕捉,在给其中一些做上记号后,再将它们放回野外。随后,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甘蔗蟾蜍在潮湿天气时每晚能跳跃1.8公里,这可是青蛙和蟾蜍的最高记录。但更加惊人的发现还在后头:最先到达的甘蔗蟾蜍的`后腿比迟到达的甘蔗蟾蜍更长。

  研究人员表示,从长远来看,高死亡率是鳄鱼的自然选择结果,但鳄鱼将更加耐受甘蔗蟾蜍的毒性。此现象在黑蛇中已经出现了,它们曾经被甘蔗蟾蜍袭击得更加严重。然而与此同时,甘蔗蟾蜍的毒性将对年幼的鳄鱼更有毒性,表明鳄鱼的生育率将面临巨大危机。甘蔗蟾蜍体态丰满,模样丑陋,有毒性,其毒液可以毒死鳄鱼、蛇以及其他一些食肉动物。其实,这种致命的毒蟾蜍是全世界最大的癞蛤蟆,有的可长24公分、重达13公斤。

  但鳄鱼意识不到这种动物的危险,象吃鸟一样将它们吞食,从而导致死亡。到目前为止,澳大利亚方面对付甘蔗蟾蜍的种种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事实上,甘蔗蟾蜍的毒性十分厉害。几十年来,澳大利亚本土的巨蜥、淡水鳄鱼、野狗等动物因为吃蟾蜍而丧命的已经不计其数。这种甘蔗蟾蜍头上长有3个毒囊,能喷射剧毒的毒液,杀死其他动物。遇到威胁时,蟾蜍会将毒腺转向攻击者。毒液通常是流出来的,但它们恼火时也会喷出少量毒液。毒液可通过受害者的眼睛、嘴和鼻子进入体内,导致剧痛、暂时失明和发炎。

  目前中国已记录的外来入侵物种达40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造成的经济和环境损失每年超过1000亿元。为了控制外来人侵生物,大量使用杀虫剂、农药等有害物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外来有害生物入侵还会影响航运、交通等公共安全问题。外来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和农业生物的安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触目惊心的。因此,不少科学家将外来生物入侵比作“生态系统的癌变”。

  最近几年生物入侵对多样性的影响成为了一个主要的问题。入侵物种破坏了复杂的生态系统,降低了生物多样性,使濒危动植物受到侵害。今年美国农业部研究人员打算在关岛空投携带化学物质的死老鼠,遏制褐树蛇大肆繁殖,保护生态环境、旅游业和人类安全,防止它们“入侵”夏威夷。

  美农业部野生动物管理局官员23日告诉《华盛顿邮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的蛇患像关岛这样严重。褐树蛇原产于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二战后,它们搭乘美国军舰,“登陆”关岛,由于没有天敌,迅速繁衍,数量约达200万条。

  这种蛇体长通常为1米,最长可超过3米,有毒,但对人类不致命。它们栖息在树上,捕食鸟类,数十年来几乎把关岛原生鸟类赶尽杀绝。它们有时爬上电线杆,造成短路和停电,还会潜入住所伤人,包括婴儿。

  当局打算4月或5月在关岛美军安德森空军基地周围空投携带醋氨酚的死老鼠,引诱褐树蛇捕食。这种化学物质对人类无害,却可致死褐树蛇。为避免其他动物食用有毒死鼠,他们设计一种带飘带的装置,死鼠将挂在树枝上,不会落到地面。他们说,这项计划目的不是彻底消灭褐树蛇,而是减少和控制它们的数量。

  褐树蛇在夏威夷同样少有天敌,当地政府担心,如果它们登陆并大量繁殖,将危害当地经济。国家野生动物研究中心研究显示,如褐树蛇在夏威夷泛滥程度与关岛相同,每年将给当地造成5.93亿至21亿美元损失,包括停电和吓跑游客。

  夏威夷距离关岛大约4800公里,相比褐树蛇的老家澳大利亚和

  巴布亚新几内亚,关岛距离更近,褐树蛇密度更大,它搭乘飞机和船只抵达夏威夷的几率更高。

  夏威夷防止外来有害生物机构发言人克丽斯蒂·马丁说,夏威夷本地鸟类不知道如何对付这种蛇,“如果它们来到这里,我们将永远无法控制局面”。

  当局先前防止褐树蛇大批“偷渡”夏威夷的努力有成效。在夏威夷发现褐树蛇的报告不多,过去17年未见这类报告。“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做,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农业部官员说,“如果我们停手,我认为,褐树蛇必将登陆夏威夷。”褐树蛇在关岛已造成了12种鸟和当地9种本土蜥蜴的灭绝。

  研究机构的研究和引入也会造成生物入侵,非洲爪蟾是一种全球范围实验用标准两栖类,“非洲爪蟾”原产地是非洲东南部。根据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局的规定,美国不准私自养殖非洲爪蟾,不少人不忍杀生只好把这些非洲爪蟾放生到当地的池塘里。而美国一些医学和生物学研究机构在实验结束后,也没有遵从有关规定处理爪蟾,而是将它们放生于当地池塘。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加州的生物学家日前发出生物入侵警告,声称一种名叫“非洲爪蟾”的生物正在旧金山湾以及加州中央湾疯狂繁殖。由于这种“非洲爪蟾”十分贪吃,食量极大,生命力极强,所以在当地已经造成生物入侵式的生态威胁,如果不及时防止,恐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生物入侵防治方法】相关文章:

防治宝宝咳嗽的防治方法有哪些06-25

珍珠吊兰的生根方法及病虫防治方法09-05

虎刺梅养殖方法及病虫防治方法09-05

珍珠吊兰的养护方法及病虫防治方法09-20

垂盆草的种植方法与病害防治01-19

天牛的化学防治方法07-08

东方蝼蛄物理防治方法02-17

绿盲物理防治方法07-08

蚜虫的生物防治方法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