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课程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时间:2024-03-16 14:29:56 王娟 益智课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发挥学生的思维,适时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包括好奇心、探究的兴趣、求新求异的欲望等,这些素质与生俱来,人皆有之,是发挥想象力的起点,是创造力的萌芽。所有儿童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爱看、爱问、爱尝试,儿童入学后,爱学还是厌学、爱问还是不问、对新异事物敏感还是麻木,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对在不同环境下长大的60对同卵双生子进行智力分析,发现他们的智力特征30%相同,70%不同,课件后天的教育对人的智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各种教学不仅不能压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而且必须千方百计的爱护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肯定和鼓励他们点滴的发现,像爱护幼苗一样,呵护和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创造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的基本条件,表现为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新与活。新,要求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感受,有独立的见解,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活,要求在思考问题时,思路要宽,不要局限在某一点、某一方面,思维不应是线性的,而应是发散的、发射性的,沿着多条路径思考,善于变换角度灵活的思考。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做到以下几方面:

  1、善于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思起于疑。人们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于慰藉的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这是引起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的外部条件。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指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的学习情境,也称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前提下,运用设问、提问、作业、实验等各种方式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但是,教师究竟提出怎样的问题,造成怎样的问题请见,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发展呢?一般说来,教师提出难度适中、使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典型问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最佳问题情境。只有学习任务与学生的认知和发展潜力大致相适应,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学生才会有思考的积极性,并通过解决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探求问题的内在需要。如果提出的问题跟学生所具有的认识水平之间差异太大,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和畏维情绪。

  2、加强创造性思维方式的训练。有了教师所创设的最佳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有了适宜的对象,在问题情境的刺激下,如何加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训练呢?根据心理学研究,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从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结果看,个体思维活动可以分为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发散性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一种开阔思路、寻求多种答案或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去思考,以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思维活动。如为了求证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老师让学生尽可能的多说出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聚合式思维又叫求同思维,是利用已知的途径和方法,经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以达到正确答案的思维活动。如:学生找出了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后,老师让学生从中选出一种最简便的方法。这两种思维方式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事实证明,新的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往往都是在发散思维活动中发现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必需加强发散式思维方式的训练,美国教育界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普遍注意了这个问题。比如:他们要求学生迅速说出一件物品的所有可能的用途,要求学生估计出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所有可能性。这样做,不仅增加了发散式思维的发散量,使创见性成分比率增大,而且训练了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独创性。除了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还包括多种思维方式。因为创新的过程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聚合思维。既需要抽象思维,也需要形象思维。既需要直觉思维,也需要分析思维。任何一种创新思维都不是单一思维方式所能达到的。阿基米德定律的发现决不仅仅凭着阿基米德瞬间的顿悟,瞬间的顿悟为他开启了思维之门,接着的是严谨的逻辑思维。因此在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训练学生的思维。除了努力促使学生去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发散思维,还要训练严谨的逻辑思维,并通过创设情境,提供材料,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创造性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的描述而独立的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这世界上的一切。”狭义相对论的创立首先归功于他异乎寻常的想象力。正因为爱因斯坦先有了大胆想象:“假如我骑在一条光束上,去追赶另一条光束,将会产生什么现象?”后来经过十余年的探索,才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可见,创造性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科学价值有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提出新的假设,从事发明创造。要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注重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组织学生从事参观、访问、观察、实验等教学性的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记忆表象;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神话、童话、科幻故事,鼓励学生自由大胆的想象,特别是展开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

  创造性人格具有多方面的特征

  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执着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首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开拓的精神,不墨守陈规,不轻易盲从,为探究真理敢想、敢说、敢做,对于创造活动来讲,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经常怀疑自己的人是很难成功的。日本发明学会会长丰泽氏曾说过:“搞发明创造的首要秘诀,就是认为创造发明并不难。”一个人如果在心理上输了,就不可能在行动上取胜。相反,行动上虽然失败了,但精神上仍不跨,就能站起来,重新前进,可见,自信心是保证创造力的精神武器。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必须使他们树立自信、执着追求,百折不挠。

  科学运用学习的迁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多为有意义的学习,这其中必然包括学习的迁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科学运用学习的迁移,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小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求多解练习。小学数学教学要适应数学教学的实际,提高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同解变形和恒等变型的能力。以一题多解为例,从各种题型中找出规律便能举一反三。教师要精选例题,按类型、深度编选适量的习题,再按深度分成几套,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想,进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提倡多思与首创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要想有创造,就必须勤于思考。只有敢标新立异的人,才能不断地开展创造性思维,有所创新。对小学生来说,不要求他们创造数学知识,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运用数学的思想去观察,分析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勤于多思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讲些数学家、发明家的故事,指出这种创造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幸福,这对于激励学生从小立志于尝试创造来说,是一种好办法。在提倡多思与首创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学生思维具有创新,它是思维的最高层次。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一般法为基础,进而引导学生另辟蹊径,寻求独创解法。

  探索求知,鼓励创新

  探究阶段是获取新知的活动阶段,有人说引入阶段是思想发展的起始期,那么,探究阶段就是思维创造性的活动期,根据学生知识的形成和学生思维的特点,借助直观形成形象感知和动手操作成为知识定势,通过思维,铸成知识创新。

  大胆尝试,允许同中求异

  现代教学论认为:只有让学生自己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不是在教师的指令下默默的接收,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同时得到发展,他们喜欢与众不同,哪怕是毫无道理的也要试试,这是小学生的特点所决定的。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简便运算172—98时,没有直接提醒学生98最接近那个整百数,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有个学生就用了拆数的方法,把172拆成72+100,这位教师将计就计,因势利导,让学生讲出思路,而不是死板地按照书上172—98=172—100+2的方法,这样必然大大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反之,如果死拉书本上的方法,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完全落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得满头大汗,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俗套,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性培养就无从谈起。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积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并且能够为他们敢于质疑提供有利条件。传统教学中,教师为维护课堂纪律而表现出较为严厉的态度,使学生心生恐惧,不利于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提出质疑问题。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环境,在维持课堂纪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有利于树立教师的亲切和蔼形象,又能为学生积极思考和提出有效问题提供良好条件,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欲望,对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探索欲望可以促使他们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其次,在寻求答案时,必然为得到结果而发散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在学生探索中,其创造性思维得以有效培养。例如在《杠杆》教学中,教师将课堂教学基地转移至校园一角中,选择一块较重的石头,问学生能否将石头移动。许多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都失败了,或者无法移动,或者移动过于吃力。此时,教师找到一根粗细程度合适的木头和大小合适的石头,利用杠杆原理轻松移动石头。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探索欲望不仅得以激发,而且在求知中明确杠杆原理。

  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更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小学生积极思考,以提出有效的质疑问题,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大气压力》的教学中,作者提问:“一杯水和一张纸,哪个更重?”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为水重。作者继续问学生,“相信一张纸能托起一杯水吗?”班级学生全部摇头表示不相信。与此同时,许多学生纷纷提出“为什么”的问题。于是,作者将大气压力的知识内容直接讲解,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且了解大气压力原理和明确问题的答案,对培养和提高创造性思维发挥着积极作用。

  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之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解决问题。传统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将科学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中,虽然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应注重实验步骤讲解和操作,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过程过渡到理性认知,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讲解人类呼吸时身体发生变化教学内容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互相对呼吸时胸围变化情况进行测量和记录,通过学生们的互动和交流,能够自主上升为理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

  加强教学评价环节

  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积极进行有效评价,包括师生互评、学生自我评价,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总结能力,对更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使学生进行良好的自我评价。其次,如果学生在评价环节中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差,教师则不应指责,而是引导学生自主补充,并期待下次表现。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可以为学生布置具有合作探究性的作业任务,鼓励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探究,以充分培养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价值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人们对中学课堂教学的方法越来越关注,并且对学校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就目前来说,中国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前提。尤其是当这种学习的兴趣被充分培养起来的时候,教师在教授他以研究学问的学习方法就更加容易。与此同时,学习方法的中心思想就是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创造性教学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主体。

  中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因为学生只有通过对事物的具体观察才能发现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适当的信息分析,这也是对一般事物结果的猜测进行更加深层次的联想,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创造性素质。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起来,比如,在数学《数据的收集》这门学科中,教师在对班级订购的学生班服尺寸测量中,如何对班上学生的身高数据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这时有些学生提出按男女顺序前后进行分类,再按全班学生身高排序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进行整理数据,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衣服尺码的标准,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总结。而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散发性创新思维,还能对学生的敏锐洞察力进行培养,并且在这一个个问题的推动下,让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展开想象、进行多方位的问题思考活动,进而得到最终的答案。同时,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翅膀。学生在青少年这个阶段,想象力是最为活跃的时期。因此,教师应该在数学课堂中着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中,一定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创设民主、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想象、积极创新。

  培养学生实践创造能力,积极开展数学活动

  数学这门学科理论知识来源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又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来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想象力。这样,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还能让学生既增长了知识智慧,还让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并且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推动力。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教师可以组织一堂数学活动课,并且在课前教师事先准备好许多形状的物体,让学生在这些物体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类似于平行四边的东西以及举例在日常生活所看到与平行四边形相似的形状。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创设活动情境教学,组织有趣又有意义的课堂教学活动。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相关文章: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素质11-16

如何培养孩子打高尔夫?05-08

秘书如何培养气质01-13

要如何培养团队精神10-21

如何培养班级的团队精神04-24

如何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07-11

如何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11-07

如何培养孩子对京剧的兴趣爱好03-21

如何培养能够长久的客户关系08-23

网页设计中如何配色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