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故事 百文网手机站

罗琳的成功等式励志人物故事

时间:2021-11-24 10:59:35 励志故事 我要投稿

罗琳的成功等式励志人物故事

  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它故事通过对过去的事的记忆和讲述,构建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形态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罗琳的成功等式励志人物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罗琳的成功等式励志人物故事

  罗琳的成功等式励志人物故事 篇1

  1990年夏天,穷困潦倒的罗琳在去伦敦的途中,脑海中忽然闪现出一个念头:“我一定要改变目前的窘况,我要挣钱,并且要拥有10亿美元!”

  罗琳是个敢想敢做的人,她一旦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就不会轻易放弃。接下来,罗琳对自己进行了一番审视,并最终确立了依靠自身想象力的优势写出一部不同凡响作品的目标。

  经过冥思苦想,哈利这个人物形象渐渐浮现在罗琳的脑海中。多年以后,罗琳回忆道:“哈利这个形象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不知道是受什么驱使。我很清晰地想到了哈利和魔法学校。突然出现这个男孩,他获邀进入魔法学校,并得知自己原来是一个魔法师。我为这个想法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

  可是,就在罗琳准备着手写作时,她的生活却陷入了一片混乱:母亲去世、失败婚姻、靠政府救济抚养孩子、被解雇。这一连串人生的不幸,把其中的任何一个放在普通人身上,都足以把一个人击垮。

  但是,这一切却没能阻止住罗琳写下去的决心,在获得哈利·波特“灵感”的第四年,罗琳摆脱生活的阴霾,全身心地投入到《哈利·波特》的写作中,并最终一鸣惊人,成为英国最富有的女性。

  罗琳成功后,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一天,一位记者问了她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结合自身的经历,谈一谈一个人应该怎样做才能获得成功好吗?”

  罗琳笑了笑,说:“路·泰斯说过,‘一切有意义而持久的变化都必须先从内心开始,然后再由里向外地发展。’路·泰斯告诉我们,所有的成功和财富都源于一个想法。想法是成功的种子,一个简单的想法有时能创造出一个成功的神话。但是,一个人要想成功,光有想法是不够的,还要将自己的想法付之于行动,并为之坚持不懈。其实,说白了,成功就是这样一个公式:想法+坚持=成功。从这个公式上看,成功其实很简单,起源于一个想法而已!但是成功也很难,因为你要为这个想法付出很大精力甚至自己的一生!”

  罗琳的成功等式励志人物故事 篇2

  凯瑟林·罗琳,这个女人离婚、生了孩子的时候,却失业了。她穷困潦倒,受尽轻蔑,在孤独绝望中感知人情淡薄。为了逃避公寓的寒冷,她经常推着婴儿车到低档咖啡厅取暖。然而也就是这个女人,后来写成《哈利·波特》,一下子轰动了全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

  凯瑟林·罗琳,1965年7月31日出生于英格兰西南部的温特伯恩市。父亲是一名退休的机场管理人员,母亲是一位实验室技术员。

  罗琳喜欢读书,从小,罗琳家里就有许多书可读。她的姨妈常常隔几个月就给他们家寄一大箱子书来。中学时的罗琳是一个安静又害羞的女孩。她擅长编故事,同好朋友在一起时,她经常讲故事给她们听,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她的这些好朋友们。这些故事让朋友们听得很着迷。

  罗琳读中学时,老师摩根太太是一位严厉而又古怪的更年期的妇女,罗琳和同学们都害怕她。摩根太太每接到一个有35~40人的新的班级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分出聪明和迟钝的学生。在开学的第一天上午,她就叫学生做一张叫做“日常10题”的算术卷子,包括智力测验题和小数知识,考卷上都是罗琳还没学过的东西。

  这次罗琳考试得了50分,被摩根太太安排到她认为愚钝的那一排。罗琳没有哭。后来她回忆道,这种糟糕的教学方法所带来的精神创伤要比身体上的处罚大得多。

  中学毕业时,罗琳参加了牛津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公布后,她被列入了后备录取名单里,但最后还是没能被录取,据说是因为她上的中学没有名气。罗琳后来就读的是离家很近、只有两小时车程的埃克塞大学。她主修法语,但也学过一段时间的希腊文和罗马文。在大学期间,她读到了由牛津大学中世纪文学教授托尔金写的著名幻想小说《指环王》。她特别喜欢这本书中的传奇故事,1000多页的书在几年内甚至给翻破了。

  大学毕业后,罗琳在伦敦有过一段漂泊的日子。当时她靠打零工糊口,一份工作做完后,不知道下周会在哪儿工作。其中有一份工作是给出版商处理退稿通知,在这期间,她学会了快速打字,这项技术对于日后成为作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她还养成了在咖啡厅和酒吧里写文章的习惯。

  罗琳在大学时的男朋友去了曼彻斯特,她决定去那儿找他。这次旅行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罗琳在曼彻斯特花了很多时间找房子,却没有找到,只好乘火车返回伦敦。在火车上,她很不开心,40分钟的路程,她一直望着窗外一成不变的英格兰乡村发呆、幻想。罗琳总是一个爱幻想的人,当她看着窗外那些可怜的黑白花奶牛时,她想到的是一辆火车载着一个男孩去一所巫师寄宿学校的情景,她说:“突然,哈利的形象浮现在我的脑海。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是由什么引发的。但我很清晰地意识到,我有一个哈利和魔法学校的想法。我突然有了一个基本的思路:一个小男孩,不知道自己是谁,在得到魔法学校的邀请以前,也不知道自己是个巫师。我从没因为一种想法而如此兴奋过。”

  很可惜,在火车上的那个晚上她既没带笔也没带纸。罗琳很失望,只好闭上眼睛把浮现在脑海中的每个想法都记住。回到房间以后,她迅速潦草地把她在车上想到的写在了一个廉价的小笔记本上——这就是《哈利·波特》的首稿。此时距罗琳第一次读《指环王》已经有5年了。很快,罗琳写的关于《哈利·波特》的短笺就装满了一个鞋盒。罗琳这时就已决定,她将写成7本书,也许这对于一个还没有出版过作品的作家来说,未免有点自大。但她的决定是很合理的:每本书分别记述哈利在霍格沃茨的每一年。她也确定了主人公的名字,“哈利一直是我最喜欢的男孩名字,我很喜欢它,所以就借用了。”

  罗琳的母亲安妮患有多发性硬化症。罗琳记得,在她12岁时,母亲因疾病所困已经拿不起茶壶了。母亲于1990年12月30日去世时,年仅45岁。

  母亲安妮的病逝对罗琳影响很大,这件不幸的事不仅改变了罗琳的`生活轨迹,也改变了《哈利·波特》的发展方向。有一段时间,她的生活漫无目的。她悲痛地返回了曼彻斯特,返回到一种漫无目的的生活中。有个晚上,她一夜未眠。为了使自己不再想发生过的事情,罗琳想,如果人们在魔法学校霍格沃茨玩一种特殊的魔法比赛肯定很有趣。

  罗琳后来与葡萄牙记者乔·阿兰特斯结婚。婚后,罗琳住在葡萄牙城市波尔图,与丈夫经常吵闹,最终被他踢出家门。惟一的安慰是,她身边还有一个4个月大的女儿杰西卡。

  罗琳和小杰西卡乘坐北上的火车到了爱丁堡,以便跟妹妹住得近些。她离开波尔图时,带着第一集已写好的头3章和其他章节的笔记,还有系列中的其他部分的很多构思。妹妹说服罗琳让她看已写好的部分,并且立即被迷住了。罗琳承认:“要是她不笑,我很有可能会把这些东西全部撇在一旁,但她笑了。”

  尽管罗琳从妹妹那儿得到了亲情的温暖,但罗琳的生活中还有比《哈利·波特》更重要的事。罗琳不想成为妹妹或朋友的拖累,她找到一个临时居所,安顿自己。她的生活已经开始陷入可怕的悲惨境况。“我没想到会弄得这么糟,没想到自己会住在一套没有暖气、有老鼠出没的公寓,照看我的女儿。”而且,她还不得不面对官僚制度的噩梦。1993年12月21日,她来到利斯区商业街,向社会福利署讲述她的不幸遭遇。她必须填写一份又一份的表格,申请援助和房屋津贴。对于这种难堪经历她记忆犹新:“你必须接受问话,向很多陌生人解释你如何变得身无分文,变成孩子惟一的照看者。我知道并不是有人要让我感到耻辱和不中用,但那确实是我的感觉。”

  她得到的带有耻辱的赏赐是每周69英镑,她得用这笔钱来供自己和小女儿吃穿和交一切杂费。她再也无法忍受老鼠弄出来的声音,便向朋友借了600英镑,想租住好一点的房子。她原以为这样一来,能加快改善杰西卡和自己的居住环境,但是这个希望却被现实击个粉碎。她打电话给爱丁堡十几家房屋出租中介,希望找一个新寓所,但都被拒绝。罗琳回忆起这件事时说,当她说明她是单亲母亲,想用补贴租房子时,电话另一头一个不耐烦的声音说:“我们不把房子租给领住房救济的人,对不起。”

  绝望中,终于有一个女房屋中介人表示同意——也许是怜悯她,也许是被她缠得不耐烦。罗琳回忆说:“我见到一线希望,便急匆匆跟她讲,快得她根本没有机会插嘴。”就在那个下午,她去看利斯区龙恩街七号一套有一间卧室、没有家具的公寓,她愿意租下。这是一个开端。妹妹和在爱丁堡的两三位朋友借给她几件家具,于是她和杰西卡搬入那幢公寓楼。

  罗琳再度失去自由,因为她必须独自留在家中照顾和陪伴女儿。残酷、悲惨的日子接踵而至。其中最糟糕的日子是她去探访妹妹的朋友,见到那个朋友的儿子有大量玩具,“相比之下,当我收拾杰西卡的玩具,它们还不够一个鞋盒。我回家后大哭了一场。”

  那时,她的妹夫罗杰与朋友办了一个合股公司。他们在南桥和皇家马埃尔街交汇处的附近买下了一家名叫尼科尔森的咖啡馆。它不是特别时尚的那种,但这对罗琳来说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她可以在这儿写《哈利·波特》。她讲故事的愿望和想成为职业作家的愿望从没减弱过,这是她的理想。她设想自己在一个商店里把自己的信用卡递给任何一个人,他们就会告诉她,她写的是他们最喜欢的书。

  罗琳想要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能使她感到不孤独,不与世隔绝,能够有人陪伴她,但不干涉她追求自己的目标。回想她在伦敦和波尔图工作时,咖啡馆给了她很多灵感,但现在,她那点儿可怜的预算连她在咖啡馆喝一下午咖啡的钱都付不起。这时,上帝赐予了她尼科尔森。尼科尔森咖啡馆里的员工们看到她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才喝一杯咖啡,都很同情她。

  罗琳常常推着躺在婴儿车里的杰西卡出发,步行半小时,来到市中心。当杰西卡熟睡的时候,罗琳会推着她前往咖啡馆,艰难地登上通往二楼的20个台阶,找一个安静的角落,专心写她的《哈利·波特》。

  尼科尔森咖啡馆的墙壁都涂成了绿色和黄色,有很鲜明的窗饰和灯饰,给人一种学校般的感觉。只有在尼科尔森,她才感到她还活着,还是有价值的。这听起来很浪漫,但是当你设身处地过这种生活的时候,实际上一点也不浪漫。”

  后来,罗琳找到一份秘书小差事,每周赚取15英镑的外快。她发现,这就是她所能赚取的最高限额,超出这个限额,政府便会在她的福利金中扣除相同的数目。至少,这笔钱可以带来一点儿改善,尤其是给女儿买尿片。

  与此同时,她每周仍然必须到利斯路的邮局领取福利金。她从未忘记在领取福利金的过程中,社会制度让她蒙受的羞耻: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救济簿拿到柜台上。

  罗琳说:“我不知道,如果我背后那些老女人看到救济簿,会说些什么。她们心里也许在想,乞丐懒人是社会的负担。这个时候,我大部分的自尊都被挤掉了。”

  罗琳最喜欢说的话是:“人生就是受苦。”这也提示我们,必须随痛苦才能成长。从那个时刻开始,罗琳名气就越来越响。她以惊人的速度成了英国最富的女人之一,她的成就与财富都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与她相关的一切被不厌其烦地反复提起。尼科尔森咖啡馆也在1998年被彻底改造,成了一间带咖啡吧的豪华饭店。

  2000年7月,随着第四部《哈里·波特》的问世,一股“哈里·波特”热潮在全球迅速生成。罗琳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授予帝国勋章。美国《财富》杂志也曾经评选罗琳进入世界百名首富排行榜,名列第24。

  罗琳的成功等式励志人物故事 篇3

  J.K.罗琳本名乔安妮·凯瑟琳·罗琳,1966年7月31日生于英国的格温特郡。她热爱英国文学,大学主修的是法语。毕业后,她只身前往葡萄牙发展,随即和当地的一位记者坠入情网。无奈的是,这段婚姻来得快也去得快。不久,她便带着3个月大的女儿洁西卡回到了英国,栖身于爱丁堡一间没有暖气的小公寓里。找不到工作的她,只好靠着微薄的失业救挤金养活自己和女儿。

  24岁那年,罗琳在曼彻斯特前往伦敦的火车旅途中,她萌生了创作哈利·波特的念头。虽然当时她的手边没有纸和笔,但她开始天马行空地想象,终于把这个哈利·波特的男孩故事推向了世界。于是,一个10岁小男孩,瘦小的个子,黑色乱蓬蓬的头发,明亮的绿色眼睛,戴着圆形眼镜,前额上有一道细长、闪电状的伤疤……哈利·波特诞生了。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本书,罗琳前后共写了5年,这段时间她们母女的生活极其艰辛。罗琳因为自家的屋子又小又冷,时常到她家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里,将女儿放在桌边的婴儿车上,就在女儿的吵闹声里把哈利·波特的故事写在小纸片上。为了省钱,她几个小时只喝一杯咖啡。但付出的努力不会付诸东流,出版社于1997年6月推出哈利·波特系列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之后好评如潮,获奖无数。其中包括英国国家图书奖儿童小说奖,以及斯马蒂图书金奖章奖。2003年6月,她再创作出第五部作品《哈利·波特与凤凰社》,这时候世界范围的哈利·波特热已经升温到沸点,在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上架后的24小时里,即在美国境内卖掉了690万册,再度刷新美国出版业纪录。她创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话。迄今,其作品已被译成60多种语言,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售达2亿多册。

  罗琳自己说她小时候是个戴眼镜的相貌平平的女孩,非常爱学习,有点害羞、流着鼻涕、还比较野。在当年,这样标准Geek相貌的人是会受到歧视的,这影响了J.K. 罗琳的整个童年。但等到她1990年构思哈利波特的时候,比尔·盖茨创建的Microsoft公司已经运营了10年,而且越来越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那些在原来学校里受到歧视的架着厚厚圈圈眼镜、头发凌乱的男孩或女孩成了影响世界进程的成功人士。“这太棒了,我要为Geek们写书。”于是,有着标准Geek相貌,架着厚厚圈圈眼镜、头发凌乱的哈里·波特诞生了,他从小被阿姨一家人当成怪胎,天天被关在橱柜中,他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个平凡的小男孩——这一切都是Geek们也是罗琳和盖茨小时候的体验。但最终他们将用魔法改变世界。

  2004年,罗琳荣登《福布斯》富人排行榜,她的身价达到10 亿美元,财产数量超过英国女王的6.6亿美元。根据资料,罗琳有3 处房产,两处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和佩斯郡,另外一处在伦敦。

【罗琳的成功等式励志人物故事】相关文章:

JK罗琳的励志故事11-25

创业成功大人物的故事03-28

成功励志故事05-18

职场成功的励志故事06-29

成功励志的小故事10-16

成功的角度励志故事02-18

成功的秘诀励志故事06-22

心态成功励志故事11-17

职场成功的秘诀励志故事07-30

什么叫成功的励志故事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