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百文网手机站

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11-07 10:47:22 历史 我要投稿

历史必修2必备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历史必修2必备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必修2必备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 篇1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耕作方式不断进步

  1.原始农业采用“刀耕火种”方式。

  2.在距今七八千年前,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

  3.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技术。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4.春秋时期,铁器农具、牛耕出现,战国时期推广,此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2.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1)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2)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3.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2)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

  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封建地主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生活贫困。

  (3)屯田制(三国)

  原因:东汉末年,曹操为筹措军粮,推行屯田。

  做法:招募流农耕种田地;在军事频繁地区,让士兵屯田。

  作用:屯田制是封建制的土地国有制,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使流民有田耕种,有利于稳定了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保证了军粮供应;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4)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

  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主要内容:北魏时,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百姓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税,服徭役和兵役。隋代和唐代前期推迟了服役的年龄,甚至可输绢代役。

  意义:中国古代一项比较完备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 瓦解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

  (5)明代后期,土地高度集中,激化社会矛盾,明末农民起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表达了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说明封建土地制度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桎梏。

  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 篇2

  一、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原始社会晚期 :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

  夏商周时期 ,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二、高超的冶金技术

  1.冶铜技术

  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夏:铸造比较讲究→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 广泛采用鎏金、镶嵌工艺

  2.冶铁技术 西周: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汉代:铁农具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炼钢技术 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中国炼钢技术领先世界

  三、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3.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制出白瓷

  4.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我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

  6.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7.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高速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明中后期又烧制出彩瓷,以五彩瓷最为有名,到了清代,还发明了珐琅瓷。

  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

  四、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2.商代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3.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丝织品产量大,质量高。

  4.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汉唐时期丝绸外销数量激增

  5.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明中期以后,民营丝织业日益兴盛,开始使用花楼机,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丝织品工艺精巧,如“妆花缎”,后又增加了新品种金宝地

  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 篇3

  一、先秦商业产生

  商朝时期:“商人”(商朝人善于经商)出现、货币为贝壳、商业由官府控制;

  春秋战国: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其中,著名商人陶朱公范蠡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

  二、秦汉商业初步发展

  A、原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 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 汉文帝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B、表现: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长安、洛阳、邯郸等,每

  个城市都有专供贸易的“市”,它与住宅区严格分开。

  三、隋唐商业进一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

  原因: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运河开通 表现:金融方面:柜坊(银行雏形)和飞钱出现

  城市繁荣:长安、洛阳、益州、扬州

  市场发展:城市中“市”“坊”分开,农村集市发展

  对外贸易: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唐设市舶使

  四、宋元商业繁荣

  1.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

  ①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开封和临安是当时著名的城市。 ②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

  ③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并推广

  ④各族政权之间的边境贸易(榷场)发达

  ⑤海外贸易发达

  2.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

  ①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②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地域和时间限制(打破市、坊界限,有早市、夜市);

  ④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⑤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3.元代商业繁荣的表现

  ①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

  ②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 ③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经常有百艘以上的海船在此停泊,外国旅行家誉之为世界第一大港。

  4.元代商业繁荣的原因

  元朝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重新疏浚了大运河,开辟了海运。

  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 篇4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货币体系)

  1、背景:

  ①二战后西欧国家的普遍衰落;

  ②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最大的债权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基本特征

  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②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3、影响

  积极: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消极: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二、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欧盟(1993年,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合作化程度最高)

  ①背景

  a、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

  b、近代欧洲国家冲突和战争不断,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

  c、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

  ②建立过程

  a、1951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b、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c、1967年,三机构合并,成立了欧共体;

  d、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

  e、1993年,欧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f、1999年,欧元问世(英国除外)

  ③意义

  a、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b、对欧洲其它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促进了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2、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的典范,美国、加拿大与墨西哥实现优势互补。

  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历程

  ①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

  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③二战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2)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趋势的推动力:

  a、资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原动力);

  b、新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本);

  c、现代通讯、交通工具(技术条件);

  d、两极格局的瓦解;

  e、各国普遍推行市场经济体制f、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推动。

  (3)评价

  ①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②影响

  a、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b、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c、对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国家主权、经济安全、生存环境面临空前的挑战;

  策略: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2、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WTO)

  背景关税总协定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时间1995年目的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作用①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②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③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

  过程1986年,提出“复关”;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影响

  积极影响:

  a、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b、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消极影响:市场开放、关税减让,使农业、汽车等行业受到冲击;

  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 篇5

  1、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

  (2)石器锄耕

  (3)铁犁牛耕

  2、古代农业的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隋唐—曲辕犁

  3、古代耕作方法演变: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

  4、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

  5、古代灌溉工具演变:翻车(三国)、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6、中国古代人们由不断迁徙走向定居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7、小农经济出现的时间:春秋战国出现

  8、小农经济出现的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9、小农经济的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分散性)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性)

  ③分工简单,技术落后(落后性)

  ④易受天灾、苛政的影响(脆弱性)

  10历代统治者的重视,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11、对小农经济的评价:

  积极

  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

  消极

  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

  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1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13、三大手工业部门的发展状况。

  青铜:商周—鼎盛(青铜时代)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冶金冶铁:西周晚期出现铁器,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利鼓风冶

  铁工具)炼钢:南北朝—灌钢法(水排和灌钢法使中国的冶炼技术在16世纪前一直领先于世界)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唐朝—南青北白;宋朝—五大名窑瓷

  元朝----青花瓷明清—--珐琅彩、彩瓷;景德镇成为瓷都器丝商朝—出现丝织品;西周—斜花提纹织物;业西汉—政府在长安设东西织室;唐代—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14、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地点:江南

  15、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带有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的出现。

  16、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封建制度的束缚(根本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11-26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07-03

高中必修2必备历史知识点10-20

必修2历史基础知识点归纳10-13

高一必修2历史知识点归纳04-02

人教版高中必修2历史重点知识点11-21

必修2化学知识点总结11-24

历史必修1知识点总结归纳11-26

历史必修二精简知识点总结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