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自学考试《方剂学(一)》章节试题:绪论

时间:2023-02-27 05:29:44 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自学考试《方剂学(一)》章节试题:绪论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试题了,试题是学校或各主办方考核某种知识才能的标准。你所见过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自学考试《方剂学(一)》章节试题:绪论,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自学考试《方剂学(一)》章节试题:绪论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每题由1个以肯定或否定形式表述的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这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佳的或最恰当的,其他4个均为干扰答案)

  1、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载方剂的医书是( )

  A 《太平圣惠方》 B 《黄帝内经》 C 《五十二病方》 D 《千金要方》

  E 《外台秘要》

  2、 我国最早的中医经典理论著作是( )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外台秘要》 D《普济方》 E《和剂局方》

  3、 最早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学著作是( )

  A《和剂局方》 B《千金方》 C《黄帝内经》 D《伤寒杂病论》 E《五十二病方》

  4、 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医著是( )

  A《五十二病方》 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普济方》 E《和剂局方》

  5、《外台秘要》载方( )

  A 6800余首 B 5300余首 C 788首 D 314首 E 61739首

  6、被称为“开方论之先河”的医著是( )

  A 《普济方》 B 《伤寒杂病论》 C 《千金要方》 D 《五十二病方》E 《伤寒明理论》

  7、首次按照“君臣佐使”理论剖析组方原理的医书是( )

  A 《伤寒杂病论》 B 《伤寒明理论》 C 《外台秘要》 D 《五十二病方》 E 《普济方》

  8、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方论专著是( )

  A 《祖剂》 B 《伤寒明理论》 C 《医方考》 D 《医方集解》E 《普济方》

  9、开方剂综合分类法的医学著作是( )

  A 《成方切用》 B 《医方考》 C 《医宗金鉴》 D 《成方便读》 E 《医方集解》

  10、新中国成立后最具代表性的方剂工具书是( )

  A 《医方发挥》 B 《简明中医方剂辞典》 C 《中国药典》 D 《中医方剂大辞典》 E 《中医类方辞典》

  11、与治法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方剂的( )

  A 组成 B 证候 C 病位 D药物 E 症状

  12、指导遣方用药的主要依据是( )

  A 患者性别 B 患者年龄 C 患者体质 D 治疗方法 E 气候因素

  13、治法是依据下列哪项确立的( )

  A 症 B 舌 C 证 D 脉 E 病因

  14、将治法概括为“八法”的医家是( )

  A孙思邈 B程钟龄 C张景岳 D朱橚 E徐之才

  15、提出“八法”的医学著作是( )

  A 《景岳全书》 B 《医学心悟》 C 《医方集解》 D 《医方考》E 《瘟病条辨》

  16、下列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 )

  A 汗 B 下 C 攻 D 和 E 温

  17、下列不属于“和”法范畴的是( )

  A 和解少阳 B 透达膜原 C 调和肝脾 D 攻补兼施 E 调和肠胃

  18、下列不属于“清”法范畴的是( )

  A 清气分热 B 清营凉血 C 清热解毒 D 清脏腑热 E 分消上下

  19、下列病证不可用下法治疗的是( )

  A 痞块 B 宿食 C 瘀血 D 燥屎 E 痰饮

  20、“七方说”始于哪部医学著作( )

  A 《五十二病方》 B 《伤寒杂病论》 C 《黄帝内经》 D 《伤寒明理论》 E 《千金要方》

  21、首次明确提出“七方”名称的医家是( )

  A 张仲景 B 成无己 C 吴昆 D徐之才 E陈藏器

  22、明确提出“七方”名称的医书是( )

  A 《伤寒明理论》 B 《黄帝内经》 C 《伤寒杂病论》 D 《五十二病方》E 《千金要方》

  23、下列不属于“七方”内容的是( )

  A 大方 B 急方 C 缓方 D 偶方 E 和方

  24、明确提出“十剂”名称的医家是( )

  A 陈藏器 B 赵佶 C 张仲景 D 成无己 E 徐思鹤

  25、明确提出“十剂”名称的医书是( )

  A 《本草拾遗》 B 《圣济经》 C 《伤寒明理论》 D 《本草衍义》 E 《医家全书》

  26、“十剂”的内容不包括下列哪项( )

  A 宣剂、通剂 B 升剂、降剂 C 补剂、泻剂 D 轻剂、重剂 E 涩剂、滑剂

  27、按病证分类的方书首推( )

  A 《黄帝内经》 B 《五十二病方》 C 《伤寒杂病论》 D 《兰台轨范》 E 《张氏医通》

  28、“八阵”的分类法是哪位医家提出的( )

  A 张仲景 B 徐思鹤 C 赵佶 D 成无己 E 张景岳

  29、下列内容不属于“八阵”的一项为( )

  A 燥、湿 B 补、和 C 攻、散 D 寒、热 E 固、因

  30、党参、黄芪同用所起的配伍作用为( )

  A 产生协同作用 B 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C 增强药力

  D 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 E 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发挥方向

  31、下列药物配伍能产生协同作用的是( )

  A 桃仁、红花 B 生姜、半夏 C 砂仁、熟地 D 附子、干姜 E 甘遂、大枣

  32、川芎与羌活、细辛配伍起祛风止痛作用,与当归、芍药配伍起活血调经作用,属那类配伍作用( )

  A 增强药力 B 产生协同作用 C 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D 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 E 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发汗方向

  33、组方原则的理论最早见于哪部医书( )

  A 《五十二病方》 B 《黄帝内经》 C 《伤寒明理论》 D《圣济总录》 E 《普济方》

  34、下列哪项不属于组方原则( )

  A 君 B 臣 C 复 D 佐 E 使

  35、君药的涵义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

  A 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B 针对次要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C 辅助臣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

  D 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E 减缓方中其他药物的毒烈性

  36、下列关于佐药的涵义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B 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C 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

  D 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E 与君药性味相反,但在治疗中能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37、一首方剂中必不可少的药物为( )

  A 反佐药 B 使药 C 佐助药 D 臣药 E 君药

  38、下列关于臣药的说法正确的为( )

  A 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的药物

  B 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C 辅助君药起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

  D 引领方中诸药直达病所

  E 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39、能引领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称为( )

  A 调和药 B 引经药 C 反佐药 D 佐制药 E 佐助药

  40、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是( )

  A 君药 B 佐助药 C 臣药 D 佐制药 E 反佐药

  41、桂枝汤变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属于方剂的哪种变化形式( )

  A 药味加减的变化 B 剂型更换的变化 C 药量加减的变化

  D数方相合的变化 E 配伍形式的变化

  42、方剂药味加减变化中,不包括方中哪种药物的加减变化( )

  A 臣药 B 反佐药 C 君药 D使药 E 佐制药

  43、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两方的变化属于( )

  A 药味加减的变化 B药量加减的变化 C剂型更换的变化

  D 数方相合的变化 E煎煮方法的变化

  44、 理中丸与理中汤的变化属于方剂组成变化的哪种形式( )

  A 配伍形式的变化 B 药量加减的变化 C剂型更换的变化

  D数方相合的变化 E药味加减的变化

  45、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属于哪种剂型( )

  A 汤剂 B 丸剂 C 膏剂 D 散剂 E 酒剂

  46、将药物细粉用水或酒、醋、蜜水、药汁等为粘合剂制成的小丸,属于( )

  A 煮散 B 水丸 C 蜜丸 D糊丸 E 浓缩丸

  47、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炼糖制成的半液体剂型是( )

  A 浓缩丸 B 软膏 C 硬膏 D流浸膏 E 膏滋

  48、下列不属于浓缩丸的特点的是( )

  A 口味甜美 B 体积小 C 有效成分高 D 服用剂量小 E 吸收较缓慢

  49、下列不属于酒剂的特点的是( )

  A 活血 B 通络 C 体积小 D易于发散 E 助长药效

  50、补益药的服用时间宜( )

  A 食后服 B 食前服 C 临卧服 D 平旦服 E 空腹服

  (四)X型题(每题均由1个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5个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要求应试者将正确答案准确全部选出,多选或少选均为错误)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是( A)( B )(C )( D )( )

  A方从法立 B以法统方 C方剂是治法的体现 D治法是方剂的依据 E以上都不是

  2、 下列属于“吐法”范畴的有( A )(B )( )( )(E )

  A 中风痰壅 B痰涎壅盛之癫狂 C 干霍乱吐泻不得 D 燥屎内结 E 宿食积滞于肠

  3、 下列属于“消法”范畴的有(A )( B )( C)(D )( E )

  A 水湿内停 B 痰饮不化 C 饮食停滞 D 气滞血瘀 E 疳积虫积

  4、 下列属于“十剂”的内容有(A )(B )( C)(D )(E )

  A轻 B滑 C因 D涩 E宣

  5、“以法统方”的全部内容包括( )( )( )( )( )

  A以法组方 B以法遣方 C以法释方 D以法类方 E以法煎方

  6、方剂中的药物通过配伍,可以起到下述作用( )( )( )( )( )

  A增强药力

  B产生协同作用

  C控制多功用单昧中药的发挥方向中医药学

  D以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

  5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7、 下列属于方剂的分类法的是( )( )( )( )( )

  A病证分类法 B“七方”说 C综合分类法 D主方分类法 E治法分类法

  8、 下列方书中以病证分类的是( )( )( )( )( )

  A《五十二病方》 B《伤寒杂病论》 C《太平圣惠方》 D《普济方》

  E《外台秘要》

  9、 关于使药的意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 )( )( )

  A引领方中诸药以达病所 B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

  C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D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E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10、 下列属于药量加减变化的是( )( )( )( )( )

  A 麻黄汤与三拗汤 B 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

  C 理中丸与人参汤 D 抵当汤与抵当丸

  E 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

  11、 汤剂的优点是 ( )( )( )( )( )

  A吸收快 B药效发挥迅速 C便于随证加减 D节省药材 E便于携带

  12、 丸剂的特点有( )( )( )( )( )

  A吸收较快 B药效持久 C节省药材 D便于携带 E体积小

  13、 内服膏剂分哪几种( )( )( )( )( )

  A流浸膏 B软膏 C煎膏 D硬膏 E浸膏

  14、硬膏适用于治疗哪些疾病( )( )( )( )( )

  A疮疡肿毒 B跌打损伤 C风湿痹证 D腰痛 E腹痛

  15、糊丸的特点有( )( )( )( )( )

  A粘合力强 B质地坚硬 C崩解、溶散迟缓 D药效持久

  E能减轻剧毒药的不良反应

  16、蜜丸的特点有( )( )( )( )( )

  A性质柔润 B吸收较快 C作用缓和持久 D便于携带 E有补益和矫味作用

  17、呕吐者的服药方法宜( )( )( )( )( )

  A先服少许姜汁 B冷服 C热服 D小量频服 E多量顿服

  参考答案

  (一)A型题

  1、C 2、B 3、D 4、C 5、A 6、E 7、B 8、C 9、E 10、D 11、A 12、D 13、C 14、B 15、 B

  16、 C 17、 D 18、 E 19、 A 20、 C 21、 B 22、 A 23、 E 24、 D 25、 C 26、B 27、B 28、E 29、A 30、C

  31、D 32、E 33、B 34、C 35、D 36、A 37、E 38、C 39、B 40、D 41、A 42、C

  43、B 答案分析: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均由大黄、枳实、厚朴三味药物组成,但两方中药量不同,小承气汤中枳实三枚、厚朴二两,而厚朴三物汤中枳实五枚、厚朴八两。

  44、C 45、D 46、B 47、E 48、A 49、C 50、E

  (四)X型题

  1、ABCD

  2、ABC

  3、ABCDE

  4、ABDE 答案分析:徐之才提出的“十剂”包括: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

  5、ABCD

  6、ABCDE

  7、ABCDE

  8、ABCDE

  9、BCD

  10、BE 答案分析: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均由大黄、枳实、厚朴三味药物组成,但两方中药量不同,小承气汤中枳实三枚、厚朴二两,而厚朴三物汤中枳实五枚、厚朴八两;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均由干姜、附子、甘草组成,四逆汤中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而通脉四逆汤中干姜三两、附子大者一枚。

  11、ABC

  12、BCD

  13、ACE

  14、ABCDE

  15、ABCDE

  16、ACDE

  17、ABD

  二、填空题

  1、 “方剂”一词最早出现于 朝前后。

  2、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是 ,作者是 。

  3、历来被推崇为"方书之祖"的著作是 。

  4、首开温热病解毒、凉血、化瘀之先河的著作是 。

  5、现存最早的外科方书是 。

  6、 《千金要方》的作者是 ,收方 首。

  7、 首开本草附列医方先例的本草著作是 。

  8、 宋代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写的方书是 。

  9、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是 。

  10、 我国现存的古代最大的一部方书是 ,载方 首。

  11、 《成方切用》的作者是 。

  12、治法不但具有多层次的特点,而且还具有 的特点。

  13、治法是指导 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 的主要手段。

  、 、 、 这四个方面,就构成了“以法统方”的全部内容。

  14、程钟龄《医学心悟》中说“ 一法之中, 备焉,八法之中, 备焉。”

  15、 “八法”是指 八种治法。

  16、“七方”包括 。

  17、“十剂”内容是 。

  18、张景岳提出的“八阵”是指_______________ ___。

  运用配伍方法从总体而言,其目的不外 增效 、 减毒 两个方面

  19、方剂的组方基本结构是 。

  20、丸剂分 、 、 、 四种类型。

  21、内服 没有固定剂型。

  参考答案

  1、南北

  2、东汉;张仲景

  3、《伤寒杂病论》

  4、陈延之《小品方》

  5、《刘涓子鬼遗方》

  6、孙思邈;5300余首

  7、《证类本草》

  8、《太平圣惠方》

  9、《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0、《普济方》;71639首

  11、吴仪络

  12、多体系

  13、遣药组方、治法、以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

  14、八法、百法

  15、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16、大、小、缓、急、奇、偶、复

  17、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

  18、补、和、攻、散、寒、热、固、因

  19、君、臣、佐、使

  20、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

  21、丹剂

  三、名词解释

  13、十剂:“十剂”说始于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条例》,原是针对药物按功用分类的一种方法。宋·赵佶《圣济经》于每种之后加一“剂”字,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中说:“制方之体,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是也。” 用为方剂分类法。

  14、八阵:“八阵”出于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即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用为方剂分类法。是对原有功用(治法)分类方法的发展。

  四、简答题

  6、常见的方剂分类法有哪些?

  常见的方剂分类法主要有七方分类说、病证分类法、祖方(主方)分类法、功用(治法)分类法、综合分类法。

  “七方”说(大、小、缓、急、奇、偶、复)始于《黄帝内经》。按病证分类有:《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普济方》、《张氏医通》、《兰台轨范》,并包括脏腑分类的《备急千金要方》、以及病因分类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组方(主方)分类法有《祖剂》、《张氏医通·祖方》。按功用(治法)分类法有《圣济经》的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剂(《伤寒明理论》明确提出“十剂”说),《景岳全书》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的“八阵”分类法,及《医学心悟》的八法分类。综合分类法为《医方集解》所开创,分别为补养、发表等22剂,《成方切用》、《成方便读》及现代方剂学教材都借用或参考了综合分类法。

  3、简述八法的含义及其适应证。

  “八法”是清代医家程钟龄根据历代医家对治法的归类总结而来的。其含义及其适应证:

  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

  5、“君、臣、佐、使”各有什么意义?以麻黄汤为例说明之。

  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有两种意义。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有三种意义。

  ① 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② 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③ 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使药:有两种意义。

  ① 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

  ② 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在麻黄汤中,辛温的麻黄,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为君药;

  桂枝辛甘温,解肌发表,助麻黄发汗散寒;温通经脉,解头身之疼痛,为臣药;杏仁苦温,降肺气助麻黄平喘,为方中佐助药;炙甘草甘温,调和诸药,又能缓和麻黄、桂枝峻烈的发散作用,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

【自学考试《方剂学(一)》章节试题:绪论】相关文章:

自学考试《针灸学》章节试题:经络总论10-28

自学考试证据法学试题10-19

2022年自学考试英语一模拟考试题12-07

自学考试英语(二)阅读试题及答案04-18

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0-15

2024自学考试《美学》测试题及答案01-08

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质量管理04-01

2023自学考试《广告摄影》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02-02

自学考试《应用文写作》测试题及答案04-29

2022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测试题及答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