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考试

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知识点

时间:2023-10-31 16:26:32 偲颖 职称考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知识点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知识点

  知识点1:

  一个完整的调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任务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

  4.确定出样本容量、调查方式和调查方法

  5.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工作期限

  6.确定调查经费预算

  7.制定调查的组织计划和管理措施

  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1.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统计任务,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客观实际搜集资料的过程。

  2.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

  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取得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全部或部分单位以数字资料为主体的信息。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性和及时性,是衡量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

  统计师辅导: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也称总量指标,一般通过数量标志值直接汇总而来,用绝对数表示,指标数值均有单位;

  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又分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分别用相对数和平均数表示,它们通常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派生出来的,反映现象之间内在联系和对比关系。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统计的涵义:

  1、统计的含义: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相互之间的关系: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之间是统计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

  统计学与统计工作之间是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的关系。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通过这些数量方面反映社会经济现象规律性的表现。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社会性、总体性、变异性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一项具体的统计工作包含四个阶段:

  1、统计设计阶段

  2、统计调查阶段

  3、统计整理阶段

  4、统计分析阶段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1、大量观察法

  2、统计分组法

  3、综合指标法

  4、统计模型法

  5、归纳推断法

  统计资料整理的概念和意义:

  统计资料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调查得来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与加工,使之系统化,从而得出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包括系统地积累资料与为研究特定问题对资料的再加工。

  统计调查取得的原始资料是分散的、杂乱的、不系统的,只能表明各个被调查单位的具体情况,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或一个侧面,不能说明事物的全貌、总体情况。因此,只有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才能认识事物的总体及其内部联系。

  统计资料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计分析的前提,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资料整理的步骤:

  统计资料整理是一项细致周密的工作,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因此,进行统计资料整理必须按以下步骤进行。

  1.设计和编制统计资料的汇总方案。

  2.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为了保证统计资料的质量,在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前,应该对统计调查材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进行严格的审核,看它们是否达到准确、及时、完整,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汇总后须对其结果进行逻辑检查和技术性检查。

  3.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和计算。主要根据汇总的要求和工作条件选择适当的汇总组织形式和具体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加工,以达到我们的目的。

  4.对整理好的资料再一次进行审核,改正在汇总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差错。

  5.编制统计表,以简明扼要地表达社会经济现象在数量方面的有关联系。

  6.统计资料的保管与积累。

  知识点2:

  基本单位是构成国民经济的细胞。它是经济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统计调查的基本单位。国家统计局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有关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有关法规,以及统计调查的需要,对基本单位进行了统一的规范。

  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借鉴联合国有关单位的概念,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单位的具体情况,我国的基本单位按其作用和性质的不同划分为两种,一种叫法人单位,另一种叫产业活动单位。

  法人单位是指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单位:

  ①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②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③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经法定程序批准设立的其他法人。

  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的组成部分,它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①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②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③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一种隶属关系,即产业活动单位接受法人单位的管理和控制。对于大多数法人单位来说,他们位于一个活动场所,并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这类法人单位本身就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即单产业法人单位。另一些法人单位,他们或位于一个以上的活动场所,或从事一种以上的经济活动,并能够提供各自的业务情况和财务收支资料。对这种单位原则上要将他们分解成两个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这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多产业法人单位。

  认定一个产业活动单位,除了依据行政登记资料,可以参考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资料(如卫生、教育、娱乐业等),还可以根据单位是否有一定的组织管理机构,生产或业务活动是否相对独立进行(对社会提供劳务或服务),能否掌握收入、销售、工资和现金出纳台账来进行判断。不论哪种方法,能否掌握业务核算资料很重要,不能做到这一点的单位,原则上不单独划分为产业活动单位。

【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知识点】相关文章:

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考前训练10-24

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第五章时间数列试题11-16

初级统计师《专业知识》知识点:总量指标的种类09-23

统计师考试《初级基础》备考知识点06-08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重点梳理归纳08-15

统计师考试《初级基础》考点归纳03-24

初级统计师考试基础知识考点:统计调查方案11-08

初级统计师必备考点归纳:固定资产投资统计03-02

中级统计师知识点:统计法律责任10-24

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知识:洛伦茨曲线图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