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

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4-06-24 14:24:57 维泽 语文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4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在各领域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试卷,做试卷的意义在于,可以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自己的差距,提高增强自信心。你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是好试卷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4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1

  一、看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5分)

  jù pà líng hún dào qiè yòu huò jǐn shèn

  ( ) ( ) ( ) ( ) ( )

  二、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香飘十里 别出心裁 呕心呖血 与众不同

  B 风期雪压 倾盆大雨 千篇一律 低头折节

  C 天长日久 浮想连翩 如饥似渴 心安理得

  D 囫囵吞枣 不求甚解 念念不忘 守望相助

  三、词语大本营。(共12分)

  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4分)

  惊心动( ) 力( )狂澜 ( )不犹豫

  再接再( ) 夜以( )日 不容争( )

  句子:经过他( )地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希望他以后能( )。

  2、请另写两个自己喜欢的四字词语: 、 (2分)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6分)

  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即使……也……

  A、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 )愤怒,( )悲哀。

  B、( )困难再多,他( )会完成这项任务。

  C、( )鲸的体形像鱼,( )它不属于鱼类。

  四、补充句子或按要求填写。(10分)

  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

  2、 ,万事功到自然成。

  3、悠悠天宇旷, 。

  4、我本来看好我们国家的男子篮球队的,可自从开赛以来,球队一直是

  (填写歇后语),令我失望透了。

  5、写一副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变换句子。(6分)

  1、中国的汉字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写成打比方的句子)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成陈述句)

  3、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缩句)

  六、本学期学了不少的古诗词,请把你最喜欢的一首默写下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4+1=5分)

  我喜欢的原因:

  七、根据下列语境,诉说你的真情。(6分)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的辉煌令我们无比自豪,可是却在短暂的时间内被可恶的侵略者给毁灭了,此刻你最想说:

  2、通过学习,大家对我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一定有了很深的认识和了解吧,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赞扬毛泽东,你会说:

  八、阅读,回答问题。(22分)

  (一)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华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2分)

  (1)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

  (2)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 )

  2、梅花与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岁寒三友”。你能写出描写梅花的诗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中的“他们”是指_________,你能写出几个这样的人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按分好的层次写出层意。(3分)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不动笔墨不读书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空洞、空虚),词汇(空乏、贫乏),她心里非常(焦急、着急)。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克、刻)苦实践。于是,禹强就下功夫多读。 是报纸、杂志、小说, 是短篇、中篇、长篇,只要能找到的, 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学习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而且,又勤练习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果然)提高了。

  1、读短文,选择( )里恰当的字和词。(3分)

  2、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3分)

  3、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带点字的.意思。(2分)

  “费了好大劲”的“费”: “词汇贫乏”的“贫”:

  4、用“ ——”线划出具体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语句。(1分)

  5、根据徐特立老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 )和( ),其中( )必须要做到“动笔墨”。(3分)

  九、习作练习。(30+2分)

  提示: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你一定享受过浓浓的亲情。请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你的亲人诉说你的真情,表示对他们的谢意。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20×20=400

  答案:

  一、惧怕、灵魂、盗窃、诱惑、谨慎

  二、D

  三、1.惊心动魄 力挽狂澜 毫不犹豫 再接再厉 夜以继日 不容争辩

  (夜以继日 再接再厉)

  2.略

  3.A、不是……而是…… B、即使……也…… C、虽然……但是……

  四、 1. 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2.滴水能把石穿透

  3.切切故乡情。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五、 1. 中国的汉字犹如万花筒发生无时无刻的变化

  2. 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

  3. 瑰宝、精华化成了灰烬。

  六、略

  七、略

  八、阅读

  (一)

  1、2分(1)排比、拟人(2)比喻

  2、3分 竹、松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只要是写梅花的诗句都可以)

  3、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1分,董存瑞,黄继光等,2分。

  4、(1)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2)中华民族有许多像梅花那样的人。

  (3)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3分

  (二)1、空洞,贫乏,着急 刻 果然 5分

  2、无论 还 都 3分 3、略 3分

  4、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 2分

  5、多读,多写,多写 3分 6、略 3分

  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

  一、积累运用:(共30分)

  1.根据注音将汉字写在下面田字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4分)

  juān dì shùn hài

  刻 根深 固 间 人听闻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 )(2分)

  A. 爸爸哈哈一笑:“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得成大事!”

  B. 他是六、七十岁的老人,非但身体不强健,并且是有病的。

  C. 课文《社戏》节选自《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D. 按照我国传统习俗,为了让邪魔鬼祟不敢登门骚扰,便在家里影壁后面竖起的天地杆上贴一张红纸:“姜太公在此”。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2分)

  A.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到祖国艰苦创业的这一感人故事令很多人历历在目。

  B. 湖北荆州的十余名大学生在两名小孩落水的紧要关头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采用结人梯的方式救人,不过令人痛心的意外还是夺走了其中三人年轻的生命。

  C. 初一(13)班文明志愿者在自己的岗位上一视同仁地劝阻购买零食者,赢得了同学们的普遍认可。

  D. 校园金秋合唱节的组织工作井然有序,保证了活动的成功圆满。

  4.根据提示补全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1―6每题1分,第7题2分)

  (1)安不忘危, 。

  (2) ,登高必自卑。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

  (4)东风不与周郎便, 。

  (5)至于夏水襄陵, 。

  (6)“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7)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对四季景色各有所爱,请任意写出一个你所熟悉的将不同时节景色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完整的诗句: , 。

  5.情境口语交际。(3分)

  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假如你看到了这一场景,会对那一对路人说些什么?

  6.名著阅读、专题与实践活动。(11分)

  初一(1)班最近开展了以“亲近图书,热爱文学”为主题的“读书周”活动。

  (1)同学们分小组合作编辑了一份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为他们制定出“最佳文学报”的评价标准(不少于两点):(2分)

  (2)请按要求做一个简要的读书卡片:(5分)

  读书卡片

  书名《汤姆?索亚

  历险记》作者

  文学类书中人物

  (至少两人,主人公除外)

  印象最深的情节简介(30字左右)

  (3)在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发现经历了无数冒险故事的“顽童”汤姆?索亚与狼的形象特点是有不少相似之处的,你能说出哪几点呢?这些特点值得我们提倡吗?为什么?(4分)

  二、阅读理解与赏析:(共6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第7题。(6分)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写听筝乐而引起的感慨。

  7.(1)首句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分)

  (2)找出诗中连通视听感觉,令人低回不已的句子(1分):

  (3)结合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请你体会作者的情感(3分):

  (二)阅读《李生论善学者》,按要求完成8―11题。(14分)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①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②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③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④。”

  【注】①说(shuì):劝说。②还(xuán):通“旋”,掉转身。③迨:等到。④炯戒:明显的警戒。

  8.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4分)

  ①或谓君不善学( ) ②吾悉能志之( )

  ③李生故寻王生( ) ④莫逾自厌( )

  (2)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李生说之曰

  A. 凡师之所言 B. 告之曰 C.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 D. 学者之大忌

  9.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2分)

  君 但 志 之 而 不 思 之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4分)

  (1)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1. 结合生活实际,谈如何做一个善学者。(2分)

  (三)阅读《把“绿色”穿在身上》一文,完成 12-14题。(10分)

  ①将绿色环保作为理念引入时装,始于80年代。1997年2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最新成衣展中,首次集中展示了环保服装,并颁发时装环保奖,将绿色环保理念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环保、休闲、健康等开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②置身于被“文明”践踏得千疮百孔的地球,人们在饱尝自己破坏环境的恶果之后,终于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于是,80年代的艺术家们开始用自己的作品来警告社会。

  ③此后,回归自然开始成为一种设计理念进入服装设计师的视野。设计师们纷纷从大自然中吸取艺术创作灵感,并使用天然纤维面料生产服装。天然纤维的棉、麻、丝绸面料的设计及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这是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二阶段。到了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三阶段,服装设计师则更主动地将环保意识贯穿到服装生产、面料开发等各方面。

  ④用“再生利用”法有效地减少生活垃圾,是环保最主要的手段。设计师们根据环保法则开发出一系列“塑料制衣”。如瑞典籍年轻女服装设计师夏洛特?尼尔森,在巴黎举办的“再生服饰”展示会上,利用冷冻食品包装袋等“塑料垃圾”制作的`时装别出心裁。

  ⑤据有关专家分析,环保服装的特定含义是指经过毒理学测试并具有相应标志的服装。

  ⑥环保、休闲、健康是21世纪最时尚、最持久的时装主题。一个人类与自然能和谐共处的新世纪正悄然来临。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投身到环保服装的开发与生产中,会有更多功能独特、保护环境的环保服装问世。

  ⑦明天,你我都会把“绿色”穿在身上。

  (选自《穿越时空》,有改动)

  12.21世纪最时尚、最持久的时装主题是什么?(3分)

  13. 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4. 简要说说第④段中加点词语“最主要”的表达作用。(3分)

  (四)阅读战富国的《成功的道路有多远》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成功,是一个诱人的字眼。人的一生,都向往成功,没有谁企盼失败。通往成功的道路,有的人可能并不怎么费劲,有的人却一辈子都可能走不完。

  ②通常的说法是,天赋聪明的人比较容易取得成功。但天赋聪明自己却不努力,成功的几率就要小得多。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清朝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原本天赋不高,一日在家读书,一篇不太长的文章重复念了许多遍,就是背不会。而此时,他家梁上正趴着一个贼,本打算等他睡觉以后偷点东西。可等了好久,曾国藩总是反复背诵那篇文章不去睡觉。贼等得不耐烦,火道:“你这笨货还读什么书?”说完把那篇文章完整地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贼虽然天赋聪明,但终究也只能是个贼。可曾国藩却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成为我国近代史上最有大夫本源的人。

  ③一个有理想的人、有智慧的人、有能力的人,只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肯花时间,肯花气力,百折不挠,坚持不懈,那么他离成功就不会遥远。人世间的许多事,只要我们想去做,大多是能够做到的。如果不做,天分再好也是枉然。

  ④中国有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词叫 “十年磨一剑”,许多成功的人和成功的团体,打拼多年终获成功,这方面不乏其例。摩托罗拉的高尔文也罢,万科的王石也罢。但他们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个词,叫“挺得住”。那些成功的人,那些成功的团体,哪个背后不是一番拼搏奋斗的血泪史?哪个不是因为 “挺得住”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成功的道路各不相同,但是成功的规律却大致一样。成功法则需要的是我们的意志、品质和气概。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5.阅读全文,请写出文章的中心论点。(2分)

  16.请分析文中引述故事的作用。(4分)

  17.请谈谈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受。(4分)

  (五)阅读卫宣利的《比生命更长的爱》一文,完成18―21题。(20分)

  ①她对父亲的记忆,是从5岁开始的。那天晚上,父亲和母亲吵架,她被吵醒后睡眼惺忪地从卧室里走出来,迎面飞来一只杯子,“啪”的一声,正打在她的额头上,鲜血顺着眼睛流下来。父亲愣了片刻,慌忙抱起她往医院跑。医院离家大约有十几公里,父亲一路飞奔,不断有汗珠落在她的脸上。父亲不停地叫她的名字,她故意不理父亲。父亲急得大叫:“丫丫,你别吓我啊!”她猛地用手攀住父亲的脖子,附在他的耳边轻声说:“爸爸,以后别再和妈妈吵架了,好吗?”

  ②父亲哭了,他说:“丫丫,以后不许再吓爸爸……”

  ③从那以后,父亲果然再没有和母亲吵过架。

  ④16岁那年,她考上了县重点高中,父亲很高兴,带着她去参加面试。考短跑时,因穿了一双破旧的凉鞋,没跑几步,鞋的后带就断了,猝不及防中鞋子被远远地甩出了跑道,她的体育得了“0”分。

  ⑤体育成绩不及格,文化课的分数再高,学校也不会录取的。她眼泪汪汪地在人群中寻找父亲,却怎么也找不到。正在万分懊悔时,父亲满头大汗地跑来了,手里拿着一双崭新的球鞋。他急切地说:“我去找老师说说,让你再补考一次!”

  ⑥那是8月底的一天,太阳炙热如火,她在远处默默地望着弓身低头的父亲,想象着他正满脸堆笑、无比谦恭地替她赔罪,心里忽然一阵疼痛……

  ⑦父亲的努力换来了她的补考资格,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过关。

  ⑧高二的暑假,她和同学一起去玩。路上,她坐的那辆车和另一辆车相撞。父亲赶到医院时,她已经躺在手术室里。手术后见到父亲时,他的面容苍老而憔悴,眼角和嘴角在剧烈地抖动,高大的身躯佝偻起来。

  ⑨医生断定她以后的日子将在床上度过,父亲没敢把结果告诉她,自己在医院的厕所里嚎啕大哭。父亲在她的床前守了3个月,给她翻身,喂她吃饭。他背着她到3楼扎针,到5楼检查,一步一步,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

  ⑩几个月后,父亲发现她腿上的肌肉开始萎缩。他说:“丫丫,咱不能就这样认命,你得站起来!”他慢慢地把她移到床边,和母亲一人扶着她的一只胳膊,努力地想要让她站起来。可是她瘫软的双腿根本就不听使唤,她的身体不停地颤抖,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滴落下来,他们也累得气喘吁吁,最后他摔倒在地上,她也重重地跌倒在他的身上。

  ⑾她终于绝望,伏在他的身上歇斯底里地痛哭起来。他长叹一声,老泪纵横……

  ⑿那天晚上她辗转不眠,父亲在窗外拉了一夜的二胡,他把所有的愁绪都融进了曲子里。她用手轻轻抚过父亲满头的银发,那每一根发丝上,都写着一个父亲的煎熬和挣扎、担忧与呵护。她的泪水潸然而下。

  ⒀张小娴说:“我们能够爱一个人比他的生命更长久,却不可能比自己的生命更长久。”可她却想说:“不,有一种爱比他的生命更长久,哪怕有一天他的生命已经终结,他的宠爱和心疼仍会长久地伴我一生――那就是世界上最深沉、最博大的父爱!”

  (选自《读者》,有删改)

  18. 本文写了她几次流泪,表达了她什么感情?(6分)

  19. 揣摩第⑥段划线句父亲对老师讲了些什么。(4分)

  20. 第⑩段划线句从父亲的话语中看出父亲具有怎样的性格?(4分)

  21. 世界上真的有爱超过生命的吗?结合本文内容或联系实际,发表你的见解。(6分)

  三、作文(60分)

  别等太阳已经高挂天空,才进入今天;别等花已凋谢,才来珍惜;别等机会远去,才来痛心;别等已经失败,才来懊悔……那样只会等白我们的少年头,只会让我们错过播种和收获的季节……

  请以“别等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600字左右,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规范。(4分)

  参考答案

  1. 镌、蒂、瞬、骇

  2. B

  3. A

  4.(1)盛必虑衰;(2)行远必自尔;(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4)铜雀春深锁二乔;(5)沿溯阻绝;(6)吹面不寒杨柳风;(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等。

  5. 有关劝说不要随地扔垃圾,保护环境,珍爱健康,注意文明即可。称呼得体、理由充分、语气委婉。

  6.(1)刊名是否有文学色彩、栏目设置是否多样、版面布置是否合理、书写是否工整、插图是否合适等。(2)马克·吐温;小说;乔?哈泼、哈克、蓓姬、印第安人乔等;情节相对完整即可。(3)相似之处:机智、勇敢、坚韧等。值得提倡,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这些优点,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7.(1)孤舟、微月、枫林,营造了一种凄清(或凄凉)的氛围,烘托出“流人”的一腔愁情。(“孤舟”写出孤寂之情,“微月”借月光点染羁旅之愁,“枫林”借深秋之景渲染凄凉之情。)(2)岭色千重万重雨。(3)迁谪者的羁旅之愁。

  8.(1)①有人;②都;③特意;④满足。(2)B

  9. 君 / 但 志 之 / 而 不 思 之

  10.(1)王生更恼火,不对李生的话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跑了。(2)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1. 善于思考,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学而不厌(要联系实际,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得

  分)

  12. 环保、休闲、健康。

  13. 举例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我们了解设计师们根据环保法已开发出一系列“塑料制衣”,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14. 突出用“再生利用”法有效地减少生活垃圾的重要性,但不是环保的唯一手段,表明还有其它手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 成功法则需要的是我们的意志、品质和气概。(答“一个有理想的人、有智慧的人、有能力的人,只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肯花时间,肯花气力,百折不挠,坚持不懈,那么他离成功就不会遥远”也可)

  16.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起论证论点的作用。

  17. 离成功远近,取决于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肯不肯花时间,花气力,能否坚持不懈。

  18. 3次,第一次流泪在体育考试得“0”分后,表达了她焦急、懊悔之情;第二次流泪是在车祸后想站起来却摔倒,表达了她绝望之情;第三次流泪是在她读懂父爱后的痛心与感动之情。

  19. 请求谅解,自责,反复说明体育分数对女儿升学的重要性等等。

  20. 永不屈服、不向命运低头。

  21. 有,结合父爱、母爱、兄弟间手足情深及其他情感谈谈。

  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3

  一、仔细看拼音,整洁规范地写出汉字来。(12分)

  wēi yí páng b zhì huì

  1.长城在群山( )中盘旋,气势( ),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 )

  dán qi mǐn ji du jiāng

  2.( )的小猴动作( ),捧着( )喝着,看到它精彩的表演,让人愉悦。

  二、选择题,以下每道题答案只有一项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 )里。(24分)

  1.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①惊心动魄 应接不瑕 弄巧成拙

  ②姹紫嫣红 前俯后仰 千钧一发

  ③振耳欲聋 掩耳盗铃 画蛇添足

  ④气势凶凶 坚贞不屈 目光炯炯

  2.下列四个句子中,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 )

  ①走进圆明园,我们就看到满园的断垣残壁。

  ②《秦兵马俑》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

  ③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④六月的重庆,是一个炎热的季节。

  3.“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下面句子中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

  ①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 ②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③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 ④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4.请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下面这句话上。 ( )

  “圆明园( )建筑宏伟,( )还收藏着珍贵的文物。”

  ①因为所以 ②即使也③虽然但是 ④不但而且

  5.标点符号用得正确的一组是( )

  ①王老师正想说什么?这时上课铃响了。

  ②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

  ③王平是一个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④菜园里种着白菜、茄子、冬瓜——等十几种蔬菜。

  6.孙悟空这一形象出自( )

  ①《三国演义》 ②《红楼梦》 ③《水浒传》 ④《西游记》

  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出自( )

  ①《题西林壁》 ②《送孟浩然之广陵》 ③《芙蓉楼送辛渐》 ④《望庐山瀑布》

  8.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

  ①齐天大圣 ②赤壁大战 ③大闹天宫 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三、根据积累填空。(23分)

  1.竹外桃花三两枝, __________________ 。

  2.借问酒家何处有 ,__________________。

  3.在《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体现朋友之间感情深厚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4.《望庐山瀑布》中体现诗人丰富的想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5.蛇固无足,__________________ ?遂饮其酒。

  6.《掩耳盗钟》中“欲负而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7.“五一”期间,旅游胜地张飞庙人来人往,热闹拥挤。请你写出体现人多、热闹情景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8.《长征》一诗中表现红军长征胜利后喜悦性心情的诗句是

  9.下面广告中的成语不应该故意写错,请改正,将正确的字写在( )里。

  蚊香广告——默默无蚊( ) 烧鸡店广告——鸡不可失( )

  白酒广告——酒负盛名( ) 治咳嗽广告——咳不容缓( )

  10.根据下面的情境,请填上合适的词语、句子等。

  清晨,我漫步在校园里,看到花园里的景色真美啊!我不禁想起了用 、 等词语来描写这美丽的花园。这时,我发现一棵小树苗被风吹倒了,一向顽皮的我忙蹲下身来,把手伸向小树苗。这时值日老师批评我把小树苗弄倒了,不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我忙向他解释: 值日老师听了我的解释,他不但向我表示歉意,还给我一个“奖励”,让我帮助学校设计一条爱护花草树木的提示语。我是这样设计的:__________________ 。

  李时珍为了写好医药书,向当地的老农、渔民、猎人询问,这正好印证了《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

  的`名句。

  课堂上小明有时候总是不懂装懂,老师就用《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 的语句来教育他。他也没有好朋友,想用送人家玩具来找到朋友,这时你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 名言 来劝告他。

  四、按要求作答。(7分)

  1.按要求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要求:

  (1)按空间顺序调整;

  (2)调整后的一段话首尾呼应;

  (3)把其中与文意矛盾的一句删去。(共5分)

  (1)莲花村真是一幅美丽的画。

  (2)初夏,我跟爸爸去了景色迷人的莲花村。

  (3)村前有个大塘。

  (4)满塘水面莲叶相拥,荷花争艳。

  (5)水清见底,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

  (6)村后的翠竹林随山连绵起伏。

  (7)山雀在山林中欢唱。

  应删去的一句是( ),调整后的顺序是( )。(填序号)

  五、阅读(24分)

  (一)请仔细读读《感冒冲剂说明书》,然后回答问题。(5分)

  感冒冲剂说明书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布洛芬、扑尔敏

  [作用与用途]治感冒药。用于治疗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

  [用法与用量]味甜,温开水冲服,一日三次。1至5周岁,每次半包;6至9周岁每次一包,成人每次两包,或遵医嘱。

  [有效期]三年

  [生产日期]2007年5月20日

  1.根据说明书,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感冒冲剂的主要作用是治疗感冒。( )

  (2)按规定,小学生每日可以吃3包。( )

  (3)科学的吃法是,先把感冒冲剂放进嘴里,然后喝一口温开水,慢慢地冲下去。( )

  2.填空。

  (1)“遵医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

  (2)这盒感冒冲剂在______年___ 月 _____日之前使用都是有效的。

  (二)请读读《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最后两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7分)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用横线在原文中画出写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句子。(1分)

  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中起 作用。(2分)

  3.“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这怎样的情感?(4分)

  (三)请阅读《茶杯与茶壶》,然后完成文后练习。(12分)

  茶杯与茶壶

  一位深感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习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画技还不如我。”

  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惧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年轻人精神一振,问:“画什么呢?”释圆说:“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爱品茗,尤其喜欢那些造型典雅古朴的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信心十足地说:“这还不容易?”于是铺开宣纸,寥寥数笔,信手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流出一道茶水来,注入那茶杯中。

  年轻人沾沾自喜,问:“这幅画你满意吗?”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画得不错,但还是有失偏颇,将茶壶和茶杯的位置放错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说:“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杯往茶壶里注水的?”

  释圆听了,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呢?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股流水。”此时,年轻人 。

  1.“颇”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首 。“颇”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不正;②很。第二自然段中“颇爱收集”的“颇”应选第 种解释,第三自然段中“有失偏颇”的“颇”应选第 种解释。(3分)

  2.请你在文章最后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或句子。(2分)

  3.将第三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句子换个说法,句子原意不变。(2分)

  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股流水。”这话的理解。(2分)

  5.释圆和尚的做法巧妙吗?请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六、习作(30分)

  在与亲人的相处中,我们有快乐也有忧伤,我们渐渐学会生活,慢慢长大,把你和亲人之间的故事写下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豆浆 逶迤 磅礴 智慧 胆怯 敏捷

  二、② ① ③ ④ ②④ ① ②

  三、春江水暖鸭先知。 牧童遥指杏花村。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飞流直下三

  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子安能为之足 想要背着钟跑。略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闻机久刻 略 略 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是知也。不要靠馈赠来获得朋友。

  四、水清见底,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2)(3)(5)(6)(7)

  五、(一)对 对 错 按照医生的吩咐, 2010年5月20

  (二)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过渡,呈上启下。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惋惜和对侵略者的痛恨。

  (三)1.页 ② ① 2.恍然大悟或明白了要学到知识,就得虚心。3. 大师为何如此糊涂,没有茶杯往茶壶里注水的。4略5略

【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2016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03-2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03-23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01503-23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01-05

2016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03-24

2015-2016学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03-23

2024五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试卷及答案01-09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03-23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