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

语文小升初的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4-06-10 16:39:57 偲颖 小升初 我要投稿

语文小升初的试卷及答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需要跟试卷打交道,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究竟学到了什么?需要试卷来帮我们检验。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是好试卷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小升初的试卷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小升初的试卷及答案

  试卷及答案1:

  一、积累运用。40分

  1、认认真真读拼音,端端正正写汉字。6分

  kū wěi jié rán yǔn nuò yǐn mán wú yuán wú ɡù

  ( ) ( ) ( ) ( ) ( )

  fáng’ài zhēnɡ rónɡ hé xié shū jí bó bó shēnɡ jī

  ( ) ( ) ( ) ( ) ( )

  2、形近字组词(多音字组词)4分

  间(jiān jiàn)断转(zhuǎn zhuàn)身耸( )厨( )

  剥削(xuē xiāo)追悼(diào dào)耷( )橱( )

  3、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负”,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画。“负”在字典中有这几种解释:

  (1)背;

  (2)仗恃,依靠;

  (3)遭受;

  (4)具有;

  (5)欠钱;

  (6)败,跟“胜”相反;

  (7)违背,背弃“廉颇负荆请罪”中的“负”应选第______种解释;“小牛队负于黄蜂队”中的“负”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如今,他已经负债累累”的“负”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4、中国成语中有些如“螳螂捕蝉”之类寓言故事的成语。你还能举几个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词语之间意蕴的搭配说出一个成语。4分

  (1)忘本三国演义洛阳刘禅( )

  (2)孙悟空太上老君炼丹踢翻( )

  (3)鱼湖面皱纹abcc( )

  (4)岁寒三友画画自信苏轼( )

  6、引号用法。选择下面句子引号的用法。2分

  a、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b、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c、表示讽刺或否定。

  d、表示突出强调。

  e 、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1)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 )

  (2)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民只能“望洋兴叹”。 ( )

  7、修改病句:2分

  (1)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迎来利用海洋、开发海洋的新时代。

  (2)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铁等天然气。

  8、将下列错乱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4分

  ( )水珠听了,得意忘形,似乎自己真的变成了一粒粒珍珠。

  ( )过了一会儿,太阳升高了,水珠被蒸发了,荷叶上只留下一块块泥印。

  ( )荷塘里满是碧绿的荷叶,一张张像蒲扇似的荷叶,舒舒服服地铺在水面上。

  ( )有一个孩子看见这些水珠,便欢快地叫起来:“你们快来看呀,那荷叶托着的水珠简直像一粒粒珍珠,多美啊!”

  ( )有一天早晨,荷池里的鱼儿一打挺儿,溅起的水花落在荷叶上。一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好看极了。

  ( )它对荷叶说:“看看,由于我的存在,才给你增添了光辉。人们到这里,不都是来看我的吗?”荷叶微笑不语。

  9、回忆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练习。13分

  (1)、在( )的日子里,在( )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 )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过去的日子( ),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 )了。节选自《匆匆》。

  (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或(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 )。节选自《为人民服务》。

  (3)、请写出“孰为汝多知乎?”句子的意思:。

  (4)、把王安石《元日》诗句补充完整。

  爆竹声中一岁除,。千门万户曈曈日,。

  二、阅读欣赏。

  (一)《三亚落日》节选12分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1、仿照例子写词语。1分

  金灿灿亮闪闪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景物,它们汇成了一幅迷人的热带风情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景物的色彩美和形态美。4分

  3、用“———————”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等心理描写,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之情。3分

  5、我们祖国风光秀丽,三亚在我国的____________省,有“东方夏威夷”的美称。我国还有许多风景名胜也都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

  (二)孩子,我为什么打你(18分)

  毕淑敏

  有一次与朋友聊天,我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一直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整个心灵。面对你的眼睛,我要承认: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的碰撞,都会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的操劳,无怨无悔。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你摔破盆碗、拆毁玩具、遗失钱币、弄脏衣服……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摔交一样应该得到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原因,已经记不清了。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一样我行我素,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身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殴打。如果问我为什么要打你,我只能说,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摸它。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我能够通过打让你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的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吸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它如同饥饿中的食品,只有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

  我从不用工具打人。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气,便会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的掌握力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知道打人不对,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我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许多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惟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1、在第一自然段中用着重号找出两对反义词。(2分)

  2、结合文章理解下列词语。(4分

  “我行我素”指的是。

  “臂系千钧”指的是。

  3、根据文章内容用简要的话填空。(6分)

  “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舍不得打你,因为;“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我”不会打你,因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一样我行我素。”“我”第一次打你,因为。

  4、文中写到“我谨慎地使用殴打”是因为:;“我从不用工具打是因为”:。

  5、请你用三个精炼的词语概括文中的“我”打孩子时候的感受。(3分)

  ( )( )( )

  5、为什么说“打与不打都是爱”?(3分)

  三、习作园地。30分

  “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请你选择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把题目《那是一次___________的尝试》补充完整,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

  试卷答案:

  一、

  1、枯萎孑然允诺隐瞒无缘无故

  妨碍峥嵘和谐书籍勃勃生机

  2、形近字组词(多音字组词)略

  3、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4、自相矛盾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掩耳盗铃……

  5、乐不思蜀火眼金睛波光粼粼胸有成竹

  6、b e

  7、修改病句:

  (1)“利用海洋”和“开发海洋”颠倒一下位置。

  (2)“等”改为“和”。

  8、(4 )( 6 )( 1 )( 3 )( 2 )(5 )

  9、(1)逃去如飞千门万户徘徊匆匆如轻烟蒸融

  (2)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比泰山还重比鸿毛还轻泰山还重

  (3)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4)春风送暖入屠苏总把新桃换旧符

  二、(一)《三亚落日》节选

  1、绿油油红通通

  2、蓝天大海白鸥椰树沙滩

  蓝蓝的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

  3、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把细沙比作玉屑、银末

  4、担心谁都想喜爱

  5、海南桂林山水杭州西湖苏州园林

  安徽黄山台湾日月潭承德避暑山庄

  (二)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1、偶然经常;轻描淡写刻骨铭心

  2、“我行我素”是指我不听妈妈的话。不接受社会公认的法则,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臂系千钧”是指打就是爱。而我又不忍心打你,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痛楚都要比你更久远。因为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3、我怕你擦伤我原谅你让你记住并终身遵守法则

  4 、每当打你时我的心都在颤抖。只有在所有努力都失败后,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次打你后我都很自责

  5、因为“我”都爱着孩子。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孩子不懂事之前,对于说教不管用的孩子来说,只能用打来驱使孩子

  听话,一般懂事后,就多用说教了,再打孩子可能也不会听话,也只能点到为止了,这两种教育方法都是爱孩子的体现。

  三、略

  试卷及答案2: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按要求答题。(12分)

  hú lún tǎn tè wù

  ( )吞枣 ( )不安 恍然大( )

  rǎng rǎng jū cǎi

  熙熙( ) 不( )一格 兴高 ( ) 烈

  同音字:quán:( )愈 ( )缩 ( )势 依次写出第一行词语的近义词:

  依次写出第二行词语的反义词:

  2、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手”的成语补充完整。(3分)

  形容极为兴奋( ) 形容医术高明( )

  形容重归于好( ) 形容十分喜爱( )

  形容情深如兄弟( ) 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

  3、下列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返璞归真、亭亭玉立、形色匆匆”这三个词中有两个错别字。

  B、刚劲、狂风怒号、含情脉脉、埋怨 这四个的字都是多音字。

  C、“饱经风霜”与“饱览群书”中的“饱”字意思不一样。

  D、“张灯结彩、目瞪口呆、姹紫嫣红、怒目圆睁”都是含有近义词的成语。

  4、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2分)

  ①君子一言——

  ②不入虎穴——

  ③ —— 死而后已

  ④ ——不能动人。

  5、按要求填空。(3分)

  (1)我们常用杜甫的《春夜喜雨》中“ , ”这两句诗来形容春雨,也通常被用来赞美教育工作的潜移默化和默默无闻。

  (2)杜甫,字子美,世称“( )”,又称“杜工部”,他的诗被称为“( )”。 “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在这两位诗人之后又出现了两位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小李杜”的是( )( )。

  6、根据要求填写诗歌。(4分)

  (1)从古诗文中古人对待朋友离去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人生观: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 感觉到伯牙的消极人生观;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勉朋友的两句诗 , 我们却能感觉王勃的乐观态度。

  7、根据情境想象画面,再写一写。(4分)

  ①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公园里,一对年轻夫妇正与一个孩子嬉戏突然雨点沙沙地落下来了,夫妇俩都忙着为孩子遮雨,小孩子会心地笑了。请为前面描写的画面设计一条公益广告用语,要求思想健康,文字简洁,有内涵有深度。(2分)

  ②根据有关部门2012年的调查,广州市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却持续下降。14%的小学生血压偏高,学生肥胖率比2年前增长了4%。 (材料引自有关部门对学生体质情况的调查报告)

  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 (2分)

  8、将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2分)

  昨天的电视节目真精彩,( )儿童歌舞之外,( )我喜欢的《动物世界》。我看得入了迷,爸爸过来批评我,说我还没完成功课,我嘟起了嘴,妈妈也对我说:“( )爸爸对你的批评是正确的,你( )应该虚心接受。”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9、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①能否珍惜水资源,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关键。(修改病句) ② 小芳对我说:“那是我的铅笔,请还给我。”(改为转述句) ③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④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缩句)

  10、按要求填空。(2分)

  ①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1分)

  《绿山墙的安妮》( ) 《战争与和平》( )

  ②根据谜面猜成语。(1分)

  1×1=1( ) 12345609( )

  二、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20分)

  精神救助

  张莉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善解人意的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能解囊相助。可是,一个没坐过火车,没看过电视,连50元人民币都没见过的山村小女孩,面对我的盛情邀请,竟然对城市的繁华不感兴趣。

  那年,我在瓦房店乡百车沟小学采访一位小学教师时,有一个小女孩从门缝里看了我好久,我笑,她也笑。老师介绍说,她叫范春芳,好学生。家里爸爸傻,妈妈哑,生活可困难了。两次辍学,她又靠养鹅、采药卖钱,回到了学校。后来我们结交成了朋友。

  夏天,在女儿的催促下,我接她来沈阳度假。我们登电视塔,逛公园,吃烧烤,唱卡拉OK,她却木然。一路上总是问我:“阿姨,妹妹的旧书能给我几本吗?”“那当然,你头一次来市里,玩够了再说。”她只好不作声。

  晚上,我和女儿的说话声、电视的吵闹声都没能转移她的注意力。她先把女儿给她的旧书放进书包,又拼命从女儿的新数学书上往下抄题。我问她明天还想去哪儿玩,她说哪儿也不去了,想做完50道题,不会了还可以问妹妹。也许她懂得,这个繁华的城市不属于她,学到手的知识才是自己的。

  范春芳来时穿了一件长长的金黄色的衫子,显然是成人穿过的旧衣服。可她说这还是村长从救灾衣服里挑出的最鲜艳的一件呢。女儿听得鼻子发酸,就从衣柜里往外掏衣服。她拿出一套蓝白相间的学生套装递给范春芳时,我的心动了一下,那是我在女儿生日时花120元买的新衣服啊。“这衣服姐姐穿太大,不合适。”我拦了一下。“上衣是短袖,下身是裙子,有什么不合适的。”女儿没明白我的意思,范春芳明白了,“妹妹,你留着吧,这衣服太干净,不合适。你再给我几本用过的旧练习册吧。”女儿不由分说,先把衣服塞进她的包,又去找练习册。我有些不好意思,给她200元钱。她说:“学费您已经给我交两年了,我不要。”“拿着,这是零花钱。”我也硬把钱塞进了她的包。 第二天范春芳要回家了,她抱着我的腿哭了半天:“阿姨,我一定好好学习,对得起您。”我嗓子发紧,说不出话。

  从车站回来,女儿告诉枕头底下压着那套新衣服和200元钱。还有一张纸条:“阿姨,东西不带了,共拿走书21本,谢谢您和妹妹。”

  我突然感到这童心折射出我的心理残缺:“自信掩盖着虚荣,善良搀杂着自私。”自己的慷慨是有条件的,因为自己已经不需要了。而那孩子却在我自私的施舍中感激涕零。我糊涂了:究竟是我从经济上救助了范春芳,还是范春芳从精神上救助了我?

  11.文章题目“精神救助”的含义和作用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也硬把钱塞进了她的包”,这句中“也”字奇妙,联系本段相关语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母女二人赠送衣物的细节,你能读出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自信掩盖着虚荣,善良搀杂着自私”,这句剖析深刻。请就其所指内容和本句内涵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概括文中“女儿”的形象,并分析该人物在文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生活是美好的。仔细观察生活,认真体验生活,精彩无处不在。它使人感动,给人启发,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请以“精彩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精彩瞬间”“精彩画面”等),再下笔作文。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450字。

  语文试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8分) 1.囫囵吞枣、忐忑不安、恍然大悟、熙熙攘攘、不拘一格、兴高采烈

  近义词:不求甚解、心神不宁、幡然醒悟

  反义词:门可罗雀、千篇一律、垂头丧气

  痊愈、蜷缩、权势

  2.手舞足蹈、妙手回春、握手言和、爱不释手、手足情深、眼疾手快

  3.D

  4. 驷马难追、焉得虎子、鞠躬尽瘁、不精不诚

  5.(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 诗圣、史诗 李商隐、杜牧

  6.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1)例如:爱是孩子成长的保护伞。

  (2)广州市小学生身体指标持续增长,但是体质却在下降。 8.不仅还;如果就

  9. ①删去能否;②小芳对我说,那是她的铅笔,请还给她。③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不得不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④天气热。

  10. ①露西·蒙格玛丽;列夫托尔斯泰。②一成不变;七零八落

  二、阅读。

  11. 含义:范春芳的品质对“我”精神上的影响。

  作用:点明文章中心

  12. 因为女儿是这么把裙子给范春芳的,我心里惭愧所以也把钱塞给春芳。

  13. 女儿是把自己喜爱的东西给范春芳,而母亲则是把自己不用的东西给她。

  14. 说明我的救助并不是全心全意的,还是带着个人的自私情感。(言之有理即可)

  15. 女儿是个真正大方去帮助他人的人,她有着一颗善良纯真的心,在文章中与我作对比,突出我内心的自私情感

  试卷及答案3:

  一、字词积累

  1、看拼音写汉字

  zhù dǐng jì xiá

  ( )立 ( )盛 发( ) 话( )子

  ( )扎 ( )撞 ( )静 直( )市

  ( )下 酩( ) ( )宿 应接不( )

  2、填字组成语或短语。

  ( )然泪下 ( )然发动进攻 ( )然若揭

  ( )然悔悟 ( )然若失 ( )然无声

  3、填写首尾的成语

  精( )( )精 神( )( )神 痛( )( )痛

  贼( )( )贼 举( )( )举 防( )( )防

  4、写出4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并写出主人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各组词语中的字的意思是否相同?相同的用"√"表示。

  (1)好逸恶劳--穷凶极恶( )

  (2)满腔热情--装腔作势( )

  (3)欲速不达--速战速决( )

  (4)明察秋毫--毫不动摇( )

  6、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

  A.穷途末路 炮火连天 伶牙俐齿 口是心非

  B.一日三秋 怒发冲冠 一发千钧 肝肠寸断

  C.草木皆兵 何乐不为 如梦初醒 色厉内荏

  D.如虎添翼 口若悬河 旁若无人 呆若木鸡

  7、依据句意依次填入关联词语。

  ( )只站在水边,光是一阵子呆着,再发一阵子空想,( )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然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 )没有好处。

  二、综合运用

  1、补充下列名言警句诗句。

  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__________。

  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

  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________。

  兼听则明,________________。

  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句子。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蛉在这里不停的叫,蟋蟀们也在这里叫。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原句上改错。

  在各门攻课中,语言是我最感兴致的。其他的数学、自然、社会、英语就学得差劲了。老师对我进行了严格的批评,并鼓舞我要认真仔细地学好各门课,我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态度,学习有了提高。

  4、按顺序排列下列句子。

  ( )瞬间,大圆盘的边缘透出了一线亮光。

  ( )月亮失去了银白色的光泽,变成古铜色的大圆盘,悬挂在蓝色的天幕上。

  ( )渐渐地,渐渐地,月亮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似乎比以前更皎洁更明亮了。

  ( )为了看月食,人们站在房前的空地上等待着。

  ( )八点十七分,一派壮丽的景色呈现在人们眼前。

  ( )周围的繁星闪烁,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夜明珠,发出青白色的光。

  三、阅读

  ①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翩跹起舞,像鸟一样疾,像烟一样轻,像银一样白。亲吻着久别的大地,拥抱着可爱的故土。啊,北国的场雪。

  ②一别七个月,这二百多天的时间你到哪里去了呢?噢,你化作了晨霜,化作雨滴,化作青雾……牺牲了自己,滋润着大地。如今,你又穿上了洁白的羽裳,娉娉婷婷,袅袅娜娜,来到了人间,来到了祖国的北方。

  ③北方的亲人啊,哪个不对你思之情深?"________________"在冰封大地的寂寞中,在寒风刺骨的凛冽中,在数九隆冬的清冷中,只有你点缀了美丽的北国风光。

  ④我欣赏这一望无垠的广袤,洁白千里的冷峻,银光闪烁的热烈。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雪野中托起一片金辉,大地一片光明,晶莹如玉,洁白无暇!

  ⑤然而我更喜爱山区的雪,在那里奇峰叠嶂,镶银点翠,那山,那岭,那树,那林都着上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于巍峨中见清秀,于险峻中见超逸,站在银峰之巅,眺望浩瀚的雪海,你会马上被自然创造的奇迹迷住,为之陶醉。

  ⑥________________当积雪覆盖着冬麦的苗娃儿们的时候,谁不看见那积雪蓦地变成一片金黄,在___次暖流漫过来的时候,你悄悄地隐去了,但随后涌起的确是无边的碧波。难怪人们盼你。

  ⑦啊,雪!

  1、第①段写雪,使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写雪用的是第几人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的横线上引用最恰当的诗句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第④段写____________雪景,突出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⑤段写__________雪景,突出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开头的横线上应填上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那积雪蓦地变成一片金黄"这句话怎样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 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 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便当起了"义工",贴海报、打水扫地、搬运工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抓住 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 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 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 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啊!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回。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 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泪"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 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怅惘。 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着雨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 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 片,晚辈们摘下送到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⑥台北的雨不停不歇地下着。

  1、《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是孟庭苇(台湾歌星)的一首力作,曲调凄婉。

  作者来台北干什么?究竟看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ABCD四项中"盛"的意思分别与(1)(2)相同的项是什么,请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1)盛情邀请( )

  (2)盛况空前( )

  A.参加盛会 B.盛意难却

  C.身着盛装 D.盛气凌人

  3、演出盛况空前,这可从观众的表现看出:为了看戏,他们克服了__________、__________困难;来看戏又__________。

  4、第③段"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乡与我们交谈时神情"黯然"是因为什么?而"铿锵的声音"又表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看戏的老乡们一听到《卖苗郎》、《寻儿记》便失声大哭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⑤段中加红字的句子与哪句相呼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等语句,十分通俗、口语化,而且富有地方特色。从文中再找出一二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结尾加红线的一个长句,把它变成几个短句,用上"反复"的手法,使其更有韵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听了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乔律师的话,"我"会说些什么?(联系中心,发挥想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

  (一)围绕题中加点的词,写一段具体的话。

  我非常难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题目:心中的歌

  要求:

  1、选材新颖,真实动人。

  2、字数在500字左右。

  北师大版小升初语文试卷答案:

  一、

  1、答案:伫立 驻扎 住下 鼎盛 顶撞 酩酊 发髻 寂静 寄宿 话匣子 直辖市 应接不暇

  2、答案:潸 悍 昭 翻 怅 悄

  3、答案:精益求精 神乎其神 痛定思痛 贼喊捉贼 举不胜举 防不胜防

  4、答案:望梅止渴(曹操) 三顾茅庐(刘备) 初出茅庐 (诸葛亮) 过关斩将(关羽)

  5、答案:(3)

  6、答案:B

  7、答案:如果 即使 也

  二、

  答案:

  1、白首方悔读书迟 非宁静无以至远 千斤散尽还复来 偏信则暗 秋水共长天一色

  2、答案: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非碰壁不可。

  油蛉在这里不停的歌唱,蟋蟀们也在这里弹琴。

  3、答案:在各门功课中,语文是我最感兴趣的。数学、自然、社会、英语就学得差劲了。老师对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鼓励我要认真地学好各门课,我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态度,学习成绩有了提高。

  4、答案:5-3-6-1-2-4

  三、

  1、答案:比喻 拟人 排比

  2、答案:第二人称 亲切 如面对面倾诉

  3、答案:C

  4、答案:平原 冷峻 热烈 山区 清秀 超逸

  (二)

  1、答案:瑞雪兆丰年 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2、答案:(1)B (2)A

  3、答案:路远 行动不便 当义工

  4、答案: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5、答案:有家不能回的失望之情 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

  6、答案: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7、答案:台北的雨不停不歇地下着。

  8、答案:黄澄澄 红丢丢

  9、答案:家乡的戏原汤原水,家乡的戏原汁原味。

  10、答案:略

【语文小升初的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小升初的语文试卷及答案08-03

成都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11-25

关于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12-02

小升初语文试卷及其答案01-14

福建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03-07

小升初语文复习试卷和答案12-03

小升初语文备考模拟试卷及答案03-25

小升初语文冲刺练习试卷及答案11-27

小升初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