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辅导 百分网手机站

一级建造师考点:费用的核算内容

时间:2020-08-26 16:24:26 考试辅导 我要投稿

一级建造师考点:费用的核算内容

  引导语:核算就是核查计算,主要应用于财务处理,是计量与记录的过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级建造师考点:费用的核算内容,欢迎参考!

  一、费用的特点

  1.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而不是偶发的。

  如一些营业外的支出如罚款等

  2.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兼而有之。费用本质上是一种企业资源的流出,是资产的耗费,其目的是为了取得收入。

  如资本性支出。

  3.费用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与向企业所有者分配利润时的支出无关。

  如偿债性支出、代付的款项;

  利润分配支出;

  二、费用和成本、支出的区别和联系

  (一)费用的分类

  费用按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两类。

  如果费用是企业生产部门(项目部)花费的,则称为生产费用(工程成本);

  如果是企业管理部门消耗掉的,则称为期间费用。

  1、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按照权责发生制发生的各种原材料、人工的费用。

  生产费用是归属企业生产部门,符合费用特点的花费。

  2、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一般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类。

  期间费用主要是归属企业职能部门的,符合费用确认的3个条件的花费。

  (二)成本及其构成

  费用是和会计期间联系到一块的,如通过费用核算,可以核算出2016年的费用,用2016年的收入减去2016年的费用,就得到2016年的利润。

  但是,我们在销售产品的时候,是按照产品销售的。不同产品售价不同,如果想知道每件产品的利润,就必须核算出这件产品的'消耗,这种对象到产品的费用,我们称为成本,工程企业称为工程成本。

  1.工程成本的分类

  施工企业的生产费用即工程成本,是施工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施工生产费用。又可以分为直接费用(成本)和间接费用(成本)。

  成本是费用归集和分配的结果,如果是直接归集得到的,称为直接费用(人工费、材料费),如果是间接分配的,称为间接费用(项目部、车间的费用)。后面详细说。

  2、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无法对象化,不属于工程成本。

  (三)支出与费用、成本的区分

  支出和现金有关,是现金从企业中流出的统称。

  费用和时间有关。(权责发生制)

  成本和对象有关,需要归集和分摊。(直接和间接)

  1.支出的分类:

  支出包括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营业外支出;利润分配支出。

  2、只有收益性支出符合费用定义,可以确认为费用。

  3、收益性支出+折旧、摊销费=费用

  4、费用通过归集分配=成本

  多项选择题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收益性支出不包括( )

  A.外购材料支出

  B.非常损失

  C.固定资产盘亏

  D.管理费用

  E.营业费用

  答案:BC

  解析:基本考点,理解啥是收益性之处即可。所谓收益性支出,就是费用。ADE属于费用。BC两项属于营业外支出。但此题是选择不包括的内容,所以选BC。

  例题:2009年10月,某施工公司购入一项固定资产价值20万元。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其相关规定,购入的固定资产属于(  )。

  A.资本性支出

  B.生产成本

  C.营业外支出

  D.收益性支出

  答案:A

  三、折旧费(摊销费)的计算

  1、折旧费从哪来,到哪去?

  折旧费代表经过某个期间的使用,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这种减少表现为资产价值的的减少,但不是现金的减少,所以折旧费属于费用,但不是支出。

  生产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工程成本。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不计入成本,计入期间费用。

  2.固定资产折旧影响因素

  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

  应计折旧额是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例题:某固定资产原价为400万元,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50万元,则该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为(  )。

  A.35万元

  B.40万元

  C.350万元

  D.400万元

  答案:C

  (1)固定资产原价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历史成本

  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例题:若购人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价款85 470元,支付的增值税14 350元,支付的包装费、运杂费1 000元,价款及包装费、运杂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该项固定资产的价值为(  )。

  A.85 470万元

  B.99 820元

  C.100 820元

  D.14 350元

  答案:C

  解析:固定资产的价值=设备价款+增值税款+运杂费 =85 470+14 350+1 000=100 820元

  (2)预计净残值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3)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了解,考试如果考计算题,这个指标一般会告诉你。

  企业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①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②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③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

  3.固定资产年折旧费计算方法

  平均折旧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

  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1)平均年限法

  是指将固定资产按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年、月)折旧额都是相等的。

  (2)工作量法

  按照预计完成的工作量来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施工企业常用的工作量法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行驶里程法。行驶里程法是按照行驶里程平均计算折旧的方法。它适用于车辆、船舶等运输设备计提折旧。

  ②工作台班法。工作台班法是按照工作台班数平均计算折旧的方法。它适用于机器、设备等计提折旧。

  (3)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固定资产账面余额随着折旧的计提逐年减少,而折旧率不变,因此,各期计提的折旧额必然逐年减少。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的方法,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提取较多的折旧,而在使用后期则提取较少的折旧。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也是加速折旧的方法。

  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为该项固定资产年初时尚可使用的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