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百文网手机站

矛和盾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08 12:24:0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1

  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复习酸和碱的性质,理解酸碱的化学性质及中和反应的实质;

  2)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络课件,学生复习知识点,创设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酸和碱的有关知识,二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有关知识。本节课主要复习酸和碱的性质

  学情分析学生在新授课中已基本了解酸和碱的有关知识,但还没能系统掌握,学生有兴趣和欲望掌握本部分知识。

  教学重点

  1、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2、中和反应的实质。

  教学难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中和反应实质的归纳整理

  教学手段实验器材、多媒体网络课件

  教师活动

  1、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分钟)

  2、教师巡视学生复习情况。

  3、教师可看到各小组的答题情况,小组的得分率,每道题的错误率,进行点评。

  4、教师可看到各小组的答题情况,小组的得分率,每道题的错误率,进行点评。

  5、教师巡视学生讨论情况,解答疑问。教师可看到每个小组的设计方案进行点评。

  6、教师巡视学生学习情况,解答疑问。

  7、教师总结评价:同学们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对酸碱的性质有了新的认识,酸碱知识在生活中也应用广泛,同学们可点击网页来认识更多的酸碱知识,或者你还有什么疑问?可把你的问题写在留言版上,提交给老师,老师以后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2

  一、教学设计思路:

  “常见的酸”与生产、生活联系较大,是进一步学习、巩固酸、碱、盐相互反应关系知识的基石,在中考中也占较重要的地位。但复习课又不能像新课那样有趣味。因此,本科组设计这节复习课时,先以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通过回顾几种常见的酸的化学式来巩固酸的组成;通过复习两种常见的酸的特性和用途,引导学生梳理相关的知识点;通过总结归纳酸的化学性质,巩固对有关酸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的理解。最后,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引导学生应用相应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

  二、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酸的组成;比较归纳,构建酸的通性,掌握规律,形成酸的化学性质的知识体系。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

  ②通过总结酸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学习方法,学会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归纳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1、认识酸的化学组成,并能分辨酸、碱和盐,能熟练写出盐酸、硫酸、碳酸的化学式;

  2、了解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特性和用途

  3、认识酸的腐蚀性,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溶液。

  4、理解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能熟练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准确描述化学反应现象,能进行简单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

  猜谜语活动。思考、

  回答通过一系列的猜谜语活动,以趣导学,激发学习动力,加深对常见的酸的特性的认识。

  (投影)复习目标聆听、

  阅读让学生知道复习的目的

  (投影)

  “印象中的酸”思考、回答回忆“几种常见的酸的化学式”,总结归纳酸的组成;

  (投影)

  复习: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使用注意事项。

  思考、回答通过齐答的学习形式,让学生能快速回忆、梳理,记住相关知识,增智活动:“看谁数得快”。请学生伸出左手,以一个手指头表示一种性质,按顺时针的形式,数出酸共同的化学性质。

  思考、

  参与、

  回答、通过有趣的小游戏,让学生快速回忆、记住酸的通性,并总结酸具有通性的原因,

  (投影)活动二:

  填写“酸的化学性质”表格思考、回答巩固典型的有关酸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回忆相应的实验现象,加深理解、记忆。

  (投影)活动三:

  以提问、分析、评讲的形式,完成“达标检测”。

  思考、回答应用相应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

  (投影)小结:

  再次让学生举起左手,小结酸的通性思考、

  回答。巩固复习,归纳酸的性质,加深认识。

  (投影)布置作业:记录作业巩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酸和碱的性质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酸和碱的性质”,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常见的酸硫酸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授课人授课班级

  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浓硫酸的`稀释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重难点分析重点: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浓硫酸的稀释

  难点:硫酸的和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课前准备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二、硫酸(H2SO4)

  展示浓H2SO4样品(请学生回答色、嗅、态)

  【板书】1.浓H2SO4

  (1)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难挥发。常见浓H2SO4密度1.84g/cm3、H2SO4的质量分数是98%。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教师演示

  【实验】“浓硫酸特性的有关实验”请学生回答浓H2SO4具有哪些特性?

  [讲解]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浓H2SO4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具有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脱水性:即按水的组成从有机物中夺取氢氧元素。纸和木炭均含C、H、O元素(属碳水化合物)可以被脱水成碳。

  浓H2SO4和金属反应不放H2,而生成H2O和其他产物,表现出强氧化性。

  【板书】(2)浓硫酸的特性

  ①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放出H2

  ②吸水性——可作气体干燥剂

  ③脱水性——如使蔗糖变黑

  【思考】1.如果不慎将浓H2SO4溅到皮肤或衣服上如何处理?

  2.长期敞口放置浓H2SO4质量如何改变?

  【提问】实验室中常用稀H2SO4,如何将浓硫酸稀释呢?

  【演示】实验“稀释浓硫酸”(可请同学用手接触烧杯外壁)。

  [讲解]浓H2SO4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提问】为什么切不可将水倒入浓H2SO4中?(请同学参考课有关内容回答)

  【板书】(3)浓H2SO4的稀释:酸入水、沿内壁、慢慢搅动。

  【小结】浓H2SO4的物理性质及特性。

  【提问】盐酸有哪些化学性质?

  [回忆]盐酸的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

  [讲解]稀H2SO4和盐酸一样也能电离出H+和酸根离子,其化学性质是否相似呢?有无差别?请同学做实验,描述现象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板书】2.稀H2SO4的化学性质

  (1)稀H2SO4与指示剂的作用

  【学生做实验】现象:紫色石蕊试液遇稀H2SO4变红、无色酚酞试液遇稀H2SO4不变色。

  【投影】(2)稀H2SO4+某些金属→盐+H2

  【学生做实验】锌、铁与稀硫酸反应。

  【板书】Zn+H2SO4=ZnSO4+H2↑(置换反应)

  Fe+H2SO4=FeSO4+H2↑(置换反应)

  (硫酸亚铁)

  [提示]在置换反应中铁的化合价为+2价。

  【板书】(3)稀H2SO4+金属氧化物→盐+水

  [学生作实验]生锈铁钉与稀硫酸反应及CuO与稀H2SO4反应

  【板书】Fe2O3+3H2SO4=Fe2(SO4)3+3H2O

  现象: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CuO+H2SO4=CuSO4+H2O

  现象:黑色CuO溶解,溶液呈蓝色。

  【问题】Fe与稀H2SO4及Fe2O3与稀H2SO4反应后溶液颜色是否一样?在铁锈逐渐消失时为什么会有少量气体生成?为何气体?

  【板书】(4)稀H2SO4+碱→盐+水

  【板书】Cu(OH)2+H2SO4=CuSO4+2H2O

  现象:Cu(OH)2溶解,溶液呈蓝色。

  【小结】以上均为稀H2SO4中H+的性质。

  【板书】H2SO4+盐→新酸+新盐

  【做实验】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板书】BaC12+H2SO4=BaSO4↓+2HCl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和稀HNO3

  【小结】此反应用于检验硫酸和可溶性的硫酸盐。

  请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结合性质总结硫酸的用途。

  【板书】3.硫酸用途:化工原料(制化肥、农药、火药、染料),除锈,精炼石油等。

  【作业】配套练习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酸和碱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2、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

  3、认识溶液具有酸碱性的原因

  教学重点:

  1、常见酸和碱的用途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碱溶液

  教学难点:认识溶液具有酸碱性的原因

  课时:一课时

  一、引入:生活中常见的酸有哪些?

  生:醋酸、苹果酸、柠檬酸

  实验室常用的酸有哪些?

  生:盐酸、硫酸、硝酸。

  常见的碱呢?

  生:氢氧化钠、石灰水。

  生活中常见的酸比较多,对碱了解比较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共同来了解这两类物质。

  二、正课:

  1、常见的酸:

  实物展示:浓盐酸和浓硫酸。

  观察1:浓盐酸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打开瓶盖后的现象,并闻气味。

  阅读课本52页:盐酸的用途。

  归纳: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和制造药物等,有挥发性。

  思考:打开瓶盖后的浓盐酸质量和浓度会发生什么变化?

  观察2:浓硫酸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打开瓶盖后的现象,闻气味。

  阅读课本52页:硫酸的用途。

  归纳:硫酸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用于工业生产比较多,可以用于金属除锈,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用做干燥剂。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小心。

  思考:打开瓶盖后的浓硫酸质量和浓度会发生什么变化?

  2、常见的碱:

  实物展示:氢氧化钠(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和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

  观察1:

  实验现象分析

  观察氢氧化钠的颜色和状态

  将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将氢氧化钠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里,并用手轻轻触碰试管外壁。

  归纳:氢氧化钠可用作干燥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生活中还可以用来除油污。

  注意: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若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观察2:

  现象

  颜色

  在水中得溶解情况

  向澄清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归纳:氢氧化钠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当存在较多未溶解的熟石灰时,就称为石灰乳或石灰浆。

  用途:粉刷墙壁、防止树木虫害、配制波尔多液、改良酸性土壤。

  3、酸碱指示剂:

  提问:如何区分酸性和碱性溶液?

  生:使用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展示: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设疑: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和碱性溶液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实验:

  滴入石蕊溶液后颜色变化滴入酚酞溶液后颜色变化

  稀盐酸

  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

  归纳: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碱能使石蕊溶液变蓝,使酚酞溶液变红。

  区分:脱掉标签的一种酸性溶液和一种碱性溶液

  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变色情况。

  结论:使石蕊变红的溶液时酸性溶液,使石蕊变蓝的溶液时碱性溶液。

  提问:从离子角度回答:为什么盐酸和硫酸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生:酸溶液中存在氢离子,碱溶液中存在氢氧根离子。

  归纳:酸、碱的定义。

  4、课堂练习。

  三、课堂总结:

  1、常见酸和碱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3、使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性和碱性溶液。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二课时)

  阜沙中学何汉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会用观察的方法辨析事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化学应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重点: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难点:

  pH试纸的使用方法。

  教师用具:

  投影仪、pH试纸。

  仪器药品:

  烧杯、滴管、玻璃棒、玻璃片、pH试纸、标准比色卡、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稀硫酸、橘汁、糖水、牛奶、番茄汁、肥皂水,汽水、自来水、洗洁精、醋、酱油、五种不同pH的溶液。

  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在生活、生产中,有时仅知道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是不够的,常还需要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例如:某个鱼塘中的水,要确切知道水的酸碱度,可以判断是否适合鱼的生长。

  [思考]用酸碱指示剂能不能测出溶液的酸碱度?

  [投影]

  [阅读、归纳]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法——pH,pH范围通常在o~14之间。

  pH7溶液呈酸性

  pH7溶液呈碱性

  pH=7溶液呈中性

  [设问]如何测定溶液的pH呢?

  [展示]pH试纸

  [演示]使用pH试纸的方法。

  [小结]测定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分组实验]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

  (1)测定几种酸或碱的稀溶液的pH

  pHpHPH

  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2)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说明它们的酸碱性。

  pH酸碱性pH酸碱性

  橘汁汽水

  糖水自来水

  牛奶醋

  肥皂水洗洁精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互相交流]

  [练习]同步练习1-6题

  [投影]

  [学生讨论]了解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溶液酸碱度,它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小结]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溶液里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设问]为了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我们还需知道正常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你了解这些资料吗?

  [投影]

  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

  血浆7.35~7.45

  唾液6.6—7.1

  胃液0.9—1.5

  乳汁6.6—7.6

  胆汁7.0—7.3

  胰液7.5—8.0

  尿液4.7—8.4

  粪便4.6—8.4

  [教师]医生了解了上述资料,即可以对病人进行对症治疗。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了解了酸碱度与pH的关系以及酸碱度在实际中的重要意义。

  [练习]同步练习7-12题

  [作业]同步练习13-17

  板书设计: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二、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法——pH,pH范围通常在o~14之间。

  1、

  pH7溶液呈酸性

  pH7溶液呈碱性

  pH=7溶液呈中性

  2、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

【矛和盾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学设计09-13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10-06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10-06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精选10-06

《矛与盾》教学设计03-18

《矛和盾的集合》优秀教学设计10-06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及反思09-02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09-20

《矛与盾》教学设计优秀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