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百分网手机站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0-06-21 10:57:1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违、妄、执”3个生字,会写“略、磅、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伽利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拴住、拖住、解释、宣布、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等词语。

  2、读懂课题。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4、初步体会伽利略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理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理的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小黑板,预习课文,搜集关于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现在我手中有两个铁球,一大一小,假如我现在把两个铁球同时从高空中落下来,你猜猜哪个铁球先着地?

  1、先让学生说,后举手表决。

  2、同学们说的结论,其实就是许多年前的两位外国的科学家的结论。

  说“重的先着地”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板书:亚里士多德)

  说“同时着地”的是17世纪科学家伽利略说的.。

  3、这两位科学家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p120)

  二、新授,读懂课题

  1、读课题,重点指导“着地”的“着”读音,并标出其他几个读音。

  2、读懂课题。

  (1)如果不是一个而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强调哪个词?

  (2)如果不是钢球而是“铁球”,怎样读?

  (3)如果不是一先一后,而是“同时”,怎样读?

  3、快速浏览课文,你同意谁的观点?(强调“同时”)

  过渡:伽利略又是用什么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要求:(小黑板)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序号标出全文共有( )个自然段。

  (2)圈出生字,划出新词,并连接句子多读几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意。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检查交流

  (1)指名回答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

  (2)读新生字词。(音、形、义)

  着重指导:区别:“辩”与“辨”。

  解释:胆大妄为、违背、信奉。

  (3)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填空:

  课文主要讲了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产生了( 怀疑),为此,他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在一次公开试验中,伽利略在(比萨城)的斜塔顶上,把一个10磅重的铁球和一个1磅重的铁球(同时)从空中落一来,结果(同时着地)。

  四、课堂小结

  噢!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那么,伽利略当时为什么敢挑战权威、追求真理呢?下节课再一起来讨论,学习。

  五、作业

  板书: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biàn fèng bàng shuān tuō shì

  辩 论 信 奉 一 磅 拴 住 拖 住 解 释

  xuān sà wàng zhí wéi

  宣 布 比萨城 胆大妄为 固执 违背

  作业:一、拼音能手

  wéi bèi shuān zhù gù zhí

  ( )( )( )

  ( )( )( )

  宣布 信 奉 解 释

  火眼金睛

  辩( )忘( )托( )

  辨( )妄( )拖( )

  教学反思:

  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寻新知,我设计了下面各个环节开展教学:

  1、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求新知。

  3、在练习中巩固新知,深化新知。

  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从文章内容中感受到人物的精神,今后在教学前要组织学生熟读课文,全面了解文中涉及到的人物时代背景。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2.《荷花》的教学设计

3.《关雎》的教学设计

4.《绝招》的教学设计

5.《负数》的教学设计

6.《母鸡》的教学设计

7.《古诗》的教学设计

8.《挑山工》的教学设计

9.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