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

时间:2024-05-08 18:05:5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1

  教学内容:

  课本第24--25页“练习与应用”第7-1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求表面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课堂练习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来说说它们的实际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时要用到这些知识?下面这几道题中哪些知识的应用?

  1、做练习与应用的第7题。

  (1)学生读题,讨论:这两个问题分别求的什么?

  (2)学生回答后独立计算。

  集体评讲。

  2、做练习与应用的第8题。

  (1)学生读题,获取题中已知信息。

  (2)说说问题实际上是求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评价。

  3、补充练习。

  (1)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硬纸盒,棱长4.5厘米,做这个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它的容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汽油桶,高0.5分米,底面是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做这个汽油桶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如果每升油2.5元,这桶汽油价值多少元?(桶的厚度忽略不计)

  (3)把一个棱长60厘米的正方体钢材,锻造成横截面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长方体钢材长多少米?

  以上各题,学生读题后各自练习,集体评讲。

  4、完成思考题。

  先让学生思考:哪个地方的小正方体三面涂色?哪个地方的小正方体二面涂色?哪个地方的小正方体一面涂色?

  然后再根据它们所在的位置去数一数,算一算。

  二、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学会了什么做题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三、布置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9、10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2

  教学内容:

  课本第64--64页“练习与应用”第9-13题,“探索与实践”第14-17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或通过画线段图进一步探索、体会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创造性。

  2、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反思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重点:

  注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难点:

  学会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方面、情感与态度方面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综合练习

  1、完成第9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练习。

  2、第10、11题。

  独立练习,完成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二、探索与实践

  1、提问: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什么?

  你能举个这样的例子吗?

  2、探索: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联系分数的意义。

  (2)画图理解。

  (3)运用商不变的规律。

  ……

  3、实践:分析讨论第15题。

  (1)出示第15题,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怎么判断他们各买的是什么水果呢?

  ①能算出各人各买了多少千克水果吗?

  ②每人买水果都用的多少元钱?

  能算出所买水果的单价吗?

  ③根据算出的单价,能判断出各人买的是什么水果吗?

  4、操作:第16题。

  做前提问,怎样才能画出所要求的图形?

  小结。

  二、评价与反思

  1、在学习分数除法这个单元的知识时,你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能积极探索计算方法,并和同学交流吗?

  (2)能正确计算吗?

  (3)能联系学过的知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4)能正确、有条理地说明解题的思考过程吗?

  2、你认为自己在上面的这几个方面中,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12、13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第11-14题。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及其独特价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列方程、解方程进行猜数,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客观评价。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对策:

  1、课前准备工作要充分,第13题要在课前布置学生去完成。

  2、课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游戏、交流。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探索与实践

  1、第11题:画一个面积是6平方厘米,高3厘米的三角形。

  提问:三角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要画出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必须先求出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想法,再在本子上画出符合条件的三角形。

  同桌学生互相检查,展示几位学生画的三角形,要使学生明白: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形状可以不同,但必须是底为4厘米,高为3厘米。

  2、第12题:把下面的线段分成两段,使其中一段的长是另一段的4倍。

  学生先四人小组讨论分割的方法,然后请几组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动手分一分,同桌之间互相测量分成的两段的长度,检验各人的操作是否正确。

  3、第13题。

  课前已组织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自己平均每分大约步行多少米,课中组织学生同桌两人合作,解决“如果两人同时从长20xx米的一条路的两端相对而行,大约经过几分可以相遇”这一问题,然后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1)首先交流学生课前准备情况,重点考查数据的合理性。

  (2)变化:如果两人从同一个地点向相反方向同时出发,经过几分两人相距20xx米?如果两人从同一个地点向同一方向同时出发,经过几分两相距20xx米?

  4、第14题。

  先组织学生看题,理解游戏如何进行,然后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猜数。

  请几组来交流,教师也可和学生互动,一起来猜数。

  二、评价与反思

  先引导学生根据评价目标回顾相关的学习情况,举例说说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还存在什么不足,然后给自己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还可针对自己本单元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明确努力方向。

  三、综合练习

  解方程。

  7.8+5x=32.8 17.2╳3-10x=9.6 3x+2.1x=18.36

  8x-0.5x=15 6x-2.4=0.36 5x÷15=15

  列方程解决问题。

  1、小英和小红同时从学校出发,小英以每分钟63米的速度向东走,小红以每分钟57米的速度向走。几分钟后两人相距600米?

  2、一个梯形的面积是72.9平方厘米,上底10.4厘米,下底5.8厘米。高多少厘米?

  3、去年爸爸比小明大25岁,明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今年爸爸和小明各多少岁?

  4、一个书架,上层放的书是下层的2.4倍。如果把上层的书搬56本到下层,这两层书的本数就同样多。原来两层各放多少本书?

  三、综合练习

  解方程。

  7.8+5x=32.8 17.2╳3-10x=9.6 3x+2.1x=18.36

  8x-0.5x=15 6x-2.4=0.36 5x÷15=15

  列方程解决问题。

  1、小英和小红同时从学校出发,小英以每分钟63米的速度向东走,小红以每分钟57米的速度向走。几分钟后两人相距600米?

  2、一个梯形的面积是72.9平方厘米,上底10.4厘米,下底5.8厘米。高多少厘米?

  3、去年爸爸比小明大25岁,明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今年爸爸和小明各多少岁?

  4、一个书架,上层放的书是下层的2.4倍。如果把上层的书搬56本到下层,这两层书的本数就同样多。原来两层各放多少本书?

  三、综合练习

  解方程。

  7.8+5x=32.8 17.2╳3-10x=9.6 3x+2.1x=18.36

  8x-0.5x=15 6x-2.4=0.36 5x÷15=15

  列方程解决问题。

  1、小英和小红同时从学校出发,小英以每分钟63米的速度向东走,小红以每分钟57米的速度向走。几分钟后两人相距600米?

  2、一个梯形的面积是72.9平方厘米,上底10.4厘米,下底5.8厘米。高多少厘米?

  3、去年爸爸比小明大25岁,明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今年爸爸和小明各多少岁?

  4、一个书架,上层放的书是下层的2.4倍。如果把上层的书搬56本到下层,这两层书的本数就同样多。原来两层各放多少本书?

  课前思考1:

  “探索与实践”先放手让学生实践,再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收获和体会,在活动中锻炼思维、提高能力。

  “评价与反思”引导学生围绕教材中列出的评价指标,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实事求是地总结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的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课前思考2:

  整理与练习第三课时中的练习属于实践活动的形式,综合性强了,与生活结合的更紧密了。

  第11题可这样处理:先让学生读题,再提问:能直接画三角形吗?为什么?当学生算出底是4厘米后,让学生尝试画一画,在组织交流:怎样画?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一画,引导学生画出符合要求的三角形的类型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第12题~14题的处理方法照孙老师的设计。

  多余时间要讲评数学天天练上的补充习题,特别是思考题,比较复杂,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有困难,教师必须要讲评。

  课后反思1:

  根据这一星期的应用题教学,我班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对做应用题感到害怕,针对这一情况我打算在今后的应用题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点的训练。

  1.读题。通过读题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情节和事理,知道题中讲的是什么事;弄清已知条件中,哪个是直接条件,哪个是间接条件,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是什么关系。读题的过程,就是了解题意的过程。如果题目没有读懂,后面你再怎么做也没有效果,读题、审题是解应用题的第一步。

  2.圈画。就是把题中的重点词、句用符号划出来,也就是一个去繁留简的过程,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个数量的意义及数量间的内在关系,把前面读题了解到的信息用符号表示出来。

  3.画图。就是画线段图,用线段把题中所讲的各个数量及其相互关系表示出来,直观地、形象地反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主要目的是辅助学生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4.说思路。说理就是让学生用清晰、简洁、准确的语言,说出自己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过程及相应的道理。这需要学生有对题目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思路以及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部分对不同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优生可以让他完整的表述出来,中等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学困生可以看着算式说说每一步表示什么。

  通过上述读、画、说,让学生把解题的内在思维过程,变为外在的表现形式,这有利于训练、培养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的有序性和合理性,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这样也把解应用题的重心转移到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而非单纯的技能训练。

  课后反思2:

  通过几天的练习,大部分学生对教材上的解方程与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很好。但对补充的少复杂的方程和实际问题无从下手,特别是补充的思考题出现了未知数在方程的两边或者是类似于奥数类型的实际问题。对于这样的习题,一方面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不要紧张,即使做错了也没关系,因为这些题的难度已远远超过了教材上的难度。另一方面,用方程解与算术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讲解,必要时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

  课后反思3:

  今天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主要进行一些综合练习,特别是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相应的练习。如有关行程问题中就有几种不同的情况,有同一地点同时同向而行,有同一地点同时相背而行,有不同地点同时同向而行和不同地点同时相向而行,这其中又有相遇和相距一段路程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对学生而言,遇到问题不去认真读题,利用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来帮助理解题目意思是最大的问题,很多学生习惯于模仿刚学习或练习过的题目的解题思路,而不是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节课上,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对于教师来说要求较高,但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必须做到的。所以,我想在研究如何教的同时还要多研究学生怎样学,如何帮助学生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4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能根据算式的数据特点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

  小组讨论:

  1、说一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举例说明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

  3、用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集体交流。

  二、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87页“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

  直接写出得数,师巡视,核对,对于错的学生说说想法。

  2、做教科书第87页“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

  独立计算,再说说哪几题可以简便计算,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律。

  3、 做教科书第87页“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

  独立解答,再比较这两小题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课堂作业 做教科书第87页“练习与应用”的第4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5

  教学内容:

  课本第25页“探索与实践”第11-13题。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中再次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和棱的特点。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3、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教学重点:

  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

  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练习与应用第11题。

  可以先出示一个长方体框架,让学生观察它的特征

  引导学生思考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时,应该怎样选料。

  做好后组织相应的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介绍自己选料时的.思考过程

  二、练习与应用第12题。

  出示学生在课前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和交流。

  三、评价与反思

  先让学生阅读表中的评价项目,然后回忆学习每部分内容时的表现,对自己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

  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13题及思考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6

  教学内容:

  课本第41页“练习与应用”第7-13题,“探索与实践”第14、15题。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及时总结,自我评价的能力。

  3、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计算。

  5/12×9/10 34×10/51

  10/21×12/25×7/8 3/20×14×5/7

  2、解答应用题。

  (1)甲地到乙地公路长180千米,一辆汽车已经行了全程的 ,已经行了多少千米?

  (2)小强跑了1000米,小明跑的是小强的4/5,小军跑的.是小明的3/2,小军跑了多少米?

  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7-9题。

  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讲评。

  二、探索与实践

  1、第14题。

  学生自己探索规律。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全班交流。

  第一小题后一个分数总是前一个的一半。

  第二小题前一个数乘3/2得后一个数。

  2、第15题。

  学生按照要求涂色。

  进行交流。

  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解答。

  3、思考题。

  规律是:分母是相邻的自然数(不为0)、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差是它们的积。

  三、评价与反思

  1、学生自己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学生小组交流。

  3、指名全班进行交流。

  4、教师根据交流情况进行指导。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10-13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7

  教学内容:教科书P34页“练习与应用”(4-7)

  教学要求

  1、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总结

  教师: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用课件出示: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bh

  教师:由上面两个体积计算公式概括成的总公式是什么?

  指名让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二、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4题.

  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

  全班学生独立填表,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每个空格里的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2.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5题.

  3、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6题.

  先请一位同学读题,然后教师提问:这道题的第一个问题实际求的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呢?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独立解答,做完后请一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4、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7题。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交流时指名说说每一问实际上是求什么。

  5.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思考题

  可以让几个学有余力的学生共同讨论一下。

  结合正方体的特征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今天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重点?

  四、作业

  练习与应用P34第5题

  板书设计

  整理与练习(2)

  V=abh

  V=abh

  V=Sh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8

  教学内容:

  第7页第1-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ax±b=c、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3、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ax±b=c、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对策:

  在交流中积累找等量关系的'经验。

  教学准备:

  投影片或小黑板

  一、回顾与整理

  组织小组讨论:

  投影出示小组讨论内容

  1、像3.4X+1.8=8.6、5X-X=24这样的方程各应怎样解?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怎样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举例说明。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其中几组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二、练习与应用

  1、解方程。(第7页第1题)

  学生每人选三题独立解答并要求选其中一题进行检验,同时指名板演。

  教师结合板演及巡视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讲评,集体核对。

  追问:在解“180+6X=330”这样的方程时,我们首先要做什么?在解“27X+31X=145”这样的方程时,我们首先要做什么?在得出方程的解后,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2、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补充)

  (1)合唱队有男生X人,合唱队的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倍。女生有( )人,合唱队一共有( )人,男生比女生少( )人。

  (2)王大妈和刘大妈买同一种花布,每米X元。王大妈买了2.6米,应付( )元;刘大妈买了1.4米,应付( )元。两人共付( )元,刘大妈比王大妈少付( )元。

  (3)一个长方形的宽是X 厘米,长是宽的2.5倍,长是( )厘米,长和宽一共是( )厘米,宽比长短( )厘米。

  学生独立思考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然后指名回答。

  3、列方程解实际问题。

  (1)出示第7页第2题。

  指名读题,提问: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与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与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提醒学生用不同的字母分别表示题中的两未知量)全班交流。

  学生列方程解答,然后指名交流。

  (2)出示第7页第3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三题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提问:小树从3月1日到9月1日共经过了几个月?长高了多少?

  启发:你能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吗?(先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口答)

  板书:小树原来的高度+6个月长的高度=现在的高度

  (平均每月长的高度×6个月)

  要求学生列出方程并解答,检验。

  全班核对。

  (3)出示第7页第4题。

  指名读题,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提问:印制画册用去的总钱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板书:制版费、印刷费

  提问:其中印刷费是怎样得到的?(板书:每本印刷费×本数)

  完成板书:制版费+每本印刷费×本数=印制画册的总费用

  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全班核对。

  三、拓展练习

  列方程解下列题目。

  1、修一条公路,未修长度是已修长度的3倍,如果再修300米,未修长度就是已修的2倍。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2、甲、乙两人从东、西两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5千米。他们在离中点2.55千米处相遇,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9

  教学内容:开展“探索与实践”和“评价反思”,完成书本第35页第8、9题。

  教学要求:

  1、在实际操作中再次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和棱的特征。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3、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教学准备:学生预先回家准备第8、9题。

  教学过程:

  一、 第八题

  可以先出示一个用橡皮泥球和小棒做成的长方体框架,让学生观察它的特点

  再结合对长方体框架的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时,应该怎样选料。

  做好后组织相应的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介绍自己选料时的.思考过程。

  二、 第九题

  事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好相关数据,课上进行计算和交流。

  三、 评价与反思

  先让学生阅读表中的评价项目,然后回忆学习每部分内容时的表现,对自己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四、作业:练习册相关作业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10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40--41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有清楚地认识。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乘法表示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3、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有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

  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小组讨论。

  怎样计算分数乘法?

  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举例说说你能解决哪些用分数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2、指名全班交流。

  二、练习与应用

  1、练习与应用第1题。

  直接写得数。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练习与应用第2题。

  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3、练习与应用第4题。 单位的换算。

  4、练习与应用第5题。

  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1/4×5 6/5×5/4

  三、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上,我们完成了那些任务?你有问题吗?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3、6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11

  教学内容:

  第8页第5-1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ax±b=c、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3、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教学对策:

  提供基本题和拓展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准备:

  投影片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解方程。

  8.2X-7.4=9 2X+52X=162

  32+6X=50 10.5X-7.5X=0.9

  学生独立解答,投影四位学生的解题过程,教师及时讲评,学生集体订正。

  2、看图列方程并求出X。(第8页第5题)

  (图略)学生独立思考后列方程解答,然后交流,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解题情况,互相评价。

  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第8页第6-10题)

  (1)第6题。

  学生独立思考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及时评价。

  (2)第7、8、10题。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方程,指名学生说说数量关系和列出的方程,教师及时评价。

  将第7、8、10题与第6题进行比较,请学生说说两题的分析和解题过程有什么不同。

  (3)第9题。

  提问: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你想到了哪些数量关系?你觉得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较简便?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然后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二、拓展练习

  1、小明的储蓄罐里一共有87.5元,都是1元和5角的硬币。如果1元硬币的枚数是5角硬币的3倍。1元和5角的硬币各有多少枚?

  学生认真读题后思考题中的数量关系,请学生交流。

  在理解数量关系后组织学生正确列出方程并解答。

  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及时讲评。

  2、甲、乙两车队共有汽车180辆,因运输任务需要从甲队调30辆支援乙队,使乙队的汽车正好是甲队的2倍。问甲、乙两队原有汽车各多少辆?

  启发学生:两个车队的汽车总数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数量关系式为:甲车队汽车辆数+乙车队汽车辆数=180辆,然后再思考怎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这两个未知的数量。

  学生独立解答后组织交流,教师及时评价学生交流情况。

  3、书上第8页的“思考题”。

  在学生认真读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取了若干次后,红球正好取完,白球还有10个”,说明取出的红球比白球多10个。根据这样的数量关系来列出方程,解决本题。

  三、全课总结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本课练习情况,互相评价学习情况,再请几位学生全班交流。

  四、布置作业

  第8页第5、6、8、9题。

  课前思考:

  觉得孙老师补充的练习有些难度,我班学生可能会有很多人接受不了,所以只保留部分题目,大部分没有采纳.

  我的教学思路如下: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第8页第6----10题。

  学生独立思考数量关系,口头列出方程,不解答。

  二、拓展练习

  1、书上第8页的“思考题”。

  在学生认真读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取了若干次后,红球正好取完,白球还有10个”,说明取出的红球比白球多10个。根据这样的数量关系来列出方程,解决本题。

  2、补充:列方程解下列题目。

  1、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20千米的东、西两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两人经过几小时相遇?

  2、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20千米的东、西两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6千米,两人经过2小时相遇,那么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从东、西两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他们在离中点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4、一个停车场有24辆车子,汽车是4个轮子,三轮车有3个轮子,这些车共有86个轮子,那么汽车有几辆?三轮车有几辆?

  重点分析指导第3、4题。

  三、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第8页第6---10题。完成配套补充练习

【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相关文章:

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11-23

数学综合练习教案04-03

五年级数学分数整理与练习教案设计08-26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案08-29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整理复习10-05

小班数学小猫整理玩具教案06-14

六年级数学教案练习课10-05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综合练习10-05

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课题整理与复习04-04

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整理复习(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