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05 07:47:2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实用的科学教案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实用的科学教案4篇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挑食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孩子不爱吃蔬菜,尤其不爱吃一些有特殊味道的菜。本活动以游戏导入,通过倾听蔬菜宝宝的对话,品尝色香味俱全的蔬菜熟食拼盘,让幼儿认知几种蔬菜,了解蔬菜的营养和味道,培养幼儿不偏食、主动吃蔬菜的良好饮食习惯。

  活动照片、jpg

  教学策略

  本次活动,从情感出发,利用幼儿的泛灵心理,将平时看起来极为普通的蔬菜,变成可爱的会说话的蔬菜宝宝。幼儿与蔬菜的互动,使得幼儿从心底里喜欢蔬菜,并愿意用行为——品尝蔬菜来表达对蔬菜的喜爱。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有助于幼儿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整个教学过程动静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1.突出现代教学模式,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通过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幼儿观察、触摸,讨论,充分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人。

  2、以探究为主线,围绕“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四种蔬菜的外形特征———回忆已有经验——观看课件了解蔬菜不同的营养价值——品尝蔬菜熟食拼盘”,激发幼儿对蔬菜的热爱”。

  3.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对蔬菜的热爱。活动过程中教师将蔬菜的营养价值以生动有趣的蔬菜娃娃展现出来,极大的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教师通过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尝一尝使幼儿能更形象的认识了解四种特殊蔬菜。

  活动目标

  1.能认识胡萝卜、芹菜、木耳、香菇四种蔬菜;能说出蔬菜的基本特征。

  2.尝试品尝特殊味道的蔬菜;知道它们对身体的益处。

  3.喜欢吃有特殊味道的几种蔬菜。

  活动准备:

  课件、蔬菜拼盘。

  活动过程

  一、出示兔子手偶,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今天我们班请来一位动物朋友,看,她是谁?咱们和她打个招呼吧。

  自述:我是兔妈妈,欢迎小朋友到我们家做客!我准备了很多菜。

  二、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四种蔬菜的外形特征。

  1、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然后互相说一说这些菜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子?

  2、谁来说说你认识哪种菜?它是什么样子的?

  芹菜:是什么颜色的?长得怎么样?闻一闻,有什么味道?一起小结:芹菜是绿色的,细细又长长。

  胡萝卜:什么颜色的?胡萝卜两头一样吗?一起小结:胡萝卜是橘红色的,一头粗,一头细。

  木耳:什么颜色?小手摸一摸,什么感觉?一起小结:木耳是黑色的,干干硬硬的。

  香菇: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像什么?闻一闻什么味道?小结:香菇是褐色的,矮矮胖胖的。

  三、回忆已有经验,联系生活,乐于接受几种特殊味道的蔬菜。

  1、这几种蔬菜你吃过吗?你吃过什么菜?

  2、欣赏课件图片:这是什么菜?看起来样子怎么样?想不想吃?

  四、引导幼儿通过观看课件,了解每种蔬菜不同的营养价值。

  这些蔬菜,不但好吃,还很有营养呢!小朋友,你知道这些蔬菜宝宝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吗?我们来听听蔬菜宝宝的自我介绍吧。

  分段播放课件,依次提问两种蔬菜:胡萝卜宝宝怎么说的?芹菜宝宝怎么夸自己的?

  香菇宝宝有什么好处?木耳宝宝怎么说的?小朋友,你们愿意和这些蔬菜宝宝交朋友吗?

  师幼小结:原来每种蔬菜都有不同的'营养,如果和所有的蔬菜宝宝交朋友,多吃蔬菜,能使小朋友的皮肤怎么样?(光滑),大便?(通畅),身体会怎么样?

  五、品尝蔬菜熟食拼盘,激发幼儿对蔬菜的热爱。

  1、告诉你个好消息,兔妈妈把菜已经做好了,小客人们快来呀!

  2、先闻一闻,什么味道?想不想吃?

  3、 请小朋友拿一个小盘子,每一种蔬菜都选一点,到座位上细细品尝吧!(音乐)

  4、教师巡视:兔妈妈问她做的菜香不香?我听到一种吃东西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吃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呀?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在吃木耳,木耳吃到嘴里感觉怎么样?(表扬吃得快的:真是不挑食的好孩子!吃得真干净,兔妈妈看了肯定很高兴!只要不挑食,多吃菜,我们就会长得漂漂亮亮,健健康康!)

  六、延伸

  吃完的小朋友把小盘子拿上来,我们一起把剩下的蔬菜拿回班里洗一洗,摘一摘,送到伙房,让叔叔阿姨做好了给别的班小朋友尝尝,好不好?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有关雨的知识,体验雨中乐趣。

  2、倾听雨声,模仿雨打在不同物体上发出的声音。

  3、感知雨水与动植物的关系,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荷叶、塑料大蘑菇、小伞、塘瓷脸盆、报纸等。

  2、每人一双雨鞋、一件雨衣。

  3、花、草、乌龟、青蛙、小鸭等头饰若干。

  活动重点

  倾听雨声,模仿雨打在不同物体上发出的声音。

  活动难点

  感知雨水与动植物的关系,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过程

  1、看!天空中下起了小雨,咱们到雨中去玩吧! (请幼儿穿上雨鞋和雨衣一起走出活动室)

  2、体验雨中乐趣

  A、引导幼儿说说雨打在手上、脸上有什么感觉,尝尝雨水是什么滋味的。

  B、请幼儿看看雨是怎样从天上落下来的,然后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

  C、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方法(可借助玩具材料)在雨中玩耍。

  D、让幼儿安静地倾听雨打在小伞、蘑菇、塘瓷脸盆、报纸、荷叶等物体上所发出的声音,并自由模仿。

  E、请幼儿分别到大型玩具和屋檐下听一听雨滴的'声音,看一看雨打在地上溅起的水花以及雨水流向下水道的景象。

  3、初步感知雨水与动植物的关系。

  A、提供花、草、乌龟、青蛙、小鸭等头饰,让幼儿分别扮演这些动植物,体验雨水与动植物的关系。教师可示范扮演花姐姐,说:“我是花姐姐,渴了喝雨水(做喝雨水状)特别舒服,花也开得更大更漂亮。”

  B、请幼儿分别以自己扮演的角色口吻说出与雨水的关系。

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本活动实施时,并不急于告诉幼儿答案,而是让幼儿自己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说一说。在探索过程中,让幼儿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满足幼儿求知的愿望。

  活动目标

  1.知道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

  2.能用简单的“水可以……”的句式大胆表述观察的结果。

  活动准备

  1.自制录像片:我们的一天。

  2.饮料若干、干枯的花及未洗的水果。

  过程建议

  1.谈话导人:

  提问:刚才你们出去跑步、拍球,口渴了吗?怎么办?

  2.一边喝水,一边听故事《小猪变干净了》。

  思考:水除了可以喝、可以洗澡,还能干什么?

  3.观察发现:

  放录像片:我们的一天。(可自摄于园内)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表达。

  4.谈话讨论

  (1)语言游戏:用“水可以……”的`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

  (2)拓展内容:说说自己喜欢水的哪些活动、游戏?你们是怎么玩的?

  5.寻找需要水娃娃帮助的物品。如干枯的花及未洗的水果。

  延伸提示

  幼儿讨论: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柔软、弹性、吸水的特性。

  2、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活动准备:海绵若干,海绵制品,粉盒子,白盒子,水。

  活动过程:

  一、认识海绵,引起探究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猜猜是谁?

  2、出示海棉。

  二、动手操作,感知海绵的弹性。

  1、提问:海绵宝宝要和我们玩“变一变”的游戏,我把笑脸的海绵宝宝捏一捏、扭一扭,你们看现在海绵宝宝变成什么样子了啊?(变成哭脸的海绵宝宝)如果我把手放开,海绵宝宝还能变回笑脸吗?

  2、操作验证:操作要求:到底能不能行呢?重点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变一变的游戏?海绵宝宝变成了什么?如果放开手海绵宝宝会变会原来的样子吗?教师小结:不管我们是卷一卷、压一压、扭一扭,只要手一放海绵宝宝就能变回原来的样子,看来海绵宝宝不只有柔软的特点,它还是有弹性的!

  三、再次操作,感知海绵的`吸水性

  1、观察发现: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海绵宝宝,它的身上有什么呢?(小孔)

  2、自主探索:教师通过故事引导幼儿用海绵运水,把海绵宝宝放进水里,看看海绵宝宝有什么变化?水有什么变化?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幼儿把粉盒子的水运到了白盒子里面。教师小结:原来海绵宝宝还有吸水的本领啊。

  四、拓展与延伸。

  (1)让幼儿用海绵浇花。(2)出示生活中的海绵制品:洗碗绵、洗澡绵、洗脸绵、海绵拖把。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10-20

科学教案:磁铁真奇妙_小班科学教案07-04

大班科学教案:蜗牛_大班科学教案07-04

科学教案(必备)11-10

实用的科学教案11-17

昆虫科学教案04-20

大班科学教案:滚动的轮子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小班科学教案:搬玩具_小班科学教案07-04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透镜_大班科学教案07-04

小班科学教案:电池宝宝_小班科学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