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6-06 19:30:50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班数学教案合集六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数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小班数学教案合集六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师:小朋友,你们看我这里是什么?(瓢虫)今天我是瓢虫妈妈,你们就是瓢虫宝宝,瓢虫最喜欢吃害虫啦!我们一起去抓害虫吧!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五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确立对斑点的认识

  师“宝宝们,累了吧!好,我们坐在小椅子上休息一下”

  (出示瓢虫纸)师:咦?一些瓢虫宝宝真顽皮,跑到这里来了,看看这些瓢虫宝宝它们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斑点不一样)

  2、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老师指着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的背上有几个斑点?(1个)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手口一致的点数1,并齐声说1。

  (2)指有2个斑点的瓢虫让幼儿来手口一致数2,并齐声数1、2,那共有几个斑点?(2个);

  (3)指有3个斑点的瓢虫让幼儿来数一数,也齐声数1、2、3,那共有几个斑点?(3个)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数斑点

  (1)现在妈妈请宝宝们看看自己身上有几个斑点?拿下来,伸出手指数一数,数的时候,请你一边数一边说。

  (2)幼儿数一数,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拿着瓢虫上来数一数,说一说,学说一句话“我身上有几个斑点?”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 “宝宝们,天黑了,该回家了,那你们的家在哪里呢?(出示树叶)。噢!原来在这里,这些树叶是瓢虫宝宝的家。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圆点不一样),那1个斑点的瓢虫哪个是它的家呢?(一个点的树叶),老师示范(也可以有意摆错了,让幼儿来纠正)。2个斑点的家呢?(幼儿上前摆放)3个斑点的家呢?(幼儿上前摆放)好,现在哪些瓢虫可以到1个圆点的树叶家里?(请幼儿上来送)2个斑点的呢?3个斑点的呢?

  (2)集体验证。

  四、幼儿操作

  师:瓢虫宝宝都送回了家,你们高兴不高兴?噢,你们真棒!好,现在啊,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那儿也有一些小动物们想回家,它们希望我们小五的小朋友们送它们回家,你们乐意吗?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送它们回家吧。

  小百科: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学名:Coccinellidae)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是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别称为胖小、红娘、花大姐(指二十八星瓢虫,这是一种害虫)、金龟,甚至因为某些种其分泌物带有臭味而俗称为臭龟子(但这也是混称)。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帮助巩固幼儿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理解数字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指导幼儿听清老师的要求活动。继续学习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活动。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数字能表示物体的数量教学方法与手段操作法、情景法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认识数字1-5

  出示数字卡片,玩叫醒数字的游戏

  师:“小数字都睡着了,现在谁来叫醒小数字?叫数字的要时候要说:数字几,请你站起来。”复习数字1-5,并叫醒数字,通过叫醒数字这一情境导入,让幼儿认读数字,复习数字1-5,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二、用多种感官感知物体的数量

  看数字拍手(拍腿、学动物叫),师:“现在小数字都站起来了,我们来做看数字拍手的'游戏,数字是几,就拍几下”拍完后说说拍了几下再玩看数拍腿、学动物叫的游戏,要求与规则同上。看数字进行拍腿、拍手、学动物叫通过看数字拍手的游戏,帮助巩固幼儿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理解数字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三、操作练习

  (1)给数卡排队,做点卡

  师:“今天看谁印得又对又整齐、干净。做好后要会讲一讲:几可以表示几个点子”

  (2)按物体大小排序

  师:“今天看谁排得对,还会讲一讲自己是怎样给小动物排队的”分组进行活动,给数卡排队,做点卡、按物体大小排序。通过进行游戏来巩固5以内的数字,让幼儿能听清老师的要求按要求活动。四、活动评价展示孩子们的操作卡,检查是否按要求操作,集体说说几可以表示几个xx。

  师:“都做完了吗?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吧。”一起检查操作的情况,并说说几可以表示几个xx。继续学习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活动。教学反思动刚开始,教师以游戏导入活动,请幼儿看数字拍手,小朋友们大都能拍对,只有少数几个人在其他幼儿拍完后还继续拍手,没有数量的概念。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巩固了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并能理解数字能表示物体的数量。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放慢语速,幼儿操作时减少量,用三个数字,这样能缩短幼儿操作时间,让幼儿在评价环节多说一说,平衡语言表述能力与观察能力。我觉得以后再次上数学课时,第一要加强幼儿数概念的训练,多给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机会,或在数学角投放相应的材料让幼儿练习;第二,在幼儿操作之前,教师一定要把操作要求讲清楚,必要时还可以让幼儿复述一遍,让幼儿知道要做什么,应怎样去做,这样幼儿操作的正确率才会高。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小班孩子他们的思维方式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爱模仿,常常通过模仿来学习。各种各样的“车”是孩子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他们非常喜欢模仿成人开车的样子,常常是玩的不亦乐乎。小班孩子还正处在对颜色的认识期,摆弄颜色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件开心的事。一次,我发现在幼儿自发的开汽车游戏里竟然有了按特征分类的内容,甚至还因为汽车的种类和颜色而发生了争执。所以我设计了“小小停车场”这一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活动内容让幼儿来进行简单分类、点数的学习,将幼儿已有的经验进行梳理、整合、建构、提升。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数数各种各样的车子,感知5以内的数量。

  2、会按汽车的种类和颜色进行分类,并点数说出总数。

  【活动重点】 尝试学习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掌握分类的方法并用简单的语言说出自己的分类结果。

  【活动准备】

  汽车卡片(小轿车、卡车、公共汽车,颜色红、绿、黄)人手一辆;

  多媒体PPT;停车场三大块(有不同标志);2—5的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找找停车场的车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看是哪里呀?(出示停车场标记)对,这里是停车场。

  2、看看,停车厂里有什么呀?(出示停车场的PPT)停车场里的车多不多呀?

  小结:停车场里停了许多汽车。

  3、停车场里有什么车?这些车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逐步找出同类汽车或同色汽车)

  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停车场里有公共汽车、卡车、小轿车,有红色的车、绿色的车、黄色的车。

  二、数数停车场里的车

  1、根据汽车的种类分类

  看看停车场里有几辆卡车?(带幼儿集体点数)出示数字卡,那个数字可以表示3辆卡车呢?

  看看停车场里有几辆公共汽车?(请一组幼儿进行点数)那个数字可以表示4辆公共汽车呢?

  看看停车场里有几辆小轿车?(请个别幼儿进行点数)那个数字可以表示5辆小轿车呢?

  小结:数字3可以代表3辆卡车,数字4可以代表4辆公共汽车,数字5可以代表5辆小轿车。

  2、根据汽车的颜色分类

  (引导幼儿根据颜色给汽车分类,方法同上)

  三、游戏:停车场

  1、感知停车场

  (1)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开汽车的游戏好不好?看看这是什么?(停车场)

  (2)这些停车场的牌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这个停车场的牌子上有什么?可以停什么车呢?

  2、找找自己喜欢的车

  (1)这里有很多汽车,等一会儿选一张你喜欢的车子带到身上。

  (2)看看你是什么车?(请幼儿说说自己是什么车)

  (3)汽车到了晚上就要休息啦,要停到停车场里去哦。记住你是什么车,就停到什么车的停车场里,可不能停错哦。

  3、幼儿游戏

  (1)音乐响起,幼儿带着车子的挂饰开车。

  (2)音乐停了,汽车要回家了,你们的车子停好了吗?让我来看看你们停对了吗?

  (3)我们汽车又出发了,(音乐响起)幼儿开车。这次可别停错哦。

  (4)和好朋友交换一辆车子开开吧,看清楚自己换的是什么车,可别停错哦。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角里布置停车场,并不时更换不同停车场里停车要求标志。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游戏时巩固本节活动内容。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过程

  一、以“小熊”过生日,引入课题小朋友,知道这是谁吗?(小熊)今天呀是小熊的生日,丁老师请我们小(3)班的小朋友一起为小熊办生日会,来布置东西好吗?

  二、请幼儿帮助小熊布置生日会(巩固认识图形)

  1、引导幼儿看一看,小熊为自己的'生日会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东西,看看,她都准备了些什么呢?什么东西?什么形状?

  2、幼儿自选一样喜欢的食物坐下来。

  老师请小朋友各自选一种自己喜欢的食物,来说说,你拿到了什么,是什么形状的?

  3、请幼儿帮忙布置好生日会,将东西分别放在三个盘子里。(每个盘子贴上一种图形标志)好,现在我们都选好了东西,一起来布置生日会吧!瞧!老师还准备了三个盘子,请你们把东西各自送到盘子里去好吗?现在开始(幼儿送食物)

  4、检查幼儿是否将东西放对盘子,引导幼儿按三种图形的不同特征来进行布置。

  都将吃的东西摆放好了,那我们来看看都放对了吗?(师幼检查)

  二、延伸活动

  食物造型(师用各种食物造型成一份礼物送给小熊,激发幼儿也用同样的形式送礼物给小熊)今天,丁老师也给小熊准备了一样礼物,瞧!是什么呢?(饼干做的娃娃),你们知道是用什么做的吗?那你们想不想也给小熊准备一份精美礼物呢?

  送礼物。瞧!小动物们也都来给小熊过生日了,我们一起把礼物送给小熊吧,祝小熊生日快乐!(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分享分享吧)唱生日快乐歌。

  三、活动目标

  巩固认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

  乐意参与集体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四、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的食物若干;小熊布偶一个。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在操作活动中,让孩子练习手口一致点数

  2. 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孩子的手眼口脑共同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学插板人手一盒,教师演示板一套。

  活动过程:

  一、种树的'游戏

  1、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拿出5个绿色棋子,先把大树图案翻过来向下插。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边插边数:

  “小朋友来种树, 种树之前先挖坑,一边挖坑一边数,1、2、3、4、5,一共挖了5个坑。”

  2、老师和小朋友把棋子翻过来,边翻棋子边数数:

  “挖好坑来种树, 一边种来一边数, 1、2、3、4、5,一共种了5棵树。 ”

  3、老师和小朋友右手握拳后伸出大拇指和小拇指做水壶状给每棵树浇水,边浇水边数数:

  “种好树来浇水, 一边浇来一边数, 1、2、3、4、5,一共浇了5棵树。”

  4、老师和小朋友收棋子,边收棋子边数数:

  “小树长大要移树, 一边移来一边数, 1、2、3、4、5,一共移了5棵树。”

  二、母鸡下蛋

  1、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拿出5个白色棋子,把图案翻过来向下插。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边插白色棋子边数数:“老母鸡,真能干,咕嗒咕嗒来下蛋;一天下了一个蛋,数数下了几个蛋?1、2、3、4、5”

  2、教师和小朋友边点数边说儿歌,最后说出总数:

  “老母鸡,真能干,咕嗒咕嗒来下蛋;一天下了一个蛋,一共下了5个蛋。”

  3、教师和小朋友将棋子一个一个从插板上拿下来,放在插板旁边。

  “小朋友,真能干,我们一起来收蛋,数数收了几个蛋?1、2、3、4、5”

  4、教师和小朋友将棋子一个一个摞起来,一边摞起来一边数数:

  “小朋友,真能干,我们一起来收蛋,数数收了几个蛋?一共收了5个蛋。”

  三、操作后收好棋子,整理好棋盒送回。

  活动延伸:

  可以在教室区域活动中,准备1—5的实物或图片,让幼儿熟练操作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目测比较物体的高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学习把2―5个物体从高到矮或矮到高有序排列。

  3、 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感受比高矮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三只公鸡的图片 、五只高矮不同的小狗图片、五种高矮不同的.蘑菇娃娃图片人手一份、排序条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要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得来的。

  1、师:(出示三只不同颜色公鸡的图片)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三只公鸡与小朋友一起来游戏,但是它们正在吵架,都说自己是最高的。

  请小朋友来帮它们想想办法,分清谁高谁矮好吗?(幼儿思考)请小朋友把你的想法告诉公鸡们,看能否帮助它们。(幼儿回答)

  儿:三只公鸡都站在同一条线上做比较,就知道谁高谁矮了。

  2、从矮到高排序 。

  师:你能将它们从矮到高排一排吗?放到排序板上。(出示排序板)

  3、教师与一幼儿比,教师再与一高个老师相比较,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小结:要想知道谁高谁矮应该看他和谁比,当他和个子高的人比时他就矮,而和个子矮的人比时他就高。

  3、请幼儿上台操作排序:从高到矮。

  二、出示五只小狗,请幼儿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排序。

  小结:从矮到高排序,要选出最矮的排在最前面,再从剩下的中间找出最矮的,其余依次。从高到矮方法同上。

  儿观察发现:从矮到高:像爬楼梯。从高到矮:像下楼梯。

  三、集体操作活动:蘑菇娃娃比高矮。

  师:小朋友,我们帮公鸡、小狗排好队了,现在我们来帮这些蘑菇娃娃排排队吧,请你帮它们从高到矮排好后,再从矮到高排好。

  四、通过游戏“找朋友比高矮”,进一步理解高和矮的相对性。

  教师自评:

  在活动当中学习了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使幼儿能正确区分物体的高矮,在前面第一部分可以设计让幼儿来找找可以比高矮的物体,这样活动能使幼儿更感兴趣,形式也更活跃。第二部分是学习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我将重点放在教会幼儿学习直接比较上,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活动中教师的话语太多,对幼儿要求过多,没有充分体现出教师引导者的作用。需要教师以后活动中语言要进一步精练。

  听课教师评课:

  1、教具高矮的区别不大,准备时应该考虑到大小干扰的问题。5以内物体的操作,要有易到难。

  2、活动过程要增加趣味性。

  3、在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时需要分开说,孩子不大好说。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8-03

小班数学教案:神奇的魔术师_小班数学教案07-13

小班《找规律》数学教案10-08

小班数学教案范文11-16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11-17

小班数学教案优秀11-29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12-01

最新小班数学教案08-03

小班数学教案模板08-03

小班数学教案图形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