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案

时间:2023-11-16 11:55:33 毅霖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案(精选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案(精选6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案 1

  教学要求:

  1.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2.掌握本课12个生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会用“无可奈何”“搏斗”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一段表现激烈搏斗的音乐,由弱到强,再到弱。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在屠格涅夫生活的时代,俄国的农民是奴隶,他们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地主是农奴主,他们对农奴可以任意鞭打,可以把农奴当作牲口买卖,可以随意地残杀农奴。屠格涅夫非常同情农奴,并且认为残酷的'农奴制度一定要灭亡。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

  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

  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

  2.你还读懂了什么?

  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提示:

  1).“我”走在林阴道上发生了什么事?

  2).猎狗想怎么样?

  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

  小麻雀摔下来

  老麻雀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

  猎狗张开露出愣住后退

  2.根据刚才讨论的,把这些重点句用“~~~~”画下来。

  小麻雀从巢里摔下来了。猎狗走近小麻雀,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

  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

  3.请学生口述练习:

  文章先写()次写()最后写()。

  四、范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五、作业:

  熟读课文。抄词。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案 2

  教学要求:

  1、帮助学生会写“梧、桐、绒、掩、嘶、哑、搏、庞、危、险”10个生字,会认“嗅、巢、拯、嘶、哑、搏、庞、愣”8个生字,掌握“摇撼、嫩黄、绝望、安然”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感悟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写作方式,并根据课后练习2进行训练。

  4、在熟悉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主旨,体会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强势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叙述顺序。

  2、着重理解和欣赏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段落,结合文中重点词句充分谈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

  对本文中描写老麻雀部分的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体会老麻雀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强大的爱的力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启发谈话:麻雀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鸟。它没有漂亮的外衣,没有动听的歌喉,平时不会有人愿意多看它几眼。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鸟的身上,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却很少有人发现。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少见的事。

  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课文描述的是怎样一件事。

  三、自学课文。要求学生读懂每一段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自由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四、检查预习、自学情况。

  1、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

  2、理解词义:摇撼、扎煞、绝望、拯救、庞大、安然、无可奈何等。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的是猎狗要吃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从树上飞下来要与猎狗搏斗,“我”深受感动,带走猎狗的事。

  五、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先写在“我”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发现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接着写猎狗欲吃小麻雀,但被一只老麻雀的勇气弄得愣住了;最后写了“我”带着猎狗走开了。

  2、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全文分两段:第1自然段为第一段,第2——7自然段为第二段,其中第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

  六、作业。

  1、写生字和词语。

  2、根据课后的练习1体会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时间: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

  (二)学习第二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

  (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与“无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神态、心理等)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毫无办法,要突出它没办法,不知怎么办好,声音要拖长一些。“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默读第四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指导学生读这句时,要突出紧张的气氛。

  ②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绝望”是什么意思?注意此时老麻雀是什么样子。

  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现出老麻雀的绝望。

  (2)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要做什么?齐读第五节。

  学生回答问题: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拯救”一词怎样理解?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老麻雀知不知道这一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读文中句子回答)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读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要引导学生回答得充分、具体。

  (3)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默读第六节。

  想一想猎狗为什么会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愣妆、“这么大”两词要重读,两个“慢慢地”要读得声音长些,表现出猎狗的发愣和犹豫。

  3、讨论事情的结局。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只弱小的老麻雀,在凶猛的猎狗面前拯救了小麻雀的生命。老麻雀的英勇无畏,老麻雀伟大的母爱令人钦佩,令人感动。

  四、板书设计

  13、麻雀

  “爱”

  强大的力量

  搏斗拯救

  猎狗老麻雀小麻雀

  (凶猛)感(弱小)

  唤回动怜爱

  我

  教后反思:

  孩子们被老麻雀浓浓的母爱深深的感动,整节教学氛围浓厚,入情入境,通过反复体会,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布置任务,回家后为自己的妈妈表达自己的一份爱意。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案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并体会句子中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课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有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出示麻雀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

  在鸟类中,麻雀是一种很常见的数量很多的小鸟,它们没有漂亮的外表,没有好听的叫声,甚至不被人们关注,因为人们对它们太熟悉了。但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拯救自己的幼儿,是那么富有灵气,谁不愿意亲近它呢?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这个平凡的小动物不平凡的形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角色?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反馈交流,老师随机板书:老麻雀小麻雀猎狗

  三、品读课文,质疑解难:

  1、小麻雀

  (1)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可想。)

  从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可以看出小麻雀十分无助。)

  (2)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从这句话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小麻雀十分幼小。)

  作者真实地描写,使我们好像也看到了这只小麻雀。它本应在巢里尽情地享受父母的关爱,可是在大风中,它不知不觉跌落在地,多么孤独,多么无助!

  2、猎狗

  (1)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从这句话你你体会到了什么?

  (猎狗与麻雀强弱悬殊)

  (2)猎狗为什么会退缩呢?

  看法一:猎狗害怕了。

  看法二:猎狗慢慢后退是准备前扑。

  看法三: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征服了。

  3、老麻雀

  (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提问:从“像一块石头似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它“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形象地表现了老麻雀飞落时用力之猛,动作之快,充分反映老麻雀着急、紧张的心情,也显示出它的勇敢。“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这是一个比喻的`句子,如果没有这个比喻句,你们读读这两个句子,还会有同样的感受吗?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2)“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想用自己的行动吓跑老麻雀等。这两句具体地描写出老麻雀一副“临战”的紧张姿态。“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是飞禽类与“敌人”争斗时或因为遇到危险时紧张、害怕的样子,“绝望地尖叫”指什么?

  (指发出尖叫时带着毫无希望的神情。说明老麻雀对自己的举动有没有把握?)

  (说明老麻雀对自己怕举动能否阻挡猎狗对小麻雀的进攻是没有把握的,但尽管如此,它仍尽力地尖叫,来保护自己的幼儿。)

  (3)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4)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

  老麻雀会发出嘶哑的声音?

  (老麻雀十分害怕)

  (5)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提问:这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爱、勇气、责任)这种强大的力量就是”母爱“。这种爱的力量,促使它奋不顾身,将自己置身于险境。

  4、研读六七自然段。

  “猎狗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而开始却是“猎狗慢慢地走进小麻雀。”

  同是“慢慢地”同是猎狗的行为,有什么不同呢?

  (此时猎狗没有想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它害怕了等。开始猎狗想吃小麻雀,所以接近小麻雀时非常小心。)

  猎狗退缩的原因是什么?

  (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征服了。)

  四、课文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认真学习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强权的思想感情。

  五、情感升华:

  世界上有一种感情,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都是共通的,那就是亲情,它包括父爱、母爱。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这只富有灵性的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自己的幼儿,让我们又想起5·12大地震中一个个感人的爱的故事。还记得那位临死前还用自己的乳汁拯救着自己的孩子的年轻母亲吗?她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让我们的心灵为之一颤。

  六、课外阅读: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我很幸运有爱我的母亲”--贝多芬

  “她让我感到了美的诱惑!”--达尔文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女人虽然是最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七、拓展作业:

  1、收集名言。(交流)

  2、课外阅读〈〈猎人日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案 4

  教学目标:

  1、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2、掌握本课12个生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会用“无可奈何”“搏斗”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了解文中角色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麻雀是一种很常见的鸟。它没有漂亮的外衣,没有动听的歌喉,平时不会有人注意它。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鸟的`身上,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却很少有人发现。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少见的事。《麻雀》选自屠格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出示课件)

  二、自学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自学生字。反馈生字自学情况。

  2、默读课文,弄清课文里的几个角色,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

  3、理清文章条理,请学生口述练习:

  文章先写()再写()最后写()。

  三、再读课文:

  看看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关心谁?为什么?能不能从课文找依据?请把你的想法写在书上相应的位置。(从总体上谈感受)

  四、作业:

  熟读课文。小字及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课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想象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麻雀》一文,谁能借助板书,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渡:师讲述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课件展示小麻雀掉下来,猎狗露出牙齿的内容)同学们,看到这样一个画面,此时,你紧张吗?你最担心谁的命运?

  二、自主探究:

  1、第三自然段(小麻雀):

  (1)课件出示描写小麻雀的一段话。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段话,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麻雀?

  (2)指导朗读。

  (3)做课后练习三,想想课文是怎样把小麻雀写具体的?

  (4)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担心。

  (5)出示课件:描写小麻雀和猎狗的句子。指导分角色朗读。

  2、第四五自然段(老麻雀):

  (1)过渡:这么凶猛的猎狗露出了锋利的牙齿却又退回去了。出示课件。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有老麻雀的保护)演示课件。(仅是猎狗与老麻雀的画面,无动画)

  过渡:老麻雀是怎么做的?使得猎狗退回去了呢?(出示课件: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2)仔细默读这两段话。看看,从这两段话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些什么?一边读,一边拿出笔来在你认为很重要的句子或词语下画上记号,将你想到的内容用简单的话写在句子的旁边。

  (3)比较句子(打在纸上)引导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多问几个为什么(演示动画)

  A、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飞到猎狗面前。

  B、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它蓬起了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以上两组句子让学生通过讨论汇报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4)理解“强大的力量”句子。

  (5)教师激情点拨:母爱是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博大的爱,这种爱是一种奉献。它能产生强大的超乎寻常的力量,冲破一切艰难险阻,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自己的一切。你能读出这种母爱的情感吗?(生自由读、指名读,熟读成诵)

  三、读议课文六、七自然段

  1、母爱的强大力量使来势汹汹的猎狗怎样了?(指名读六自然段,评议朗读。)

  2、师:猎狗向后退,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3、师述:同学们,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这种爱就是世是最伟大的母爱。(出示课件:母爱)作者屠格涅夫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人,当他看到这一幕,同样为之感动。《麻雀》选自屠格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在原文的结尾,其实还有这样一段话:(打在纸上)是的,请不要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我想,爱比死,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同学们,世界上无论人或动物都有母爱,读到这儿,你对母爱一定有新的体会。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用一两句话写在书上,写好后站起来大声读出来。

  4、反馈。

  5、小结:

  心中有爱真好!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案 5

  教学目标:

  1、理解“扎煞”等6个词语的意思,读好难读的句子,学会用近义换词法、想象理解法等理解词语。

  2、学会用关键词复述课文,用批注法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猎狗慢慢地走近·····”

  3、初步体会“一种强大的力量”是指母爱的力量,并试着运用课堂学习到的技巧仿写片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同学们,虽然老师是第一次上我们班的课,但我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到了对朋友的笑意,既然是朋友了,我们就来聊一聊:我家旁边有一座球山公园,每天早晨,我都会被一群悦耳的鸟鸣声从睡梦中唤醒,你猜这些是什么鸟?

  2、引出课题:麻雀(板书)我们的祖先是这样造雀字的,我们来分析一下:上面是个小,下面是只鸟。演变成现代文字,你看懂了吗?关于雀的成语很多,来说说看?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这是一种不起眼的小鸟,可是在它身上,却发生了极不寻常的事。那是怎样的故事呢?来打开书,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次,试着理解。

  2、读得如此投入,老师都不忍心将你们打断。刚才老师把难读的词语整理了一下:

  (课件出示)

  摇撼嘶哑掩护

  先出示第一组,说说你的发现,(相同偏旁的.字组成的词语有强调、补充的作用)这样的词语还有······能说说他们的意思吗(用近义换词法理解词语,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扎煞搏斗拯救扎煞就是张开,伸张的意思,这组都是动词,可以用想象理解法来理解词语。理解了这些难理解的词语,再读读难读的句子,谁来试试看。

  3、出示句子。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有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往后退。(指名三个学生读,看谁读得最投入,最流畅)这里的三个它都是指同个角色吗?

  4、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

  5、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整理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掉落退。

  7、谁能理清课文的思路,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能不能根据板书,再把课文内容讲一讲。

  三、精读课文

  1、刚才你的讲述十分精彩,整篇哪些自然段特别精彩,请快速浏览课文,用五角星标在自然段前面。

  2、交流:出示4、5自然段。(大部分同学都关注到了第4、5自然段)

  3、师:让我们静下心来,仔细默读课文这两个自然段,看看从这两段中,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用笔把你认为最重要的地方画上横线,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想法。

  4、交流:师示范批注(别急,我来给大家做个示范,我划的句子是,看到了——,想到了——)(板书看到的,听到的)(我要把掌声送给你们,多么精彩的回答啊,瞧,学语文就是圈圈,读读,划划,想想,学习才能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

  5、猎狗是为了吃小麻雀,老麻雀是为了拯救小麻雀,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用文中的话回答)

  6、出示: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7、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站在地上,拍打着小翅膀。

  8、那句话好?说说原因。(写出了小麻雀的无奈,柔弱,娇嫩)(板书:写具体)

  9、还是一只怎么样的小麻雀?

  10、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看到的,想到的)说说哪些是看到的,哪些是想到的,又是怎么样写具体

  11、在小麻雀成为猎狗目标后,老麻雀是袖手旁观吗?用课文的句子来回答

  12、出示4、5自然段,老麻雀的这一部分描写(理解“落”说明老麻雀的救犊心切,写出了老麻雀速度快,指导学生朗读)

  13、它原本可以“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引读句子)

  14、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这强大的力量是指什么?指名生回答。

  15、这种强大的力量不仅震慑住了猎狗,连作者屠格涅夫也被震慑住了》原文结局是这样写的(出示原文结局)

  男女生分自然段读

  四、课外链接:在大自然当中,也常有类似的因为爱而产生强大力量的事情。比如海面上的信天翁和海里的鲨鱼(出示学习活动4)学习单。

  五、推荐书目:

  师引: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分享了麻雀关于母爱的伟大的故事,其实动物也和我们人类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还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故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案 6

  教材分析:

  《麻雀》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课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其免受伤害的故事,赞扬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学情分析:

  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小动物,但对于有关动物的母爱的文章,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关于老麻雀的行为,和猎狗的后退学生可能会理解不透彻。

  教学建议:

  1、体现“学用语言”的教学原则。即通过品词析句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将阅读和写作关联,促使学生把思想感情迁移到生活中,以表达真情实感。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围绕“爱”字展开教学,先整体感悟故事中的爱意,再逐一品析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形象,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想象情境,感受老麻雀对孩子无私的爱、感悟“爱”创造的奇迹;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恩有爱的生活,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伟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读、悟、演、写的方法逐步深入了解老麻雀对小麻雀深深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理清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难点

  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伟大母爱。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事例。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熟读课文,了解文中角色间的关系。

  难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麻雀》是十九世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一百多年来,这个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你们想读读这个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听录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自学生字,想想你用什么方法记字形,可与同学讨论交流。

  4、检查自学情况,借助字词卡,多种形式认读。

  5、同桌互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6、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标出自然段。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自由认读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2、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要写好这些生字有哪些地方必须特别注意?

  3、教师示范,指导书写。

  4、学生自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麻雀

  初步感知内容:老麻雀救小麻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2、通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些什么?

  二、默读课文,了解写作顺序

  1、根据课后第二题自学。根据题中的三个内容,试着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2、与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交流,了解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3、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为什么?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再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默读课文,讨论交流。

  (1)遭到大风猛烈的摇撼,从树上巢里掉在地上的小麻雀是怎样的?画出表现小麻雀弱小可怜的词语。

  (2)猎狗走近小麻雀,它想干什么?画出表现猎狗凶猛厉害的词语。

  (3)引导学生将上面的内容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小麻雀处境的危险。

  (4)就在小麻雀即将遭到不测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图文对照,讨论、探究:

  ①为什么老麻雀飞下来时像一块石头落地?

  ②在文中找出两个描写老麻雀“临战”前紧张姿态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③“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④老麻雀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⑤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老麻雀形象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动之情读出来。

  2、齐读第6自然段。

  思考讨论:凶恶的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是为什么?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3、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上文,品味感悟。

  (1)看到老麻雀和猎狗搏斗,“我”会怎样想?

  (2)“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并把它带走?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小结:母爱,这是存在于小生灵老麻雀身上的令人钦佩的伟大情感,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它驱使老麻雀放弃自己安全的环境,铤而走险飞落在凶恶的猎狗面前,誓与猎狗进行殊死的较量,掩护和拯救自己的幼儿。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和伟大啊!

  四、朗读背诵,积累语言

  1、把自己最受感动或最喜欢的段落找出来,多读几遍,熟读成诵。

  2、把自己读了本文后的收获与同学交流。

  3、提出自己还没弄懂的问题与大家讨论。

  4、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在采集本上。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2、老麻雀为什么使你感动?

  3、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赞颂一下母爱。

  六、课后延伸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这个动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用实际行动,回报妈妈的爱。

  板书设计:

  麻雀

  小麻雀

  救吃

  斗

  老麻雀猎狗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课件生动性、直观性等特点,让学生读、说、看、想,继续练习从内容体会思想,学会感受爱、挖掘爱。我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我从三个方面来着手:一、从听觉音乐上、语言上;二、从视觉课件上、图片上、电影片段上;三、课堂的结尾让思维放飞,意味深长。我还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产生疑问又在读中解决问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案】相关文章:

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通用10篇)08-31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1-18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09-27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精选15篇)09-15

部编版《落花生》教案范文(精选13篇)09-09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精选6篇)08-13

部编版《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2-22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部编版09-27

部编版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1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