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24 07:32:4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汇编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汇编8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二、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的义项,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四、背诵课文2~5段。

  教法及思路:以诵读法学习本文。

  一、读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二、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三、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写作背景。

  二、疏通文意,通读全文。

  一、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

  课文。

  1、作者:见课下注释①。教师补充: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2、写作背景:见课下注释①。教师补充:《新唐书·文艺传》记滕王阁诗会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二、通读全文。

  1、通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看注释注音。

  2、看注释,粗通文意。

  3、集体齐读课文。要求:分段读,师个别指导正音,节奏校正。

  明确:诵读的停顿关系到语气的准确性,本文是骈文,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六,也少数七字句。

  四字句的读法只有一种模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模式:

  (1)、孟学士/词宗;访风景/崇阿。

  (2)、临/子之长洲;穷/屿之萦回。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七字句读法有四种: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3)、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天/一色。

  (4)、都督/阎公/之雅望。

  4、熟读课文。

  三、

  作业:背诵课文2~~5段。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语文练习使学生巩固学会的g、k、h、j、q、x、z、c、s、zh、ch、ri。

  2、能读准以上音节的发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以学音节的`读音。

  1、跟老师读一遍,学生齐读一次。

  2、自己和同桌同学互读,并互相检察。

  3、老师抽察。

  二、完成练习

  1、我会连。

  看图把正确的音节连到相对应的图片上。

  2、我会读

  (1)绕口令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四十不是十四,十四不是四十。

  (1)读一读,写一写

  p-qd-qz-zhn-hq-gü-yu

  三、我会说。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睹、弛”等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熟视无睹、彬彬有礼、翩翩起舞”等词语。

  2. 巧妙引导学生学会借助词语提炼课文主要内容,并能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品读课文,领悟课文先概括后具体叙述的表达方法,积累优美的语言。

  3. 了解泰国大象的特点,感受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体会大象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课前谈话

  同学们,旅游,能让我们旅途中放松心情,收获快乐。有一种旅游必须身临其境,有一种旅游却可以足不出户——就是“神游”!现在,老师就带着大家去神游一个美丽的国家:泰国(播放图片)。

  简介:泰国有着“千佛之国”的美誉。这里到处是金碧辉煌,尖角高耸的庙宇、佛塔, 随处可见精致美观的佛像,为泰国的热带风情平添了许多神秘的气息。泰国还有“万象之国”的别称呢(出示图片)你见过大象吗?你能说说对大象的了解吗?

  一、揭示课题

  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对大象的感受。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赵丽宏去感受与象共舞的另一番情趣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大象

  1.让我们快速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笔下的泰国大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巡视指点

  2.交流初读收获:泰国大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抓住文中的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话来概括地说说 板书(印象)板书:中心句

  (自由说)点评 {你说的很有意思。

  {你很会抓关键词语来概括课文内容

  {你还会从课文中找中心句来说呢!像这样的句子谁再来补充?

  小结学法:看来同学们对课文都了初步的印象,像这样的课文,我们有时候可以抓住中心句来读懂它。

  3.现在请你带着对泰国大象的感受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文中描写大象的词语吧

  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效果,你能说出几个词语呢?

  简单交流——点评,引导归类

  {1.准确,量大——你找到了描写大象悠闲、聪明而有灵气的词语

  {2.只找到一两个词语——你找到的是描写大象……谁还有补充吗?

  小结:【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把课文读得很细致,记住了很多词语,不少同学还在文中留下了读书的.痕迹,真是个好习惯。

  同学们找的这些词语,描写了大象多方面的特点,让我们来分类积累一下:(出示表格)试着自己积累一到两组,速度快的可以多积累一些,把字写端正。

  交流:你积累了哪组词语?谁来补充?——

  4.老师也摘录了一些,请你先对照一下,没有写的可以补充完整。

  5.朗读词语: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组词语吧,你看到了怎样的大象?谁来读?第一组

  {读得不好:不要紧张,你把语速放慢点,可能就会读出那悠然自在的感觉,你再试试!

  谁再来试试!{真是一头悠闲自在的大象啊}——请女生像她一样,一起来读读

  第二、三、四组词语:

  后面三组词语请大家先自由读读,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出大象的特点。

  谁来读第二组?

  {我想,如果你能加点气势,肯定能读得更好!你再来读读!——谁再来读读?

  {你真是一头勇猛、能干的大象!

  {请男生一起来读读—— 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大群勇猛、能干的大象。}

  第三、四组 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小结:我们积累了这么多好词语,透过它们,我们看到了悠闲温和、勇猛能干、聪明而有灵气的大象。在平时读书时,我们就可以这样分类积累词语,提高学习的效率!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想想作者运用这些词语,给我们描写了哪几个画面?请你用概括小标题的形式简练地写在语段旁边。——板书:画面 巡视指点

  自由交流:相遇 按摩 跳舞

  同学们刚刚说到的大象会为人们做按摩非常有意思,老师和大家一起合作地来读读这个画面:请同学们读大象的句子,努力体会蓝色的词语,其余老师来读!

  小结:这画面可真有意思啊!

  四、升华感情

  1.但是最让作者难以忘怀的还是——看大象跳舞(生接)——那是在芭堤雅的东巴乐园,一群大象为人们表演——出示第5自然段部分

  2.让我们自己读一读这段话,边读边体会描写大象跳舞的词语,告诉我,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预设:

  【动作:你说的这些都是大象舞蹈的——板书动作 你找到了这一句

  大象的舞蹈动作有哪些?拿起笔圈一圈!交流——在一般人印象中,大象总是很——笨重的——可是这里的大象的舞蹈,却给人?的感觉——谁能带着轻盈的感觉为我们读读第二句。

  {读得不好:你读书时可以想象一下画面,用轻快的语气,可能会读得更好!你再读读!——轻盈多了!谁再来读读?

  {读得好:真是一头舞姿轻盈的大象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大象的舞蹈,读出节奏感

  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画面——你感觉到了那里热烈的气氛 板书

  怪不得人们都要拥上去和大象跳舞呢,这个拥字让你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么样?

  【表情引导:人们是那么快乐,脸上都带着快乐的笑容,那大象呢? 板书表情

  大象也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引读最后一句:我想,如果大象会笑……

  4.小结:这样热烈的气氛,这样快乐的人群和大象一起舞蹈,其实这就是——“与象共舞”, 这境界如此美好,怪不得最令作者难以忘怀!

  配乐齐读:让我们一起伴着音乐,融入热烈的气氛中,与大象共舞吧!

  ——小结: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感觉到自己仿佛已经身在泰国了。

  【作家冰心曾这样说过:“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这与象共舞的境界就是一种真正的美,和谐的美。 板书和谐

  这样的和谐之美都来源于作者那美妙的文字。

  五、小练笔:

  作者正是通过围绕中心句写的方法,抓住热烈的气氛、大象的动作和表情,以及人们的感受,让我们感受到那和谐美好的境界。我们也来学着写写吧!

  1.看视频: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视频,分别是看大象投篮和倒立。请同学们边看边注意当时的气氛,大象的动作和表情,想象人们的感受。听清楚了吗?

  ——观看视频——我们还可以从图片中寻找灵感。出示图片2张

  2.回顾词语:看了视频,你脑海里出现了哪些词语?你还可以运用本课积累的词语——出示,哪些可以运用?现在我们要开始写了

  3..出示题目:请你选择其中一题,以它为开头,模仿者作者围绕中心句写的方法,把那快乐的气氛、大象的动作、表情和人们的感受写出来。

  2.学生开始写 幻灯片展示

  3.交流点评3-4人

  六.总结全文

  “与象共舞”这样的美好和谐的境界,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最向往的呢?也许有一天,我们与大自然中的一切,小到一朵花,一棵草,也能达到这“与象共舞”的和谐境界!让我们共同期待!

  板书设计:

  与象共舞

  悠闲、温和 相遇 中心句

  勇猛、能干 气氛

  聪明而有灵气 按摩 动作、表情

  跳舞 人们的感受

  和谐

语文教案 篇4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慈母情深语文教学教案,我们来看看。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用联系上下文及词素分析法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指导学生抓住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深情。

  【教学过程】

  学案

  教案

  一、学习提纲

  第1、自学生字、新词,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及词素分析法理解下列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

  第2、读通读顺课文。

  第3、跳读课文,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写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4、默读课文第二段,勾画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想一想,文中的母亲是一个( )的母亲。

  第5、默读课文第二段,勾画我行动、心理活动的句子,我对母亲给钱让我买书有一种( )的深情。

  二、练习提纲

  第1、抄写、背诵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精美句子。

  第2、以母亲的爱为题,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写母亲关心你的一件事。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理作者思路

  第1、(1~4)想买《青年近卫军》

  第2、(5~33)妈妈给钱买书

  第3、(34~35)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二、细读探究,体会母亲对我的深情

  第1、母亲的爱:

  ⑴ 外貌描写──瘦弱的母亲。

  ⑵ 行动描写──贫苦、辛劳的母亲。

  ⑶ 语言描写──通情达理的母亲。

  (勤劳、善良、慈祥、深爱儿子)

  第2、我的爱(反衬):

  ⑴ 行动描写。

  ⑵ 心理描写。

  (感动、心疼、崇敬、感激、热爱)

  三、自主评价学习收获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苏武牧羊在胡十九年受尽磨难,但始终没有改变一心为汉的浩然正气,把这一 点作为指导习作的重点内容。

  2.综合运用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苏武的知识,并加以适当联想,使习作内容丰富生动。

  二、教学策略

  1.理解是基础,想像是关键。本次习作要以《苏武牧羊》课文为主要依据,重点表现出苏武坚贞不屈的气节。

  2.仅仅改写课文不够,还应该组织自己所掌握的材料,使习作更加翔实。但也不要把这篇作文写成记实性的文章,那样就变成了历史研究。相关提示请参看教材中的“表达提示”。

  3.评价本次习作可以着眼以下几点:一是看是否表现出了人物的品质;二是有没有把歌词所描绘的画面以及自己所了解的故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三是想像是否丰富而合理。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8个汉字,并会口头组词,会写4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并试着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

  1、学会8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

  1、“农”、“当”的写法

  2、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稻穗图、小黑板、磁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向老师有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

  (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向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向老师给他讲讲道理。(……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师出示“辛苦”,教读。

  你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

  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平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观察图画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

  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师写,生书空。)

  全班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听录音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如果会的同学能跟录音机一起读,也不必加以制止,追问一句:“你从哪里学会的?”提示学生:我们可以从许多地方学习知识,希望小朋友们做个有心人。

  2.过渡:由于这首诗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背诵,所以直奔本课的生字。这首诗你们会背了,里面的生字你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中的生字词,看谁学得又对又快。

  (二)认读生字

  1.下面请你轻声读课文,用手指指着课文,圈出带红色音节的生字。

  2.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学习生字的主要方法:你们平时都用哪些方法来学习生字?(拼读音节、问同学、问家长、问老师。)

  3.小朋友们归纳得真好,那就请你赶快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吧。(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播。)

  4.学习完生字以后,请你给同桌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

  5、抽生教读生字。

  6、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出示词语:悯农 日当午 谁知 汗滴 粒粒 辛苦)

  抽生读,齐读。

  7、在词语中你认识了生字,那么老师把生字单拿出来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说出来。(当读到“午”时进行扩词,从而理解“日当午”。)

  8、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抽生读课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书,认真听,听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哪个跟你不一样,等会儿请你给他指出来。

  9、齐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刚才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抽生答。(……我知道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3、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很辛苦?自己读一读。

  重点指导:汗滴禾下土 粒粒皆辛苦

  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

  4、师范读全诗。

  5、齐读。

  6、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五、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一)捡稻穗游戏,复习生字

  1、秋天来了,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庄稼获得了大丰收。你们看: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摇摆,好象在向人们微笑。收割后,还有一些稻穗遗留在了田地里,下面咱们一起去捡稻穗。你可以任选一颗,读出后面的生字,然后放到篮里。(师贴稻穗图,画篮子)

  2、抽生上台拾稻穗,然后反过面贴于篮子里。

  3、你打算把带哪个字的稻穗送给谁?为什么?

  (二)指导写字

  (出示“农、当、汗、午”)

  1、你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

  2、重点指导“当”,认识小字头,学生认真观察书上的笔顺,然后书空。

  指导“农”,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一笔?

  3.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4.学生练习写一个字,同桌互评,然后再写一个。

  五、总结全文

  (板书)

  悯农

  辛苦

  教学点评: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两三岁的小孩都会背诵,因此,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教师在设计时可以围绕一个“辛苦”,从帮老师解决难题引出“辛苦”,看图了解“辛苦”,到读诗句感受“辛苦”,从而把学生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1、开头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乐于去解决。

  2、现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生字的学习,诗句的感悟,全是学生自主观察,学习。

  3、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习。

  4、如果能从生活中找到相关的照片,录象资料,或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将更能从心灵上让学生受到教育。

  5、朗读的指导还要更细致。

语文教案 篇7

  【单元教学设想】

  走进本单元:巧妙绝伦的中国石拱桥、风景如画的苏州园林、宏大壮丽的故宫博物院、多姿多彩的'桥世界、古色古香的屏艺术,美景无限;领略丰厚的文化内涵,感受多样的说明风格,探求独特的表达技巧,其乐无穷。

  学习本单元,要求:

  1.立足课内,衔接课外,丰富科学知识,陶冶爱国情操。

  2.观察说明对象,明确对象特征,培养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3.理清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把握文体特征。

  4.探究说明技巧,体会不同风格,激发写作兴趣。

语文教案 篇8

  知识与技能:

  1、对本单元的词语进行归类复习与巩固,积累词语。

  2、学写比喻句,学会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事物描写生动。

  3、学习苏东坡“灵隐题联”的故事,以《灵隐题联》为依托,开展“趣味语文故事会”。

  4、自主阅读记景抒情散文《落叶》懂得奉献、给予可以让生命变得温馨、美丽而精彩。

  5、完成一篇《我喜欢的一处风景》的习作。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读、说、写等练习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词语,在写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读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积累词语以及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1、学写比喻句。2、完成习作。

  教学准备

  1、预习语文乐园一。

  2、查找资料,准备“趣味语文故事会”。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新学期的第一个“语文乐园”向我们敞开了大门,快进来看看,这里都有些什么呢?

  二、词语超市

  1、课件出示词语,自由读词语,教师巡视,看看学生是否需要帮助。

  2、轮流读词语,纠正读错的字音。

  3、复习了解词义。

  4、不懂的词语提出来,、词典或大家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5、分小组用词语口头造句比赛。

  三、金钥匙

  1、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

  2、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3、指名回答。

  4、口头练习造比喻句。

  5、集体评议。

  6、小结:造比喻句时,一定要注意这两种事物有类似之处,通常把抽象的、复杂的用具体的、简单的事物来说明,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这些词语。

  2、造5个比喻句。

  3、预习“阅读欣赏”。

  第二课时

  一、自主阅读

  1、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2、学生根据提示,进行自主阅读。

  3、读了这篇散文,你明白了什么?

  4、分组朗读,评出读得最好的一组,表彰。

  二、语文故事

  1、自读短文,思考:故事讲了什么?苏东坡是什么时代的文人?有关苏东坡的其他文学故事你有没有读过?

  2、全班交流讨论。

  3、什么是趣味语文故事?

  4、小组讲故事:注意不要照搬照念,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小组内评一评、讨论:谁的故事讲得最好?

  5、小组派代表到班上讲故事。

  6、评出故事明星,谈你的收获。

  三、布置作业:

  1、以“趣味语文故事会”为题材写一篇日记。

  2、预习“语文生活”。

  第三、四课时

  一、语文生活

  1、课文借鉴 在这个单元里,同学们学习了《美丽的“三潭印月”》、《“天涯”踏浪》等课文。这些课文内容虽说不同,但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作者是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来写的的。我们今天要写的习作也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2、思路形成 本次作文要求我们写喜欢的一处风景,大家回顾一下,你最喜欢的一处风景是哪里?你看到的景物什么样?像什么?这处景物过去什么样?和哪儿的景物有联系、有相似之处?关于景物有怎样的故事或者传说?关于景物前人有哪些描述?从景物的历史、现实中你有怎样的感悟、感想?

  3、提纲举例(以课文为例) 4、习作(1)梳理思路,完成写作提纲。(2)题目自拟。(3)修改。(4)誊写。(5)讲评。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12-22

小学语文教案08-03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8-18

实用的语文教案12-06

语文《画杨桃》教案04-21

小学语文教案10-07

【荐】语文教案02-15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10-18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07-27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