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语文教案万能

时间:2023-04-21 10:10:1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教案万能模板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万能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万能模板

语文教案万能模板1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3. 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4.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酷热。

  二、重点难点:

  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看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学问。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1、导入 新课:

  ①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说说词义。

  ②过渡到新课。

  ③板书课题:2 学会查“无字词典”

  ④设疑:

  “无字词典”指什么?

  怎样查“无字词典”?

  2、初读课文。

  ①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②指名试读课文。

  ③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慧不断

  ④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⑤识记词语,描红。

  五、作业 :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语文教案万能模板2

  【教学设计】

  《荷花》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用第一人称描绘了公园里满池荷花的漂亮风光。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观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方面,难点是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为此,运用电教媒体形成优化的教学过程,在解决教学重点的同时,既可培育学生的观看力,又可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强化对学生想象力量的训练。电教媒体所创设的美景给学生以多层次的观赏,让学生得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培育学生听、说、读的技能,提高他们观看、想象以及赏析词句的力量。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并启发学生绽开想象,进展学生观看、想象力量。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构造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达力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说明】

  1、围绕训练目标,创设情境、引导情趣:

  为使学生对满池荷花有真情实感,特设计宽银幕投影,以增加空间效果。用轻柔的音乐和描述性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漂亮动人、风姿妩媚的荷花池旁。初步的欣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继而图文对比,帮忙学生理清第三段的脉络: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并按这一挨次显示相应的情境,指导学生读文赏析。

  2、借助情境,理解词句:

  凭借电教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从形象到抽象,理解词句含义,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课文里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 “冒”字,学生难以正确理解,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晰。若设计卡通式的动景,让学生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慢慢往上生长的.过程,从而领悟到“冒”是往上升,是在荷叶的缝隙间长出来,体会其长势。进而再与“钻”比拟,进一步体会用词的精妙。通过电教媒体的帮助,不仅使学生正确理解词句,从静态中体会荷花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活泼思维,增加美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3、神化意境,陶冶心情,朗读升华:

  课文第四节,想象了荷花的动态美,是全文的难点。其中“我仿佛是一朵白荷花,穿着洁白的衣裳在翩翩起舞”一句,更难领悟。采纳一幅神化的意境:满池荷花的静景配以仙女翩翩起舞的动景,让学生欣赏,使学生理解看荷花的心情和神情,再通过一个口头句式训练:“我( )地看着满池荷花……”让学生自己感受表述。并再次面对荷花的特写镜头,诵读课文,在神化般的意境中,增加美感,陶冶学生的身心。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创设情境,学习第一段

  1、提醒课题:《荷花》

  2、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荷花池旁。

  (教师同时翻开三架投影机,使宽银幕上的满池荷花刹那间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3、学习第一段:

  ⑴ 读第一段,思索:为什么我一闻到芳香,就抓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呢?

  ⑵ 指导朗读,要求学生把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宠爱,盼望看到荷花的一种迫切心情读出来。

  二、观美景,入意境,品词句,学习其次段(重点)

  1、师:我们应当根据什么挨次来观赏呢?

  (听录音,指导看投影)

  2、图文对比,理解词句:

  ⑴ 荷叶是什么样的呢?轻声读课文,划出描写荷叶的句子。让学生观看画面,理解“挨挨挤挤”,抓住词语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外形大,颜色美。

  ⑵ 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冒”出来的录像并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通过卡通式的动景使学生理解“冒”的意思,与“钻”进展比拟,知道“冒”显示出荷花生气勃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⑶ 在诵读、观看的根底上对一池亭亭玉立的荷花进展赏析。

  (运用电教画面,让学生在观赏中对“只有绽开两三片花瓣,全绽开的,含苞待放的荷花”表示自己的感受,从而进一步领悟满池荷花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⑷ 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呢?将画面上荷叶掩盖住,消失在眼前的是一朵朵荷花,让学生理解荷叶可以衬托荷花的美。

  3、观赏满池荷花的组合美:

  ⑴ 师:为什么“我”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呢?

  ⑵ 欣赏姿势各异的荷花,结合朗读指导。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绽开想象的翅膀,充分表达自己对荷花的宠爱,使学生爱美的情感得到升华。

  4、为什么说这是一幅活的画?

  结合上下文理解。

语文教案万能模板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新词。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方的是什么。并从中受 到启发。

  3.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生字新词和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

  2.提醒寓意,理解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教学安排:

  一、揭题解题。

  l.观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

  3.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它的看法对不对?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读生字、词语。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听准生字的读音,看看课文分几个自然段?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4.这是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它们为一件什么事争辩?谁的意见对?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第1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井沿是指哪里?(看图理解井沿。)

  2.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说说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些什么?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次对话。你从哪儿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我从天上来要用表达的语气读,语调要平缓。

  3.读青蛙和小鸟的其次次对话。大话是什么意思?课文里的大话是指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多大?

  4弄错是什么意思?小鸟说谁弄错了?弄错了什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小鸟为什么会说天是无边无际的?(由于小鸟飞了一百多里。)

  5.指导朗读其次次对话。朋友,别说大话了!··有那么远吗?要读出劝说的语气,其次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你弄错了要读出确定的语气。

  6.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7.青蛙为什么笑?(它认为自己的意见对,是小鸟错了。)

  8.小鸟笑什么?它为什么劝青蛙出井口看一看?(小鸟笑青蛙确实是弄错了,还自以为是。由于青蛙成天坐在井里,看到天的范围只有井口那么大,看不到井范围以外的天,这就是它看错的根本缘由。假如青蛙能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就能看到天究竟有多大。)

  9.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表现出青蛙很自信的语气,小鸟急躁劝说的语气。

  四、朗读全文,思索:

  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争辩,都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对方错了,你认为谁对谁错呢?为什么?

语文教案万能模板4

  教学目标:

  1、积存运用四字词语。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情。

  重点: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难点: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情。

  课时: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27,黑人少年出售的木雕象墩构思新颖,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但卖木雕的黑人少年更得意,更让人感动。这是一位怎样的少年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黑人少年的心灵,一起品尝这份感动吧

  1、自由读文,画出描写黑人少年言行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体会。

  2、生汇报

  3、抓圆满这个词让学生找出含有这个词的句子。(指名读)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问)

  (1)、我为什么圆满?

  (2)、少年为什么圆满?

  4、解决“我为什么圆满?默读1—6段找缘由同时完成填空练习。

  5、出示填空练习:(读一读,再试着填一填)

  (一)学习瀑布的壮丽。理解“名不虚传”“游人如织”。

  (二)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象墩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指导朗读,积存运用四字词语。

  6、 小结:就是这样一位真诚的少年,他专心体会着顾客的需要和感受。同学们,我由于带不走木雕而圆满,可是这位少年为什么也露出一丝圆满呢?

  7、试着说一说。阅读课文后一局部。

  8、汇报缘由。

  9、引导出问题:少年为什么在猜想并证明我是中国人后露出圆满的神情呢?(世界游客那么多)他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朋友呢?

  10、介绍中国援建铁路资料

  11、师总结,板书。

  12、教师激情引读:

  正由于我们中国的`无私救济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非洲人民,所以,少年把中国人当成朋友,由于朋友圆满所以也跟着圆满。多么真诚得意的少年啊!让我们齐读最终两段,读出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意。

  身处异国他乡的我,听到少年说:我们是朋友,怎能不让我感动,让我们读出这份感动吧!

  一位一般的卖木雕的少年,都懂得珍惜我们中非两国人民的友情,这怎能不让我们感动呢!让我们再次饱含深情的读出来吧!

  小结:他笑了,笑得那么得意,这位非洲少年得意的形象不仅深深的刻在的心里,我想他也深深的刻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位热忱恳切,对中国人民有着友好情意的黑人少年说点什么?

【语文教案万能】相关文章:

语文天地教案01-06

语文关怀教案03-04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8-18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10-18

小学语文教案08-03

语文《新型玻璃》教案06-08

《语文园地六》教案02-11

《习作》语文教案02-18

《欢庆》语文教案09-23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