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百文网手机站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时间:2022-12-14 08:27:59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技能目标:

  能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探索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的规律,能正确地进行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换。

  情感与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去,愿意和同学合作交流,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和认识24时记时法,正确地把两种记时法表示的时间进行互换。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理解0时和24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1、创设情景

  老师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想听吗?

  小明是足球迷,小刚告诉他,星期六8时有球赛。小明早早就打开了电视机,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播放。你们猜猜: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猜测)小明等呀等呀,等得有点不耐烦了,就打电话去问小刚,一问才知道,原来不是上午8时而是晚上8时。(板书两个时间)

  小结:像这样说成上午……、下午……、晚上……的记时方法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用的,我们称之为普通记时法。(板书普通记时法)

  2、引出课题

  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时间,如果不说明是什么时候的几时,容易产生误会,引起混乱,还可能误了大事,所以通常我们都要说清楚是上午还是下午。

  大家都喜欢看电视吗?出示节目预报。你喜欢看什么节目呢?你喜欢的节目是在什么时候播出的?(电脑出示)这些14时、18时,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记时法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4时记时法。(板书课题:24时记时法)

  二、引导探索

  1、认识0时到12时

  (1)播放新年钟声敲响的录像,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0点钟声用敲响)也就是说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0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是0时。(电脑出示钟面图)那时你一般在做什么呢?(睡觉)可能还在做梦呢,在甜蜜的梦境中崭新的一天开始了。板书:0时

  (2)(点击电脑,时针转动)时针转到1时现在是什么时间了?(1时、凌晨1时)板书:凌晨1时

  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1时。

  (3)时针转至8出现学生升旗图片。问:现在又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与你的同伴互相说一说,谁来说?

  上午8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8时。板书:8时上午8时

  (4)(时针继续转动到10,汇报,再转到12)时针走了一圈,现在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自己轻声说一说,谁来说?

  中午12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12时。

  (5)小结:从0时开始到12时已经经过了几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中,用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表示时刻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

  在这12个小时中,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要加凌晨或者上午;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不要加凌晨或上午

  2、学生自主探索认识13时到24时

  (1)时针接着往下转一大格,现在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与你的同伴讨论一下。

  得出下午1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是13时,13时就是下午1时。

  (2)(时针继续转动),用24时记时法表示,自己填一填,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3)现在是24时,一天终于结束了,同时意味着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所以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从13时到24时又经过了几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中,用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表示时刻又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

  3、组织讨论:

  师: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一共是几小时?(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一天24时小时的情况。(电脑)小朋友仔细观察用两种记时法表示的时间,对比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吗?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秘密最多。

  (1)小组交流

  (2)小组汇报

  (3)教师小结

  三、应用

  1、想想做做。请你根据每一幅图上小朋友的活动情况,说一说这是什么时候的几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几时?

  2、你在日常生活中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

  3、想想做做2-5,7-8(视时间情况而定)

  四、拓展

  想想做做的第6题。给钟面画上时针。

  五、你知道吗?

  学生自己阅读“你知道吗?”,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的相关资料,相互介绍,增长知识。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结束语:一天24小时人人拥有,聪明人珍惜时间,每分每秒都有收获,愚蠢的人只顾眼前的享受和玩耍,让时间白白的从身边溜走,最终一事无成。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4、例5,“练一练”和练习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初步认识“倍”的过程,联系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个几”和“倍”的联系。

  2、在认识“倍”的教学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

  圆片数个,例5花图、线段图等。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新课

  1、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圆片。

  (1)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4个,第二行摆几个圆片?

  (2)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要摆2个3,第二行摆几个圆片?

  (3)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的圆片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几个圆片?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老师演示:第一行圆片摆了3个,第二行摆跟它同样多的3个,这时第二行的个数就是第一行圆片的1倍。请你也来摆一摆: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1倍。

  2、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边摆边想:1倍该怎么摆?

  3、题目要求我们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请你想一想接下去该怎么摆?(学生动手操作后)谁来说一说第二行圆片摆了x个x。

  4、完整地说一说:第一行圆片有3个,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了2个3。

  5、如果老师要求你们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又该怎样摆呢?如果是6倍呢?1倍呢?(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圆片,并完整地复述:第一行圆片有3个,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x倍,第二行摆了x个x。

  6、巩固练习:

  (1)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

  第二行摆x个x,第二行一共有x个圆片。

  (学生先独立摆一摆,再说一说。)

  (2)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第二行摆x个x,第二行一共有x个圆片。

  (学生独立操作,并能完整地说一说。)

  (3)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x倍。

  第二行摆了x个x。

  (4)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x倍。

  第二行摆了x个x。

  三、教学例4、例5

  1、教学例5

  (1)直接出示例5。

  (2)谁来说一说:菊花的朵数是月季花的x倍。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月季花有2朵,菊花有3个2朵,菊花的朵数是月季花的3倍,菊花一共有6朵。

  (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2、教学例4

  (1)出示例4。

  (2)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几倍,你是怎样想的?

  (3)谈话:如果我们把灰带子的长看作1份,花带子的长就是这样的4份,(老师边讲边将花带子与灰带子进行比较)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4倍。

  (4)在花带子的后面再添上一段,现在花带子的长有这样的几份,那么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几倍呢?再添上2段呢?

  (5)在灰带子的后面加上一段。

  我们把现在灰带子的'长看作1份,那么花带子的长就有这样的几份?现在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几倍?你是怎样想的?

  (6)我们把现在灰带子的长看作是1份,那么花带子的长就有这样的几份?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几倍?你又是怎样想的?

  四、应用拓展

  1、白皮球

  花皮球

  花皮球的个数是白皮球的x倍。

  2、学生独立思考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谈话:老师要求花皮球的个数是白皮球的2倍,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拿去花皮球的2段,也可以给白皮球加上一段)

  4、请你也来设计一道类似的题目,同桌一个人出题,另一人根据同桌的意思画一画,摆一摆,再说一说。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跟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

  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x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1)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2)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

  60分=1时(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x分,1时比45分多x分。

  (2)一节课是x分,课间休息x分,再加上x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计算,用家到学生经过的时间来组织教学。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得出计算的时间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细致引导,通过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实际应用巩固所学。通过不断地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小升初数学复习教案08-20

2017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练习03-10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的教案06-21

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03-20

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02-24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精选8篇)07-29

2017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08-26

2017年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卷10-28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1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