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百文网手机站

小学劳动课教案

时间:2022-09-03 08:18:1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劳动课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劳动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劳动课教案

小学劳动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2、初步使学生养成有条理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怎样把学习用品有条理地装进书包。

  教学难点:

  按类整理,课本类是按照使用次数的多少排列顺序。

  教学准备:

  书包、课本。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下面我说一个谜语,大家听好,考虑好了再举手回答谜底。

  身体短来耳朵长,各种知识肚中装。上学我要把它背,放学我要它帮忙。

  书包是同学们离不开的物品,我们要把各种文具、作业、练习本、书本等装入书包,然后背着书包进入学校学习,放学时,又要把学习用品装入书包,背着它回家去。怎样把学习用品有条理地装进书包,怎样用正确的姿势背书包,正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装书包

  1、整理分类。

  我们使用的学习用品较多,有课本、作业本、橡皮、铅笔、文具盒等。先将这些东西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课本类,一类是作业本、练习本类,还有一类是文具类,如橡皮、铅笔、小刀等。然后按类整理,课本类是按照使用次数的多少排列顺序,语文课时多,放在最上面,其次是数学,依次是思想品德、自然、音乐、美术、体育、社会、劳动。要让学生记住这一顺序,以便取放。作业本、练习本也要按照科类或按课上使用课下使用分,文具要装入文具盒内,让学生练习,同桌检查。

  2、装书包。

  所有的学习用品整理分类后,即可装书包,要先装课本类,再装练习本类,最后装文具类。装好后,同桌要互相检查一下,然后,老师训练学生熟练地取出、装入某种学习用品。反复练习几遍。书包整理好后,要放在桌洞里或桌旁,如果在家里,可以放在自己的写字台上或挂在适当的地方。

  三、讲授背书包

  1、认识不同样式的书包:单肩式、双肩式、手提式。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双肩式书包。

  2、背书包的方法。单肩式书包可以将带子直接挂在左肩或右肩上,书包顺势垂挂在左腰或右腰下;也可以将书包带子套过头,带子挂在左肩,书包垂挂在身体右侧。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背法,都要将书包带子的长短调整好,而且左右肩轮换使用。

  3、可简单介绍一下手提式、双肩式书包的背法。

  四、练习背书包。可按小队分组,让学生背起书包,在教室里走一走。

  五、小结。

小学劳动课教案2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二、结合口风琴的键盘位置认识字母谱f、s,并能准确地吹奏。

  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聆听《劳动歌》

  1、初听前,教师可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学生听音乐的兴趣。

  听后提示:《劳动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复听时,自编动作表演,可分小组设计动作,尤其对“用力”的表现。使学生通过动作表现、理解劳动内容。

  二、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

  1、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感受歌曲。

  2、启发学生叙述妈妈对自己的呵护、辛劳,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3、歌曲中的妈妈可以理解为其他和辈,再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创成新歌词演唱。

  4、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得好。

  三、编创与活动

  1、结合键盘图认识字母谱,知道手的位置。让学生看图说出f用4指,s用5指演奏。

  2、教师带着学生依次吹奏五个音,让学生动脑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吹奏这五个音,吹奏的方法有多样。

  3、在三个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组填写唱名字头,以小组为单位填充旋律,看哪一组填充得好、唱得准确。

  4、可以在教室里画上格子,填上字母谱边走边唱。看谁唱出的旋律多。

小学劳动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彩泥制作大公鸡。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有创意地制作大公鸡

  制作准备:

  彩泥。

  制作过程:

  1、导入:

  大公鸡挺拔矫健的身影,再加上一身光滑漂亮的羽毛,总是显得那么自信。我们来用彩泥制作大公鸡。

  2、观察思考

  彩泥制作的大公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在造型和色彩上各有什么特点?

  3、实践探索

  A、塑造身体

  1、选择2—3、种颜色邻近的彩泥,揉合后做公鸡的身体,使其色彩更加丰富。

  2、将彩泥搓成一头粗一头细的条状,并将细的一头向上弯曲。

  提示: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比例大小的协调。

  B、刻划头部

  1、选择红色彩泥做鸡冠,黄色彩泥做鸡喙并安装好。

  2、选择白色和黑色彩泥做鸡眼眶、眼睛,安装在鸡头部的两侧。

  提示:注意大胆使用鲜艳亮丽的颜色。

  C、添加翅膀和尾

  用搓、剪的方法装上翅膀和尾等部分。

  D、安装基座

  做一个大小合适的基座。把大公鸡安装在基座上。

  4、思考与实践

  你还能依据动物的基本特征做出其他可爱的小动物吗?

小学劳动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彩泥制作小拖鞋。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有创意地制作小拖鞋

  制作准备:

  泥,泥浆,雕塑刀,牙签,擀面棍,布等。

  制作过程:

  1、激趣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穿的拖鞋的式样可多啦。让我们用泥做双漂亮的'小拖鞋吧!

  2、观察思考

  说一说你的小拖鞋的式样。观察泥拖鞋,你能看出它是怎样做成的吗?

  3、实践探索

  让我们用泥板粘接的方法做一双泥拖鞋吧!

  A、制作泥板

  把一块泥巴擀成板状。

  B、制作鞋底、鞋面

  先用牙签画出鞋底、鞋面的形状,再用雕塑刀切割成型。

  C、粘接鞋面

  先用牙签在粘接处划几下,让表面变粗糙,然后再涂上泥浆,把泥制鞋顼和鞋底粘牢。

  D、装饰成型

  你能把你的小泥拖鞋装饰得更漂亮一点儿吗?

  4、思考与实践

  拖鞋的样子可真多。你还能用这种方法做出其他样式的拖鞋吗?泥拖鞋在特制的窑炉里高温烧制后会就成陶瓷。如果有条件。你也可以试一试。

小学劳动课教案5

  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老师爱我们,为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爱老师,就要,接受老师的教导,多与老师交换意见。

  教学要点:

  1、老师爱我们,为我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2、我们爱老师,要,接受老师的教导。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提问法。

  教具准备: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诗朗诵(灯片出示)

  ①、比一比,看谁朗诵得最好

  ②、全班齐朗诵

  ③、读了这首小诗,你有什么想说或想问的吗?

  2、揭题并板书

  二、学文明理。

  1、自由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灯片出示)

  A、桃桃看了白发和作业本上的红叉叉,为什么心里怪难过的?

  B、你认为我们怎样做才是?

  2、学生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你弄懂了哪个问题就回答哪个问题。

  4、教师小结

  三、辨析导行。

  1、想一想

  读故事、看图、讨论,感谢老师,最好的行动是什么?

  2、议一议

  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怎么做?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四、总结。

  老师爱我们,为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爱老师,就要,接受老师的教导,多与老师交换意见。

  五、活动延伸。

  开个颂师会,说说老师关心爱护、辛勤教导我们的小故事。

小学劳动课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

  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

  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师)有关劳动场景的课件资料等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1)教师用课件播放《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展示各行各业人们辛勤工作的画面。启发学生:你们平时都参加过哪些劳动?需要使用哪些工具?当时的心情怎样?

  (2)学生回忆并交流。

  2.欣赏感受。

  (1)教师用课件出示作品《夯歌》,请学生欣赏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他们的劳动动作有什么特点?

  (2)教师小结:人在劳动时产生了有规律、有节奏的优美动态。

  (3)小组活动:在小组内欣赏其他绘画作品,分析交流作品中各种劳动动态及特点。

  3.研究体验。

  (1)设问:人在劳动时身体各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2)体验:同桌互相模拟动态并观察分析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寻找规律。

  (3)展示:教师用课件演示人体劳动时的动作变化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平衡关系。

  (4)小结:任何动态都有他的动态特点,头、躯干和四肢之间相互配合,发生位置关系。人在活动时都有身体的活动趋向,从而身体产生了不同趋向的线,这就是动态线。绘画时抓住表现出动态趋向的动态线,就很容易表达动态。

  4.尝试练习。

  (1)作业要求:用记号笔尝试描绘各种劳动的动态。

  (2)提出建议:人体活动时肩胛线和骨盆线倾斜呈相反状,可以参考书中的动态线范例。

  5.作品交流。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现了劳动时的动态?线条是否流畅、肯定?

  6.课外拓展。

  观察各种劳动的场景,用速写的形式记录各种劳动动态。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师)有关劳动场景的课件资料等

  教学过程

  1.欣赏体会。

  (1)欣赏作品《拾穗》,分析作品中人物和背景之间的关系。

  (2)教师小结:选择劳动中最典型的动作和周围的环境可以使画面达到传神的效果。

  2.讨论研究。

  (1)小组活动:欣赏学生作品,分析作品是抓住劳动中哪些最典型的动作和环境来表现主题的?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你认为这些作品哪些地方处理得特别好?

  (2)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3.创作表现。

  (1)提出要求:画一画自己从事过的某种劳动。

  (2)教师建议:除画出自己劳动时最典型的动态外,还要画出当时使用的工具以及周围的环境等。色彩的使用也应突出主题。

  4.展示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交流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2)同学互评,教师小结。

小学劳动课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彩泥制作会动的小动物。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有创意地制作会动的小动物。

  制作准备:

  泥,泥浆,弹簧等。

  制作过程:

  1、激趣导入

  小动物当然会动,可是你见过用泥巴做的小动物也会动吗?仔细观察,看看它们是怎么做的?你知道了吗?

  2、观察思考

  你见过梅花鹿吗?说说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3、实践探索

  试着做一只会动的梅花鹿。想一想,鹿腿可以用其他的东西代替吗?

  A、做鹿头

  把一块泥巴搓成圆球状,捏出嘴巴,再粘上眼、耳、鼻。

  B、做鹿身

  用一块泥巴搓成一个椭圆形,再粘上一个小尾巴。

  C、做鹿腿

  组合粘接

  1、先把鹿腿粘接在鹿身两侧,用手指轻压并抹平。

  2、再用弹簧把头和身体连接起来。

  注意:弹簧的两端是分别旋转插入的。

  D、装饰成型

  梅花鹿身上的花斑点可以用泥球装饰,也可以用硬的物品压印出花纹。

  4、思考与实践:

  你做的梅花鹿的头能摇动吗?想一想,除了梅花鹿,你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做哪种小动物呢?除了头可以摇动,你还可以让其他部位动起来吗?我老狼的眼睛也会动哦!

【小学劳动课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生劳动课程教案05-06

小学劳动课教案(精选12篇)05-11

小学劳动课优秀教案(精选8篇)05-06

劳动课的教案(精选16篇)05-06

小学劳动课公开课教案(精选14篇)05-11

劳动课课时教案(精选11篇)05-06

综合劳动课教案(精选10篇)05-06

三碾上小学劳动课教案(通用7篇)05-06

劳动课班会教案(精选16篇)06-21

种菜劳动课教案(通用5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