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反思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时间:2024-06-25 13:26:53 海洁 考试反思 我要投稿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精选19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意为自我反省。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精选19篇)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1

  一学期很快就结束了。但是这一学年我却教得一点不轻松。七年级是小学和初中的过度阶段,小学里的学习依赖性很强,自觉性比较差,习惯老师时时刻刻的看着。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慢慢适应。我所教的班级学生的各方面都不好。首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听课习惯差,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课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讲话、做小动作,经常要停下来整顿纪律。没有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作业完成情况很不理想,经常有五六个人不做作业,如果是双休日的话,那作业情况就更差了,有十多个学生不做作业。大多数学生字写的较差。一句话就是学习态度较差。其次,是行为习惯没有养成,到处乱扔垃圾,不尊重老师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一、利用中午自习的时间,每天练二十分钟的字。一开学,我就要求每人准备一本钢笔字帖。学生练字,我也随堂指导。有部分同学经过一学期的练习,写的字有较大的进步。

  二、狠抓作业完成。每天加强检查的力度,从小组长到课代表,仔细检查,详细记载。一旦发现有不完成的现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另外我还协同家长一起监督检查。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还有极少数顽固分子。

  三、加强双基训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奠基石、是根本。本班的学生的双基较差。一方面我通过早晚读和课堂上的时间,加强诵读训练。要求背诵的课文、诗词、理解的字词等。一课一课的过关。每次默写我都一一批改,督促他们订正,把共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再次强调。另一方面,我发现学生的答题很不规范。为此,我详细的讲了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和规范,有的还要求学生们熟读熟记。再通过大量的练习,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转化成解题能力。

  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的考试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存在问题在基础知识上。积累与运用,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如看拼音写汉字,四个字都是平时默写过的,强调过的,全对的仅仅十多人。课文名句默写,都是平时强调的名句,仍有不少学生扣分。这些都是平时基础掌握不扎实。专题与综合实践,题目是我们做过的,但是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听课效率差。

  诗歌赏析一项是难点。这次也不例外。学生不理解诗歌的大意和要抒发的感情。同时组织语言能力也有待于加强。

  古诗文阅读。从答题情况来看,能拿满分的学生不多。集中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以及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不少同学不理解内容,所以不会翻译句子,更不能结合文章答题。因此以后在上课时应该尽量具体讲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学生在复习时也要提醒其多加留意。

  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认读与理解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和.鉴赏与评价能力。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较差,不能规范答题。仿句也是难点。

  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考试中发现很多学生审题不清,偏题、扣题不紧的很多。不能抓住题目中的题眼。文章要求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学生不明确记叙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区别,文章体裁上不能沦为“三不像”,文笔再优美也得不了高分。

  在今后教学中,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继续抓基础知识。在学习中要强调多读多背,多接触文本、精彩的文章或片段,力争做到熟读成诵,切实加强语言的积累和感悟。

  2.重视方法的指导与能力的培养。现代文阅读,重在研读材料,审清题意,按点答题。应培养学生准确抓住问题要害,并能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因此,应强调学生解题方法的学习和解题规范的训练,同时通过大量的练习,培养语感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3.作文一方面要加强审题训练。另一方面加强平时的练笔,如日记、周记等,一定要养成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良好写作习惯。重视作文指导、作文评改、作后评析等几个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参与到这几个重要环节中,可采用个人自改、小组互改、全班评改、重写一次的流程,让他们发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变“别人要我写”为“我要写”。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作文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2

  本学期是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学期,是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一个衔接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转折点,更是一个关键的学期。学生由小学的语文学习到适应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要经历大的跨度。初一年级识字不是教学的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有困难;阅读应该是学习的重点,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因此,本学期我在注重加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基础上,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倡导学生多读书勤练笔作为教学的重点。现就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如下反思:

  一、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第一堂语文课开始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让学生树立“生活处处有语文”的思想,要勤于阅读,善于读书、读生活,注意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语文学习能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我要求学生坚持阅读《读者》等,文章内容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同时坚持写读书笔记,每篇读书笔记包括三部分内容“故事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美文佳句”,让学生自主摘抄,扩大学生的词汇语句积累量;“点亮心灯”,谈自己的阅读感悟。又教给学生圈点批注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素养会有所提高。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学生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二、培养学生勤练笔的习惯。

  我变周记为练笔,变自定题目自主去写为规定选题系列写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记录身边一个细节或场景,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可长可短,然后试着写成绘声绘色的文章。每周的练笔都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赏析,由于是写身边所熟悉的,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很多孩子逐渐能写出生活的情趣。

  三、加强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落实,培养良好的语感。

  文言文知识量大,需要大量记诵,初一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想学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本学期在文言文、诗歌的教学上,着重注意了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和朗读背诵培养语感两个方面。文言文的翻译必须放到课堂完成,课下进行巩固。

  诵读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体现,课堂上经常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背诵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指导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我决心用智慧经营教学,用感情去灌溉学生,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作出应有的努力。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3

  本学期时间紧,任务重,第二次质量预测,第三次质量预测,中招考试,几乎是一个月一次大考,每一次考试都对学生们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形式多样地做好班级稳定工作和学生心理稳定工作。思想问题解决了,学生们就能够安心学习,成绩也有所上升。

  一、备好课,努力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根据这两个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的情况。备教法的同时也备学生。备课充分,吃透教材,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

  掌控课堂节奏,注意学生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课堂内容丰富,翔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每次上课,不管是多么地困乏,都要在上课之前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饱满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以这种情绪来感染他们。这样,学生上课就有了一股“劲儿”,授课就事半功倍。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尽量采取合适的方式或用手势、或用眼光、或用简单的语言及时提醒,尽量使自己的情绪不受到影响,不带到教学中,一面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影响教学效果。

  二、面对全体学生,尤其注意培优补差,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让众多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学好语文,就要让他们喜爱语文,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多读一些源于生活的优秀文章,让他们更了解语文,学会欣赏语文之美,更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

  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也很有好处。

  三、研究中招试题,提炼解题规律。

  加强个人学习,研究中招试题的基本形式、考察方向、中招考点等,规范学生答题,加强与教研组内的.老师的交流与合作,做好对学生应对中招考试的指导。同时借鉴一些名教师和专家们的做法、经验和理论,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教学效果和成绩都有待进一步去检验。但是我相信,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时光流逝,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过去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以后如何自我提高,不断改进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使自己在业务素质上不断进步。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4

  一、总体情况:

  全年级五个班,总人数290人,优秀人数150人,优秀率占52%(其中85分以上高分约为30%);及格人数275人,达到95%以上。没有出现20以下的参考生。各班综合指数在0.9到0.95之间。与平时检测成绩基本吻合。

  二、试卷分析:

  第一大题:书写、积累和运用,共18分。第一小题改错字抄写,一般都能做对,但是书写规范不够。二三小题注音、看拼音写汉字、根据意思写成语做的比较好。第四小题找中心句并抄写出现少量画蛇添足现象。五小题根据意思续写句子质量不是很高,形式上过得去,这方面平时训练不多,多数答题意境上尚且值得推敲。六题考察课外阅读推荐书籍常识,做的也比较好。七小题古诗文默写前三个做的好,俗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出错比较多,一是出现“赤足”,二是把前后句写颠倒了。

  第二大题: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八小题的语言环境题,除开少量学困生外,一般都能在鼓励李萌,表达祝愿,依依惜别上着笔,不乏精彩之处。九小题根据戏曲活动拟标语做的也还好。关于活动步骤补充有与前两步重复现象。戏剧发源地地举例正确的大约有只有60%。今年春季把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教研重点应该是很有成效的。

  第三大题:阅读理解占32分。阅读(一)是课内文言文《伤仲永》,10、12、14做的都很好,11题找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错的比较多,因为这个题目应该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有两个选项里出现有上册的内容,学生分辨不准确。13小题找过渡句也出现了40%同学找的不准确。

  阅读(二)也是课内的文章《安塞腰鼓》节选,考查了首句作用,衬托静的景物,任何朗读,以及对画线句子的理解。16、17做的好,15、18有一定难度,学生能够抓住要点做简要精到分析的少,大部分是尝试性的写了自己的见解,但是不是很到位。阅读(三)是课外阅读,难度适中,19题概括主要,23题你喜欢的人物以及原因,正确率都在90以上。20分析两次笑的含义不是很全面准确,21刻画人物形象举例例子一般都能找到,分析不够深入,22“执意“的理解很多是用原句解答,而原句并不能很好的来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读者结合自己的体验来概括。

  四大题作文。两个题目都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关于成长的话题,中考出现了,第一单元成长的烦恼也训练过,半命题作文永恒的(),也是一个有话可写的题目。这次作文题目我们认为是很人性化的。从抽查的50份(每班随即抽查的10份)样卷来看,平均分为32.5分。符合要求的四平八稳的文章多,有灵性的文章少。保守的文章多,有创造性的文章少。学生都能结合实际的生活来写,并且表达了真情实感,语句通顺流畅,特别是错别字现象得到了遏止,兔尾巴作文大大减少,具备了正确表达自己意图的能力。但是平铺直叙的想象比较普遍,鲜活的东西少了一些。在写作技巧的运用上不熟练,比如修辞的运用、过渡衔接、叙议的有机结合,有部分文章假大空,主要原因是空乏议论、干瘪的抒情,不能打动读者。卷面书写合格率为86%,不注意分段、一逗到底、文不对题、三言两语的.低水平作文占8%。在样卷里也不乏高水平作为,写到山东看到父亲把提着脑袋下矿井挣钱养家的父亲,改变了自己看法而认为这一天我长大了,写因为误解没有向同学说清楚而同学转学联系不上了,而永恒的伤痛……

  三、主要成绩

  1、今年我们的基础方面下了功夫,5位语文老师通力合作,见到了成效。

  2、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上,共同努力,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3、教学各环节落实,复习比较对路。

  4、在抓课外阅读上想了很到的办法,拓展了山区学生视野,这次阅读与过去有了提高。

  5、在学风建设上能够配合班主任工作,把抓点与面结合起来,促进学科均衡发展。

  6、在技能技巧培训上做的比较扎实,循序渐进,举一反三。

  7、领导意图贯彻较好,教学研究促进了语文能力培养,综合性学习互相听课评课。

  四、努力方向:

  1、深入学习新课标,教学中贯彻新的理念,提高课堂效率,抓住文本,吃透教材,扎实掌握文本的知识,多进行迁移训练。不仅要过得去,还要过得硬。

  2、文言文教学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加强常用实词虚词的掌握,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和译文,同时加大课外阅读量。并注意训练学生的语言。

  3、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表达,书写认真,对学生要求严格,有检查有督促有落实,有反馈措施。加大培幼转差力度。

  4、改变学生依赖性强的毛病,把自主、合作、探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

  5、加强作文教学,多布置当堂作文,要求把字写工整,要求学生看好题目要求再动笔,提倡新鲜的表达,大胆的选材,高雅的格调,快乐作文。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5

  一、试题评价

  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控考语文考试内容包含文言文、现代文、写作三大部分,既立足基础,又注重能力,特别是侧重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考查,以此衡量初中学生达到的语文学习目标的水平。试题彰显语文学科特点,密切知识的积累与实际运用能力的结合,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相融合,具有明确的教学导向。

  今年试题特点突出三个字:知识面广、题型典型、重点鲜明。题目能兼顾了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为其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使之学习能力得以充分地发挥。

  二、考题分析

  文言文总分28分,学校年级均分23.99。本部分共设置四大题,其题型特点是:重视考查考生文言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重视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和形式的理解鉴赏;重视相关课文的联系,有机拓展。试题设计合理,难易适中。考生作答的整体情况正常,现代文总分30分,学校年级均分24.46。说明文阅读:考本为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中的一个文段。题量有5,题分14分。学生平均分10.91,得分率78.21%。考本是既传统又具有代表性的说明文。题目涉及信息有根据拼音写汉字、要点的提取、文意的把握、语言的揣摩与体会,考查学生整体感知、理解分析能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虽然考本内容简短,题目难易适中,有一定的灵活性,侧重于文本理解、鉴赏能力的考查。因为是传统篇目,又是选自于课内,学生对考本较为熟悉,但总体得分较差,试卷中也反映出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如第13题的填写汉字,错误率较高,汉字书写不规范,语言运用能力不过关;

  记叙文阅读:题量有5,题分16分。学生平均分13.45,得分率84.05%。从卷面情况分析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文本阅读找不到感觉,读死书的现象严重,思维不够灵活,不懂得转弯,得分率不高。特别是21题得分率很低,失分最严重,它要求学生回答本文运用了什么记叙方式?而学生对记叙方式的不理解,分不清写作手法与修辞方法,表达方式的区别,导致本题答的不好,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抒情,排比,欲扬先抑等等,第19小题有些学生可能没有仔细审题,要求用简洁语言概括选文主要讲述与原谅有关的三件事。在答题中学生基本能注意简洁概括,的要求,明确文中写的是哪三件事,仅有极少的写其他事。主要失误在讲述谁的事和怎样用动宾短语讲述这两个点上,具体表现在:叙述主体与叙述对象混淆;有的是表述不规范导致的;或将两件事合并成一句的,在中下考生中出现频率较高。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6

  一、试题分析:

  试卷结构:试卷分成四大部分:卷面分为积累与应用、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阅读理解、写作。第一大题为7小题共分20分,第二大题有2小题,共10分。第三大题为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现代文阅读理解,有14小题,共30分。第四大题为作文,共40分。

  二、学情分析

  班级七二(77人)

  参考人数77

  平均分79.23

  及格率0.96

  优秀率0.50

  最高分92

  最低分46

  80分以上人数38人

  70—79分人数15人

  60—69分人数12人

  59分以下人数3人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七二班考试人数79人,及格率96%,优秀率50%。从阅卷情况来看,平时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或者每节课的过关都是很有效果的,这在默写题上就体现出来了。那些让学生背过、写过、默过、爬过黑板的内容,学生几乎都是得满分的;而那些我没有做重点的地方,如课后知识,他们的得分情况就很不理想。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学生对于课本的熟悉、识记,并且一定要落到实处,不要把责任完全都交给学生,自己也要多花时间多花精力备好课,做好课堂的引导者。还有就是主观题,学生的答题能力也是很差的,班上只有个别同学答题时使用的语言还比较准确,在以后的教学生中要加强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的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站起来回答,有话回答。同时,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补充课外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还要把书本上的课后知识做重点的分析,避免再出现这种“书上的题目没见过“的情况。

  2、学生答题情况:此次考试中存在着一些共同问题,由于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不牢固,错别字又较多,造成第一大题基础知识得分率较低,还有由于理解能力有限。第三题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得分率也比较低。在作文这一题,好的作文不多,对作文缺乏谋篇立意,结构安排较为混乱。

  从学生的做题情况来看,第一部分的基础知识中比较活的题目学生普遍得分率低,满分的也比较少,只有默写部分除了三个人外,其他同学均是满分,满分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第二部分是综合性学习,这道题学生的失分情况很严重,得满分的只有一人,我想原因可能是因为书本上学的综合性学习是以黄河为话题本次出题以汉江为话题,教师上课联系实际不够,所以导致了这次的低分。第三部分的阅读理解这道题大部分的同学都做的不好,满分的仅一人,8分以下有19人,其他的同学也是得分不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文言文考的是阅读篇目本次复习没有设计到,另外,课外现代文阅读也是诲涩难懂,超出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第四部分是写作,写作的分数是在30—36分不等的,其中有一人25分,40人是30分以上的,12人32分到36分。

  四、今后教学措施与方法

  1、注重基本功训练,保住基本分;着重培养学生不但会背诵而且会准确默写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根据经验,很多学生能感知,却无从表达,培养学生能根据语境准确选择词语的能力。

  2、加强阅读,尽量选取精品,训练到位。现代文阅读部分,学生对课内阅读题掌握的基本还可以,但对于联想性的题目,得分不理想,说明知识的积累不够;课外阅读相对课内阅读得分较差,主要体现在知识的迁移能力有限,还没有完全掌握知识的独立运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

  3、本次作文得分率相对较高些,但在学生所写的作文来看,卷面不整洁,涂改处较多,标点符号的运用也不扎实,段落层次安排,语段的连贯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对于教学大纲上要求背诵的内容要强调让学生能够背、写、默;

  5、多抽时间研究教材及考试的出题方向;

  6、认真学习,设计好课堂指南,做好课堂的引导者;

  7、加大课堂的训练量,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强调课堂学习气氛、班上的学习风气;

  8、强调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学好每一节课的知识,要求他们要认真的听课、做好笔记、认真的对待每道题。加大过关力度,力争人人学习,人人过关。

  五、反思

  1、要进一步夯实语文基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从本次考试的情况看学生的语文基础并不牢固。从书写的情况看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后,还没有从小学的贪玩,马马虎虎的学习习惯中改正过来。因此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知道“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

  2、加强古诗文言文教学,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

  七年级要培养学生的对文言的兴趣,打好文言基础。从本次考试看,学生对文言的词句的掌握不是很牢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强化文言实词的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诵读,形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3、写作水平急待加强,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写”,“多”出效果,“多”出成绩。

  学生不知道究竟怎样来紧扣题目的要求,在写作过程中没有考虑作文的行文思路,选词造句没有锤炼,写出来的文章没有表现力。因此在下一阶段要加大写作的技巧与语言的表达训练,在练中提高写作水平。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7

  1月3日-4日,学校举行了期末考试,1月8日,公布了年级组考试成绩。依据年级组所分析的数据,现将七(1)班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做一分析,并规划后期的努力对策。

  一、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本次七(1)班语文成绩,从年级组来看,处于年级组中间水平。其中优生人数是9名,和其他各班相比较来看偏少。但不及格人数为8名,是五个班里面最多的。平均分为90.71,年级组平均分为92.17,低于年级组平均水平。所以七(1)班语文成绩拉低了整个年级组的水平。

  二、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总共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积累与运用;第二部分为现代文阅读,期中包括一篇课内阅读,一篇课外阅读;第三部分为文言文阅读,包括一篇与课内有关的文言对比阅读,一篇古诗词赏析;第四部分为作文。相较于往期考试,试卷结构有所变动,但在可控范围之内。就难易程度来说,试卷难易适中,但在以往基础上加大了课外内容。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结合本次试卷,我将近期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一)教学方法方面

  1.从试卷基础知识题目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来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系统、不牢固。究其原因,还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过于自信,忽略基础知识的系统性、总结性梳理,没有在课堂中时刻贯穿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没有做到延伸拓展。

  2.从现代文阅读来看,这一部分失分比较严重,优生的思维逻辑强一点失分率不高,但后进生答题方法和技巧训练有很大欠缺,遇到题目不知从何下手。究其原因,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忽略给学生踏实、清楚地讲解答题方法和技巧,没有针对某个答题方法和技巧点给同学们反复举例练习,有时只是就题答题,导致同学们部分题目没有任何的策略引领,部分题目将答题方法及技巧误用、混用。

  3.从文言古诗词来看,这一部分主要是记忆的问题。因为七年级考试的古诗文和文言都是课内所学,所以,记忆背诵是关键。在这一部分中下等同学和后进生失分相当严重,这与我自身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平时只管教,却忽略学生们真真实实掌握的情况,被学生虚假的、瞬间记忆所蒙骗,没有抓到实处。

  4.从试卷作文来看,之前考试作文的问题还没有凸显,这次严重浮现,问题主要归结为:第一,学生抄不对题目;第二,标点符号方面一逗到底;第三,内容乱编,并且有抄阅读理解的现象;第四,明显的三段式作文,不点题。第五,书写太粗糙,不认识。

  这与自己的阅历有关,自己就是新老师,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学生在作文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所以没有加以及时引导。平常只是粗浅地要求学生写够字数,写清楚事情,但忽略了作文语言应该优美、事件选材应该典型、心理描写应该丰富、文章布局更应该合理精巧,这种只注重数量而无视质量的作文教学方式,无形之中导致同学们在作文书写时应付了事、敷衍塞责。

  (二)教学能力方面

  从教学能力方面来说,由于刚刚迈入教师行列,教学能力欠佳,教学经验不足,对于学情也还在实践了解当中,所以教学中往往抓不住重点,难点更是困难,对待学生也难以把控,经常无从下手。对于学校的`各种制度也不太了解,导致干事情匆匆忙忙,经常被动。从而导致学生辅导方面欠缺。对于学生的默写、背诵、周末作业等各项任务,没有做到持续性跟踪落实,导致学生养成得过且过的应付和侥幸心理。

  四、后期改正措施

  针对以上成绩分析及自我剖析,现将后期改正措施制定如下:

  1.自主提升。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在教学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还是模棱两可,不能确定,具体表现为:第一,写作方面专业指导知识不够;第二,在文言句式,停顿等细节上表现出文言知识结构不明晰;第三,现代文阅读回答问题技巧不能够很好总结与传授;第四,语文基础素养不是很扎实,比如标点符号的讲解不能够落到实处。

  2.虚心好学。要主动加强与各年级各位优秀教师交流学习,尤其学习我的两位指导师傅王金玉老师和徐永丽老师。学习王金玉老师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和对各类知识点能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向徐永丽老师学习对学生学情掌握得极其清楚明白的分析精神和对待教学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务实精神;向其他各位老师老师学习在作文教学方面扎实有效的创新精神和学生管理方面不厌其烦的奉献精神。

  3.爱心促学。刚上中学的学生新奇、活泼、好动。我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结合学生的心理,无论是课堂还是课间,无论是教室还是宿舍,都将仔细地用心地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动态,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尽快习惯和适应中学生活,中学学习。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后期目标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接近并争取超过平均分,坚决不为年级组拉后腿。在班级中,减少不及格人数在5人以内,培养优生至少在13名以上。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定当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地做好各项工作,以求不忘初心,提高成绩,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予以监督和指导。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8

  1、认真做好考后分析

  每次考试均要认真分析,要分析出差距、分析出原因、分析出导向、分析出举措、分析出干劲。学校层面的分析重点要调正好师生心态,要把师生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要打破定局论,消除悲观论;不要对学生的表现不满,不要对努力后的成果抱怨。一份好的分析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试卷的整体评价。(二)对所任班级或所在年级成绩分析及经验教训。(三)针对考试情况提出的今后教学建议或措施。

  2、大力建构高效课堂

  自去年暑期以来,我市掀起了区域建构“15/20/10”课堂教学范式的热潮,从校长培训、骨干培训、校本培训,到示范放样与实践操作,广大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同时,也产生一些疑问与困惑,这是课改进程中的正常现象,没有问题或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反而是不正常的。发现问题并及时地解决,是应该倡导的一种锐意改革的精神。新年伊始,要组织教师学习语文学科《“15/20/10”课堂教学范式操作手册》,不断提高高效课堂的实施水平。

  3、夯实“四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语文学科要致力于“四基”的扎实:

  ①基础知识扎实,包括知识的网络式内化(知识点连点成网的点点落实)和拓展性运用(知识点拓展运用的点点有用)。

  ②基本能力扎实,一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包括观察的仔细、注意的集中、记忆的切实、思维的活跃与想象的丰富;二是以操作能力为突破,包括动脑能力与动手能力;三是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统领,包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

  ③基本思想扎实,指对所学学科思想的知晓、理解、掌握与运用。

  ④基本方法扎实,包括一般性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笔记、听讲、思考、复习、调查、作业、考试、自我监控等方法的科学与个性化;对应学习流程的学习方法,如“定标(确定学习目标)——自学(自己独立学习)——自查(检查自学结果)——讨论(集体研讨问题)——听讲(听取教师讲解)——练习(巩固学习内容)——小结(结构化所学内容)”的规范与有效。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9

  一、试题情况:

  本次语文期末考试题严格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及中考命题的要求及原则,渗透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紧扣初三教学,又适度联系初一、二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适度地向课外迁移。

  二、试卷的结构、分值:

  试卷共四大块,32小题:(一)积累与运用;(二)阅读理解;(三)文言文阅读及诗词赏析;(四)写作(60%)。现代文阅读仍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块,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三、试卷考查的'内容、特点、亮点:

  试卷在处理好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活动与地域文化五者的关系作了很好的努力,突出了语文学科特点,同时试题中为学生留出发挥个性的空间,倡导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

  (一)注重联系生活,注重学生情感教育。

  如第16题,分析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时的看法,第31题,综合实践活动,走进戏曲,都贴近学生生活。

  (二)题型灵活多样,考点密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文体突出。

  1、积累与运用的文本考查了字、词、音、形,汉字规范书写,名著阅读中不是只考作家,作品的简单文学常识,而是比较人物性格的异同,大多学生未精读名著,失分较多。默写题有直接默写,有理解提示性默写。

  2、文言文阅读,课内考实词,对重点句的翻译注重,文章整体阅读,写作意图、主旨、筛选信息,比较分析的能力都得以考核。

  3、现代文阅读,课内外结合,文体突出。基础与能力,整体感悟鉴赏和情感态度,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都在17—29题中得以考核。

  5、写作继续采用命题作文,运用提示,题目贴近学生,让学生能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看法可发表,作文从文体、立意、构思、内容表达上都是灵活的、多样的、彰显学生的个性和思想。

  (三)突出语文母语学科特征,强调语言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名句名篇默写,诗文的阅读。汉字的书写(1题)、成语的积累(9题),无不体现汉字语言的魅力。

  四、试卷不足:

  试卷缺少人文关怀及亲和力,应加入些温馨提示和激励性的言语。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10

  第一部分阅读(共55分)

  23题((2分)找出文中的含义,答案就在原文,只要读仔细,应该能够找得出来,但还是有一些同学失分,其中三班13人,八班8人。

  24题(3分)选择题,需要仔细阅读才能确定最准确的答案。做对的同学三班28人,八班24人。

  25题(4分)要求写出“昂然”与“熬干”两个词表现了什么感情,这道题难度比较大,参考标准是:“昂然”写出灯盏挺立的姿态(1分),赞扬了老师教书育人的品质,给人光明与希望,像一盏灯永不会在我心头熄灭(出现“赞扬、赞美、敬佩”等关键词的即可得1分);“熬干”既写出灯盏里的油几乎没了,(表现了老师的奉献精神1分)崔老师生病住院,表达我的伤痛之情。(出现“伤心、痛惜”等关键词的即可得1分)能写出借灯喻人的意思的给1分。得满分的三班是308,八班是804,很难得。

  26题(5分)要求联系上下文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道题目只要审清题得满分并不难,但有部分同学只联系了上文却没有联系下文,致使失分。参考标准是:要点(1)心理描写;(2)一方面是犹豫不决,有点不敢见老师(2分);另一方面又自我鼓励,勇敢的进去,解除心中的.疑惑,希望得到老师的教育(2分)。语言(1分)得满分的三班有17人,八班15人。

  第二部分写作(45分,其中书写5分)

  从分值上来看,40分是一类卷,其中三班有12人,八班有7人。最高分是三班的张康滢43分。

  能得到一类卷的作文,最突出的特点是选材新颖,在众多作文卷中没有雷同,即使有相似题材,也因为独具个人特色脱颖而出(比如周李彧的作文)。这次考场作文有不少同学把平时的习作巧妙地稍加修改,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张康滢和刘佳颖的作文)。

  这两天我会把42、43分的作文集中起来发到空间,大家可以分析一下这些作文得高分的原因。

  考试结束,不管得分高低,最重要的是查找自己的得失,有所得的一定要继续发扬,有所失的一定要积极弥补。就语文教学这方面来说,有所得的是这次的文言文部分复习地很扎实,同学们失分比较少。还有作文,考前对二稿的面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少同学灵活地选用平时习作中的材料,得分挺高。不足之处是在现代文的教学上给同学们的理解空间少,下个学期的教学要在“活”上下点功夫,希望能引领同学们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假期同学们所要做的,一是把《优化学习》认认真真地完成(古文部分先不用工具书,做完后再利用工具书红笔订正,最后再对照答案红笔订正。不管作业里的题目有多难,也一定要写出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然后再对照答案认真订正,如果对答案有异议或不理解,可以圈出来开学问老师),二是做好读书笔记(摘录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议论),三是写好假期日记(亲身经历有深刻感受的),这些做好了,就等于在弥补自己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那些问题了。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11

  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初一年级是一个小学生转入中学的适应期,又良莠不齐,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又告结束。回顾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感慨颇多,特小结如此。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在总结中成长

  直到现在,我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最近,我发现,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令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这些障碍,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我意识到:要处理好培养求异思维与培养求同思维的关系。不是想法、说法越新越好,越与众不同越好。关键是要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三、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一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我反思以下语文课堂中的几种现象:

  1、语文学科要有语文学科的特色,语文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不能忽视。盲目综合,把语文上成科普课、生物课、思品课不可取。不管在课上扩充的是什么材料采用的什么活动,其落脚点都必须为听说读写服务,为积累语言,沉淀语感服务。

  2、自主的价值在于学生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的主导一定要在事前有了足够的铺垫,学生已经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

  3、探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事事探究,对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探究既要注重过程可也不能忽略结果,探究的目的是为了问题解决。

  4、盲目活动很可怕。虽然新课标强调对话,认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但是并不等于在课堂中阅读理解的过程以教师、学生的一问一答来完成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5、课本不能丢。不能拿着新课标中提倡“否定‘课本中心’”的说法当尚方宝剑,完全忽视文字本身所承载的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去追求所谓的“新意”“创新”还有什么意义?纯粹的“大胆的说”进而“编造的说”而完全忽略文字本身,忽略文字的背后,语感和语言的挖掘从何谈起?

  没有思考,就没有进步,没有课前、课中、课后的精思熟虑,就没有精彩的课堂教学,就没有不断成长的生命活力。只有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完善,教学质量才会不断的上升,学生才会茁壮成长。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12

  随着秋季语文期末考试阅卷的结束,七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也划上了句号。回顾这次期末考试,我感到比较欣慰,觉得自己辛苦的付出没有白费,所带的七年五班共46人,90分以上的23人,80分以上的20人,70分以上的2人,60分以上的1人,平均分89,优秀率93.5%,及格率100%,成绩名列年级第一。

  为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现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制定有效措施,改进教学方法,搞好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我认真分析了试卷:从卷面情况看,大多数学生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书写习惯好;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

  (1)语文基础题部分

  学生完成得很好,说明学生对本册课本中的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较牢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依然把识字、写字教学作为重点,因为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

  而识字的巩固又是中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我运用多种方法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所学的字,特别是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和这些生字、生词多见面最终成为朋友;根据中年级特点,我还要求学生凡是学过的字在小练笔和习作中不允许用拼音代替,让学生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也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字词;我还经常采取一些归类复习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系统地巩固生字生词。

  (2)积累部分

  学生也完成得不错,古诗、古诗中的名句、成语、名言警句、三字经、对子歌、农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等的补充、默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能做到准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七年级学生要“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我常常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自觉主动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为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打好基础。

  (3)考试作文

  要求学生按日记格式写一篇观察日记,学生作文选材面广、内容丰富,有写动物的、水果的、植物的、文具盒的、自然景观的、一处景物等,大多数学生习作语句通顺,条理清晰,把印象深刻的地方写清楚了,同时还写出了自己的想象、自己的感受。

  回顾自己的作文教学,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所有感官来接触、来感受、来观察,留心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强调观察的顺序,并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内容说清楚;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我还抓住契机,积极拓展学生取材的空间,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常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我认真批改学生的习作,并及时讲评,评出优秀习作,在班上进行交流,并授予交流者“小作家”称号,这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不过,试卷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试卷的积累部分有一道题比较灵活,先要求学生默写李白的诗《望天门山》,再要求学生默写一首相同类型的古诗,即再默一首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大多数学生理解了题意,默对了,但有少数学生就没认真审题、思考、判断,没有默写歌颂祖国壮美山河的古诗,说明这部分学生缺乏答题技巧,审题、理解、判断能力有待加强。看来平时的古诗教学,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意思,感受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的同时,还要重点引导学生分类积累古诗,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2)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还有待加强。阅读题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来说丢分很多,特别是阅读一中,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一段话的内容,许多学生都答错了。这个要求对作为中年级的起始阶段、阅读才刚刚起步的三年级来说有些过高,但也说明阅读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3)习作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既然是日记,那么对日记格式自然有严格的要求。因为复习期间,我对八篇大作文的复习抓得还是挺扎实的,尤其是考试前一天,我还引导学生复习了日记格式,专门在黑板上画了格子进行了演示,所以我自以为学生的日记格式不会出问题。可结果大出我意外,我一统计,居然有18名学生忘了写日记格式!看来应用文体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应用文体的格式要在反复应用中强化,而且要加强平时的检查和纠正,通过各种有效方式使应用文的格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继续加强识字、写字教学,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在读写的过程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生字生词。

  (2)加强词、句训练,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

  (3)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学习概括文章大意,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在作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把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并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继续进行观察日记的练笔,强化日记格式的训练。

  (5)加强学生审题、理解、判断能力的训练,注意积累中的辨析和分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13

  本学期是学员由小学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学期,是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一个衔接点,也是学员学习的一个转折点,更是一个关键的学期。学员由小学的语文学习到适应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要经历大的跨度。初一年级识字不是教学的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员有困难;阅读应该是学习的重点,但学员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阅读学习的 “ 度 ” 很难把握。因此,本学期我在注重加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基础上,把激发学员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员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倡导学员多读书勤练笔作为教学的重点。现就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如下反思:

  一、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第一堂语文课开始让学员感受 “ 语文的魅力 ” ,让学员树立 “ 生活处处有语文 ” 的思想,要勤于阅读,善于读书、读生活,注意开拓学员的视野,使学员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语文学习能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我要求学员坚持阅读《读者》等,文章内容容易引起学员共鸣,同时坚持写读书笔记,每篇读书笔记包括三部分内容 “ 故事概括 ” ,培养学员的概括能力; “ 美文佳句 ” ,让学员自主摘抄,扩大学员的.词汇语句积累量; “ 点亮心灯 ” ,谈自己的阅读感悟。又教给学员圈点批注阅读,培养学员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日积月累,学员的语文素养会有所提高。

  “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 有意识地引导学员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学员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学员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二、培养学员勤练笔的习惯。

  我变周记为练笔,变自定题目自主去写为规定选题系列写作。要求学员仔细观察并记录身边一个细节或场景,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可长可短,然后试着写成绘声绘色的文章。每周的练笔都组织学员进行交流赏析,由于是写身边所熟悉的,激发了学员的写作兴趣,很多孩子逐渐能写出生活的情趣。

  三、加强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落实,培养良好的语感。

  文言文知识量大,需要大量记诵,初一学员刚接触文言文,想学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本学期在文言文、诗歌的教学上,着重注意了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和朗读背诵培养语感两个方面。文言文的翻译必须放到课堂完成,课下进行巩固。

  诵读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体现,课堂上经常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背诵竞赛以激发学员的兴趣。

  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促进学员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指导自己认识自我的过程。我决心用智慧经营教学,用感情去灌溉学员,为提高学员的语文素质而作出应有的努力。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14

  语文在各门学科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员,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初中,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员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

  1、漠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员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员,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中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学员迫于考试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员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4、投机取巧

  有些学员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初中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中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员,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成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员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员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的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员对语文学科的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有些学员的功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很快就会看出退步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的学员不能认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中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有些教师和学员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中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员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中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员自我调适能力不强。

  学员偏科,因素很多。进入初中,产生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够刺激”。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员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考试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员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员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三、调控措施

  1、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员的主体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初中学员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以前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在学员中搞过一个试验,让学员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把班级分成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单元课文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把本单元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资料,并加工处理,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收齐,装订成册,作为一个学员课题来处置。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了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文无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因而,他们再也不小看课本,这以后,有一些学员还自觉梳理所有课本里的知识材料。他们再也不认为课本无用了。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员的需求,因为学员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2、分解大目标,让学员感受成功的喜悦。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初中学员更为重要。学员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员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员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员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员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员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的阅读量有限,他们的鉴赏水平太低,必须强调他们多做练习。否则,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鉴赏诗歌,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但无论怎样,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员排除了畏惧心理,这一点,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员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15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考点明确,结构合理规范,内容科学严谨的考试试卷。考试试卷围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有利于导向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考查内容和习题型的设计上,适当创设了新考点、新习题型,体现了 “稳中求变、适度创新”的特点。

  一、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学生成绩不够理想,总人数51人,优秀率无,及格5人,及格率9.8%,不及格46人,最高分82,最低分4分。

  二、考试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最基本的积累与运用,得分率较低。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习题,第6习题古诗文默写和第3习题成语意思理解失分较高。原因是没有学到,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不够。第7习题是一道名著阅读习题,部分学生不能整本书阅读名著,对第二小题得分较少。第1、2题字音字形得分较高,第8题综合性学习,是课本上的专题,学生得分也较高。

  第二部分为现代文阅读。首篇现代文阅读节选自文章难度不大的《朱光亚》,但所涉及的四道习题目并不难。跟第一单元课本上学的《邓稼先》很相似。包括重点句子、句子含义、人物的精神和品质。第二篇《智者幽默心》得分较低,第一题“坐以待毙”的'“毙”字容易写错,第二题三位大师的幽默特点很难概括。第三题句子的赏析理解不到位。

  第三部分的文言文阅读,学生得分普遍较高。这得益于平时的背诵和学生认真复习。词语解释“度”和“朔气”考前均重点强调,句子翻译也根据文言文翻译原则做了训练,文章内容理解习题为“基础训练上”的原习题。

  第四部分是选题作文,大多数学生选取第一个“你是我最 的人”,学生都能从自身出发,用具体详尽的事例突出中心。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不够重视,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

  1、字词拼写和古诗词默写得分一般。说明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对汉字的书写和诗词的识记重视不够,对课本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名言名句没有加强积累。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必要针对字词知识加强督促,强化训练,让学生巩固过关;对于古诗词,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考标上要求的篇目要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2、现代文阅读部分。存在的问习题主要在答习题的语言和技巧方面。在最后复习中,应尽量多选文章进行练习。做习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阅读习题得高分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

  3、文言文部分。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词语的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解、主旨的把握等。讲课时应全面落实,复习时要抓好重点。尤其是复习阶段,应多组织学生做相关习题目,抓出一些重点句段让其翻译理解和识记。

  4、选题作文存在的主要问习题卷面不整洁、字数不够、选习题同一、所写内容缺乏新意、滥用标点、主习题没能得到提升、出现真实校名人名等问题。建议学生在今后的精选作文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习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16

  考试结束已经一周了,通过改卷、评卷、查看学生试卷及学生反思总结,现做以下反思。

  一、试卷分析:本次试卷难度中等,客观题主要考察的是基础知识,不偏、不难,只要踏实复习,基础打扎实,都可以拿到分,但是这部分在我所教的两个班失分还是比较厉害的,所以反思这段时间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夯实工作。以至于学生这部分知识不扎实,考试时拿不准而做错。可喜可贺的是,主观题学生做的普遍不错,该写的写上了,有的.同学回答的比答案更丰富,更精彩,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平时学课文时认真听,认真思考了,而且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开放性强,没有思想的壁垒,敢想敢写,大胆创新。

  二、考试准备情况分析:学生复习的不全面,而且学生浮躁,没有切实地沉下心来复习一遍。另外,考前没有强调作文中不允许出现真人、真地的名字,这点学生没有意识到,所以不符合考试规则,这是老师的失误。现在已经给学生强调到位。

  三、接下来的的教学计划:首先,夯实基础知识,随时学随时记随时练,把知识点在分散的时间里消化吸收,不至于到最后的总复习时盲目不知道复习什么。我运用写日记的方式,每天写几个重要的课下注释或重点字词,加上几十字的日记心情或积累的名人名言和课外知识,这样学生每天与语文打交道,轻松愉快中夯实了基础知识。其次,我注重了知识点的随时梳理,该让学生记的知识点课堂中随时点拨并督促记忆掌握。再次,初中生的字体普遍不成熟,每天练字工作又盯得紧了,并有一定的激励措施。

  四、 “助飞工程”措施:本次考试的整体情况是,中间学生考得不错,是中坚力量,但是,优秀生不够优秀,优秀生数量不够多,所以接下来要有层次的区分,优秀生就多给他们拔高。而对于极个别语文基础特别差的同学,我采用“每天一道题”的方法让他们练和积累。

  以上便是我对本次考试的小总结,在总结中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措施,才能越来越好。这个总结要经常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17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结束了,反思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作一小结,以鞭策自己更好地迎接新一学期的到来。

  针对班级中后等学生较多基础较薄弱以及班级语文课上人文性过剩而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了语文的工具性部分的设计,经常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我认为只有语文的基础夯扎实了,才有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追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孩子连走路都不会,就要让他学习跑步,这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语文教学亦然。

  语文教学的脚踏实地还体现在日积月累的坚持性上。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凭小聪明就能学好的科目,必须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我要求每位学生都有一本积累本,坚持积累,争取做到厚积薄发。积累还体现在课外阅读上,争取做到每天阅读一篇课外阅读,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对学生而言,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解答试题时能展现出一种从容、敏捷、高效的能力,而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应试倾向最不明显,并不是讲什么考什么,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表现得最不明显,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本学科整体素质的考查。题海战术不适合语文学科,靠大量做题难以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中学语文不在深,而在广。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决定了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而现在高中生学习紧张,课下学习的时间主要用于数理化、英语上,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一些文学作品,甚至可以说学生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更不会静下心来去品味欣赏文学作品,而现在社会读书风气也不乐观,学生接触的东西都很低俗,所以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的缺少也是导致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差的原因之

  一。鉴于此种情况,对于语文的学习,我认为关键要靠课堂教学,而语文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设计上。当然,语文教学的精华全在课堂上。一节课仅有45分钟,如何调控和把握这个时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以致用,这就需要老师作为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寻找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行为,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教学行为上升到理论高度。而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教师要把课堂40分钟用足用好,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老师的本分,老师要对学生负责。

  纵观近几年的试题,试题的人文特征越来越突出,对学生的感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应的做出改变。我发现在我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一下两个问题:

  1.重分析,轻感悟。“语文”姓“语”,“语”就是语言,学好语言,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品味和感悟。对课文中的精妙的语言,如果教师分析过多,势必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品味、去感悟。比如教学《天上的街市》这首现代诗时,我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对这首诗主题的分析讲解上,结果整堂课上得索然无味,如果下次再教此课,我会将重点放在学生的频度感悟上,把时间留给学生。

  2.重应用,轻精神。语文是鉴赏的,也是人文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宗旨,以奠定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为根本。适量地进行专题训练与辅导是不可少的,但不能仅仅以考试为标准,以分数为圭臬来圈囿语文教学,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比如在教学《世说新语》篇时,我在完成了文言文教学的字、词、句的重点教学后,然后又进行了精神板块的拓展,给学生补充了世界文明史上另外三堂伟大大的课,以及发动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本课的内容。

  另外,课堂教学不能仅限于课本文本内容的讲解,应重视知识的相关拓展和迁移训练,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学习。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

  数据分析

  这次检测参考人数93人,平均分是66.2分,最高分是89分,优秀率8.6%,及格率76.6%。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诗词的默写填空,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以及漫画的介绍和理解,所占分值是25分。诗词的默写填空,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大部分学生都能从容应对,但仍有少数学生书写错误,造成失分。漫画丢分尤其严重,漫画中的“红灯”由于没有必要的文字标识,学生理解出现偏颇,把应该遵守交通规则的主题理解为缺乏爱心,没有同情心。

  第二部分中的文言文阅读是第一单元的第五课《伤仲永》,所占分值17分,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由于出自课内,研讨与练习以及《课时练》,再加上之前反复强化训练,大部分学生能轻松作答而得到满分,只有极个别基础太差,态度不专导致失分多;现代文阅读只有一个《美丽》,所占分值18分,文体是散文,写作手法是象征,由于平时我们主要侧重于记叙文阅读的训练和指导,对这种象征意义的散文从没有涉及过,因此这次即使平时阅读能力很强的学生绝大部分栽了跟头,丢分过多。

  第三部分为半命题作文,即“那一刻,真让我——”,所占分值40分。要求写自己在生活中、学习中有意义或印象深刻的经历,由于贴近生活,容易抒发真情实感,因此绝大部分能够做到完整叙事,且字迹清楚,内容丰富,得分乐观。

  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开放的,和谐的,积极互动的语言氛围,侧重于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继续强化听、说、读、写的能力。

  2、强化各种题型的训练。放眼中考,把复习的重点不能仅仅局促于诗词字词的强化练习,今后让学生多接触漫画类、图表类、综合性阅读等应用型题目,让学生开阔眼界,保证考试时能够得心应手。同时写作训练一定常抓不懈,争取有大的提升。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18

  本次考试中,我的成绩不能算十分理想,探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基本功不够扎实。如:对于拼音、字形不能熟练的拼写和运用,而古诗文只会背诵不能准确地默写。

  2、对阅读篇目的理解不够透彻,不能准确抓住文章的中心,导致答题不够圆满。

  3、作文水平有限,不能正确审题,有新意质量高的作文有但是不多,而且书写不够工整,文面不够整洁,句式标点也有错误,故作文得分也不够理想。

  针对以上情况,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夯实基础,稳打稳扎。上课前,熟读课文,对每个生字的字形、拼音及意思均有所了解,把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多读几次、多写几遍。课堂上再听老师点拨指导,在理解掌握字词的基础上再深入分析课文,不仅要从段落层次,而且还应从情感表达、写作特点等方面来理解课文内容。对于古诗文,除了要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之外,还要会读会背,会默写。不仅要好好完成老师布置得作业,更要及时检查,做到作业日日清,熟练掌握古诗文。

  2、加强阅读,提高分析能力。除了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之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读物,读名家名篇,这样才能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要有目的地鉴赏一些好的文章,感受作品的魅力,把握作品的.语言,全面培养和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3、把作文落到实处。对于我来说,最头疼的就是作文了。只模仿作文选是不行的,重要的是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米”,积累素材,表达真情实感。多写短篇习作,从遣词造句到语段篇章、从标点符号到脉络结构,从文从字顺到立意创新等等,都应落到实处。不仅写作文,还要修改作文。要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下次作文尽量扬长避短。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19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

  数据分析

  这次检测参考人数93人,平均分是66.2分,最高分是89分,优秀率8.6%,及格率76.6%。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诗词的默写填空,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以及漫画的介绍和理解,所占分值是25分。诗词的默写填空,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大部分学生都能从容应对,但仍有少数学生书写错误,造成失分。漫画丢分尤其严重,漫画中的“红灯”由于没有必要的文字标识,学生理解出现偏颇,把应该遵守交通规则的主题理解为缺乏爱心,没有同情心。

  第二部分中的'文言文阅读是第一单元的第五课《伤仲永》,所占分值17分,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由于出自课内,研讨与练习以及《课时练》,再加上之前反复强化训练,大部分学生能轻松作答而得到满分,只有极个别基础太差,态度不专导致失分多;现代文阅读只有一个《美丽》,所占分值18分,文体是散文,写作手法是象征,由于平时我们主要侧重于记叙文阅读的训练和指导,对这种象征意义的散文从没有涉及过,因此这次即使平时阅读能力很强的学生绝大部分栽了跟头,丢分过多。

  第三部分为半命题作文,即“那一刻,真让我——”,所占分值40分。要求写自己在生活中、学习中有意义或印象深刻的经历,由于贴近生活,容易抒发真情实感,因此绝大部分能够做到完整叙事,且字迹清楚,内容丰富,得分乐观。

  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开放的,和谐的,积极互动的语言氛围,侧重于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继续强化听、说、读、写的能力。

  2、强化各种题型的训练。放眼中考,把复习的重点不能仅仅局促于诗词字词的强化练习,今后让学生多接触漫画类、图表类、综合性阅读等应用型题目,让学生开阔眼界,保证考试时能够得心应手。同时写作训练一定常抓不懈,争取有大的提升。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相关文章: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通用02-17

初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反思03-21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反思范文(精选12篇)07-12

语文期末考试反思07-19

语文期末考试的反思02-10

语文期末考试的反思12-04

初一历史期末考试反思03-25

初一历史期末考试反思03-19

语文期末考试反思范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