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

地理高考知识点

时间:2022-10-13 16:13:20 高考备考 我要投稿

地理高考知识点模板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理高考知识点精选汇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高考知识点模板

  地理高考知识点1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越远越小。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1、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值;南半球(赤道以南)达到最小值。

  2、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值;北半球(赤道以北)达到最小值。

  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H=90°—|α±β|H—正午太阳高度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β—所求地点的纬度

  当α与β处在同一半球时,两者相减;当α与β不在同一半球时,两者相加。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杆影的计算

  2、热水器的调节

  3、楼高、间距的选择

  地理高考知识点2

  1、水回圈:

  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圈。

  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

  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

  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7、洋流的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③影响航海④影响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

  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①这裏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

  11、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啸和风暴潮。

  12、海洋环境问题指源於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地理高考知识点3

  工业布局既要注意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从污染物的类型考虑,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部门应布里在居民区盛行风向下风地带的郊外。

  在季风区要布局在与当地主要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使工厂排放的大量烟尘、有害气体不至于吹到居民区。在厂区与生活区之间应有绿化带。以便净化空气。需要大量工业用水、又要排放大谙污水的工矿企业,工厂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避免工厂排放的污水污染居民区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

  (2)城市工业布局要符合工业布局的原则。

  如:用地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摆放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大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有严重污染、一时又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具体地说,应布置在由于城市“热岛效应”造成的“城市风”范围以外,)并考虑到盛行风向的`影响。

  (3)要有利于环境污染的区域综合治理。

  某些工业部门产生的“三废”有可利用的部分,可在附近布局配套工厂就近加以利用,将污染物有效地控制在生产过程之中,使一个工厂的废物成为另一个工厂的资源、达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的目的。如某地区,铜矿和煤矿资源都比较丰富,拟建铜矿冶炼厂,同时建火电厂为其提供电力。但铜矿冶炼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企的二氧化硫,火电厂排放的“废气”中,有大觉的粉煤灰,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因二氧化硫是制硫酸的原料,而粉煤灰也可用来制造建筑材料,所以在附近建硫酸厂和粉煤灰建筑材料厂。

  (4)还要考虑到地形的影响。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不要布局在盆地或谷地中,耍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区,以免污染物难以扩散而造成污染事故。

  (5)设置卫生防护带。

  在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设里防护带,植树造林、可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减弱噪音、美化环境。

  (6)作无害处理。

  建立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建立焚烧炉或深埋废清;增加除尘装置和化学手段,清除烟尘和有害气体。

  有些工业部门对环境有特殊的要求。如电子、感光器材、精密仪表、航天工业等,需要建立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自来水厂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周围可种植防护林加以保护。

  地理高考知识点4

  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区位

  1、自然条件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

  港湾:避风浪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

  2、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

  城市依托: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二)汽车站的区位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限度地方便旅客,

  即:①路宽,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

  ②地形平坦面积较大;

  ③工程量。

  (三)航空港的区位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保证排水

  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

  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天气日数

  2、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经济: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地理高考知识点5

  ①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它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③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的《21世纪议程》。

  中国的环境问题:庞大的人口压力(我国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3.4%的GDP供养21%的人口);资源短缺(缺水问题突出);深刻的环境危机(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调整产业机构,开展综合利用,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地理高考知识点6

  1、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加问题:

  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化;妨碍人力资源形成;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

  2、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

  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影响社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国防兵力不足;老年人本身问题。(措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

  3、我国人口流动的影响:

  (1)有利影响: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为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查条件,推动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不利影响: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就业困难,事业人数增多

  4、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

  城乡收入差距大;国家政策允许人口流动;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影响:

  获取足够的劳动力;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对迁出地影响: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海成为人口迁入地原因: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机会多)

  地理高考知识点7

  1、描述大气与地面的热量传递过程(图)

  2、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的直接热源)。

  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和反射;晚上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3、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直接原因)——大气运动

  4、热力环流:热低冷高(高低压是相对水平方向而言的);画图(海陆风)

  注意:实验及步骤

  5、三圈环流:(重点是气压带与风带)

  季节移动:7月北移、1月南移。

  6、东亚季风环流:

  (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陆地:1月是亚洲高压,天气:寒冷干燥;

  7月是亚洲低压,天气:高温多雨

  7、亚欧大陆两岸气候差异:会考纲要

  8、热带雨林:受赤道低压控制(上升气流),

  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则终年湿润

  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

  冷锋

  冷空气强大

  大风、下雨、降温(锋后下雨)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暧锋

  暧空气强大

  连续性降水(锋前下雨)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相当

  如5、6月份长江:梅雨天气

  10、气旋(低压):气流辐合上升,阴雨天气;

  反气旋(高压):气流下沉辐散,天气晴朗

  11、台风(热带气旋):西北太平洋频率强度;灾害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寒潮:冬半年,尤其是秋末和春初农作物易遭冻害

  12、全球气候:历史时期(1万年)气温是波动上升,近代时期气温升高(近50年来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影响:海平面上升;低纬农业减产,高纬农业增产;影响水循环过程。

  地理高考知识点8

  乡村、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以及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1)乡村起源的历史条件:

  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

  (2)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

  农业技术创新,出现剩余产品——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

  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促进了城市出现

  (3)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共性:大河冲积平原;农业文明发达;但古代城市发展不稳定,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

  地理高考知识点9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根本因素)

  3、人口发展模式:

  人口发展模式人口特点:原始型(“高高低”)极高的死亡率,平均寿命短,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慢。

  传统型(“高低高”)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代表:尼日利亚)

  过渡型死亡率低,出生率高但开始下降,人口压力大(代表:巴西)

  现代型(“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代表:德国)

  4、人口发展模式地区分布:

  全世界属于“过渡型”,正处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日本等大多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地理高考知识点10

  1.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

  2.丘陵:

  丘陵是指陆地上起伏和缓、连绵不断的高地。海拔大约在200m~500m之间,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3.山地:

  海拔在500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海拔高度500~1000米为低山,1000~3500米为中山,3500米以上为高山。

  4.高原:

  海拔高度大(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

  (等高线中间稀疏,边缘密集)

  5.盆地:

  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6.海岸线: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地理高考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12-13

天津地理高考知识点08-18

高考地理知识点08-18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汇总12-13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03-07

地理高考知识点必背05-15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02-16

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12-22

2018高考地理知识点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