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调研检测试卷带答案

时间:2024-06-19 08:41:29 宜欢 初三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三语文调研检测试卷带答案

  对于初三学生,根据语文调研检测试卷成绩来指导中考语文复习至关重要,所以学生要好好重视。小编为大家力荐了初三语文调研检测试卷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初三语文调研检测试卷带答案

  初三语文调研检测试卷带答案 1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2分)

  大理与丽江是云南省两座风格(jié)然不同的旅游城市,但它们的风景与文化却同是天下闻名的。在大理,人们体味的是风花雪月的浪漫,感受的是气(yùn)深厚的文化;在丽江,人们探寻的是生命意义的圣地,重现的是前世江南的繁华。

  2.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zhù)立 (rǒng)余 (kàng)奋 尽态极(yán)

  B.(zhàn)开 小(qì) (bǐng)告 浑身解(jié)

  C.(chú)形 悲(chàng) (háo)鸣 忧心(zhōng)忡

  D.(kuàng)野 (chēn)视(shàn)笑 (chì)序井然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建壮 静谧 繁花嫩叶 玲珑剔透

  B.亘古 惬意 进退维谷 相得益章

  C.茏罩 葱笼 险象迭生 擎天憾地

  D.玷污 憔悴 鞠躬尽瘁 猝然长逝

  4.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救人反被讹”事件的屡次发生,让许多人碰到类似的事选择了袖手旁观。其实世上还是好人多,只是“恶”被媒体放大了。

  B.春风到处,冰雪融化,青草萌发,动物伸着懒腰结束了冬眠,真是妙手回春啊。

  C.“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D.复习中,过度地向学生提要求、加压力无异于揠苗助长

  5.下列各句子没有病句、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互联网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人难以接受。

  B.大庆电视台录制的《语文第二课堂》,是孩子们展现风采的舞台,也为大庆浓郁的营造了读书学习的文化气氛。

  C.监考老师在考场上发现了两个考生的作弊仪器,当场没收并对考生做出严重警告的处分。

  D.根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约占九成以上。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战国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因此又称《诗三百》。内容上分为风、雅、颂,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

  B.《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著名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

  D.朱自清是当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春》通过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面来抒写对春天深沉的赞美之情。

  7.用古诗词原句填空。(8分)

  (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

  (3) ,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气象万千。

  (4)李白在《行路难》中借用姜太公的典故,表达自己渴望为国建立一番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也借“ ”的典故表达自己希望能够获得朝廷重用。

  (5)诗歌如一壶香茗,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新燕啄春泥,我们同白居易感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生机;夏意醉琅琊,我们随欧阳修感受“佳木秀而繁阴”的清凉;秋韵满南山,我们与陶渊明同享“ , ”的闲适;冬雪飘边塞,我们和岑参共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春意雪景。

  8.综合性学习活动(6分)

  随着央视《中国成语大会》节目的播出,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节目中那些年轻的面孔对成语的稔熟运用,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成语大会”一时间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根据材料一、二、三提供的信息,写出三条你探究的结果。(3分)

  ①

  ②

  ③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请你根据下列图示猜成语。(3分)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5题。(18分)

  【古诗阅读】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9.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试分析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2分)

  10.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2分)

  【古文阅读】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节选自韩愈《师说》)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实词。 (4分)

  (1)余幼时即学 嗜

  (2)援疑理 质

  (3)师者,所以传道业解惑也 受

  (4)人非生而知之者,能无惑 孰

  12.选出下列加粗虚词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无从致书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沈复《幼时记趣》)

  B.人非生而知者 鸣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

  C.吾从师之 佣者笑应曰 (司马迁《陈涉世家》)

  D.俟其欣悦,又请焉 登斯楼也,有去国还乡(范仲淹《岳阳楼记》)

  13.以下几句话编为四组,分别体现宋濂诚信、明礼的一项是( )(2分)

  ①录毕,走送至,不敢稍逾越。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④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甲)文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求学时借书抄书之艰,求师叩问之难;(乙)文论述了为师“传道受业解惑”的性质、作用,及“ ”的原则。(2分)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二)阅读《从幻想走向现实的全息技术》一文,回答16—19题。(9分)

  从幻想走向现实的全息技术

  ① 从经典的《星球大战》到《钢铁侠》 ,立体全息影像在很多科幻电影中以特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影片中的人物可以跟在空气中形成的三维影像进行交流互动,不仅带来了震撼的视觉效果,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技术的憧憬。那么电影当中的这种技术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到底有多远呢?

  ② 全息,是指事物发射或散射的光的全部信息(包括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全息摄影不仅能够记录光的强度,还能记录光从哪里发出,朝哪个方向发射的信息(即相位信息)。

  ③ 普通摄影术在自然环境下即能拍摄成像,而全息摄影术需要利用特殊的光源(一般采用激光),记录物体发出的散射光。记录的时候将激光束分为两束,一束直接投射到记录介质上,成为参考光束;另一束投射到目标物体上,经过物体表面的散射作用形成物光束。让物光束投射在记录介质的同一区域上,它与参考光束在记录介质上产生干涉叠加,形成干涉条纹,再经过处理之后,就得到一张全息照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全息照片,看到的图像内容是不一样的,跟观看真实物体的感受一样。

  ④ 1948年,全息术发明成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它的实现技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全息立体显示技术走出了实验室,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全息照片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产生了全息商标、全息邮票、全息博物馆等,利用全息图的.高科技特点产生了全息防伪,用于商品、钱币、证件等防伪。近年来又在发展全息电视、全息电影等三维立体显示技术。

  ⑤ 1987年,我国发行了一枚全息邮折,这一年是丁卯年(兔年),在四方连邮折上有三只小兔子的全息立体照片。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可以看到小兔子的正面、侧面等不同的影像,确实可以用栩栩如生来形容了。

  ⑥2010年4月21日,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局共同发布了发行新版100美元的设计方案,他们采用全息防伪技术,在美钞上设置了安全线。

  ⑦全息摄影术目前在产品展览、发布会、舞台节目等场合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利用这种技术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象,还可以使幻象与表演者产生互动,形成一种共同表演的错觉,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⑧ 由于全息摄影术的条件严格,立体全息视频在使用方面目前仍难大规模应用。于是“伪全息”等裸眼立体显示技术应运而生。与全息显示在空间中再现物体的实像不同,“伪全息”主要模仿人眼立体视觉原理使观众感知到物体的立体感。立体视觉原理是指人的双眼在观看同一场景时,由于左右眼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左右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来自于不同视角,左右视点图像之间存在着细胞的差异。大脑皮层通过对两幅图像进行融合,从而感受到立体效果。目前裸眼立体显示已经能达到较高的分辨率,正在逐步走向大众。

  ⑨近年来,全息技术又取得了一些突破。2014年底,一款智能全息投影仪研发成功,科幻电影中天马行空的想象似乎真的变为了现实。这台智能全息投影仪的外形像是一颗蛋,重5.5千克。它能直接在其上方的空中投射出3D影像,影像最高可达2.5米,十分生动逼真。它还配备有动态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等,可以探测环境或动作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实时地改变投射、变幻的内容。这种全息投影不需要带上任何3D眼镜,就能观赏。人们甚至还能与投射的人物角色产生互动。在家里配这样一款全息投影仪,是不是很酷呢?

  16.文章的开头有何独特之处?有什么作用?(3分)

  17.第②段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8.第③段中加粗的“一般”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9.下面的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全息摄影只能记录光从哪里发出的。

  B.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全息照片,可以看到不相同的图像内容,跟观看真实物体的感受一样。

  C.目前裸眼立体显示的分辨率正逐步提高并推广。

  D.人们在电影院戴3D眼镜观看的3D影片,是用智能全息投影仪放映的。

  (三)阅读《笔墨童年》一文,完成20—23题。(17分)

  笔墨童年

  余秋雨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序》。

  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这是我的起点。

  (节选自《中国文脉》)

  20.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补写文章的主要事件。(4分)

  (1)蘸酒写字进行期末考试。

  (2)

  (3)用小楷字借书。

  (4)

  21.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文中划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5分)

  (1)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3分)

  (2)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提示:从词语的角度)(2分)

  22.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4分)

  23.文章结尾作者说“这是我的起点”。你认为童年的学习经历和作者当今的成就有关系吗?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沈从文的《端午日》中,我们了解了端午民俗,丰富了生活经验,感受了这个传统民俗节日给人们带来的愉悦。从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中,我们领悟了其中的文化内涵,探究了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获得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爆竹辞岁,阖家欢聚的除夕;万象更新,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猜谜热闹的元宵节;祭祖扫墓,寄托思念的清明节;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中秋节;还有流传千古的七七鹊桥相会……都是传统民俗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一个主题。

  我们中华民俗节日源远流长,久盛不衰,是因为它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心理和民俗文化。我们这个民族素以家庭和睦、尊老爱幼、民族团结、亲近自然著称于世,而我们这些美好的品德、心理、文化都表现在我们度过的节日——传统民俗节日上。我们沉浸在过节的欢乐幸福中,体味亲情,健康成长。请以《那一年的 节》为题,写出自己过传统节日的故事及感受。

  要求:

  (1)用传统民俗节日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5)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 (2分) 截 韵

  2. (2分) A(B.浑身解数xiè;C.悲怆chuàng、忧心忡忡chōng;D.秩序井然zhì)

  3. (2分) D(A:健壮;B:相得益彰;C:笼罩 葱茏 擎天撼地)

  4. (2分) B

  5. (2分) A

  6. (2分) C

  7. (8分,每句1分)

  (1)默而知之

  (2)琴瑟友之

  (3)衔远山 朝晖夕阴

  (4)闲来垂钓碧溪上

  (5)何日遣冯唐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8. (1) (3分,一点1分)能抓住“有价值”“被忽视”“值得学习和推广”三方面概括即可。

  (2) (3分,一个成语1分)①才高八斗 ②气吞山河 ③隔岸观火

  9.(2分) “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1分),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1分)

  10. (2分)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1分)。理由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1分)。

  11.(4分,一个词1分)

  (1)嗜: 特别爱好 (2)质:询问

  (3)受:通“授”,传授。 (4)孰:谁

  12.(2分)D

  13.(2分)C

  14.(2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5. (4分)

  (1)(2分)(有时)天气非常冷,砚池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

  (2)(2分)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16.(3分)文章从“科幻电影”谈起(1分)

  作用:一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

  二是引出本文说明对象——全息技术(1分)。

  17.(2分)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1分)。科学准确、精炼严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全息”的内涵,清晰明了,便于理解。(1分)。

  18.(2分)加粗词不能删掉。“一般”表示通常情况下,起限制作用,说明全息摄影术在通常情况下是采用激光记录物体发出的散射光。但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存在,删去之后与事实情况不符,语言过于绝对。(1分)“一般”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1分)

  19. (2分)B

  20.(4分)老师抱我洗去墨迹。 多人敬惜字纸。 (每空2分)

  21. (5分)

  (1)(3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写河、湖、水缸结冰,突出天寒地冻,更能体现此时老师带酒到给学生的举动是对学生的关爱。(答出修辞手法1分,分析表达效果2分,)

  (2)(2分)用“弯”“捡”“捧”等动词,形象地写出了乡人对字纸的恭敬之情。(找出词语1分,答出效果1分)

  22. (4分)补充强调农夫和渔民都不识字,突出乡人对字纸及文化的敬重(2分);深化文章主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对作者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留下深刻印象(2分)。

  23. (4分)有 (1分); 童年时老师的关爱,激发了“我”对书法的热爱,打下了“我”书法的功底(1分);乡人对字纸的敬惜,以及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启蒙了我对文学和文化的热爱(1分)。这一切为作者日后成为著名的学者和作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1分)。

  初三语文调研检测试卷带答案 2

  一(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面文字中加粗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漫步西子湖,如在诗中游。看到燕子,白居易的诗“谁家新燕啄春泥”脱口而出,不惊叹于燕 子与春天的那份默;湖面波光潋滟,你自然吟诵起苏轼“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白堤桃柳相,花团锦簇,令人想到杭州诗人戴望舒在远方深情的思念,“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丰厚的人文积,增添了西湖的风雅与内蕴。

  A.jìn qì jiàn dìng B.jīn qiè jiàn dìng C.jīn qì jiān diàn D.jìn qiè jiān diàn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他克尽职守,默默奉献三十年。/请你把刚才说的话在说一遍。/警察掉取监控录像仔细查看。(摘自电视字幕)

  B.海鲜夜宵大排档,恭候光临!/阳光安装公司,竭诚为您服务。/欧美时尚家具,送货到家。(摘自招牌广告)

  C.红烧鸡腿、蜡肉烧笋、糖醋鱼块/凉绊黄瓜、香菇青菜、蒜泥菠菜/番茄旦汤、虾皮紫菜汤(摘自食堂菜单)

  D.梧桐树遮天蔽日,尤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最后拼搏阶段就是要像篮球冲满气、汽车加满油一样。(摘自学生作文)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学生会组织校青年志愿者二十余人,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发放宣传单,劝慰行人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

  B.听了著名建筑师的报告,王茜萌发了远大的夙愿:将来要专攻建筑学,为老百姓设计建造美观而实用的房子。

  C.得知偶像柯洁败给“阿尔法狗”的消息,围 棋迷舒波连续两天废寝忘食,上课总是走神,就连老师点他名都没有听到。

  D.当竺可桢之子、88岁高龄的竺安先生向浙大捐赠56册竺可桢日记手稿时,现场嘉宾肃然起敬,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B.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杭州特有剧种——“杭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

  5.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虽有嘉肴》)

  (2)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来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5)“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方言不可避免地逐渐消失了;“ ”,方言中一些精妙的词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重新活跃在人们交往的语言中。(请选用晏殊《浣溪沙》中的句子填写)

  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7分)

  (1)清朝文人张潮认为不只是人有知己,物也有知己:“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涨潮的话涉及我们学过的多篇古诗文,请写出其中两篇的题目。(2分)

  (2)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 》一文,饱含着鲁迅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思念与同情;《二十四孝图》一文,表明了鲁迅对封建孝道持 的态度。(2分)

  (3)下面文字中“A”处原是“她”的名字,请写出这个人的名字,并联系《骆驼祥子》的相关情节,谈谈这个人的死对祥子产生的影响。(3分)

  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曹先生的话能感动他,A 不用说话就能感动他。他对曹先生说了真实的话,他将要对 A 说些更知心的话,跟谁也不能说的话都可以对她说。

  (老舍《骆驼祥子》)

  7.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以说服妈妈同意晓宇跟航航交往。要求语言连贯、得体,100字左右。(5分)

  妈妈:“晓宇,不要再跟班上的航航来往了,他成绩还不如你;你要跟成绩好的人多交往,那样对你学习有帮助。”

  晓宇:“ 。”

  二(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5题。

  (一)

  回 家

  徐 风

  已近年关,隐藏在大山褶皱里的小县城年味渐浓。火车的汽笛声频繁地响起。一条悠长的巷道里藏着几户人家。一座陈旧的小四合院里传来清脆的电话铃声。

  妈 ,再过一两个小时我们就到家了,晚饭回家吃,一年没吃到您做的饭了,呵呵。

  你这孩子,咋突然就改主意了?不早讲,也好让妈提前高兴着,刚才还和苗苗念叨呢,苗苗一直想去看你们呢。

  不是想给您个惊喜吗,呵呵。

  好好好,妈这就准备去。苗苗奶奶放下电话,苗苗,你都听到了吧,你爸妈一会就到家喽,自己好好玩,奶奶给你做好吃的。奶奶脸上的皱纹一下全舒展开了。

  五岁的苗苗听说爸妈要回家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冲向大门口。 奶奶扶起被门槛绊倒的孙子,轻拍了下孙子的小脑瓜,乐呵呵跑进了厨房。

  就是,有钱没钱也得回家过年嘛。你们不记挂妈,不记挂苗苗,俺祖孙俩可天天伸脖子盼呢。苗苗奶 奶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恨不得手脚并用地忙活。一切准备就绪,额头上竟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瞅着还算丰盛的菜肴,关键都是儿子媳妇爱吃的,喜滋滋地擦了擦汗,又捶了几下腰,却并不急着点火。天寒地冻的,等着儿子媳妇回家边炒边吃。也就在此时她才忽然想起小孙子,好像老一会没听到动静了,心里不知咋的“咯噔”一下,边喊边出了厨房,无人应答。

  苗苗奶奶翻遍了满屋满院,犄角旮旯,仍不见小孙子人影,便心慌慌地跑出院子,挨家挨户寻找。邻居们都是一样的答案,她大声呼喊着追出巷子,来到街上,四下里飞速扫了一遍,眼里满是失望和惊恐。

  这个节骨眼上孙子要是出点啥事,这个年还咋过?我咋向他爸妈交代?老天爷啊!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瘫坐在地上。

  天色渐晚,还飘起了雪花。

  咱这儿就巴掌大的地方,何况还报了警,他们很快就能把苗苗找到的。

  邻居们正在不住地安慰着精神几乎失控的苗苗奶奶,一阵急促的铃声骤然响起。

  真悬哪!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

  邻居们急忙把苗苗奶奶搀起来,问:咋了?到底说啥了?

  孩子在车站警务室呢!苗苗奶奶带着哭腔说。

  咱咋就没想到呢?车站离这里不是很远。

  敢情这孩子是去接站了,等不及了。

  哎哟喂,你说这么点小孩,幸亏被警察发现了。

  麻烦你们帮我再守会家,我去把孩子弄回来。苗苗奶奶边说边往外走。

  让老刘守着,我们几个陪你一块去吧,天黑路滑的。几个热心的邻居前后撵了上去。

  工夫不大,一行人来到警务室。还未进门,苗苗奶奶就发现小孙子坐在沙发上伸着长长的舌头,正“吧唧吧唧”地舔着棒棒糖。

  苗苗奶奶气不打一处来,紧走几步,推门闯了进去,也忘了跟警察道谢,一把将苗苗从沙发上拖下来,抬手屁股上就一巴掌:你个小冤家,差点把奶奶吓死!

  奶奶不讲理,我又没做错事。反应过来的苗苗咧着嘴委屈地辩解。

  还没错呢?奶奶又举起巴掌。

  孩子毕竟小嘛,没丢就万幸了。邻居劝住苗苗奶奶。

  警察抱起苗苗,笑说:大娘,消消气,您往别处想想看,孩子今天这个举动是不是挺招人疼?他跟我们讲他爸爸电话里说给您一个惊喜,他也要给他爸妈一个惊喜呢。多乖,多懂事。

  苗苗奶奶瞅着警察怀里噘着嘴巴、抽抽噎噎的小孙子,忍不住老泪直流。

  此时,“呜——呜——”似是火车进站的汽笛响起,雪花也越发欢快起来。

  (选自《羊城晚报》,有改动)

  8.小说中哪些内容暗示了苗苗会去车站接爸妈?请简要回答。(3分)

  9.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所反映的人物心理。(4分)

  ①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瘫坐在地上。

  ②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

  10.小说两处写雪花,各有什么作用?(4分)

  11.关于小说主题,有以下三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请简述理由。(5分)

  第一种:表现苗苗一家感人至深的亲情。

  第二种:体现邻里之间相互关爱的人间温情。

  第三种:反映留守家庭的生存现状,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二)

  废旧衣物,可别一扔了之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物资极为匮乏的年代,一件衣服可以穿很多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的衣服渐渐从“不够穿”,变成了“穿不完”。每到换季时,都能整理出一批废旧衣物,它们成为“鸡肋”,甚至被一扔了之。

  一扔了之,带来的问题也不少。一般说来,废旧衣物中化纤类产品的比例高达60%到70%,它们混在生活垃圾里,被填埋后仍难以降解,会污染土地。烧掉也不是个好办法。不少小工厂低价买来废旧衣物,当燃料使用,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更何况,有些废旧衣物没有运往垃圾场,而是直接流入二手市场。这些未经严格处理的衣物可能携带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有害物,直接或间接使用都会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2600万吨旧衣物被扔进垃圾桶,而再利用率却非常低,只有不到1%,如何合理回收利用废旧衣物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回收废旧衣物,我们通常的做法比较单一,只是在居民小区里放置回收箱。固定的回收箱的确便民,但管理上存在着许多漏洞。回收箱的数量增加了,服务质量不一定跟得上,需要安排专人收集、运输,增加了成本。有时回收箱已经“超载”却无人来收。回收箱还可能成为拾荒者的淘宝地,导致旧衣物以违规方 式流向二手市场。在回收废旧衣物这件事情上,上海的做法是由政府主导,回收公司统一回收。除设置回收箱外,还通过市民电话预约上门收集、市民自付运费寄送、企事业单位组织募集活动等多种途径进行回收。英国则有着慈善商店、衣物回收银行、社区衣物回收箱、上门回收、再利用中心等多条废旧衣物回收渠道。这些做法,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对回收的废旧衣物,如何规范处置,做到物尽其用呢?首先,废旧衣物要经历一次严格的“面试”。那些成色较新、没有破损的衣物应先送往水洗区清洗,然后接受高温高压消毒,最后进行烘干、包装。焕然一新后,可以无偿送给慈善机构或直接捐赠给贫困地区。而“面试”后“落选”的那些衣物,会根据棉、毛、化纤等面料再次分类,然后发送到有资质的加工企业进行处理,制成可再利用的工业原料,比如白色棉 织物和有色织物,纤维化处理后可以变为棉纱、无纺布;涤纶织物进行化学处理分解,则可变为涤纶原料。经过这样的处理,废旧衣物就可以实现循环再利用了。

  (根据相关资料改写)

  12.根据文章相关内容,填写“废旧衣物处理流程图”中的①②③处。(3分)

  13.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每到换季时,都能整理出一批废旧衣物,它们成为“鸡肋”,甚至被一扔了之。(为什么说废旧衣物是“鸡肋”?)

  (2)首先,废旧衣物要经历一次严格的“面试”。(“面试”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14.文章为什么要举上海和英国回收旧衣物的例子?(3分)

  15.联系文章内容,对下列处理废旧衣物的做法进行评价。(4分)

  李大妈:我把旧衣服剪成小块,用来擦油烟机,用完扔掉,还省得洗抹布了。

  沈阿姨:我把家里的旧衣物直接打包,寄往贫困山区,也算献了份爱心。

  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殣①者相望。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等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②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丫鬟③尾行。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④霜露盗贼,君力也。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⑤也。君必无归。”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⑥,度尚可活。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 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①殣(jìn):饿死。②钱塘:地名,今杭州。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④罹(lí):遭受。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16.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自无所得食 会天大雨,道不通,已失期

  B.即以母两弟 神情与苏、黄不

  C.即酒炙乐 此人一一为言所闻,皆叹惋

  D.生则毅然谢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17.对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B.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C.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D.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

  ①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3分)

  ②于是日操瓢道乞。(2分)

  19.潘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言行分析。(4分)

  20.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1)两首诗均提及“寒江钓雪”,柳诗通过“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内心 的感受,孙诗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 的态度。(2分)

  (2)《渔家》前两句是怎样表现“渔家苦”的?请作赏析。(3分)

  四(4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本来我可以放弃,却咬牙坚持了下来;本来我可以沉默,却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本来我可以争取,却因犹豫而错过;本来我可以面对,却因胆怯而逃避…… ”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经历, 也许,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烦恼。

  请以“本来我可以 ”为题,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1.C 2.B 3.D 4.C

  5.(1)教然后知困 (2)万里赴戎机 (3)燕然未勒归无计 (4)蜡炬成灰泪始干

  (5)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6.(1)《饮酒》 《爱莲说》 《桃花源记》 (2)《范爱农》 否定 (3)小福子

  虎妞去世后,小福子成了祥子好好活下去的希望。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所有 的希望破灭。他失去生活的勇气,开始厌恶劳作,吃喝嫖赌,到处骗钱,最后沦为“城市垃圾”。

  7.示例:妈妈,我和航航是兴趣相同、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除了成绩不如我,他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学习。我不会因为与航航的交往耽误学习,平时会更多地向老师同学请教,更加努力地提高成绩。

  二(30分)

  8.时常念叨,一直想去看望爸妈;听到电话里爸妈要给奶奶惊喜的话;听说爸妈回家,他冲到了大门口;天天伸长脖子盼爸妈回家;奶奶到处找不到苗苗。

  9.①因找不到孙子而惊恐害怕、万分自责的心理。

  ②得知孙子下落时如释重负而又后怕的心理。

  10.第一处,交代了当时的天气状况,加深了奶奶的焦虑和恐慌。

  第二处,渲染了轻松、欢快的气氛,衬托出找到苗苗、一家人即将团聚的愉悦心情。

  11.示例:

  ①同意第一种说法。理由是小说多处描写了感人至深的亲情:苗苗奶奶精心准备儿子儿媳爱吃的菜肴;苗苗爸妈、苗苗都想给亲人惊喜;苗苗奶奶寻找孙子时焦虑、恐惧、自责、欣慰的心理变化。这些内容既有细腻的关爱,也有对家人的责任和承担,还有久别后急于见到亲人的心情。

  ②同意第二种说法。理由是文中有不少文字写邻居们在寻找苗苗过程中的热心表现,以及警察对苗苗的悉心照顾,这些都体现了人间处处有温情。

  ③同意第三种说法。理由是小说通过写苗苗爸妈即将回家时家里发生的故事,反映了留守家庭的生活现状:青壮年外出打工,家人聚少离多;老人小孩得不到充分的关爱和照顾; 留守家庭成员对亲情的渴望。留守家庭的生活现状令人担忧,需要社会关注和思考。

  12.①清洗、消毒、烘干、包装 ②送到有资质的加工企业进行处理 ③纤维化处理

  13.(1)因为废旧衣物和“鸡肋”一样,都是留着无用、弃之可惜的东西。

  (2)判断废旧衣物的成色与破损程度。

  14.具体说明旧衣物的回收是有成功经验的,为解决目前旧衣物回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

  15.李大妈的做法:利用意识强,但利用后的处理方式不妥当,一扔了之会造成污染。

  沈阿姨的做法:利用意识强,又有爱心,但做法欠妥,未经处理的旧衣物可能危害他人健康。

  三(20分)

  16.A

  17.B

  18.①我会到钱塘去做几个月的雇工,赚钱买米使家人活下去,请母亲不要担忧。

  ②从此,(他和女子)每天拿着瓢沿路乞讨。

  19.潘生是一个有担当、深明大 义而又孝顺的人。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出:潘生在家人因食物缺乏面临死亡威胁时,主动外出赚钱养活家人;穷困潦倒的潘生帮助女子与远在南方的家人团聚,又不图回报;潘生毅然放弃做家境较好人家女婿的机会,执意回家侍奉母亲,照顾弟弟。

  20.(1)孤寂 批评

  (2)通过手指冻僵、呵气取暖的细节描写以及天寒地冻、残月在天、船上积雪斑驳的环境描写,表现渔家为生计奔波劳作的艰辛。

  四(40分)

  21.略

【初三语文调研检测试卷带答案】相关文章:

九年级语文调研考试试卷带答案11-23

南京市初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08-08

初三月考模拟语文试卷带答案06-06

初三毕业水平考试试卷带答案08-08

必备小升初语文检测试卷及答案11-30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带答案08-03

福建省初三语文综合测试卷带答案08-08

增城市初三语文综合测试卷带答案08-08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调研考试试卷带答案11-23

安徽省初三语文试卷及答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