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月三习俗

时间:2024-05-09 10:07:39 三月三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壮族三月三习俗

壮族三月三习俗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广西”三月三”,就是壮族、侗族,苗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我们还称它为“花炮节”。

壮族三月三习俗

  为什么要叫它“花炮节”呢?因为在广西农历三月初三这天,人们会举行一项富有特殊竞技性、对抗性的体育运动——抢花炮比赛。花炮是一个直径6厘米,外围包了一圈花绸的圆形铁环,将它套在一个迫击炮似的圆筒上,通过火药爆发的冲击力将它送上天,落地的时候人们可以跳起来争抢它,抢到它的人呢,所在的队伍就可以积一分,到最后谁的'分最高,就可以得到全参赛人员的祝福和称赞。花炮是个象征幸福的花圈,谁抢到花炮,就寓意着他以及他所在的寨子在这一年会人财两旺、幸福安康。

  广西素有“歌海”的美称,特别在“三月三”这天,家家都要穿上特定的服饰,去参加城寨的歌舞表演会,对唱山歌、跳竹杆舞、吃美食等各种民俗活动全部汇集在一起,好不热闹。表演会上,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群舞表演了,上百号人手牵着手,围成个圈一蹦一跳地转起来,姑娘们身下的裙子飘扬,就宛如一条五彩的丝绸带铺开,每个人的脸上都扬溢着幸福与喜悦的笑容,步伐是那么轻盈,眼睛是那么明亮,神情是那么美好,这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赞叹与欣赏。

  不止是活动,“三月三”专属的美食也是让人赞不绝口。先讲讲五色糯米饭吧!传说,是一个叫特侬的人,为了不让猴子偷吃老母亲的糯米饭,灵机一动把黑枫叶捣烂,再用水一冲,把糯米放进去浸泡,这样,蒸出来的饭就是黑色的了,猴子看见了以为是毒药,也就不敢吃了。后来,经过时间的推移,人们又发明了红、黄、白、紫四种饭,并称为“五色糯米饭”。

  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在三月三这天,还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煮上一大锅,全家吃上一碗,食之即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据说还可以祛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还可预防春疫。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虽祖籍湖北,但在广西生长的这些年,也感受到广西少数民族的风情,并渐渐融入其中。

壮族三月三习俗2

  说起壮族的民风民俗,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呀!

  走进我们壮族人的生活,可以看到壮族最具特色的用来传情达意的信物——绣球。绣球为圆形,布面,绣有花鸟,内装木棉花或豆、米之类的农作物。四角缀以彩色丝带,供手握抛掷。抛绣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当时用以甩投的是青铜铸造的古乐器——“飞驼”,并且多在作战和狩猎中运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提高,“飞砣”逐渐发展成为绣花布囊及绣球。

  当然对我们壮族来说,最重要的日子非“三月三”莫属。壮族三月三又称“歌圩节”。意为到洞外、田间去唱歌,农历三月初三,在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在我国北方中原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在壮族的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日。壮族过三月三,大多数是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也有传说是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所以又称“歌仙节”。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大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便会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若彼此有了情谊,再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有眼缘,并对他的歌才满意,便会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予意中人。

  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广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五色糯米饭五彩缤纷,鲜艳诱人,天然色素对人体有益无害,味道清香,别有风味。如果再搭配五色粉蒸肉,味道更是不可言喻。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就是我家乡的三月三,有机会欢迎你们到广西做客。

壮族三月三习俗3

  我们家有一个习惯,每到农历三月三,我们就会祭三位菩萨。“今天又是农历三月三,爷爷,我们又该祭菩萨了!”“对啊。”“爷爷,我们为什么要祭三位菩萨呀?”“这样能让三位菩萨保佑我们一生平安。”“哦,原来是这样。”我心中知道了“惊天大秘密”而开心。

  每到农历的三月三,也就是我们祭菩萨的时候,爷爷会先把鸡的毛全都拔掉,再放进锅里煮,通常鸡毛拔掉后不会全部扔掉,还会留下三根屁股上面的毛。这时候爷爷和我会留在家里面看着鸡,奶奶去外面买香、蜡和米糕。

  爷爷拿出很多杯子来,把每个都装满沙子,再从里面拿三个出来放在桌子最前方,左右两边各一个,中间也有一个,再拿出两个盘子摆在桌子中间的左右两边,然后爷爷又把装满沙的杯子均匀的摆放在家里面的各处。

  等奶奶把香、蜡和米糕买回来后爷爷的鸡也好了。爷爷把苹果、米糕放在两个盘子里,又把鸡放到盆子里,把三根鸡毛插在鸡屁股上,把香插到摆在地上的'杯子里,每杯一个,桌上的杯子左右两边插上香,中间插上蜡,在放吃的时候,爷爷还说:“三位菩萨上桌子吃饭了……”

  终于到了祭拜的时候,我站在桌子前面,爷爷让我作三个揖,我在作揖的时候,爷爷就在旁边帮我祈祷:“三菩萨请保佑我孙子考上好学校,一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祭菩萨是一个祈福的活动,它寄托了人们对菩萨的尊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壮族三月三习俗4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又称“歌圩节”,意为到洞外田间去唱歌。传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姐。我曾听奶奶给我讲过,刘三姐能歌善舞,她的歌声像春风一样柔和动听,常常带领乡亲们唱歌,以表达对常常压迫村民的地主的不满。所以地主莫怀仁对她怀恨在心,企图禁歌,却被刘三姐用山歌反驳的理屈词穷,哑口无言。可是不甘心的莫怀仁,甚至不惜重金聘请来了三个秀才与刘三姐对歌,企图用歌声降服刘三姐,结果毫无招架之力,输掉比赛的莫怀仁一气之下掉进河里。所以人们在三月三这天对山歌,吃五色糯米饭来纪念刘三姐。

  五色糯米饭不仅仅用来纪念刘三姐,也有着五谷丰登的寓意。有黑、红白、黄、紫五种颜色组成。黑色象征土地肥沃,红色象征子孙帝王。黄色象征五谷丰,白色象征纯洁的爱情色,紫色象征富裕饮食。小的时候,每逢三月三吃到香甜软糯的糯米饭,我就会想:糯米饭这些鲜艳的颜色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于是去年三月三,我特意请教了在我心中无所不知的奶奶。原来黑色的糯米饭是用枫叶染制的,黄色使用栀子染制的,红色和紫色是用同一种植物——红蓝草染出来的。

  首先要把糯米洗干净,接着把糯米泡进这些植物的汁里。糯米刚泡进汁里的时候,颜色还是白净的',像是珍珠散落在了彩色的布匹上,奶奶说这些糯米要泡上一整天。于是我时不时就来看看,看着原来纯白的糯米一点一点染上颜色,有趣极了。第二天,白净的“珍珠”已经泡成了艳丽的黑、红、紫、黄各种颜色。奶奶把糯米放进了锅里蒸,我站在一旁,好似一个木头人一般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盯着。虽然我表面平静,但我的内心的湖面已经泛了波澜,对于即将做好的糯米饭,我迫不及待。

  在奶奶掀开锅盖的一瞬间,几缕白烟向上散开,香气钻入鼻中,让我垂涎三尺。我舀起一勺热乎的糯米饭,软糯的口感散在口中,鲜美极了。让人吃了一口就会想吃下一口,真是回味无穷。这样色香味俱全的糯米饭,是谁都无法不喜欢的吧?

壮族三月三习俗5

  五色糯米饭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十几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传说靖西县旧州古镇,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恶少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誓死不从。恶少贿赂官府,将阿弟判了死刑并关进地牢,等待秋后问斩。阿秀哭瞎了双眼后,开始为阿弟缝制绣球。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绣球做好了。

  阿秀用变卖了手饰的钱和家中的积蓄,买通了狱卒,见到了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阿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不见,等醒来时,已躺在远离恶魔的一处美丽富饶的山脚下。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已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绣球的由来。

  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对歌前,刘三姐的神像由众人抬着游行一周,人们祈求她赐予歌才,保佑三月三歌圩人人对歌如意。人们敬完了歌仙刘三姐,争相亮开歌喉,相互对唱,歌声此起彼落。男女老少在这歌圩中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

  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铜鼓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曾是传递战争信号、陪葬和祭祖驱邪的器物使用。壮族每逢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和盛大节日,都有打铜鼓、唱山歌的习惯,铜鼓文化已经成为壮族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流传在壮族地区的铜鼓舞,表演时,一般是将四面铜鼓挂在村前的大榕树上,由四个小伙子敲击,作为伴奏;前面置一大皮鼓,由一老鼓手双手持棍敲击,他是舞蹈的主要表演者。他边敲鼓,边舞蹈,有正面打、抬腿打、转身打、翻身打等各种击鼓动作,节奏由慢到快,反复变化,舞姿灵活敏捷。另有两个小伙,一个左肩扛竹筒,右手持竹棍边敲竹筒边舞,另一个拿雨帽为击鼓者扇凉,边扇边舞,三人彼此穿插跳跃,配合自然协调,场面热烈,情绪欢腾。

  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壮族三月三习俗6

  说起我们壮族的节日,那最熟悉的便是“三月三”了。

  在“三月三”这天,人们会唱山歌、抛绣球、打花炮、吃五色糯米饭。说起唱山歌,就会想起刘三姐,她聪慧美丽,歌如泉涌,歌声优美动听,深受民众喜爱,被人们称为“歌仙”,所以人们还专门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这天纪念她。

  在我的家乡,每逢三月三,人们便会一起对山歌。有时就算我听不懂方言,但是我也乐在其中。

  五色糯米饭有黑、白、红、黄、紫这几种颜色,象征着五谷丰登。小时候我很疑惑,为什么糯米饭有这么多的颜色?这些颜色是怎么来的呢?问了妈妈才知道,哦,原来是用植物染成的。黑色用的是黑豆;黄色用的是栀子;紫色用的'是红蓝草;而红色是用枫叶染的。

  去年三月三,我们一家人回了老家。经过了大约四个小时的路程,终于到了家里。一进家门,只见奶奶拿着栀子和红蓝草正在泡水。我连忙跑向厨房,兴奋地喊道:“奶奶这个什么时候才泡好啊?今晚可以吃了吗?我想吃糯米饭了。”奶奶笑了笑:“要到明天,你先去吃外面的那些糯米饭吧。”我吃到的是白色的糯米饭,不甘心地想:唉,这些糯米饭只有香和味,要是有颜色,那才叫好吃呢!毕竟美食都讲究色香味俱全嘛。

  我记得那天我总是在厨房里进进出出,恨不得马上吃到黄色和紫色的糯米饭。终于我从中午熬到了晚上,连睡觉都梦到自己在吃五色糯米饭,真想快一点到明天。到了第二天,我匆匆洗完漱就跑进厨房,看到已经煮好的糯米饭,那色泽光鲜亮丽,五彩斑斓,摆在簸箕上,仿佛开了一朵五彩的绒花。那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真是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啊!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除了我们壮族的三月三,还有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祖国。

壮族三月三习俗7

  故乡,故乡是什么?故乡是你在儿时的一个梦,故乡是你在成长过程中的一块基石。有一首歌这样唱到:“走遍天下的路,最美的还是故乡;喝遍天下的水,最甜的还是故乡。”

  我的故乡在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那里3月3日时会敬娘娘,每年的生日三日,这天我奶奶总会跑到我姥爷那边,买上一大袋的红蜡烛,香烟等等。每次都静静的时候,她总会把香烛点燃,放在汽车的每个轮胎面前,让我过来磕头鞠躬,我鞠完躬后她会让我拿着烟跟在她的后面走刚弄完后,才准休息。

  我记得今年3月3日的时候,我奶奶像往年一样。买了烟和烛,让我姑爷爷下来把鸡杀掉,将鸡血滴在一张张红纸上,让我拿点儿红纸跟她围着车转,将滴有鸡血的红纸粘在车轮上。然后又叫我把红烛点燃,跟她一起走,最后拿几块砖头放在车轮前,然后叫我把红烛和烟点上后放在一直砖头上,让我鞠躬磕头。

  敬完娘娘后,奶奶就把剩余的善后工作交给了我,她就去洗手了,让我把剩下的鸡血倒掉,把把剩下的红纸嗯放在一个抽屉内,把竹和香放在柜子上,最后把地上的灰扫掉娘娘就敬完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每个人的'家乡可能说风俗不一样,但是每个家乡的风俗寓意都是一样的,都是象征着美好,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辞旧迎新心愿,三月三那天许多人都在敬娘娘,都做这和我们一样的工作,但是每个人都觉得非常快乐。

【壮族三月三习俗】相关文章:

壮族三月三习俗04-21

壮族的习俗03-21

壮族习俗05-22

壮族的婚礼习俗08-04

壮族的节日习俗有什么03-13

壮族三月三作文(精选22篇)04-12

壮族三月三作文(精选25篇)12-08

壮族的三月三作文(精选11篇)04-27

壮族三月三作文(精选32篇)04-24

壮族三月三作文(精选48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