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弟·其二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3-12-30 18:21:54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赠从弟·其二原文及赏析

赠从弟·其二原文及赏析1

  原文:

  东平与南平。

  今古两步兵。

  素心爱美酒。

  不是顾专城。

  谪官桃源去。

  寻花几处行。

  秦人如旧识。

  出户笑相迎。

  译文

  东平相阮籍与南平太守的您,古今都可郁喜爱饮酒的.步兵校尉。

  您和阮籍都是从心眼里爱好美酒才去作那个官,并不是看重恋眷职务啊。

  如今因酒而谪官去到武陵桃源,寻花寻竹行了几处地方?

  桃花源中的秦人有如旧识,定会出门笑脸相迎。

  注释“东平”二句:此以阮籍比李之遥。李之遥为南平太守;阮籍曾任东平相,称阮步兵。

  专城:指任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等地方长官。

  桃源:在武陵,陶渊明曾作《桃花源记》。

  秦人:《桃花源记》载,内中之人自称是秦时人,避秦末之乱才进入桃花源中。

  赏析:

  (太白自注:南平时因饮酒过度。贬武陵。)

  这是一组赠别诗,诗人为自己从弟(叔伯兄弟)李之遥作,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全唐诗》在这组诗后有作者自注:“时因饮酒过度贬武陵,后诗故赠。”李之遥时任南平太守,因饮酒过度,被贬于武陵,可能在江夏与李白相遇,别后写此赠诗。

赠从弟·其二原文及赏析2

  赠从弟·其二

  刘桢〔两汉〕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赏析

  刘桢的诗刚劲挺拔,卓荦不凡。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赠从弟》共三首,为其代表作,本诗是第二首。

  这首诗看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全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远,气壮脱俗。

  起首二句,即以松的高洁之态动人情思,风的肃杀之声逼人警觉。用“亭亭”标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又以“谷中”映衬“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诗中心的青松的傲骨。

  三四两句则加强了抒情的氛围。而且在似乎不相关的松和风之间冲突顿起,令听者心惊,观者颜开。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一“盛”一“劲”表现冲突的激烈和诗人的感情倾向。第三句诗顺接第二句,第四句呼应首句,章法绵密,展开有序。

  五六两句,由风势猛烈而发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刚劲而拓宽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发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诗的意境格外高远,格调更显得悲壮崇高。松树和环境的对比也更分明,而松树品性的价值也更加突现出来。

  最后两句变换句式,以有力的一问一答作结。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

  全诗以松树为中心,写得集中紧凑。反复咏歌,却不平板单调。用词朴素无华,风骨雄健,气势有力。不重在工笔细描,而以层层深入事物的内核见长。

  这首诗名为“赠从弟”,但无一语道及兄弟情谊。我们读来却颇觉情深谊长,而且能同诗人心心相印。这是因为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自然之物原本自生自灭,与人无关。但一旦诗人用多情的目光注入山水树木、风霜雷电,与自然界中某些同人类相通的特征一撞击,便会爆发出动人的火花。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刘桢之前有屈原的桔颂,刘桢之后,则更是屡见不鲜,且形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特征之一。

  刘桢如果直接抒写内心情感,很易直露,便借松树的高洁来暗示情怀,以此自勉,也借以勉励从弟。全诗关于兄弟情谊虽“不着一字”,但味外之旨却更耐人品尝。

  刘桢

  刘桢(180―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诗人。他的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

【赠从弟·其二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赠从弟(其二)》原文翻译赏析08-06

[唐]李白《赠从弟冽》原文、注释、赏析12-14

《赠从弟》刘桢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4-12

移居·其二原文及赏析11-24

赠李白原文及赏析02-05

赠内人原文及赏析03-02

赠柳原文及赏析(精选)11-01

赠柳原文及赏析09-20

长相思其二原文及赏析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