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时间:2023-11-18 07:51:14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范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范文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范文1

  通过几个周末的学习,我有机会学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使我感受颇深。其中一篇文章给了我深刻的教育。

  文章讲述的是: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领导都来听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领导们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

  这段答话开启了一个窗口,使人窥视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终生都在备这节课”!那么怎样进行这样的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日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了这段文字,心里颇受感动。细细品味那些优秀教师的课,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都体现着他们知识的渊博。他们都是勤于读书、勤于学习、勤于创作、勤于观察的"教师。他们不断的补充自己的头脑,补充自己的才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我们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我们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我们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我们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这样的教师工作起来效率极高,深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要做那一类教师,主动权在你的手中。

  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的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的越来越小。这里的问题还不仅在于教师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数量可以转化为质量: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要想提高自己,就要读学术著作,丰富自己的思想、知识、情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我会永远记住: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亲爱的教师朋友们,不要再犹豫,不要再徘徊,更不要再抱怨,要想打造祖国灿烂的明天,让我们齐呼:读书吧!心动不如行动,从此刻起,行动吧!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范文2

  一直以来,我都因为工作忙而疏于静下心来读书,总借口没时间而不能够静下心来学习。但是当我学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后,让我深有感触。书中,这位长者那么执著而真诚地对我们提出建议和劝告,这些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则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的“积蓄”。

  通过学习,我对教师应具备的精神及技能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一、书中说到:“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他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会沮丧而没有活力。这一切都将使教师工作显得令人厌恶。因此,学习还能拯救教师自己。”以前总是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可按现在的局面来看,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用的。一个教师如果不继续学习,他将不能胜任教师这个工作。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前很少有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近来常有紧迫感,总觉得知识欠缺,“书到用时方恨少”。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学习这一块有了提高,也觉得自己充实了许多,自信也增强了许多。所以教师必须要养成继续学习的好习惯,继续学习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还能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好处,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二、书中提到一个问题让我获益良多: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每一位教师备感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在上课或进行学习活动时,有些学生的思想特别爱开小差,于是他们的评语中老师都有一句:“希望你上课专心听讲,注意力要集中!”应该说,注意力不集中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特别容易被一些奇异的、刺激的事物所影响,注意力保持不了多长时间,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不去培养他们的注意力,那样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一定影响。但如果你去强制,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即使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说不定这时候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积极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孩子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孩子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自豪感。”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有一定的困难。他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是如果上课时老师单靠知识的本身去吸引儿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多时候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我们需要设法让学生的思维与我们所讲的知识发生联系,使他不感到陌生,使他有一种想要了解更多知识的欲望。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我看过一部名著上的一部分故事,对它已经有了了解,那么我们在看由它拍成的电影、电视剧或看书时,我们就会看得特别认真,想办法将这个故事与这部名著里的其它情节联系起来去理解,你理解的越多,脑子中这个故事的前后联系就越紧密,你就越爱看,对这部名著的思想理解得就越深刻。

  学生也是这样,我们要想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比较长的注意力,就要将学的内容与他所掌握的有关知识发生联系,他就会想方设法去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注意力也会越集中。

  总之,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应该把学习摆在第一位,只有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活出自己的精彩!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范文3

  本学期抽空重读阅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只有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才能与时代同步,才能有足够的知识传授给我们的学生。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改变与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的确,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当你以批评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从教师自我出发,而不真正是对学生这一主体人的教育,教师的抱怨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优生”有缺点,“差生”也有闪光点,在我们教师心目中每个学生都应是有天才的一面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育观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欣赏者”。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特别是对“差生”而言,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无疑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让学生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阅读过程中,尤其使我感受最深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了。

  好书是常读常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值得一读再读!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范文4

  《给新教师的建议》是一册教师成长读本,由李镇西编著,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关于“基本素养”的建议;第二章,关于“师生关系”的建议;第三章,关于“课堂教学”的建议;第四章,关于“修生养性”的建议。全书系统、全面的阐述了一名新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以及和学生和谐互动、实现角色互换等问题,给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指明了工作方向,规划了美好的前景。很庆幸我能进入一个有着理智和科学领导团队的学校,在我即将踏入教师岗位的暑假伊始发给我这本书,让我能提前在心里预演了一下将要面临的工作。

  李镇西在书中序言部分说:“我认为,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可见,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崇高的师德情感和积极学习思考都将成为我们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关键。

  所以,在踏入教师队伍的时候,我们就要有意识的参照优秀的老教师,反思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查漏补缺,不断的填补自己的短板。就像书中第一章的内容一样,我们要在不断学习中追求我们的理想,包括合理安排工作,保证阅读时间,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工作中继续锤炼教师的基本功;用教育随笔记录丰盈而真实的教育生活等。好学为要,我们只有不断增加自己的学识,对于学生、对于教育,我们才能称得上尽心尽力了。

  二省,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在今后的教学事业中,伴随我们一生的朋友,除了教导我们的师长和共同成长的同事,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我们去爱、去教育的学生。而我们与这些朋友交往中的“信”,更多的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我所理解的教学实践,即为在对学生深度研究的基础上,全身心的投入到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投入到学生关怀当中,认认真真的做好日常事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是一句空话,“一生奉献”也不仅仅是一句高声的宣言。我们在坚守教育这份事业的同时,更要坚守本书中的老师给我们的真诚建议,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不仅要有一颗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心,还要坚守自己对学生的“信”、对家长和学校的“信”,更要坚持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信”。

  三省,传而不习乎?关于教学的反思,是作为反思型教师的首要特征。我们应该随时反思:我所传授给学生的东西,是不是都是经过自己反复思考、演练确定为真的东西?我的教学准确吗?即使我所教授的知识是正确的,那么我所教授的知识适合我的学生的个性特征吗?即使是适合的知识,那么我所教授的方式,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吗?我的备课可以更出色吗?我的教学可以更精彩吗?这些问题我能在书中找到一些衡量的标准,比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上好第一堂课,怎样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把讲台让给学生等,但更多的衡量标准,需要我们深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不断的进行有效反思,才能总结出来。

  以上是我读完《给新老师的`建议》这本书,对反思型教师的理解。

  在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也给我们阐述了何谓反思型教师?他认为,反思型教师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而且,这四点绝不是互相分离的,在反思型教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完全是融为一体的。其中,思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的反思主要体现在,能够坚持对教育失误的反思、对教学实验的反思、对教育行为的反思、对教育现象的反思以及对教育理论的反思。正是这种“反思”,才是我们成为一个合格老师所必备的精神素养和职业品质。

  我曾经幻想过很多具体的老师形象,或端庄儒雅、娓娓道来,或光芒四射、谈吐幽默,也幻想着将来自己的学生对我的评价都是积极向上的。然而究竟要以怎样的姿态走上那光荣而神圣的三尺讲台,又将以怎样的心态迎接自己一生的事业,我一直在思索,很庆幸我在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在反思中成长。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范文5

  初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时就被惊艳了。书中没有过多理论性知识的灌输,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实用性很强。读完常常有种“这个问题总算找到原因了”,“这办法真好,我怎么没想到呢”的感觉。

  作为新教师的我,教学中时常有一种力不从心、知识匮乏的感觉,想要使课堂更加精彩,想要像老教师那样对课堂的把控游刃有余,想要自带气场让学生信服。一开始,我花了很大的力气在备课上,反复看教材,生怕上课漏讲、错讲,但却获得不了满意的效果。一直很苦恼,也对自己的方法产生过怀疑。

  当我看到书中“终生备课”这几个字时,一种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的感觉悄然而至。作为老师,不要着急输出,而要不断输入。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这个角色,就是这样冰山只露一角,要想教好孩子,我们得有庞大而充沛的知识储备,得有深入而精细的思考研究,得首先成为一个广阔渊博的人。这些都从何而来呢?作者给我们指引了一条明确的道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教科书、读学术著作、读相关书籍,让书籍这潺潺小溪注入我们思想的大海,使我们所教授的知识只是我们知识海洋里的沧海一粟。

  当我们有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后,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理解就会十分的透彻,以至于在课堂上,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我们的注意的中心的,就不再是所学东西的内容本身,而是学生。这时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知识中,使知识触动学生的.精神世界,变成他们自己的观点,成为他们的信念。在讲述教材时就不是在宣讲真理,而是在跟青少年们娓娓谈心。

  回忆起自己最初的教学过程:总是被事先写好的教案、做好的课件牵着走,上课的时候,一直在想着下一段该讲目的了,再下面该讲意义了,这里可不能讲错了,不能被学生取笑。有时离开了课本和课件,就会忐忑不安。一节课下来,看到学生们长呼一口气,终于解脱了的表情,一种挫败感使我不断怀疑自己。那时,我没有知识的海洋作为基石,我的讲述和语言里没有自己的情感,学生听起来也是枯燥乏味的。

  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他的讲述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后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真正优秀的教师,必有真正丰富的情感。

  这使我想起自己曾经的一位历史老师,五十多岁的他总是穿着一身中山装,黑皮鞋,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整个人看上去干净利落。进入课堂从不带着课本,却总是对教材中历史故事如数家珍,讲起课来慷慨激昂、激情澎湃,抑扬顿挫。上课时,我们总是被带入他用语言和情感创设的历史情境之中,被他思想的潮流带着走,听他的课总感觉意犹未尽。也是这位老师,使我对历史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对教师工作产生了憧憬。

  我有幸遇到了这样拥有知识大海、有血有肉的老师,有幸阅读了这些书,使自己不断成长。不断构筑自己知识的海洋,将充沛的情感注入教学中,我想,有一天,我也能影响一个或者一些人。(靳争荣)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范文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通过这段话我深刻反思我在教学中的一些行为,根本就没做到这些,也没有蹲下身来和孩子们做朋友。对于他们做错了事也只是一味的批评,并没有去深入了解孩子们为啥会去犯那样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可是又有多少老师做到了呢?我通过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我下定决心也要一点一点的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愿意主动的跟我交流,愿意把自己的开心或难过的事和我分享。我也将会肯定每一个孩子的进步,不轻言放弃每一个孩子,鼓励孩子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行。我将用心去感化每一个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通过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从一些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我在教学中,总感觉孩子不懂,我总是把自己知道的都传授给孩子,从不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去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孩子们也习惯了等现成答案,不在开动脑筋。我知道这样很不利于孩子的发展。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打破我之前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想如果这样做应该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我都讲了好几遍了,孩子们还不会"这种情况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这样才更容易发现孩子们薄弱的地方,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只有这样孩子们掌握的知识才会更牢固。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看到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这句话时,我瞬间都想到了班上的一些孩子在注意力这一块做的不好,这跟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提到的.情绪高涨,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想要让孩子们注意力强,就需要老师课下下功夫,思考在每一节课中怎样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把握孩子们注意力的关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朝着这一方面努力。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建议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我还是要努力朝着这方面去做。尽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孩子个人,不要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同时还要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来。我还要及时给予孩子鼓励,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上面是我在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时想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我将在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我要努力把这些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升我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带领学生们共同进步与发展。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01-12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01-23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01-16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11-24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集合)07-31

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10-08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15篇02-12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13篇03-15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15篇03-18

2023年《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