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干预方案

时间:2024-03-04 19:06:54 美云 幼儿园大全 我要投稿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干预方案(精选10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干预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干预方案(精选10篇)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干预方案 1

  一、指导思想

  我校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服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全的理念。根据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要求为指导。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地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体做法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我校心理咨询教师一名,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1)心理课辅导。本学期由心理健康教师不定期为各年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同时,各班在班内进行心理健康主题的班队会。

  (2)心理咨询室。开设“知心小屋”,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

  (3)以“点”带“面”,利用学校宣传阵地在学生中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4)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5)指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简单有效方法

  A、学会放松。

  B、与人谈心。

  C、学习写日记或周记。

  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工作思路。

  2、正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摸底排查,建立心理健康问题学生档案)。

  3、组织班主任学习有关心理辅导的知识、方法等。

  4、做好校刊知心信箱的编辑工作。

  5、利用家长学校向学生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6、对学生进行常规心理健康测查。

  7、进行“今年我要压岁言”活动动员。

  8、心理健康教育学期工作总结。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干预方案 2

  当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小学生年龄小,学习、生活上碰到的困惑,有时无法自行解决,长期如此会产生心理上的障碍。此时确实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帮助,我们学校心理咨询室正是为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服务的,为了使心理辅导进一步得到普及并更好地为学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服务,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德育计划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努力创造条件辅助和激励学生向更高的心理健康境界发展,达到“助人自助”的教育效果。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宣传,普及工作,让更多的学生知道并了解心理辅导工作。

  2、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德育工作相辅相承。

  3、认真细致地做好疏导工作,力求个案上有所突破。

  三、具体工作安排

  1、心理辅导的方法、途径:心理咨询室“心灵的港湾”,各班级心理教育课,学校橱窗,各班级黑板报,“开心由此”电话,“悄悄话”信箱,红领巾广播“心灵之声”栏目等。

  2、校辅导站地点: 浴宇楼四楼东首“心灵的港湾”。

  3、辅导站定期开放时间:每星期五5:00—6:00(其它时间的咨询辅导由学生另行预约)。

  4、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各级文件,有关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方法等,使每一个教师首先每天保持一颗健康的心理面对学生。

  5、除建立“心灵的港湾”,定时开放外,每位班主任每人一本记载本,随时辅导记载,为一些难为情和不愿进心理咨询室喜欢和班主任老师交谈的同学服务。

  6、班主任做好平时日常教学中的学生心理辅导,辅导站老师要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共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各班可利用班队活动、心理健康课深入浅出地辅导学生心理健康,从学生身边的事展开。还可与家长联合起来,积极了解学生的性格、能力、习惯等。

  7、利用黑板报、红领巾广播、国旗下讲话等宣传一些心理常识,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氛围。本学期安排出两期心理健康教育黑板报,向全校宣传一些心理保健知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8、完善学校心理管理机制,紧密团结在以刘玮校长为中心的心理教育组,明确各项分工,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研讨各类案例。

  9、更好的开展家校联系,开展家校联系卡,举办家校学生心理座谈会,共同探讨心理现状及各类应对措施……

  10、对班级咨询员进行选拔、考核、辅导,再各班级由同学推选出两名学生咨询员。要求:心理素质良好,乐于奉献,热爱集体,关心同学,能够得到同学们的信任,最重要的是要求能够保守秘密。在选出后,对咨询员进行教育,严格遵守咨询处的纪律,明确工作目的'。然后开展简单的咨询指导辅导。如果,时间场地不允许组织集体学习,咨询处讲准备学习材料分发给个人进行自学。

  11、 对广大同学进行心理调查,建立心理档案。

  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以心理测量表的形式对同学进行心理调查。主要对以下四方面作为重点:

  (1)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否符合相应的心理年龄特征。

  (2)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否与社会协调一致。

  (4)有没有完整的人格。这些只是心理健康的一部分,因为考虑到个人差异及工作量的问题,仅以此作为参考依据建立每个同学的心理档案。

  12、 对个别群体给予帮助,关心。通过心理档案注意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同学。对他们投入更多的帮助。对于小学阶段的关键点,如:新生入学适应,六年级学生即将离校升入初中都要更多加心理指导,跟踪指导等。

  13、 建立多种联系方式,随时随地为需要帮助的孩子,尤其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他们尤其敏感自己的隐私,很多初次咨询的孩子对老师还缺乏心理信任,所以开设这样的一个平台可以很好的帮助他们。广大同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咨询,具体方式如下:

  (1) 面对面咨询 咨询者可以与指导教师同学当面沟通;

  (2) 电话咨询 指导教师和班级咨询员联系方式祥见附表;

  (3) 信件咨询 咨询者可将自己的问题以信件形式投递到指定信箱;

  (4) 电子邮件同学也可以通过e-mail咨询问题。

  我校咨询处虽然没有专业人员,但是我们将以最大的工作热情,无私的奉献精神竭诚为同学们服务。

  具体工作时间安排:

  九月份

  1、学生(心理健康保健员、心理信息员)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工作。

  2、本学期成绩两门以上不及格学生座谈会

  3、召开特殊学生会议,并进行个别心理咨询。

  4、 网站建设工作,咨询工作开始

  5、开设“心灵之声”广播。

  6、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

  十月份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

  2、专业指导老师和辅导员老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3、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指导”的有关内容。

  4、指导心理健康保健员在班中开展“开心果”谈心角活动。

  十一月份

  1、各种文档资料的建设。

  2、5·25小学生心理健康日—现场咨询,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散发活动。

  十二月份

  1、常规工作。

  2、召开六年级部分学生座谈会,并进行毕业前夕个别心理咨询。

  3、举办青春期心理卫生讲座(五、六年级部分女生)

  4、考前学生心理分析,

  5、学期工作总结。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干预方案 3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在学校的全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和服务,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形成中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主动发展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在教育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二)基本原则

  我校在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全面性原则。面对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差异性原则。关注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和发展相结合。

  5、保密性原则。对求助学生的所有资料和信息决不应作为社交闲谈的话题,要进行保密。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适应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理、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学会学习,学会交流,适应升学择业、生活、社会等。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抵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及活动计划

  (一)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通过培训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定期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来校做报告,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意识,建立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的机制,今年暑期重点举办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逐步形成在校长领导下,分管干部负责,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同时学校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

  1)开展学习辅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主题班会、学法指导月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端正学习的动机,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无助状态,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增强自信,提高学习的效率。

  2)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乐学会学

  在课堂中,教师努力创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轻松的心理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让兴趣引导学习。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健康愉快的情绪得以保持,自主性得到发展,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3)利用教材与课堂,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教材的编写和制定都蕴含着不少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教师要充分地有意识地运用教材本身的魅力作用,有机地运用它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2、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普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每学期进行1-2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由心理专家主讲,在全校普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每学期分年级进行1-2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促进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3、开设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的辅导。由心理咨询师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定期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学生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

  4、建立测试档案:对新生入学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了解我校学生心理问题,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建立测试档案,有利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5、建立了心理健康email和热线电话,以最快的时间答复,以便那些不愿和辅导教师见面的学生可以通过电话和悄悄话信箱、email寻求帮助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但是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单纯地重视孩子的需求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今年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在校报开设家长心理健康教育专栏。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亲子活动等提高家长教子的能力。

  (四)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为了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得以正常发展,在学校日常工作中,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宽松的心理环境。学校注重校容校貌的建设,使学校环境实现绿化、美化、净化。继续健全、完善心理辅导室,配备设施,添置适合学生阅读的心理书籍,使心理辅导室漂亮、温馨。校橱窗设心理健康园地“心理健康园地”,通过校广播、电视、书刊、网络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时时刻刻接受着健康的熏陶,学校心理环境谐和、真诚、奋进,孕育了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围。

  五、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安排

  一月:召开心理研讨会

  二月:各班设心理委员

  召开心理委员培训班

  三月:制定学年心理键康教育学年计划

  召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

  四月:学生心理调查

  五月:心理咨询室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六月:xx老师上心理健康教育课

  七月: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八月: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活动

  九月:xx老师上心理健康教育课

  十月:聘请专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十一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十二月:心理健康教育年终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干预方案 4

  一、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卫生的教育、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及处理心理问题的辅导,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促进学生价格健全发展的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在小学开展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具体措施

  1、重视宣传教育,突出健康教育特色。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橱窗、黑板报、心理小抄报等途径和阵地,做好健康教育宣传。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让师生们共同关注自己的健康,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健康教育工作去。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关注教师的健康。

  加强对全体老师进行理健康知识普及培训,重点加强班主任兼健康教师的知识培训,使每个教师都熟悉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常见心理问题的疏导策略,具备一定的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辅导技巧,并以自己健康、良好的'心理特质去影响学生。要在每个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健康教育。

  3、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有机渗透。

  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通过坚持经常的、形式灵活多样的校本研训活动,使绝大多数任课教师达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共识。在备课时,要着力挖掘“心育”的因素;在课堂上,适时渗透“心育”的内容;在方法上,积极采用激励性评价机制,竭力帮助学生达成或接近“心育”的目标。从而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成功感、喜悦感,不断增强学习欲望和学习信心。

  4、争取家长支持,实现家校互动。

  把健康教育向家庭延伸,引领家长学习健康知识。健康知识是家长学校的一个主要内容。每学期对各年级分别举办一次家长心理讲座或家长心理沙龙,对家长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学校的健康指导中心对家长开放。心理老师接受家长电话咨询。指导家长改变了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走出家庭教育误区,达到配合学校开展心理教育的目的,使学校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达到了最大的合力,成功地培养孩子。

  5、关注特殊学生,开展个别咨询。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独生子女增加,学生中有心理不健康倾向的学生越来越多,而社会诱发心理疾病的因素也不断增加,所以学校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十分必要。学校准备进行三层过渡:一是由班主任发现、关注一些心理异常的同学,二是由学生或科任老师发现一些心理异常学生,三是到心理咨询室去咨询的同学,在交谈中进一步确认和筛选个别心理异常者,对此多关注,多探讨。

  6、促进德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

  德育与心理咨询是即有联系又有区别,但二者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互补功能的真正有效的德育与心育是在二者间的紧密结合中进行的,二者结合得越融洽,其效果愈佳。

  7、建立评价体系,做到及时反馈。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工作通过建立学生自我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学校评价体系、社会家长评价体系“四级”进行,以促进我校在建立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过程中能够完善机制,从反馈中得到经验,达到预期目标。

  三、组织领导

  成立校长任组长,班主任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全程研究推进创建工作。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干预方案 5

  一、指导思想

  1、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访谈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3、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个别辅导为辅,配合班主任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渗入课堂,注重活动体验和心灵感悟,追求“教学无痕”的最高意境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工作目标

  继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为方针,以“发展学生个性特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为目标,构建“心理访谈室为主体、班级为主导、优化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为手段”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学习心理。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思维训练、潜能开发、心理调适、对学习环境的适应等,使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建立对他人积极的情感反应,适应各种人际环境,教给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等。主要教给学生正确处理好师生、生生及亲子关系等。

  (三)自我调适。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帮助其树立信心,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感。要让他们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

  (四)青春期心理。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心发展特征、卫生常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异性交往,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等。

  (五)生活和社会适应。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的能力,提高抗挫折的心态和能力,在各种意外环境下学生能够自我保护。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增强对预期生活方式或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开展多种多样心理教育途径和方法

  (一)心理健康教育

  这项教育工作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心理健康活动课。包括心理训练、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普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偏重于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全面培养。具体内容包括智能训练、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自我心理修养指导等内容。(根据学校情况针对性开展)

  2、专题讲座形式。由心理专家主讲,在全校普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每学期分年级进行1-2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促进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目的在于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二)心理访谈

  心理访谈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进行的心理访谈、心理训练活动,它面向少数学生,立足于矫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值班制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立足本校实际,心理咨询室全天对外开放,通过电话、面谈、书信等方式接待来访学生。

  1、个别访谈。邀约到心理咨询室有针对性访谈,它着眼于少数问题学生、侧重运用行为矫治和心理治疗方法达到辅导疏通心结的作用。个别访谈的程序包括学生自诉、诊断分析、调适矫治和效果反馈四个环节。

  2、电话访谈。开通心理访谈热线,利用通话方式给予学生劝慰和指导。由于通话具有隐秘性,访谈的学生基本上都能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

  3、书信访谈。设立“申老师信箱”,其优点在于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可随时通过信件诉说自己的苦恼或愿望。那些不善言辞,或较为拘谨的学生常常选择这种形式。

  (三)特色活动

  1、在教室一角设立“美丽心灵”专栏,传播趣味心理知识,提高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同时制作心理报刊,每月一期,利用学校宣传栏,张贴海报及报刊普及心理知识。

  2、举行心理手抄报或者黑板报评比、心理漫画大赛、心灵故事征集、心理剧的'创作与表演、心理测试、心理趣味拓展、心理电影播放等活动,娱乐学生身心,增强对心理教育的接受度。

  3、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学生的身体健康、饮食健康,还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4、心理阅览室,在心理咨询室陈列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和心理老师沟通交流。

  四、具体工作安排

  以上是本学期心理访谈室制定的本学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计划,疏漏和不合理之处,届时将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领导老师的指导不断完善,使计划得到有效的落实。一切为了孩子,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会愈办愈好,更上一台阶。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干预方案 6

  一、针对逆反心理,消除幼儿戒心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由于方法不当,语气、言词过重或偏听偏信,从而导致幼儿产生逆反心理,引发抵触情绪。如果这种心理一旦形成,教师和幼儿就很难沟通交流。因此,针对逆反心理,消除幼儿戒心,对及时有效地做好教育工作,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一是建立相互间友好的关系。作为教师要善于和幼儿打成一片,要多通过学习、游戏和各种活动让幼儿熟悉你、喜欢你、信任你,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觉得你是他们的一分子,是知心的朋友。二是对事不对人。在工作中教师常对那些顽皮、淘气的幼儿批评得多,关心得少。久而久之,很容易对这类幼儿产生偏见和反感,看什么都不顺眼。以至于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横加指责,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这正是所谓的对人不对事。因此,克服凭主观臆断不能容人的作法,对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三是不翻旧帐。本来这个幼儿只做错了一件事,如果我们将以往的问题一五一十地抖出,就容易被幼儿认为你不喜欢他,从而对你产生反感,这样会使本来简单的工作变得复杂。

  二、针对辩解心理,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身错误

  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幼儿犯错误后总爱找出客观理由或者将责任推托到其它幼儿身上。目的是为逃避教师的批评,要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指出幼儿错在哪里,这样幼儿就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不易为自己开脱。其好处具体讲:一是表明你对他的问题了如指掌,从而打消他想蒙混过关的念头;二是不给幼儿辩解错误的机会,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三是帮助幼儿从自身查找问题。使幼儿在今后出现类似问题时,能学会认识自身的错误。

  三、针对敏感心理,把握教育的时机

  一般情况下,幼儿犯了错误并不注重错误的本身,而是往往注重教师对他的态度。这时就会对教师的一举一动特别敏感,如果教师不了解幼儿这一心理特点,就会错过教育时机。一是避免心理逆反作用,多数犯了错误的幼儿心理防卫意识比较严重,这时如果你立刻去批评他,可能很容易引起他的反感,甚至还会认为你为难他、刁难他,因此避开这个敏感时刻,待幼儿心理恢复平静后,再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二是切勿延误教育时机。超过时限,事物本身的影响力就随之削弱,如幼儿所做的一件事,在这几天后你在问他时,他可能已经忘记了。同样对幼儿出现的错误,如果不及时教育趁热打铁,那再严厉的教育,也会变的无足轻重。三是对能主动承认错误的幼儿,教师要点到为止,不要讲的太多,尤其对那些已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的幼儿更不宜讲的太多,以免适得其反。

  四、针对虚荣心理,用表扬结束批评

  一般来讲,虚荣心和自尊心人皆有之,儿童也不例外。作为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用表扬来结束批评,这样有利于幼儿认识错误,树立自信心。反之,如教师在幼儿犯错误时采取先表扬后批评的办法,效果会怎样呢?试想,如果你做错了一件事,有人先表扬你,你一定会认为他居心不良,倒霉的事可能还在后面呢,表扬对你来讲其实并不困难。而如果用表扬来结束批评,会使批评和表扬都能发挥作用。

  五、针对“失宠”心理,多给幼儿一些爱

  实际生活中,我们大都喜欢漂亮、聪明、可爱、听话的孩子,而对那些长得不好看、反应慢、学习差的幼儿关心不多,爱护不够。尽管作为教师并非有意如此,但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这一问题,而那些不得宠的孩子恰恰是最需要关心和爱护的。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果将爱和关心侧重给那些平时较为不得宠的幼儿,他们的。进步往往是非常明显的,而这些爱和关心对于得宠的幼儿看来实际上是微不足道的。这就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应多留意那些平时不起眼、讲话少、性格内向的儿童,多给他们表现和参与的机会,使他们身心能健康发展,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六、针对反复心理,教育要有连续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寒,帮助幼儿彻底克服缺点,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许多教育者由于急于求成,只重治标,不重治本,忽视幼儿存在的反复心理,结果导致一些幼儿不断犯类似错误。实践证明,对于犯了错误的幼儿进行教育,无论当前效果是好是坏,其后的工作是不可缺少的。具体的讲,一是善于观察言行,尽管幼儿心理不易把握,但思想主要通过行为来体现,只有紧紧把握这一环节,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即使出现反复,也可对症下药。二是要有明确的态度。如果你要求幼儿有所改变,却对他所做的事不闻不问,他可能会失去积极性,甚至自暴自弃。所以对于幼儿的表现要及时表明态度,正确的给予肯定,错误的予以制止。三是要帮助幼儿树立学习榜样,激发争强好胜心理,积极努力向上。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干预方案 7

  佛洛伊德曾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很重要”。成年期许多心理健康源于他的儿童早期,儿童早期的心理健康,它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健康发展。而3—6岁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幼儿的心理发展会直接影响着他的生理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具体实施:

  一、幼儿园方面

  1、设立心理角:针对不同年龄心理教育的目标,创设、选择适合幼儿操作的,有利于心理品质优化的环境与材料,如:某幼儿园的“快乐心情小屋”,教师将小朋友带来的有趣的玩具与图书,放进去,让孩子在游戏时间进去分享,交流快乐的事情。

  2、幼儿园设立游戏室(角):通过游戏,让幼儿自发地、自然地将自己的心理感受与问题充分表现出来,并获得情绪上的松弛,最终认识自我,学分控制自我。个体性的游戏矫治对解决由幼儿本身的情绪而导致的问题比较有效,而集体性的游戏矫治对解决由社会适应困难引进的问题较为有效。

  3、建立幼儿心情日记:为每位幼儿准备一本心情日记,在每天适当的时间请小朋友记下自己今天的心情,并与老师、同伴分享、交流,学会面对不同的心情,丰富幼儿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二、教师方面

  1、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三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培训。(形式不限,听讲座,看录像,观摩心理教育辅导课等等)

  2、上好健康教育课。教师备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并组织听课。

  3、组建教师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

  4、在幼儿的生活学习中注重培养孩子

  (1)生活活动

  孩子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时有流露,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随时随地进行培养,这种培养要既有群体性又有个别性。如在生活角里开展系鞋带、扣纽扣、叠手帕;午睡起床后两人互叠被子等,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又感受到了相互合作的快乐感。如去敬老院慰问老人,从而教育幼儿尊敬老人。开展亲子活动,体会父母爱自己的情感,从而教育幼儿爱自己的父母。鼓励孩子周日串门,既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又培养幼儿热情、开朗、以及合群性。

  (2)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是幼儿的生成性活动和预设性活动的有机结合,它为幼儿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在活动中,老师要有目的地渗透一些心理健康的内容,并体现在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如:小班计算教学活动中的图形分类。活动中,老师将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孩子分在一起,他们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将同类图形归在一起,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

  5、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同伴引导法

  教师尽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引导幼儿与同伴交往,使他们从小养成大方、合群、热情开朗、团结友爱的心理。在游戏中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老师将合作能力强的幼儿和合作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例如:体育活动的小组竞赛;日常生活中的'共抬桌子、整理玩具、收拾积木、互叠被子等必须共同商量,才能顺利进行。

  2、角色互换法

  在一定的情景中,或在感受一定的情绪体验后,进行角色互换来体验自己处于别人位置时的感受。如:小班孩子在角色游戏中,他们很喜欢扮演大人的角色玩娃娃家的游戏来照顾娃娃,于是,组织孩子们一起做“喂娃娃吃饭的游戏”,通过角色互换,将吃饭这一生活行为,通过孩子们自己的行为和语言而牢记在心。通过儿歌“小宝宝,来来来,张开嘴,吃一口,一调羹,一勺饭,嚼一嚼,往下咽”不断地引导和鼓励,教会小班孩子们逐步学会了用小调羹自己吃饭了。

  3、情境表演法

  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情境表演让幼儿观看,在情境中让幼儿感受自己处于别人位置时的情绪体验。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玩具被抢的问题,于是针对这一情况,设计玩具被抢的情境表演让幼儿观看。通过观看,孩子们知道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并让幼儿明白长时间哭闹不利于身体健康,同时也解决不了问题。通过观看和讨论,孩子们掌握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绪。

  4、游戏法

  在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有助于驱除“自我中心”,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区别,使幼儿良好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家长方面

  与家长多沟通,利用幼儿园的家园之窗、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幼教信息,从而家园同步对幼儿进行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针对部分家长组织一些培训。(形式不限,听讲座,看录像,观摩心理教育辅导课等等)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干预方案 8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幼儿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应该看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同等重要的问题,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当前有必要强调重视积极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把它放到重要位置上来,切实抓好。

  一、为什么要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认为,当前幼儿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偏重于身体健康,把身体的三项指标的指标作为幼儿健康的标准。现在不少幼儿园往往把测查幼儿的身高、体重、血色素三大指标作为衡量幼儿健康达标的依据。从幼儿园的管理者到教师乃至于家长,对此都十分重视。幼儿园的管理者为确保本园体检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制订了一系列严格的措施;医生对全园发病率、营养计算等非常关注;教师为了完成幼儿园的考核达标,在进餐、午睡、户外锻炼等方面下功夫;家长尤其看重幼儿体重或身高长了多少,幼儿园的膳食编配是否合理等等。这样做无疑是有必要的,但很显然,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摆在应有位置。

  2、只重视发展好的幼儿,忽视了发展相对滞后的幼儿。在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对本班发展好的幼儿常常在各种活动中都给与更多的机会,而对班级中发展相对滞后的这部分幼儿关注却不多,影响了这些孩子自信心的形成。

  3、偏重幼儿的知识技能培养,忽略了功儿的情绪、情感、态度、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家长到教师普遍比较看重幼儿的知识技能的培养。大多数幼儿园都开办了英语、美术等特色班,家长们也热情极高的地送孩子到各种特色班学习,有的甚至每天指导课程排得满满的,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承受能力。对孩子的情绪、情感、态度等不太在乎。

  4、只重视创设优美、高档的物质环境,忽略构筑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和师生关系。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现在有的幼儿园越来越重视用高档的材料布置优化活动环境,给幼儿提供的高结构材料过多,而忽视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幼儿园的管理者将环境创设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指标,而对班级中教师之间,师幼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一般不作过高的要求。

  5、只重视幼儿园内的教育,忽略了家庭中的教育,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在我国,较多的幼儿园仍只重视园内的教育,如何将教育延伸至家庭、社区的问题还未得到广泛的重视。

  种种现象说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管理者都到教师、家长中普遍还存在模糊认识,甚至在有些方面走入误区,对健康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略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健康的标准?健康教育工作的范畴是什么?结合对新《纲要》的解读,使我们对“健康”的含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让我们重新接受一次现代健康观的“冲击”和“震荡”。

  二、新《纲要》关于“健康教育”的要义

  1、新《纲要》明确提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有利于人们克服对幼儿健康的片面理解,对幼儿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完全将健康剥离到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围,是当前我们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所谓正确的“健康观念”,不仅指幼儿身体的健康,而且还包括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健康是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有机统一。“正确的健康观”强调一种健康的整体,这种健康观是与国际社会对健康的新认识相一致的。

  2、新《纲要》明确把心理健康纳入幼儿健康范畴,科学揭示了幼儿健康的内涵,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关键的指导意义。

  新《纲要》提出“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身体不健康会带来许多心理疾患;反过来,心理问题也会影响身体健康,酿成多种疾病,就象有人说的“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而世界卫生组织的口号是“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从心理学角度讲,教育过程就是在儿童已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儿童的心理需要,采取正确的教育策略和手段,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成都日报》 20xx年1月6日曾报道“五岁幼儿患精神分裂症”。据报道,1名5岁的幼儿在园期间,因个别老师曾采取恐吓体罚等教育方式,使孩子身心受到极大伤害,而且在园情绪时有异常现象,教师没能注意观察,使幼儿错过最佳治疗期。经法院裁定,由于教育方法不当,未能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损害了幼儿的健康发展,幼儿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导致诉诸于法律。此案例对我们幼教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对此决不能再掉以轻心。

  学习《新纲要》,我们对《纲要》中提出的“身心并重”的幼儿健康观非常赞同,并认为心理适应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关键。进一步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认知发展是否正常,情绪反应是否适度,人际关系是否融洽,性格特征是否良好等。在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素质的过程中,必须从幼儿年龄特点入手,把情绪,自信心,合作意识作为对幼儿进行心理教育的重点突破口,融入幼儿园教育目标进行。

  三、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构健安全、温馨的健康心理环境

  环境对幼儿能否健康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小的幼儿对心理环境要求比物质环境的要求更为重要。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接触。”也就是说,教师与幼儿心灵的沟通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如果教师身体离幼儿很近,而心却离得很远,总以冷漠的态度对待他们,幼儿得不到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就会逐渐失去对教师的信任,不安全感就会增加;如果讽刺、挖苦、嘲笑孩子,当众损伤孩子的人格,会使孩子失去自尊;长期得不到肯定,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不会有自信心。因此,教师要多站在幼儿的角度,体察他们童心的需要。同时,为幼儿创设和谐的班级环境,平等鼓励的师幼关系,如在活动区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增

  设新生入园亲子区、聊天室、娱乐天地等,给予幼儿充分抒发情感,增进交往空间。使幼儿感到在安全、温馨的氛围中生活,有助于幼儿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因此,老师必须给予幼儿实践锻炼机会,放手让幼儿去独立完成一些起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任务,给予他们充分表现自我的情感氛围,尊重他们的意见,鼓励他们的主动行为,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自身能力,从而提高自我评价水平。总之,老师要善于抓住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相信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创设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

  (二)、利用幼儿园得天独厚的同伴群体,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视为“小皇帝”被捧着。但特殊的家庭环境和居住条件,使他们失去了很多彼此交往、协作、谦让、友爱的机会。带之而来的是孤僻、任性、依赖、唯我独尊、做事缺乏自信心。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园独天独厚的同伴群体,为幼儿创设相互接纳、信任、尊重的集体生活的氛围,有助于幼儿心理品质的形成。

  如李洁、黄苦雪、王傅一等三名幼儿性格内向、不合群,早晨来园时很少主动向老师问“早”,不声不响地独坐在小椅子上,老师提醒他们去活动区玩也只是摇摇头,不吭声。平时从不举手发言,做事慢腾腾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充分利用活动与同伴游戏的机会,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从而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如每天这几个小朋友一来园,老师就让一些主动、热情的同伴约他们,商量是玩“肯得基”还是“娃娃家”。久而久之,他们便由被动变成自觉地参与,并且有了主动与同伴交往的愿望。同时,在活动区玩时,教师还有意识地把这些小朋安排在活跃的孩子周围,让他们身临其境,获得直接交流和感受。餐前组织幼儿讲“我的悄悄话”时,最初,他们只是听别人讲,老师就鼓动爱表达的几个孩子和他们坐在一起交谈,对他们敢于开口的表现即时予以肯定和鼓励,渐渐地这些小朋友在同伴的影响下有了明显的时步。

  (三)、以游戏活动为载体,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培养良好的性格和意志品质。

  1、不同的游戏活动,对幼儿各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如:幼儿在体育游戏中,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智力游戏对幼儿认知能力的正常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创造性游戏满足了幼儿的情绪、培养了社会交往能力和良好的性格。譬如,在中、大班的'表演游戏中,幼儿对“大风车”的主题很感兴趣。开始时,几个孩子为扮演自已喜欢的“金龟子”、“小鹿姐姐”等角色发生争执,而使表演难以进行下去,这时他们也逐步意识到需要商量一下角色的分配、表演哪些节目等内容。于是,幼儿通过与同伴在游戏中协商、分工、合作、谦让等,锻炼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对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有很大促进作用。

  2、在游戏中,注重对个别幼儿的教育。

  游戏中,总有个别胆小,害羞,懦弱的幼儿,他们往往不敢与同伴交往,更不会主动投入游戏中去。为培养其自信心,教师应鼓励他们大胆地加入同伴的游戏中,可以用关心的语气询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去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老师跟你一起玩好吗?”并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地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表扬。如在游戏刚开始时,有的幼儿不知玩什么,教师可通过扮演角色,用游戏口吻激发幼儿和老师所扮的角色一起玩,让幼儿逐渐克胆怯的心理。在幼

  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愿望,投入到游戏中以后,教师应即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加入到同伴的集体中,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一次成功,胜过百次说教,幼儿的自信心就会有效地得到培养。

  3、在游戏的趣味中感受规则的基本要求,以培养幼儿意志品质

  由于幼儿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自控能力较差,不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因此,遵守规则的能力也较差,针对这一共性特点,我们设计了一些规则性较强的游戏,将游戏与规则融为一体,使幼儿在游戏中将被动遵守规则转变成为一种主动行为,目标最终在愉快中完成。

  例如,在“猴子与大石头人”的游戏中,将幼儿分为红队和绿队,再请几名幼儿扮“猴子”。游戏开始,“猴子”在前面玩耍,“石头人”在后面任意模仿,当听到口令时,“猴子”们猛一回头,这时,“石头人”最后不论什么动作,也决不能再变动,任凭“猴子们”随意骚扰,能坚持不动为胜者,胜者多为胜队。在游戏中,孩子们为了获胜,都努力地控制自己,一定要坚持到底。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本队的荣誉,增强了集体意识,懂得了如何在集体中约束自己的行为,体验到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趣味中使幼儿愉快地接受了规则。同时,自控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发挥家庭、社区的教育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是在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幼儿期,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辩别力差,对成人依赖性强,教育的作用体现在生活中的人、事、物对幼儿的影响,也是幼儿生存环境直接作用于幼儿发展。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使幼儿在园、在家、在社区环境中受到同样的教育,更使幼儿在良好环境中健康成长,需要发挥家庭、社区、幼儿园教育合力,共筑幼儿心理健康环境,以此促进心进健康发展,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为培养幼儿坚持品质的良好形成,增强家长的家园配合的主体地位,我们开展了“非问题性教育活动”和“问题性教育活动”,综合主体活动“我能做到”,教给幼儿在各种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让家长参与,同时又向家长宣传《儿童权利权公约》,使家长知道孩子是一天天变化的,发展的,是权利的主体,不能总以他们还小应给予保护。为让家长积极参与,可由教师每周发给家长“联系卡”,卡上有幼儿园管理的要求,有培养生活习惯的要求,也有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要求等内容,通过联系卡增进了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在家、在园的了解,使教师和家长得到信息后不断调整教育行为。这一措施使孩子独立自理能力和责任感大大加强,同时,让家长也有机会观察孩子,使孩子在各种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状态。同时,还可采用辩析会的形式进行交流,即教师在家教指导活动中创设一定情景,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鼓励家长从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方法上积极发表意见,选择符合自己实际的方案,逐步改变观念和行为。如针对“孩子小,什么事都做不好,等长大了再说”这一观点,与家长深入开展讨论,让家长在主题活动的设计中受到启发,达到家园配合的目的。并要求教师注意信息反馈。通过对联系卡,家长讨论会、家长开放日、家园小报、电话交流、亲子活动等信息的收集后,及时反馈和调整双方的教育行为,更好地保证了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

  同时,利用社区文化背景,和谐民主的群体氛围,建立心理健康的教育格局。

  根据社区文化背景,通过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综合的教育影响,将幼儿园教育和家教指导工作辐射到社区环境中去。利用社区环境优势,我们开展了以下一系列活动:

  (1)由于我园地处军营,我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环境,与连队联系,组织幼儿参观军营,了解解放军叔叔的生活、训练,并请他们中的代表来园讲“英雄解放军”的故事,帮助幼儿树立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从小立志保卫祖国的远大抱负,生成了活动“我是一个兵”等主题,得到部队和家长的一致配合,达到了教育效果。

  (2)培养关心帮助他人的品德。教师观察到幼儿对社区街道搞的为灾区人民损款物活动,引起了大部份幼儿的注意,不停地问“你们带这么多旧衣服给谁,幼儿园这几天怎么摆了一个红箱子,看见许多老师在里面放钱干什么呢”此时,老师不是如何尽快给孩子答案,而是围绕孩子关心的问题,开展谈话活动,生成了“献出我的爱”的活动主题。通过组织幼儿参与社会实践如组织大班幼儿到天府广场“卖报”,将卖报款集中统一,分送到“ SOS儿童村”,与“ SOS ”儿童开展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活动,帮助幼儿从小树立关心帮助他人等优良品质,为他们提供活动的条件和创设相关的环境,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心理培养目标有所不同,我们需结合幼儿园实际,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不断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所以在实施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不能机械地一个一个照搬照套,而需结合实际进行培养。我们深深感到,作为幼教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充分认识到幼儿的健康具有“身心并重”的整体性,并将此项工作放在首位,以此推动幼儿园全面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干预方案 9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师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根据我校师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师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心理咨询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极其严肃和谨慎的`工作,它需要各种规章制度来加以规范和保持其健康发展。我园在现有条件下将开展以下工作。

  工作要点:

  一、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我园将继续完善生理和心理、家园互动、师生紧密结合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维护心理健康的二级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创建维护师生心理健康的工作机制。

  2、营造有利于师生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和谐氛围,有效预防和缓解师生的心理压力,提高我园师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二、以心理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充分开发师生心理潜能开展。

  1、针对幼儿年龄特点在大、中、小班各开设心理课程。

  2、老师之间平时应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以心理讲座为辅助,为老师排除心理障碍。

  三、开展老师的心理辅导工作,对每一位来访的老师做到真诚倾听、详细记录、认真分析、助人自助、过程保密等要求。对于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幼儿希望老师给予直接的指导。

  1、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2、办好家长学校,向家长们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

  3、利用好宣传栏对家长及教师宣传心理健康常识,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教育,帮助她们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干预方案 10

  一、个案

  方方是一名四岁的小女孩,自小班入园后,她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爱哭闹。她倒很安静,从不吵闹,从不多说一句话,从不主动与小朋友交往,喜欢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看着小朋友玩。她不用我们老师过多的操心,真是一个“乖孩子”。

  你看,别的孩子都争先恐后地挤到我面前,大声嚷着“老师,我要,我要布娃娃”“老师,我要汽车”“我要小飞机”……唯独她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眼巴巴地看着我。“你要玩玩具吗?”“要”她轻轻地说。“你想玩什么?”无语,她用手指了指娃娃。她平时沉默寡言,不能用流畅的语言与别人交流,对话通常是被动的一问一答或不答,其行为表现为明显的交往退缩。

  二、分析

  退缩行为是幼儿的一种消极性社会适应表现,它的基本特征是幼儿对自己缺乏自信,行为常有退缩表现。如果不及时帮助幼儿消除这种行为,久而久之,定会影响幼儿的人格健康,导致幼儿一生的心理障碍,使幼儿产生自卑感,甚至形成孤僻、冷漠、懦弱、多愁等不良性格,直接影响他的人生历程。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这些“乖孩子”,应及早觉察幼儿的退缩行为,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以幼儿克服退缩行为和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通过了解分析,造成方方退缩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方方性格内向、胆小、不善与人交往。

  2、家庭环境的影响,使方方语言表达能力落后。方方父母工作忙,先后由讲永康话的外婆和讲宣平话的奶奶照顾,由于生活在混杂的方言环境中,较少使用普通话交流,使方方的语言表达能力落后。

  3、方方有过尝试失败的体验,使其不敢与人交往。上半年方方曾在私人幼儿园就读,她那不同与其他小朋友的永康话和宣平话,曾引起同伴的嘲笑,打击了她的自信心,从而使她产生了退缩行为。

  三、对策

  1、家园配合,发展语言。

  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方方的交往主要源于语言障碍,要想使其问题行为得以矫正,首先应从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入手。经与方方的父母沟通,他们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我们的矫正活动。我对他们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在家中,尤其是方方在场时,坚持使用普通话;二是父母必须尽量抽时间多与她接触,进行感情交流,如给她讲故事,多和孩子交谈、做游戏。让家长打开家门,走出封闭的小天地,给她寻找伙伴或带孩子去走亲访友。改变家长那种看到孩子很乖,就好像什么都好的看法。通过家长园地刊登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引起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改善方方家庭环境的同时,使其内敛的情绪得以放松。在此基础上,我在班里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帮助方方的活动。

  2、重视环境的创设,营造充满爱的氛围。

  布朗芬布伦认为:“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环境对人的性格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小班幼儿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环境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问题,会产生心理焦虑,那是很自然的。关键在于我们老师要理解孩子、要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感情,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真诚、温暖的爱,从而使幼儿对老师产生信任。

  早晨来园时,我面带微笑地主动抱抱她、亲亲她、迎接她,有礼貌地向她问好,从简单的对话中引起孩子说话的欲望。课后和她玩“木头人”“猜拳”“猪尾巴”等游戏;午睡起床后,变着花样给她梳不同的发型;有空就主动寻找话题,与她聊天交谈,如:“你这件衣服真漂亮,是谁买的?”“今天谁送你上幼儿园的?”“你最爱吃什么?”等等。即使她不理不睬,我也想猜她的心思,帮助她解决困难,让她相信依靠老师,使她感到老师像朋友,老师喜欢她。

  3、寻找“闪光点”,引导同伴接纳、关爱他。

  单纯有老师的关爱还是不够的,同伴的接纳,关心也同样了很重要。我们应充分发挥同伴、集体的作用,教育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学。我还有意识地把她的座位安排在性格外向,爱说爱笑的小朋友旁边。让活泼开朗的幼儿和她游戏、交谈、给她以积极的.影响。我还为她安排了生日活动,让她生日那天感受到幼儿集体的温暖,感受老师和小伙伴的关心。生日那天,小朋友都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礼物围在她的身边。有送的小红花、有的送图画、有的送糖果,大家都一起唱着《生日快乐》的歌,并且每人送她一句美好的祝辞“祝你生日快乐”。方方捧着礼物,听着歌声,她神情异常,眼睛有点湿润了。

  我发现《生日快乐》、《两只老虎》等歌曲,孩子们非常喜欢唱,方方也喜欢唱,在没人注意的情况下,她能很完整地跟唱。此外,我还发现方方喜欢韵律性较强的儿歌,于是经常请方方上台为大家朗诵。方方不愿也不敢上台,我就请几大胆的孩子陪着一起表演。起初,方方站在台上低着头不张口,但我还是和小朋友一起为她鼓掌、加油。渐渐地,尽管她很胆怯,尽管几乎听不到她的声音,但方方终于能在众人面前张口了。通过经常性地唱歌、念儿歌,方方用完整语句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她的自信心也增强。

  4、创造机会,让其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我们在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力量,给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美国哲学家艾马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对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具有退缩行为的幼儿。我们要为其增强自信,就是“成功是自信的第一秘诀”,即让她体验成功。

  我有意识地为她创造成功的机会。自从她开始信任我,喜欢走到我身边后,我就选一些简单的问题或任务让她完成。我多给她发言的机会,声音高低先不作要求,只要她说,就多鼓励她。提供给她锻炼的机会。如“请你去叫豆豆进来梳头。”“请你把这本书给冰冰”等,积极为她创设与同伴主动交往的机会。每当她完成任务后,就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五角星或一朵小红花等。尽量创造机会,让其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帮助她勇敢地迈出主动与人交往的第一步。

  四、效果

  经过一年的家园配合,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下,方方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她能在小朋友面前大声说话,能主动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友好地参与游戏。她有了很多好朋友,现在还经常邀请好朋友到她家玩。方方还能上台朗诵儿歌、唱歌了,在幼儿园开展的“小歌手”比赛中还得了三等奖。方方的自信心增强了,渐渐与小朋友产生了认同感,在交往中不再退缩了。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改变以为那种只看孩子智力水平,只关心、身体健康,忽略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发展水平的陈旧观念。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表面看来好象很听话,是个“乖孩子”但情感淡薄、性格脆弱、意志薄弱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应引起我们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幼儿期是幼儿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个性形成的时期。应抓紧这个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人格特征。在幼儿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特别要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家庭心理健康的知识,消除产生心理健康的隐患,实行早期干预、治疗。

  作为教师我将不断学习、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工作中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我将永远记住关心孩子、热爱孩子、尊重孩子,用爱去滋润孩子的心田,“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我深信:只要相信幼儿,热爱幼儿,耐心教育就可以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为他们将来更好适应社会环境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干预方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心理干预方案12-07

幼儿园疫情期间心理健康干预方案(精选11篇)12-02

疫情幼儿园心理健康干预方案范文(精选5篇)12-07

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方案12-01

幼儿园疫情心理干预方案03-24

幼儿园应急心理干预方案03-26

幼儿园疫情后心理健康干预方案(通用7篇)12-07

幼儿园疫情后心理健康干预方案范文(精选12篇)12-07

疫情期间幼儿园心理健康干预方案范文(通用5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