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作文

家乡的节作文

时间:2022-07-04 13:49:46 节作文 我要投稿

精选家乡的节作文7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节作文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家乡的节作文7篇

家乡的节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在祖国的大西北——新疆吐鲁番市,被称为“水果之乡、旅游胜地”。每年3月,春风徐徐吹来,吐鲁番大街小巷处处都会穿上绿装,随处可见大片大片盛开的杏园。绽放的杏花白的像雪,粉的像霞,漂亮极了!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蜂飞蝶舞,杏花芬芳,装扮着吐鲁番的春天,美丽极了。

  吐鲁番气候条件特殊,杏花花季较早,素有“新疆第一春”的美称。杏花开了,标志着吐鲁番的杏花旅游节即将来临。每年3月24日——4月5日吐鲁番都要举办“杏花节”,在杏花香气中弥漫着欢快节日的气息,大家期盼已久的吐鲁番杏花旅游节开幕式拉开了正式帷幕。在杏花节里,人们每天驻足杏园与花为伴、与蝶为伍,人们一边赏花,一边还能一饱眼福,欣赏民族风情歌舞表演、品尝农家乐餐饮美食、观民俗工艺品、穿民族服饰伴舞、观摄影作品展等,节日里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旅客前来观杏花、游火洲。

  每年吐鲁番市杏花节开幕式都会在亚尔镇上湖村的杏花园里举办,放眼望去杏花园满树花团锦簇、蜜蜂翩翩飞舞,杏花淡淡的香气里处处是架着“长枪短炮”拍照留念的游客,还有一大早就忙着准备迎客的村民们……整个杏花园里热闹非凡。开幕式上,传统的吐鲁番木卡姆表演、乐器弹唱《春天来了》、本土歌手演唱的《杏花开了》……观看节目的人群涌动、喝彩声跌跌起伏不绝。除了精彩的开幕式表演,还准备了本地特色的餐饮一条街和手工艺品展销活动。飘香的烤肉、抓饭、羊杂碎,甘甜的西瓜、草莓、葡萄干,手工刺绣的枕头、包包、饰品,吃喝赏购应有尽有!

  “杏花仙子”3月初海选,几百人经过形体、容貌、气质、综合才艺和文化水平等的海选、初赛等环节选拔评选,最后评选出8名才艺俱佳的“杏花仙子”进入开幕式在游客面前授冠,游客们也可为自己喜欢的“杏花姑娘”合影留念。

  杏花开放时节,吐鲁番市高昌区、鄯善县、托克逊县一座座杏园和农家乐旅游点便成了众多游客踏青的好去处,赏花、看歌舞表演随处可见。每当此时,杏花露出秀气的脸庞,观看着这个热闹纷飞的世界。游客们远远望去那一片片银白,一树树的杏花,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犹如走进了花的海洋,呼吸着沁人心脾的芳香。每当游人驻足近前仔细观看眼前的杏花时,粉红的、白中透粉、粉中透红……,就像刚搽过胭脂一样漂亮,有的花骨朵,像幼儿园的小朋友哭喊着:“春姐姐,为什么不让我开啊?”有的花含苞欲放,噘着小嘴,鼓着脸蛋,一副惹人疼的模样;有的绽放四射,像少女的脸,红扑扑的,亮晶晶的。一簇一簇的,粘在枝条上,似乎庆祝着自己的节日,不时成群的蜂蝶张开双臂飞舞盘旋在花海中。每天朵朵绽放的杏花用她妖艳魅人的魔力让各地游客云集神游杏园和各大旅游景点,车水马龙的各种车辆、中青老少的游客们成为吐鲁番早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时,摄影爱好者们也争先恐后地比赛着拍杏花美景;游客和果园的村民们沉浸在花的世界,一家老少其乐融融地赏析着“幸福之花”……一时间吐鲁番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当我欢喜地望着杏园里赏花的游人们,欣赏着满树“幸”花,盯着杏花花蕊、看着杏花如雪般落下时,我十分欣慰开心自己是吐鲁番人,心中无比感到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快乐的人,感谢父母能让我天天与幸福生活相伴!

家乡的节作文 篇2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今天是重阳节也是19个老人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敬老祭祖,传统的重阳节是一个诗意又温馨的节日。但在浮躁,匆忙的经济市场生活工作中,重阳节的黄金甲正随着金秋的过去而慢慢的退去。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在家乡,重阳节虽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插茱萸,吃糍粑是很普遍的。只记得每年重阳节的时候,奶奶就会宰杀自己养的鸡鸭通知所有的姑姑、伯父们前来享用。其实反哺之情,人人都有。但有多少人能体会此时的父母亲自宰杀牲口聚集子女享用的真实用意呢?一对坐在家乐福门口正在歇息的老大爷、老太太,他们携着手,显得无比的亲近。他们对重阳节有这深厚的感情,子女们成天忙于工作,他们只有两个字“理解”。今天购点好东西,晚上等他们回来吃个团员饭。很多人不知道父亲节,也遗忘了母亲节。更多的人也淡忘了今天的重阳节也是老人记节。一句问候,一个不长的电话他们都会会心的甜蜜一笑的。

家乡的节作文 篇3

  大家听到这个题目一定感到很奇怪,家乡怎么会有“玩蛋节”呢?其实“玩蛋节”就是立夏,到了那时,大家不是都会吃蛋吗?

  是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用冷水浸上几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就已经编织好的丝网袋,挂在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地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是头,圆者就是尾。斗蛋时蛋的头斗另一只蛋的头,蛋的尾击另一个蛋的尾。一个一个斗过去,蛋破的人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就成了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就称为小王或二王。

  中饭吃糯米饭,饭中会放一些豌豆。桌上绝对会有煮鸡蛋、全笋、带壳豌豆等特色的佳肴。乡俗蛋吃两个,笋也要吃两株,豌豆吃多少就是多少,没有规定。民间相传立夏吃蛋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里精神不亏损。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变瘦,立夏应该多吃,多补。全笋,寓人的双腿也会像春笋那样健壮而有力,可以走很远的路。带壳的豌豆如同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们为了消除眼疾,用吃豌豆来祈祷一年内的眼睛像新鲜的豌豆那样清澈,没有病也没有灾。

  立夏吃完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呢!关于秤人还有一个传说,大家不妨去看一看。虽然与实际有差别,但百姓希望的是“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的太平。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于是便有了秤人的习俗。

  再过几天就是立夏了,立夏还有许多习俗呢!大家去试一试吧,我越来越喜欢“玩蛋节”了!

家乡的节作文 篇4

  “九月遇重阳,菊花分外香。”又是一年重阳节,一个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

  早上,儿媳妇与儿子回家,老人们一天在床上也不能下来,老人们仰天狂笑,那笑声传遍了整个小村庄。

  赶来的客人必须盛上刚发过的小绵羊,刚打猎过的兔子。因为我们这儿的老人特别多,连外乡的人也来了,那人看见我们这种场面,表现出满怀激情。

  人们要在晌午,摆一个木头路,让人一定要记住,不能让老人落地,否则那老人一定要在地上站一宿,不能上床,并让老人们看到那精彩无比的节目,地点哟啊树木茂盛,广阔无边,不然天空会下雨。

  每人一定要在家中穿上那大红色的衣服,穿别的颜色会得到天空的报应,会天打五雷轰。因此我们这儿没人穿别的衣服。而且必须带有一种喜从天降和惊喜万分的表情来到这儿。

  下午,人们要在山上种下那么二十棵树,希望人们十全十美,另外十棵是为老人的,希望老人五福临门。下午七点,人们开始把人送来的牛、兔吃了,这样吃要很规矩,把老人的手捉住,让老人用嘴只吃,吃的脏了的、被土弄脏了的,再让家里的小狗小猫吃了,不能放下。

  狗与猫药穿好绿色的.毛衣,还有外衣之类的 ,我们要让老人看到小狗,让老人开心,一定要笑口常开。

  晚上,我们要让儿子儿媳一个一个的为老人磕头,让老人看起来很像享受天伦之乐。

  家乡的国际老人节,家乡在精彩的回放着,精彩无限快乐,国际老人节太好了!

  尊敬、孝顺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顺父母、老人不只是在重阳节。

家乡的节作文 篇5

  重阳节那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城里玩。

  我们来到汽车站等车,突然,远远的,我看见三个人:一个小女孩,大约只有几岁,左边是位高个子叔叔,手中拎着很多东西,右边是位阿姨,也是大包小包的,他们渐渐走近,我定睛一看,呀!这不是前两天刚从青岛回来的邻居阿明叔叔一家吗?他们又要去哪儿呀!我不禁好奇起来问”他们听到我的问话,回过头友好的打招呼说:“我们也要乘车出去啊”妈妈也看见他们了,我知道大人间的“董事会”又要开始了。果然,在车上。他们开始不停的聊起话来,从他们的交谈中我才知道重阳节要到了。我知道“重阳节”就是“敬老节”,所以叔叔他们想去外婆家,以解思念之苦,一表敬老之心,怪不得大包小包的呢-阿明叔叔提着很多补品,有“骨中金”,“椰岛鹿龟酒”……听妈妈说这些补品可是很贵的,他们肯定给老人,说明他们很孝顺老人。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九九重阳节”,这是我们孝敬老人的节日,爸爸时常对我说:“爷爷、奶奶虽然平时应年老而喜欢唠叨,但毕竟他们都很爱我,很关心我的,因此,我常常因自己不耐心,对他们“咆哮”而受爸爸训。

  当然,我也对他们说:“你们是老年人,是享福的时候了,注重好你们身体是我们任务……。”我想着也是我的一片孝心吧。

家乡的节作文 篇6

  在祖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里,我的家乡云南腾冲傈僳族的刀杆节上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和独到的民族风采,最能征服观众。

  刀杆节有两项主要内容:一是“下火海,二是“上刀山。下火海,即“洗火澡,在二月初七晚上举行。意为洗去污浊,上刀杆才没有危险。傍晚来临,几千傈僳族人身着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在平地上燃起一堆堆巨大的篝火,男女老少围着熊熊烈火“跳嘎欢唱。待柴火燃成红彤彤的火炭时,一群身着红装赤着双脚的壮汉,豪饮数碗壮怀酒,在一阵紧锣密鼓声中大吼一声纵入“火海。他们在火海中跳跃、翻滚,跳动的双脚溅起万千红亮的火星,使人眼花缭乱。继而,又见他们双手捧起通红的炭火,在脸上擦洗、搓揉,进行火的“洗礼”,然后又从火堆中捡起烧得通红的铁链你拉我扯。表演者履火海如走草地,抓火球如戏玩具,使观众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跳过火海后,身着节日盛装的傈僳族男女又继续跳嘎、对歌,直到东方发白。

  第二天,即二月初八中午,是更令人惊心动魄的上刀杆(即上刀山)活动。它比“下火海场面更大,气氛更为壮烈。这一天,到处人山人海,一群群傈僳族小伙子磨刀霍霍,然后将36把或72把锋利无比的长刀做横档,绑在二十多米长的两根粗木杆上,再把它竖立起来,一头栽到地上,一头直捣云天,远远望去,就如同一架直通云天的天梯。当作梯档的利刀,刀口向上,寒光闪烁。正午时刻,一声炮响,锣鼓齐鸣,十几个身着民族服装的傈僳族汉子来到梯下,赤手抓住刀锋,赤脚登上刀刃,迅速而镇定地一个接一个往上攀登,一二百斤重的身躯在寒光闪闪的刀口上,如履平地一般。这时观众提心吊胆,屏住呼吸,目瞪口呆,浑身出冷汗。有的闭上眼睛,不敢再看。在紧锣密鼓声中,几副刀杆上的傈僳族汉子陆续登上了半空中的梯顶。此时演出进入了高潮,达到白热化程度。只见他们一个个凌空打倒立跟头,表演各种惊险动作。然后取下插在梯顶的小红旗,顺东西南北五个方位下投插在地上。接着,他们又在空中鸣放鞭炮,令观众欢声雷动,令群山发出回响。

  说起刀杆节的来历,还是十分感人的。明朝中叶,外族侵扰腾冲边境,多少身强力壮的傈僳族青年被杀戮,多少孤苦无依的老人被逼死。自公元1441年开始,朝廷派兵部尚书王骥先后三次率兵约35万人进行征讨,最终在傈僳族人民的配合下,打败了外族,而王骥却在二月初八这一天被奸臣用毒酒害死。噩耗传到傈僳族山寨,男女老少无不捶胸顿足。为此,他们举行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活动来纪念王骥,并将每年二月初八定为“刀杆节。

  改革开放后,上刀杆这项民族传统活动已经走出腾冲,走出云南,走向全国。它参加了在昆明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并先后到上海、海口、沈阳等地成功地进行了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报刊、广播、电视台对这一民族活动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它誉为“中国一绝”。

家乡的节作文 篇7

  今天是重阳节,我想给奶奶打了个电话问个好。

  喂,你是谁?电话那头,想起了久违的声音,是奶奶。奶奶的声音仍然是那么和蔼,那么亲切。奶奶,我是小霞呀,您的身体好吗?好,好,你们就放心吧,奶奶啊,您年纪大了,要当心身体,活少干点---我话还没说完,奶奶就接过话来:不干活哪有饭吃呀。那也是,但您不要太劳累了,干坏了身子,我们会着急的。我不由的想到:我爷爷早就去世了,只留下我奶奶孤独一个人,我随爸爸妈妈打工到了杭州,只有奶奶一人在家乡。只有在暑假里,我才可以回老家在奶奶身边,陪陪奶奶,平时里,想奶奶时只能打电话-----想到这儿,我的眼眶红了,如果时间能够回头,那该多好------。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在电话里我和奶奶聊了半个多小时。晚上,我躺在床上,心理还在想奶奶。我多想马上能回家看到奶奶呀!

  奶奶,希望你重阳节快乐,等放假了,我一定回来陪您。你可要保重!

【家乡的节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节作文07-12

家乡的葡萄节作文12-18

家乡的冬至节作文09-30

家乡的重阳节作文06-30

家乡的火把节作文05-08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04-15

家乡端午节作文08-20

家乡的泼水节作文09-19

家乡清明节作文09-09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