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清平乐·秋光烛地》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1-10-15 13:10:29 赏析 我要投稿

《清平乐·秋光烛地》原文及赏析

  清平乐·秋光烛地

  朝代:宋代

  作者:陈师道

  原文:

  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

  微行声断长廊。熏炉衾换生香。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怯微凉。

  鉴赏

  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黄庭坚曾赞云:“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他的词纤细平易,如《蝶恋花》:“路转河回寒日暮,连峰不计重回顾。”《南乡子》:“花样腰身宫样立,婷婷,困倚阑干一欠伸。”《菩萨蛮》:“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都是较有名气的词句。但是,最足以代表他的词风的,则是这首《清平乐》。

  这首词描绘秋天景色。上片写晨景,下片写夜晚。

  “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开宗明义,写秋景,“秋光”、“秋意”,一派秋天的气氛。“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进一步写秋景,含着露水的树叶,由于秋风的吹动,纷纷落下,连树上的鹊雀,也被惊动了。言简意赅,细腻生动,几个字,便勾勒出一个正在落叶的.生动画面。“一叶知秋”,作者抓住了这一最有特征性的动态,一下子把秋景写活了。语言、画面、意境,都活灵活现地摆在读者的面前。

  “微行声断长廊,熏炉衾换生香。”入夜了,秋天的夜晚是凄凉的:走廊的脚步声没有了;火炉里散发出木柴燃烧后的香气。夜深了,“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怯微凉。”吹熄了蜡烛,月光却照进屋中;词人感到秋天的凉意,将衣披在身上。

  这首词,情意深婉,用语精警,笔力拗峭,颇能代表陈师道的词风。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陈无己所作数十首,号曰语业,妙处如其诗。但用意太深,有时僻涩。”这样的优点与缺点,在这首词中均有所体现。

【《清平乐·秋光烛地》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随笔:看烛似有泪,应为故人心09-29

运动会精彩描写及段落赏析06-13

初二地理暑假作业及答案02-03

初二地理暑假作业及答案分享02-02

初二地理下册暑假作业及答案02-01

陈情表原文07-27

大学原文阅读推荐02-03

悄悄地,长大了12-19

自信地做自己作文01-28

半命题作文“___的一天”导写及佳作赏析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