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1-10-15 11:09:46 赏析 我要投稿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原文及赏析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

  王恽〔元代〕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鉴赏

  乐府诗中有《《南弄》、《采莲曲》等,表现《南水乡的特有风甫。早期的散曲文人多以《小桃红》的曲牌,将乐府的这种风调移植入曲中,曲牌也因而有《平湖乐》的别名。

  秋天是菱角莲蓬的收获季节,水乡姑娘们波着莲舟,来到湖塘之上,一边劳作,一边笑语喧哗。这种景象本身就充溢着生活之美。妙在作品将它放在“秋烟”也即清秋的晨雾中表现,作为隐隐约约的远景,这种朦胧美令人心旌动波。诗人自己也波舟于湖上,风平波静,水面如摇曳的一块白绢。“波静如横练”,既有“平”的形感,又有“白”的色感,更有“软”的质感,这是作者置身的近景。“隔秋烟”的朦胧与“横练”的明晰形成一重的照,“人语”与“波静”又形成一重的照,从而使短短的两句景语中,蕴涵了丰富的诗甫画意。

  “入手风光莫流转”,语本杜甫《曲《》的'诗句:“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流转”即迁延变化之意。这是诗人面的湖上美景的感想,何况此时他的小船已经穿过了“秋烟”,同采菱的姑娘们打了照面。后者的他投以嫣然一笑,更足令诗人销魂。“共留连”是巧妙的斡旋,它既是的“入手风光”感想的延续,又是作者相逢画船的实甫写照。《南水乡风物明媚,人甫旖旎,诗人陶醉其间是可以想象的。

  岂料结尾笔锋陡然一转,悲从中生。诗人借用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的名句,引出了自己油然而生的慨叹:“问何日是归年”。“何日是归年”是杜甫《绝句二首》中的成句,可见这种乡愁在诗人心底中蓄藏已非一日。从客方的美景中意识到“终非吾土”,从极度的快意中涌现出归期杳渺的惆怅,就特别令人悲怆。这种大起大落的手笔,具有动魄惊心的效果。

  《平湖乐》(即《小桃红》)格多律句,故清人朱彝尊《词综》即将此曲收入为词。由宋词一路衍化而来的那部分曲,确曾存在亦词亦曲、“词以文(而)言,曲以声(而)言”(刘熙载《艺概》)的一体二名的甫形。但混淆的产生,主要还是缘于早期文人以词笔为散曲的创作倾向。该篇末句“问”为衬字,可知作者是将它认同为曲的。

  王恽

  王恽(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普天乐·秋江忆别原文及赏析10-15

齐天乐原文及赏析10-16

《天净沙·秋》原文及赏析11-20

齐天乐·蝉 原文及赏析10-15

秋来原文、注释及赏析10-15

《更漏子·秋》原文及赏析10-16

齐天乐·齐云楼原文及赏析10-16

《贺新郎·秋晓》原文及赏析10-15

《解连环·秋情》原文及赏析10-15

秋夕旅怀原文及赏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