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燕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3-07-14 09:46:38 晓凤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迎燕原文及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迎燕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译文

  在近已咫尺的阳春三月,在一户普通的老百姓家中。

  为了迎接新一年里燕子的归来,不放下破旧的帘子把房屋遮蔽起来。

  一场春雨后燕子的翅膀上沾着丝丝的雨滴,土地里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泥土香味,里面还混杂着雨滴砸落的花瓣。

  燕巢早已筑修好了,连小燕子都长大了。一人家一燕家两户家庭相伴着又度过了一个美丽的年华。

  注释

  ①选自《全宋诗》卷二七二五(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葛天民,字无怀,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无怀小集》。

  ②咫(zhí)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赏析:

  燕子秋去春来,巢于檐下,民间视为吉祥物。“寻常百姓家”即借鉴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因为燕子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主人也“不下旧帘遮”,热情的迎接燕子的归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两句,更是把燕子看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古诗中燕子往往象征着幸福的生活。它们双宿双飞,本诗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乐,足见诗人之乐。诗歌生动的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

  首句一个“咫”字,指八寸,也表现了暮春的转瞬即逝,抒发了作者对春的珍惜之情。“寻常百姓家”借用了刘禹锡的“飞入寻常百姓家”,歌颂了燕子不趋炎附势,不嫌贫爱富的质朴、高尚的品格,表达了燕子对百姓的眷恋。第三句“微”形容雨之小,描写了燕子在雨中穿梭无数次,为幸福的生活勤劳地筑巢,“泥香带落花”描写了春天温馨、幸福的场面。尾句是对燕子勤劳地赞美,也再次表现了人与燕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又是诗人幸福隐居生活的写照。

  作者介绍

  葛天民,字无怀,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法名义铦,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kuí)、赵师秀等多有唱和。有《无怀小集》。整风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葛天民诗,以及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我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迎燕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双双燕·咏燕原文及赏析07-24

双双燕·咏燕原文赏析10-05

(经典)双双燕·咏燕原文及赏析09-24

燕歌行·并序的原文及赏析12-08

白燕原文、注释及赏析10-13

燕昭王原文赏析10-06

《燕昭王》原文及翻译赏析06-20

燕归梁·春愁原文及赏析08-18

《燕歌行》曹丕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