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酬乐天咏老见示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2-10-13 16:52:56 赏析 我要投稿

酬乐天咏老见示原文及赏析

  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小编带来的酬乐天咏老见示原文及赏析。

  酬乐天咏老见示原文及赏析 篇1

  原文: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赏析

  诗的前六句承接白居易的原唱,表示对白居易的关于“老”的看法颇有同感。一二句写“顾老”是人之常情,人们谁都顾虑衰老,老了就没有人怜惜。接着四句进一步交代了“顾老”的原因,诗人用形象的`语言作了描绘:因为衰老,身体一天天消瘦,腰带要不断地紧缩,头发渐渐稀疏,帽子就自然要偏斜。书卷废置不看,是为了保护眼睛;经常用艾灸,是为了延年益寿。

  “经事还谙事……下此便翛然”四句从另一个方面谈了对“老”的看法,是针对白居易的“伤老”而言。刘禹锡认为,老固然有老的短处,但是老也有老的长处。老的短处是体衰多病,“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老的长处是阅历丰富,“经历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年岁大了,经历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看见过的人多了,阅历也就更加深广。仔细想起来,这也是一件幸事。所以诗人吟道:“下此便翛然。”诗人劝慰他的朋友对待衰老不要过多的忧虑,只要正确对待,便可翛然自乐。

  最后两句是全诗点睛之笔,意境优美。气势豪放,大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概。诗人面对衰老,不消极,不悲观,要用有生之年撒出满天的红霞。这两句诗既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的自我剖白,又是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宽慰和鼓励。

  这首诗前后两段一反一正,转折自然,很有辩证的观点和说服力量。最后两句尤为精辟,实为警策之语,后人多以此自勉自励。

  酬乐天咏老见示原文及赏析 篇2

  原文: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赏析:

  刘禹锡在这首答诗中,先叙述了老年的苦况:体瘦、发稀、眼昏、病多,以至衣带渐宽,帽冠自偏,无法读书,医生常相伴。这当然令人不免自悲自怜。但诗人随后笔锋一转,描述了老年人值得自豪自傲的长处:历经人世荣辱沉浮,对社会有了更深的了解;目睹众生的愚贤善恶,对人生有了更清醒的体味。诗人认为,只要细细思量回顾人生,那么便可对一切都释然了,这是人老之后的一种境界。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老年人的生活寄托了一种瑰丽的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气势豪壮、奋进不息的精神。

【酬乐天咏老见示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酬乐天咏老见示赏析03-01

《酬乐天咏老见示》翻译赏析08-19

《酬乐天咏老见示》诗词赏析03-15

酬乐天咏老见示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9-09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及赏析08-1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翻译及赏析02-16

自咏示客原文、赏析02-28

自咏示客原文及赏析09-01

《自咏示客》原文及赏析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