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端午节

时间:2024-06-08 01:39:01 昌升 端午节 我要投稿

家乡的端午节(精选25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端午节,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乡的端午节(精选25篇)

  家乡的端午节 1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不相同的民风民俗。比如说傣族有泼水节,白族有火把节,汉族有端午节等。在我的家乡,我们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端午节是吃粽子,赛龙舟的节日,每当节日到来大家都很开心。

  传说,端午节的起因是:在春秋时代,在楚国,有一位叫屈原的人,他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有一天,因为屈原的官尽力保护皇帝,奸臣就迫他自杀。在黄河边,屈原就跳河了,楚国的百姓为他伤心流泪,于是就定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就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

  在我们家乡,我们起码要吃10个粽子。因为代表着我们会“十全十美”。到下午,河边的人越来越多了,不到一会儿河岸边几乎人山人海,他们都看龙舟赛,河里有两条舟,一条长的,一条短的。两条都划得非常快,不分上下,还未分出胜负。河边上的人,有的.大喊大叫,加油,加油,加油!最后,长的那条航优先到达目的点。场面十分激烈,热闹极了!我对家乡的端午节真是恋恋不忘。

  56个民族,风俗不同,建筑不同,服饰不同,但,是一个团结的民族。

  家乡的端午节 2

  端午划龙舟,在印象中,所见过的龙舟是不多的。小时候,以为龙舟就是漂浮在水上的一条龙,一条金龙,人在金龙上歌唱舞蹈。

  记得有一个端午,天空下着雨,雨帘蒙上了人们的'眼眸,若隐若现,我嚷嚷着呼喊父母带我去看。饭后时分,父亲便领着我和哥哥去到西江边上,高高的堤坝两旁站满了人。只见河中,十几个壮汉坐在看着像龙的长艇上,立在龙头旁的人奋力击鼓,鼓鸣声中,几艘长艇整齐向前冲去,舟上的人用桨奋力划水,白色的水花在龙的躯体两侧飞溅。龙舟所到之处,层层浪花泛起,交错碰撞,十分壮观。不久,龙舟远去,消失在了朦胧的雾气中,神秘莫测。原来划龙舟不是看歌舞表演,就是几条金龙在水中奋勇争先,飞舞戏耍。

  尽管下着雨,观众们无不激动着,欢呼呐喊声势震天,龙舟的每一点动静都刺激着观众们的神经。小时候觉得热闹非凡,堪比新年时逛花街,便也随大人们跳跃欢呼。幼时,龙舟比赛非常难得,家家户户的男人都要参加,展示自己的勇敢。据说以前,小孩子还要洗“龙舟水”,以保证平平安安没有病痛。想到此处,极想尝试一下,却发现河水浑浊,有污渍漂浮其中。这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早已流入了多条河道,这条河水已经不再清澈。我收回伸出的手,心里暗暗叹息。

  家乡的端午节 3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气氛特别浓厚。家乡的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的。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记得每年五月初二,母亲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顺着叶子的纹路扯成一条一条的,末端还是连在一起的.,用来捆粽子。洗好的粽叶和糯米端过来,还有调羹和筷子,一切准备就绪,就搬来小板凳开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麽时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叶在母亲灵巧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样提着棕叶的梗一并放进大大的锅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扑鼻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习俗,据说是小孩在这一天吃螺会变得聪明。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小孩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们吃了螺,留下螺壳,就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

  辉纾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大人们说这样驱蚊虫、能避邪。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渐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叶放在锅里煮。蒸气冒出了一股好闻的香气,在屋里绕来绕去,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时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渐渐瘪下来。

  初五是过端午节的高潮。家乡民俗认为,五月为恶日,悬挂艾叶如旗、昌蒲似剑,可驱邪除秽。每当五月五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晨去采带露水兰草、金银花、铁芒箕、番石榴叶、榕叶的“五味草”,当然还要在午时上井里打一桶甘甜的清泉。这水,都是泉眼里流出来的,没有任何污染。在端午节这天,水最凉,喝起来也最可口,喝了这天的水,可以保佑一年健康。用“五味草”和“午时水”煮鸭蛋,剩下的水给小孩洗澡,换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龙舟。据说是水乡蚊虫多,用“午时水”洗澡可防叮咬。

  端午节前,村里的小孩都会缠着母亲或祖母给打个“蛋兜子”。“蛋兜子”是用五色丝线结成一个精致的网络子。用“五味草”煮鸭蛋,会把鸭蛋染得黄黄的。装进网络子里,挂在胸前衣襟的纽扣上,胸前的衣服通常也被染上一圈黄渍。出门一碰上小伙伴,就把鸭蛋掏出来,对碰撞,谁的蛋壳先破了,谁就输了,就剥了壳吃掉,有一种淡淡的五味草的清香。小孩子对于鸡蛋很感兴趣,并不是因为他们特别的喜欢吃,而是因为他们特别的喜欢“斗蛋”。带上几只蛋,早早的来到教室,几个一群在课桌上拿蛋对撞,谁的蛋被撞破谁就输了,好胜的小孩们玩得可开心啦。

  龙舟竞渡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民间活动。我家乡龙舟竞渡据说也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家乡的端午节 4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每家都要准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了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我们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取。有小孩的人家一大早就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水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能避邪。

  为什么每家都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呢?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月宫里的嫦娥会让玉兔把捣了一年的'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所以,孩子们在农历五月初五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能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五月初五那天的早上,气温还是很低的,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了还是很冷的。

  我和弟弟是在家里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的,水被艾叶泡了一夜后,颜色会变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每次洗完了脸,我的心里总是有一种安全感: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家乡的端午节 5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愤怒之下,投入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吃粽子。我们家有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粽子。我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她先取两片叶子,并排放好,用手一卷,圆雉体就了。左手像托"酒杯",将其托起,右手顺势抓起糯米和香米,豆馅,枣,果脯等,将"酒杯"填满,盖"盖子"。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小胖猪!简直是艺术品。让我多吃,挑选上好的原料,加上她艺术家的手法,让粽子既好吃,又好看。所以,粽子上桌时,我都沉浸在那沁人心脾的清香中,总是吃得,那里融入了浓浓的爱。

  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 6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

  在我们的家乡,首先,家家户户都要先准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全家人用这盆水洗澡或洗脸。据说这样能够洗去晦气,还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大家用这水洗过后,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预示着以后的日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之后,妈妈又用艾叶和鸡蛋一齐煮,煮熟后的鸡蛋会变成淡青色,闻闻,淡淡的清香,令人精神抖擞;尝尝,营养又美味。

  最终,当然是和亲朋好友一齐去看刺激的赛龙舟啦!哇!人真多呀!里三层外三层。红色的信号弹一下子飞上了天。十几条颜色各异、栩栩如生的龙舟一齐冲锋陷阵,你追我赶。龙舟健儿们高喊着整齐的口号,大家的心境也被他们感染了,都在为他们打气。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声喝彩着。比赛持续了很久,最终有一支龙舟一马当先,得到了第一名!大家掌声雷动。

  这就是我最喜爱的`家乡的端午节!真期望下个端午节快点到来。

  家乡的端午节 7

  在我的家乡,每个节日,人们都过得热热闹闹,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今年的端午节又快到了,远离家乡的我,不禁想起去年在家过端午节的情景。

  端午节那天一早我就被奶奶叫醒了,她说要带我去采神露。我听了高兴地蹦起来,唱唱跳跳地跟着奶奶上了田埂,边走奶奶边把秧苗和蔬菜上的露水往我身上赶,还让我把露水接在手心里去洗脸,说这天的露水都是天上神仙降的神水,沾了可以提神祛病,长命百岁。

  回到家,爷爷已经端出了刚出锅的粽子。我们家乡的粽子大都包成圆柱形,里面也不加馅,要吃的时候,用一根线切成一片片,盛在盘子里,颜色绿绿的`,蘸上自制黄豆芝麻沙糖粉,好吃极了,馋得我吃了一片又一片。

  吃过午饭,我们围坐在奶奶身边看她做香袋,只见她用各种颜色的布包缝出各种样子,留一个小口,再装进去一种黄色的药粉,最后缝上一根红线绳,就可以戴在脖子上了。据说,这种香袋是可以驱蚊防虫,保平安的呢!我属羊,奶奶就可以我缝了一只可爱的羊头,希望我平平安平,健健康康。

  在我的家乡,这天家家挂艾叶菖莆,人人泡五草澡。所以姨妈说,端午节是健康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的端午节不能回家乡了,我也会更想家,想家乡的亲人,想家乡这美丽的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 8

  我的家乡在信阳,那是一个具有浓厚古风的城市,还保留着很多节日的习俗。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早上,妈妈就会从菜市场买来几把艾蒿插在门上或窗户上,妈妈说这可以防止蚊虫,驱虫避邪。随后奶奶就把提前泡好的糯米和竹叶拿出来开始包粽子。每次奶奶都会在粽子里包上不同的材料,有蜜枣的,有红豆的,有葡萄干的。等到放学以后,我一边吃着最喜欢的蜜枣粽子一边戴着奶奶缝的香包出去玩了。这样整个端午节都在粽子和香包的香气中度过。我每次想起端午节,不由自主的就像闻到了那股久违的'香气,令人回味无穷。

  我想等我长大了,无论身在何处都会把这种节日的传统习俗保留下去。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沉淀,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

  家乡的端午节 9

  端午节就要到了,一想起那又糯又香的粽子,我不禁咽了咽口水,仿佛又看到了外婆站在窗前,一手拿着竹叶,一手包糯米,裹出四角尖尖、小巧可爱的粽子的样子。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有龙舟竟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

  我的家乡宁波,也有很多风俗习惯,比如吃粽子、挂香袋、家家户户门口悬挂艾叶草等。

  在我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每逢端午节,外婆总会亲手包粽子,那可比超市里买的粽子要好吃多了。

  我的外婆是怎么包出美味的粽子呢?让我来给你们说说她的秘诀吧。首先,将竹叶浸泡1~2天,接着,挑选纯糯米和馅,糯米用碱水浸泡后会有一种清香,馅有咸肉、蛋黄、蜜枣……然后,把竹叶卷成斗形,在斗里放少量的.米,放入馅,用竹叶包好,最后用麻绳扎紧,棱角分明的粽子就现身了。

  更有意思的是,外婆还会包“双胞胎粽子”,只见两个细细长长的小粽子背靠着背,那样子,可爱极了。

  还有,到了端午节,外婆会做出各种形状的香包,小兔子、老虎、小蛇……个个栩栩如生,挂在胸前,据说能驱病防蚊呢!

  家乡的端午节 10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每当小朋友唱起这儿歌时,人们就知道端午节要来临了,一转眼,端午节来临了,一大早起来。吃过早饭后,就匆匆忙忙地出门去看赛龙舟了。刚来天鹅湖(赛龙舟的'现场),就看到了“人海”。原来是就要开始赛龙舟了,“好险来得及时”我想着。突然,观众沸腾起来,只见从远处划来了十几条龙船。龙船偏长细窄。龙头有黑。灰。红等颜色。很快,比赛开始了。选手们争先恐后,不甘落后。观众们也在一旁加油鼓颈。就要接近终点了,选手们敲锣打鼓,唱着打油诗。到终点了,来自荔湾区的选手获胜了。接着就是最有趣的“抢鸭子”游戏了。资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许多鸭子仍进水中。选手们从船上跳进水里抓鸭子,抓到的归自己。围观的观众也不甘落后,纷纷跳进水中。场面一片混乱......

  比赛结束了,我回到家中,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家人说说笑笑,开心极了!端午节也将随着笑声一直留传下去,成为全世界人民的节日。

  家乡的端午节 11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日。我们全家人在家吃粽子庆祝这个节日。妈妈把蒸好的粽子端上来了。我看见一个个粽子都是用绿色叶子包成像三角形的样子,很像“绿色”的金字塔,特别的可爱,我脱掉她们身上的“绿衣裳”,里面的肉全露出来了。哦,好香啊!我立即咬上了一口,真好吃!很软很香!里面还有花生、桔梗、肉沫呢。

  突然,我想起了什么。就问一旁的爸爸: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爸爸告诉我说,古时候有一位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含恨跳下了汩罗江。人们为了打捞他,又怕大鱼吃掉他,就向江里面洒下很多粽子,又用龙舟似的小船去竞相打捞。之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约定成俗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而且这一天我们还要做粽子一样的饰品来保佑我们。

  听完爸爸的讲诉。我终于明白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为什么吃粽子了。原来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啊!虽然到最后我还不是特别了解端午节这天的所有习俗,但今年的端午节过的真有意义!

  家乡的端午节 12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年到了农历五月初五,我们都拍着手、跺着脚,唱起这首熟悉的儿歌。

  端午节这天早上,奶奶总是在厨房里忙着包粽子。我问过爸爸,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爸爸告诉我:“相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们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我跑进厨房看见奶奶忙得满头大汗,我一边帮奶奶升火,一边问奶奶: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啊?奶奶微笑着说:“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我们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现在端午节已经成为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我坐在火炉旁,好像懂得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不懂。只好呆呆地望着火炉。

  到了傍晚,奶奶把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洒上雄黄酒,嘴里一边念着:“雄黄大蒜洒团转,老蛇蚂蚁远远走。”我有点怀疑,这雄黄酒真有这么大的威力吗?

  大人们忙了一天,到了夜晚还不忘记用雄黄酒在孩子们的头上画个“王”字,我想这“王”大概是表示:希望我们像快乐王子一样快快乐乐的度过每一天吧!

  家乡的端午节 13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我还特意戴了一首儿歌给大家欣赏:“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种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就是描写端午节的小儿歌。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 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 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粽子的 形状至多,品种各样,而且各地的 风味也不相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的.有白水粽,红豆粽,枣子粽等。咸味的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

  五月五日端午节这一个节日,我们都很重视它,每当我一想起这件事,我都会想起我最爱唱的那首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家乡的端午节 14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你听过这首描写端午节的儿歌吗?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据说,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投江而死,人们为了记念屈原,所以在每年端午节人们总会把粽子扔进河里喂鱼,鱼儿吃了粽子,就不会去吃屈原的遗体了。

  让我跟你讲一讲我们家乡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吧!每年一到端午节,每家每户都要挂艾叶、老人要为孩子们戴长命缕、漂河灯,还要吃粽子、芽蚕豆、麻花、大蒜和鸡蛋,端午节这天,一大早,爷爷、奶奶就买来艾叶和菖蒲,用红线扎起来挂在门上,据说,门口挂上艾叶,可以驱邪。到了中午,就把提前泡好的芽蚕豆和鸡蛋、粽子、大蒜一起放进锅里煮熟,到了吃饭的时间,餐桌上摆满了各种好吃的,让人眼花缭乱、馋得直流口水。我会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大粽子,解开线,轻轻扒开粽叶,就露出了白白的糯米饭,忍不住狠狠地咬上一大口,香香甜甜,美味极了。一家人团团圆圆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品尝着美味食品,说说笑笑,屋子里充满了端午节的快乐气氛,弥漫着香喷喷的粽子味,开心极了。

  妈妈告诉我,我们家乡以前还有一个很特别的习俗,那就是漂河灯。在端午节那天,孩子们就自己做河灯,到了晚上,孩子们把各自的河灯点亮放进河里,然后许上一个心愿,让河灯带上我们的愿望漂向河中央,河面上漂满了各式各样的河灯,灯的火光一闪一闪的真像满天的星星,漂亮极了。因为现在要保护环境,保护滇池,就不再放河灯了。

  端午节这天,老人们最不能忘记的一件事就是给孩子们戴长命缕了,一大早起来,奶奶就拿来一束长命缕(我们这儿叫做百索),长命缕是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做成的,奶奶就一圈一圈地系在我的手腕和足踝上,奶奶一边系还一边说:“保佑我的小孙女健健康康,长命百岁。”系好后,奶奶总是会端详一番,似乎在欣赏她的杰作,奶奶眼中满满的都是对我的宠爱,长命缕寄托着奶奶对我无限的期望和疼爱。这些长命缕一直要戴到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过火把节的时候,把它剪下来,放进火把里烧掉。

  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过家乡端午节,欢迎你到我的家乡来和我一起过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 15

  在端午来临的几天前,母亲便呼人做粽子。那时只要闻着竹叶的清香,便知又有好东西吃了。

  知道妈妈要包粽子,我美食就往厨房跑,厨房空气中弥漫着竹叶的淡淡清香,诱惑着我的肚子里的馋虫。家里包的是咸肉粽子,新鲜的竹叶包着洁白的糯米,糯米里夹着喷香的腊肉、蛋黄,干贝或冬菇等材料,外面用线缠绕捆缚着。

  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逐渐熟了以后,淡淡的竹叶香、糯米与各种配料的味道都会散发出来,清香四溢,弥漫在整个厨房里。解开扎线,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像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那时候早午晚都吃粽子,奇怪的是怎么也吃不够。

  现在家里不常包粽子,有时会在外边买买来吃,总感觉腻口,吃两口就吃不下了。市场上的`合成粽子愈来愈受欢迎,人工包的粽子已成为稀罕之物。看见越来越多的人在商场里买粽子,我真担心!担心有一天家乡的人都不再包粽子,一道人间美味不知道要向何处寻。

  家乡的端午节 16

  嗨!大家好!端午节快到了,端午节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

  每年的农历初五,人们都喜欢包粽子,吃粽子,用这种方法来纪念屈原。我出生在苏州,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苏州人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吧。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买回箬叶、糯米等物,浸泡后包粽子,并且用它来祭祖。人们把粽子有的包成秤锤形,有的包成三角形、还有的包成枕头形等等,因此人们就叫它们秤锤粽、三角粽或小脚粽、枕头粽;人们还常在里面包肉、豆等物,于是就有了鲜肉粽、绿豆粽、豆瓣粽、枣粽、豆沙粽等,纯糯米的`叫“白水粽”。端午这天,人们还会把艾草扎成”人”形挂在门框上,妈妈还会用艾草煮出来的水,给小孩子洗头洗脸洗澡,还会用雄黄在额头上写“王”字,戴虎头帽、穿五毒衣、脚穿虎头鞋。听妈妈讲:“每年的五月是蛇、壁虎、蟾蜍、蜈蚣、经常出来的日子,所以在额头上写“王”字,戴虎头帽、穿五毒衣、脚穿虎头鞋都有避邪,希望小孩长寿的意思。”在庭院四周烧苍术、白芷等中药,也是避邪的意思;另外妈妈还会买来鱼、肉、时令菜,做一桌好吃的,一家人边吃边喝雄黄洒。

  有时还会到说书场,听一回白素珍误喝雄黄洒现蛇形的故事;这就是苏州人的端午,不知道你们的端午是怎么过的,你们也来说说吧。

  家乡的端午节 17

  家乡的端午节宝带实验小学顾蔡昊指导老师:庞奇蓉 我的家乡是在苏州美丽的西山岛上,也叫金庭镇。这里风景秀丽,四季花果飘香,享有“花果山”的美誉。

  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风俗特点,下面就让我带你走进家乡的端午节吧。

  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端午节这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挖野菜,打青糕、包粽子……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农民伯伯大清早就会到山头上,田地里去采集各种各样的野菜,这种菜被称为“端午菜”。

  据说这种菜营养特别丰富,还清热解毒,也能用它来做一些糕点,家家户户忙呼着,人山人海,可热闹了。

  以前的`端午节,人们还会喝一种叫“雄黄酒”的酒,不过现在人们都喝上了香醇的桂花酒了。拿起粽子,解着细小的绳子,一股淡淡的清香就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剥开翠绿的粽叶,一团黏黏的糯米制成的粽子便映入眼帘。

  粽子有很多种:红豆的、红枣的、蛋黄的,甚至还有肉馅的;形状也有大的、

  小的、长的、方的,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能馋得你直流口水……

  你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吗?据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的。屈原因受到权贵的排挤,觉得报国无门,于是就投入汨罗江自尽了。

  人们怕鱼儿吃掉他的尸体,就把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吃。从此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每年的端午节,家乡的乡亲们都会忙的不亦乐呼。

  家乡的端午节 18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据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满怀理想,却不得实现,于是自投汨罗江而死。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当地的老百姓不舍得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一直追赶到洞庭湖也不见屈原的踪迹,所以那里成为龙舟竞渡的起源。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儿,以免它们吃掉屈原的尸体。把粽子投入江中,是为了喂饱鱼虾,好让它们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除了以上,家乡端午节的习俗还有挂艾叶菖蒲、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王”字等,以僻邪驱瘴。人们总是在节前几天就到街上买好了艾叶菖蒲,上面还有几个蒜头,一到家,就把它挂在大门上。每逢五月初四的夜晚,奶奶总是会挑出几片最最碧绿清香的艾叶,把它浸泡在水中,到五月初五的早上,用艾叶浸泡过的水洗眼,据说这样眼睛会变得更明亮哦。家中有小孩的赶快先买好虎头鞋,还有五毒衣(五毒为蜈蚣、蝎子、壁虎、蟾蜍和蛇),据说穿了避邪。我期盼着端午节赶快到来,可以让我感受一下浓浓的民族文化气息。

  家乡的端午节 19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午日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习俗大同小异。

  我的家乡位于安徽省舒城县,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

  每年端午节一到,美丽的万佛湖上就会挤满了前来比赛的龙舟。只听裁判员发令枪一响,一艘艘龙舟如万箭齐发,一名名水手奋力划动双桨,周围的观众也在为自己喜欢的船队加油、助威!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会准备香喷喷的`粽子。所谓的粽子,就是把自己喜欢吃的馅和糯米搅拌均匀,再用粽叶把一个糯米团包成一个三角体,这样,一个美味可口的粽子就做好啦!

  端午节那天早上,大家都早早地起床到菜市场购买艾叶,据说把艾叶插在门框上可以驱邪呢!

  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可热闹啦,还有吃绿豆糕、外婆送外孙礼物等习俗。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 20

  家乡的端午节,没有龙舟竟发,百舸争流的景象。它却在祭祀祖先的虔诚里,对死者家属的关切里,孩子们欢乐的笑声里传递。

  乡亲们把纪念屈原转化为祭祀祖先的习俗。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挑选最好的粽子,配以面食、红蛋、水果等供品,放在祖先的牌位前祭祀亡灵。

  家乡的端午节还有“送节”的习俗。如果在前一年里哪家有亲人不在,‘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无心包粽子,其他的亲戚要在下一年的端午节前几天给前年失去亲人的家属送去煮熟的粽子和节饼、猪肉等礼物慰问他们。

  家乡的端午节忙碌的是大人,快乐的'是孩子们。此时,孩子们除了大饱口福,还可以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他们手里提着色香味俱全的粽子,脖子里套着装有红蛋用毛线编织着网状的蛋套,像一个个网状的红灯笼,或配戴着用碎花布里塞棉花缝制的花脸红穗子孙悟空。手里、胸前的食物吃光了,再跑回家拿,常见到大人把粽子水撒到庭院、地板的角落里,问原因。大人们说“喷过粽子水的地方可以避免邪恶的东西入侵。”

  又快到桃子红,梅子紫,粽子香的端午节了,我又可以和小朋友们重编飘飞的红蛋套,重品色香味俱全的粽子,重温关于端午节的游戏……我的心激动得快要跳出来。

  家乡的端午节 21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我们老家的端午节,又称五月节。小时候也不知道究竟为何要过这一五月节,只知道这一天在农忙之余还能有好吃的粽子。所以端午,最忘不了的是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我们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其次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插艾草。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我们家乡把插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窗户。端午插的艾草,我们称之为家艾,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可见,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节的早晨,天刚露出鱼肚白,妈妈就去自家的菜园地的角落采集艾草。那些散发着香气的艾草一拿回家,满屋清香。早饭后,爸爸端起板凳,放在门槛上,将一把艾草整整齐齐的竖着插到门上。微风摇曳着艾草,散发出阵阵清香。我们的家乡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端午艾,是药草,家家户户离不了;门上插把端午艾,蝎子蜈蚣无处逃。”

  艾草又是一种天然蚊香。到了晚上,天将黑的时候,妈妈就拿出早已上一年端午节用过的干艾草,点燃起来,然后熏遍屋内屋外的各个角落。艾草冒出的黄色烟雾,散发出的`特殊香气,充满了整座房子。我好奇地问母亲,为什么要用艾草熏。母亲总是慢腾腾地说:“熏草香,香满堂;熏蚊虫,辟邪恶。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熏艾草,一年里人也不会生病。”记得夏天,只要我们身上生了痱子,妈妈就用陈年的艾草烧水,给我们洗澡。秋天或者冬天,身上有寒气,也是用陈年的艾草熏烧,一出汗,马上就好了。

  在端午节的这一天,家里人还会上街,花上几分钱或者一毛钱,给我们这些孩子买来香囊,挂在身上。我记得自己佩戴过的香囊,最喜欢的是红辣椒形状的。传说佩戴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最后就是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喝雄黄酒。雄黄其实是一种中药材,中医药书籍说雄黄能治百虫毒、虫兽伤,所以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五月五日饮雄黄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带雄黄进山不怕蛇”等谚语俗语。在碘酒未发明年代,我国人民就是用白酒调配雄黄和白矾水来涂抹毒虫蜇伤和蚊叮虫咬的。人们熟悉的《白蛇传》里,端阳节,许仙听信了法海的话,让白娘子饮了雄黄酒而显露出了原形。现在不少地方在端阳节还要在屋内外喷洒雄黄水,并在儿童的耳、鼻、额头上涂抹雄黄。不过据现代科学分析,雄黄有毒,不宜内服。

  家乡的端午节,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多想再过一次家乡的端午节啊!

  家乡的端午节 22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在我们家乡还把端午节叫做“五月端午”,因为它是阴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而我更愿意把它叫做“粽子节”,因为在这几天,我都可以吃到美味香甜的大粽子。不仅如此,端午节的习俗也很多呢。

  在我们家乡端午节虽比不上春节、中秋那般隆重,但是家家户户也是很重视的。就拿我们家来说吧,在进入阴历五月初一这一天,妈妈就把提前买好的红葫芦贴在了门口,和窗棂外面。贴葫芦也有讲究,葫芦的口要朝上,我就不明白了,问妈妈为什么要贴葫芦,还要这样去贴。妈妈说:“端午节贴葫芦,挂葫芦是为了趋灾避邪保安宁的。”“那为什么口朝上呢?”“听老人们说是为了把毒虫,灾难全都收起来,让家家户户安宁。”妈妈笑着说。原来如此啊。当然贴葫芦只是一个开始,因为到了五月,正是蚊虫开始活跃的时候了,家里的老人们,也爱把剪好的葫芦缝在小孩的衣服后背上。在肩头还要缝上一个小布老虎,以求平安。妈妈说我小时候就有这样的衣服,但是我已经不记得了。初一这一天我们还要吃鸡蛋,至于什么原因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妈妈这天早晨要煮上一大盆,家里的每个人都要吃上几个。到了初五这一天,家家门口都插上艾草,也是驱蚊避邪的。晒干的艾草还被姥姥做成了小香包送给我,当然这也是保平安的。这一天重头戏就是吃粽子。妈妈早早的`就把米、枣、叶子泡上。泡好后大家就开始包,一个个粽子就在大人们的手中包好了。煮熟的粽子透着叶子的清香,咬一口,米黏黏的,枣甜甜的,真好吃!

  我真的很喜欢端午节,更喜欢传统节日中蕴含的美好祝福。

  家乡的端午节 23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听了这首歌一定会想起"端午节"吧!

  端午节又叫"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每到端午这天,人们会给小孩子的颈脖、手腕或足踝上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上面,俗称"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几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厨房里洒一些雄黄酒或雄黄水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特有的活动,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爱国诗人。

  相传,屈原因为才华出众,受到了楚怀王的重用,但却引起了上宫大夫及令尹子兰的嫉妒。他们在楚怀王继位的王子面前诽谤屈原。而楚王听信了谗言,逐渐疏远屈原,最后将他驱逐流放。屈屈原满怀悲愤,写下了著名的历史诗篇《怀沙》、《离骚》,随后怀抱石块投汨罗江自尽。之后楚国被秦国所灭。

  屈原投江自尽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跑到汨罗江边凭吊离去的屈原。渔夫们架起船只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些渔夫拿出鸡鸭肉和粽子、鸡蛋投到江里,说是不让鱼儿吃屈原的尸体。而有位大夫曾把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把蛟龙晕倒,不再伤害屈原的尸体。

  家乡的端午节气氛是那么的的浓烈,那么热闹。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 24

  家乡的端午节真有趣啊,请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介绍吧!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奶奶就要开始忙活了,早上的时候奶奶就在包粽子,我去奶奶面前说:“我来帮你吧。”奶奶说:“好,我来教你吧!”在奶奶在指导下,我先拿了一些粽叶做成三角形,然后放豆子和肉。奶奶教完了,我和奶奶就开始包起来。我按照奶奶的方法,我没包多久,就包了好几个,但还有十几个粽子没有包,我很累了,就问奶奶累不累?奶奶说:"累是类,但是不能停下来,否则吃饭的时候就吃不到美味的粽子了,我听了奶奶的话,动力十足,又开始包起来,还剩五六个了,我和奶奶用了很大力气来包,没包多久,终于还剩最后一两个了。经过奶奶的同意,最后两个我包的.火腿肠味儿。哈哈,肯定好吃极了,闻着都想呢!

  最后,我们把今天的成果放在盘子里拿去煮,煮好后,一阵扑鼻的粽香味儿传来了。我们开开心心地吃着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家乡的端午节真有趣,我爱家乡的端午节,我最喜欢家乡的粽子了。

  家乡的端午节 25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习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因为爱国梦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汨罗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为端午节。

  说到端午节,最常见的习俗要数吃粽子。虽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种很多,可是,我还是喜欢包的粽子。在端午节的前两天妈妈就会把包粽子的芦苇叶买回来用清水煮好,然后准备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红枣等。

  接下来和奶奶一齐包粽子,每次奶奶都会选取两三片叶子,左手捏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轻轻地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锥体的形状,卷好后就往里面放准备好的原料,最终用棉线把粽子捆结实,一个有模有样的四角粽“宝宝”就诞生了。

  在这一天,人们还会插艾叶、赛龙舟。端午节真是个充满神奇、充满喜悦、充满热闹的节日。

【家乡的端午节】相关文章:

我家乡的端午节11-14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06-29

家乡端午节作文08-09

端午节家乡随笔02-27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2-28

家乡端午节作文02-02

家乡的端午节随笔04-20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09-21

端午节家乡的风俗作文09-17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作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