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的阅读理解及赏析

时间:2021-06-19 17:26:19 赏析 我要投稿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的阅读理解及赏析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的阅读理解及赏析

  刘长卿

  逢君穆陵路, 匹马向桑干。

  楚国苍山古, 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 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 归人掩泪看。

  【注】①穆陵关在今湖北麻城北面,渔阳郡治在今河北蓟县。刘长卿曾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等职,活动于湖南、湖北,这首诗当作于此时。当时安史之乱虽已 平定,但朝zheng腐败,叛军盘踞多年的北方各地,更是一片凋敝景象。②桑干,即桑干河,流经河北。③楚国,即指穆陵关所在地区,并以概指江南。④幽州,即渔 阳,安史之乱即发源于此,也以概指北方。

  (1)“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简要赏析其表现手法。(4分)

  (2)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

  (1)此联用了对比(或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苍山古”是眼前之景,谓江南总算青山依旧,形势还好;“白日寒”是遥想之景,暗示北方人民的悲惨处境。(2分)对比鲜明,含蕴丰富,寄托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感慨。(1分)

  (2)对行客一路行程的担心;对北方人民悲惨处境的同情;对国家命运的.深深担忧。(每点1分)

  赏析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以作者向北归渔阳的行客告知北方实情,集中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们带来的苦难,寄寓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慨。全诗语言朴实,情感沉郁,尤其是颔联“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二句,文字精练,状景鲜明,空间阔远,诗意深邃,为历代广为传诵的佳句。

  此诗首联写相逢地点和行客去向。“诗人见归乡客单身匹马北去,就料想他流落江南已久,急切盼望早日回家和亲人团聚。次联借山水时令,含蓄深沉地指出南北形势,暗示他此行前景,为国家忧伤,替行客担心。

  “苍山古”是即目,“白日寒”是遥想,两两相对,寄慨深长。“幽州白日寒”,不仅说北方气候寒冷,更暗示北方人民的悲惨处境。这二句,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含蕴丰富,有意会不尽之效。接着,诗人又用赋笔作直接描写。经过长期战乱,到处是废墟,长满荒草,使回乡的人悲伤流泪,不忍目睹。三、四联的描述,充实了次联的兴寄,以诫北归行客,更令人深思。

  这是一篇痛心的宽慰语,恳切的开导话,寄托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感慨。手法以赋为主而兼用比兴,语言朴实而饱含感情。尤其是第二联:“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不唯形象鲜明,语言精炼,概括性强,而且承上启下,扩大境界,加深诗意,是全篇的关键和警策,是全篇的主线。它具有不语而悲的效果。也许正由于此,它才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的阅读理解及赏析】相关文章: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0-31

《暮归》的阅读理解及赏析02-27

《送人东归》阅读理解及赏析02-28

《贼平后送人北归》赏析05-16

《逢人京使》赏析鉴赏06-29

贼平后送人北归原文及赏析08-26

《忆秦娥》阅读理解及赏析06-23

阅读理解赏析技巧08-25

阮郎归·有怀北游原文及赏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