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的禁忌事项有哪些

时间:2023-04-26 11:35:00 羡仪 酒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喝酒的禁忌事项有哪些

  喝酒有很多禁忌,你都知道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喝酒的禁忌,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

喝酒的禁忌事项有哪些

  喝酒的禁忌

  1、忌喝酒时同时吃腌熏食品

  腌熏制品中含有机胶以及在加工过程中因烹调不当而产生的多环芳烃短类苯并蓖、氨甲基衍生物,当饮酒超度时血铅含量就增高,此时上述物质与其结合,即可诱发消化(消化食品)道疾病。

  2、忌与烈性酒同饮

  有些人习惯于喝了酒随即又饮烈性酒,这样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3、忌喝酒过量

  一次饮用酒过多将会使血铅含量增高,若长期饮用将导致脂肪堆积而阻断核糖核酸合成,造成“酒心”而影响心脏功能和抑制破坏脑细胞。

  4、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忌喝酒

  凡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过量饮用,二氧化碳就易使胃肠的压力增加,易诱发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而危及生命。

  5、忌用酒送服药品

  酒与药物混合将产生不良副作用,既能增加酸度而使药物在胃中迅速溶解,又能破坏血液吸收而降低药品疗效,甚至殃及生命。

  6、忌饮用超期久贮的酒

  市售的普通酒保存期一般为两个月,优质的可保存4个月,散装的为3~7天。超期久贮的酒其多酸物质极易与蛋白氧化聚合而混浊。

  7、忌饮用冷冻酒

  贮存酒的温度冬春为9~10℃,夏季为5~10℃,冷冻后的酒蛋白质与鞣酸会产生沉淀,易致胃肠不适引起食欲不振。

  8、忌饮用热水瓶贮存的酒

  因热水瓶胆内积集着水垢,当酒存放瓶内后,其水垢中所含的汞、镉、砷、铅、铁(铁食品)等多种金属成分即可被酒中的酸性成分所溶解而混在酒中,饮后会导致人体金属中毒。

  9、忌借酒御寒

  天冷喝上一两杯酒,似乎可以暖身防寒,殊不知这只是暂时的表面现象。因为人体热量主要靠糖、蛋白质和脂肪供应,酒在人体中产生热能并不多,它之所以进入体内会有暖和的感觉,是因为酒中的乙醇刺激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这样反而使体内散热速度加快,这时如不及时防寒保温,极易引起感冒以致冻伤。

  10、忌边喝酒边抽烟

  “酒醉可以烟解”的说法,是不科学的。边喝酒边抽烟,危害更大,因为酒中的乙醇刺激血液循环系统,加速血管扩张,从而使人对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吸收量增大,其危害将加倍。

  11、忌以浓茶解酒

  因饮过量酒后,会引起人出现口渴、翻胃。认为饮用大量浓茶可以开胃、解酒毒,这是不正确的。因茶叶中所含的咖啡碱会与酒中的乙醇结合产生协同作用,非但不能解酒,反而加重醉酒的程度,起到相反的作用。

  12、忌酒后即入浴

  因酒后人浴,体内储存的葡萄糖会大量消耗,而引起体内血糖含量下降,导致体温降低。同时酒精抑制了肝脏的正常生理活动能力,阻碍体内葡萄糖储存的恢复,造成肌体疲劳,严重的会产生低血糖休克。

  13、忌酒后进行性生活

  据科学研究证明,男子大量饮酒后,精液中有20%的精子发育不全,若同房使妻子怀孕,将会有26%的胎儿出现先天性畸形。女性在婚前后也忌多饮酒,以防月经不调、闭经、卵子生成变异,如怀孕的妇女常饮酒,会造成流产、早产、难产、死胎等不良后果。我国医书则有“酒后不入室”的警告。

  14、忌用汽水解酒醉

  有人认为汽水是清凉饮料,可用汽水解酒,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汽水会使酒精在人体内扩散,加快人体对于酒精的吸收,加重酒精的中毒。同时,汽水还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对肠胃、肝脏、肾脏均会有损害。

  15、忌冷喝黄酒

  黄酒是以含有淀粉的糯米为原料,并由许多混杂培养的霉菌、酵母和细菌等共同作用酿成的。在酿制过程中,仍不免有微量的甲醇、醚、醛等有机物存在,它们对人体有一定害处,因此饮用黄酒时,宜加热后再喝,以便使这些微量有机物在烫热过程中随温度升高而挥发,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喝酒要注意的事项

  1、饮酒后切不要洗澡

  人饮酒后体内贮存的葡萄糖在洗澡时会被体力活动消耗掉,引起血糖含量减少,体温急剧下降,而酒精抑制了肝脏正常的活动,阻碍体内葡萄糖贮存的恢复,以致危及生命,引起死亡。

  2、不要大口猛喝

  要慢慢喝酒,不时地停顿一下,喝酒时不要喝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以免加快身体吸收酒精的速度。

  3、最好的醒酒物不是茶水

  更不是雪碧与可乐,而是果汁,特别是橙汁、苹果汁能起到很好的解酒作用,因为它们含有果糖,可以帮助酒精更好地燃烧。

  4、不要多种酒混合饮

  因为各种酒成分、含量不同,互相混杂,会起变化,使人饮后不舒适,甚至头痛、易醉。

  喝酒的好处

  1、止痛

  有风湿和类风湿问题的人,秋冬季往往容易犯痛。中医说“治痹症里头,可以弱酒”,这里的弱酒指的是花雕、黄酒和料酒,这些酒都具有通络活血的作用。可在煎中药的时候把黄酒倒上一点,帮助通经活络。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些酒不能用二锅头这样度数太高的白酒代替。

  2、控制体重

  实践已经证明,长期适量饮酒(男人每天2杯,女人1杯)之后,人体可以有效地代谢酒精,不会引起体重增加。如果每周喝5-7杯酒,可以有效帮助减少吃零食和宵夜的次数,防止进食过量。比如,一杯淡味啤酒就可以让你的肠胃产生饱足感,控制食欲,但又不会带来过高的卡路里。

  3、保护眼睛

  在啤酒的成分中,我们发现有大量的维生素B族,其中维生素b2和b12的含量相当高。维生素b2对保护视力有重要作用,维生素b12对抗贫血和调节大脑中枢神经代谢机制有一定好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适度饮用酒精,可以很好的保护我们的视力。

  喝酒禁忌

  第一忌:饮酒过量

  古书中记载“饮酒莫教大醉,大醉伤神损心志"。如高血压患者,饮酒过量有导致脑溢血的危险。因此,饮酒要适可而止。一般酒精(乙醇)的中毒量为70~80毫升,饮白酒者一次量不宜超过50毫升;啤酒不宜超过一瓶。节日欢聚,亲朋好友之间也不要勉为其难或互相比拼。

  第二忌:一饮而尽

  饮酒过猛,酒中的酒精会使大脑皮层处于不正常的兴奋或麻痹状态,人会失去控制,动脉硬化患者甚至会出现脑血管意外。

  第三忌:空腹饮酒

  空腹饮酒,特别是高浓度的酒,对口腔、食道、胃都有害。实验表明,空腹开怀畅饮只要达30分钟,酒精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便能达到高峰。埋头喝闷酒或饮赌气酒更容易醉倒。所以,在饮酒前先吃点食品,使体内分解酒精的酶活力增强,可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第四忌:喝冷酒

  喝酒为什么要烫,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除此还有醛。

  饮酒过多会引起酒精中毒,醛虽然不是白酒的主要成分,但对人体的损害要比酒精大得多。因为醛的沸点低,只有20℃左右,所以只要把酒烫热一些,就可以使大部分醛挥发掉,这样对人身体的危害就会少。

  第五忌:喝掺混酒

  酒分为发酵酒(如黄酒、啤酒)和蒸馏酒(如白酒)两种,饮用后再人体内的反应不一样。发酵酒酒精含量少,但杂质,如与酒精浓度大的蒸馏酒混饮,易引起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而且易醉。

  第六忌:酒和汽水同饮

  有人习惯将白酒和汽水掺和饮,这对健康是很有害的。白酒一般都含有酒精,当酒和汽水在人体内掺和以后,会使酒精很快散布到人的全身,并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人的肠胃、肝脏、肾脏器官都有损害。

  它刺激胃粘膜、减少胃酸分泌,影响消化酶的产生,而且患有肠胃病的人如此酒后又大量喝汽水,还会造成胃和十二指肠大出血。血压不正常的人可因此促使酒精迅速渗透到中枢神经,导致血压上升。

  因此,在饮白酒时切勿与汽水同饮,也不能先喝汽水再饮白酒。喝醉后,更不能用汽水来解酒。

  第七忌:边饮酒边吸烟

  宴席上,常见一些人边饮酒边吸烟。吸烟有害,岂不知这样边喝酒边吸烟更有害!这是因为酒精能使血管扩张及体液循环加快,而香烟中的有毒物质尼古丁等又极易溶于水,所以饮酒时吸烟,就加快了人体对香烟中尼古丁的吸收。

  此外,由于酒精的毒性作用,可影响肝脏对尼古丁等物的解毒功能,因而饮酒时吸烟对人体危害更大。

  第八忌:酒后受凉

  由于酒精的刺激,使体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皮肤发红,体温散发增加,体温调节失去平衡,故酒后更易受凉而生疾患。例如,酒后外出容易感冒和冻伤;酒后用冷水洗脸易生疮疖;酒后在电风扇下吹凉,易发偏头风;酒后当风卧,易生各种风疾;酒后在露天宿卧,易得麻痹症和脚气病。

  第九忌:酒后洗澡

  酒后洗澡,体内储备的葡萄糖消耗加快,易使血糖下降,体温急剧下降。而酒精又能阻碍肝脏对葡萄糖储存的恢复,易使人休克,所以酒后不要马上洗澡,以防不测。另据报道,酒后立即洗澡容易发生眼疾,甚至会使血压升高。

  第十忌:酒后喷农药

  人饮酒后,酒精进入血液,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促使皮肤和黏膜上的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通透性同时增加。这时如果皮肤沾染上药物,或弥散在空气中的农药被吸人到呼吸道黏膜上,就会加快或使其更多地通过皮肤和黏膜进入体内,导致中毒或加重中毒程度。

  如果酒精进入人体后的生理变化与农药中毒的反应相一致,两者发生协同作用,就会使中毒程度加深,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酒后不可立即喷农药。同样的道理,城市居民也不宜酒后在室内立即喷洒“灭害灵”等杀虫剂,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第十一忌:睡前饮酒

  睡前饮中等数量的酒,即可出现呼吸暂停,危害健康。

  如果在睡前饮酒,一般都会经历睡眠呼吸暂停,这种暂停将持续10秒或更长时间,常常两倍于不饮酒者。而呼吸暂停若发生多次,则可导致高血压,甚至心脏破裂,直至心衰。专家还警告,长时间睡前大量饮酒会导致成人突发性死亡综合征。

  第十二忌:酒后立即用药

  饮酒后,酒精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先有短暂的兴奋作用,随后转为抑制,使大脑神经系统的反应性降低。如果此时服用镇静、安眠药,或者具有镇静作用的抗过敏药物,以及含有上述成分的感冒药,就可能因酒精和药物的双重抑制作用而导致血压下降,心跳减慢、呼吸困难,甚至造成死亡。

  另外,饮酒后服用复方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去痛片、消炎痛等药物时,易导致胃出血,甚至胃穿孔。酒还能影响降压药、消炎药等多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对身体造成危害。

  第十三忌:带病饮酒

  病人不宜饮酒,特别是肝胆疾病、心血管疾病、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癫痫、老年痴呆、肥胖病人等,忌酒更是势在必行。

  例如患肝炎或患其他肝病的人,应该禁酒,即使酒精含量很低的啤酒,也不应饮,以免加重病情。这是因为酒精能阻止肝糖原的合成,使周围组织的脂肪进人肝内,并能加速肝脏合成脂肪的速度。

  这样,有肝炎病的人在肝细胞大量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就比较容易形成脂肪肝。同时,乙醇在肝内先要变成乙醛,再变成乙酸,才能继续参加三羧酸循环,进行彻底代谢,最后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以供人体活动时的消耗。

【喝酒的禁忌事项有哪些】相关文章:

喝酒的禁忌有哪些11-23

白癜风有哪些禁忌事项06-04

疤痕修复的禁忌事项有哪些08-23

女性洗澡有哪些禁忌事项03-20

孕期传统的禁忌事项有哪些06-22

大暑养生禁忌事项有哪些01-21

房屋住宅风水的禁忌事项有哪些03-18

关于治疗白癜风有哪些禁忌事项05-23

伴娘有哪些禁忌及注意事项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