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分析

时间:2022-10-21 07:27:15 形象分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分析

  鲁迅的小说中所描绘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主要分为: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以及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分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分析

  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分析 篇1

  鲁迅,“中国现代小说之父”,是最早描写知识分子的作家之一。在《呐喊》和《彷徨》这两座新小说的丰碑中,命途多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是他主要塑造的典型的人物形象之一。在创作中,鲁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真实而深刻地刻画出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知识分子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五四”前后时代的急剧变化给各类知识分子带来的思想灵魂的深刻变化。鲁迅深入地剖析了知识分子的灵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他们的思想矛盾和苦闷,并以现代意识观照他们的生活,揭示他们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作家对二十世纪初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刻的理性思考。

  鲁迅对知识分子了解得十分透彻。在作品中,他用许多篇幅来描写知识分子。他既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灵的历程”,也不仅仅是为了写出知识分子生活的痛苦和无助。他用那匕首投枪般的钢笔,生动地刻画了几种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给世人留下深远的启示。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主要有这么几类:

  一、以孔乙己、陈士成等为代表,深受封建科举“八股取士”的毒害、充满着旧社会文人酸腐气味的旧式知识分子。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一个倍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是封建教育制度下的牺牲品。

  这个始终没有考上秀才的老童生,穷酸、迂腐的性格特点造成了他的命运悲剧。鲁迅写孔乙己,人物出场的第一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就表明了这一点。他做过“十年寒窗,一朝成名”的美梦,结果胡子花白,却还是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没有爬上去,不能依靠所学的知识来生活,那就必须依靠劳动来谋求生存。可由于封建社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影响,使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染上了“好喝懒做”、蔑视劳动的坏习气。即使穷困潦倒,也不愿意脱下那件作为读书人标志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而残酷的现实又把他挤出“长衫主顾”的系列,使他成为“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沦为使人快活供人奚落的笑料。他不仅不承认自己的没落,还时时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处处摆着读书人的架子。但“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样,充分体现孔乙己穷酸、迂腐的性格,体现了他的“灵魂”。

  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是无法避免的。不劳动,就难以维计,弄到将要讨饭的境地。但讨饭要抛头露面,他自然不愿意干,最终不得不以最末的手段——偷窃来苟延残喘。他甚至连书也偷,当人家揭发、讥笑他的时候,他“争辩道”“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生动地刻画了他的性格特点。当人家故意跟他开玩笑,诘问他:“孔乙己,你当真识字么?”他倍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更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他“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那自负清高、鹤立鸡群的神情跃然而出。这正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在这个已走上穷途末路的读书人身上打下烙印。但当问到“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孔乙己虽然沦落到了这种地步,但仍忘不了科举,把自己考不上秀才,当成生平最遗憾、最丢人的事。他对封建文化教育的毒害,还没有任何的觉醒,这正是他最可悲之处。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是无法避免的。他偷了封建科举制度的代表人物——丁举人的东西,被打断了腿。他最后一次在酒店门前出现,“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了”这个场面是非常悲惨的,令人目不忍睹。在这里,作家更进一步地对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进行了血与泪的控诉。在封建社会,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只要中了举人,就有资格升官发财。可连半个秀才也没考上的人,如果再加上出身贫寒,那就连狗也不如了。

  作家最后写孔乙己“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长久没有见过孔乙己”,“终于没看见——大概孔乙己的确是死了。”作家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控诉了吃人的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了旧社会对处于社会底层的读书人的鄙薄,揭露了封建教育的极端腐朽性。孔乙己作为一个穷苦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作家在描写他性格的寒酸,批判他的国民劣根性的同时,还注意发掘了他作为社会底层的一分子的善良一面。“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作品通过他热心教小伙计“茴字有四样写法”,以及分茴香豆给小孩子吃等的细节描写,有力地表现了孔乙己精神上的孤独,又显示了他的一片赤诚,更进一步体现出他极其穷酸、迂腐的性格。 《白光》中的陈士成和孔乙己同属于一个类型。陈士成想象得很美:“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他参加过十六次科举考试,可“竟没有一个考官懂得文章”,致使他名落孙山,以至心理变态。在与“金榜题名”无缘之后,这位醉心仕途的老童生精神错乱了,结果在想象的财宝的白光中,淹死在万流湖里。作品深刻、细致地描写了陈士成的心理状态,从他追求功名利禄的举动中针砭他不劳而获的国民劣根性。作品结尾关于万流湖里的浮尸的描写,实际上显示出作家对“病态社会”的愤懑和对死者的同情。

  孔乙己和陈士成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教育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弱点:不敢反抗。鲁迅在怀着一定的同情心鞭挞他们的迂腐和缺乏反抗精神的同时,也间接地指出:在黑暗的旧社会,知识分子只有反抗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很显然,作家的意图主要不是批判他们,而是发人深省地向读者提出问题:他们为什么会走到穷途末路?他们的结局是由谁造成的?

  二、以四铭老爷和高尔础等为代表的伪道学家,是完全否定的知识分子形象。

  《肥皂》中的四铭老爷,是一个封建卫道者的形象。他组织“移风文化”,企图指出孔孟僵尸,阻挠新思想的传播和人民群众的觉醒,维持封建秩序。就是这个封建伪君子,在街上看见一个年轻的女丐,便以“孝女”为例教育子女,还要写《孝女行》“表彰”她;但又对那“孝女”充满邪念,津津乐道地重复着流氓嘲戏女丐的下流话,并真的去买了一块肥皂。作家撕去了四铭的伪装,无情地鞭挞了这个封建卫道士、伪君子的丑恶灵魂。

  高尔础,一个对历史和数学都一窍不通的女校教员,因羡慕高尔基而改名为“高尔础”,却大写特写鼓吹国粹的文章。他到女子中学教书的目的只是为了看女学生。他不是“学贯中西”的学者,而是一个喜欢“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的高等流氓。在小说中,鲁迅运用“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的讽刺手法,通过刻画四铭、高尔础等的形象告诫读者:对于某些道貌岸然、文质彬彬,实际内心肮脏、丑恶龌龊的知识分子,应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并和他们斗争到底。在冷静的客观描写中,鲁迅对这类表里不一的伪君子进行的讽刺和彻底的批判,表达了坚定的战斗精神和强烈的'憎恶感情,充分体现了“寓热于冷”的艺术风格。

  三、以吕纬甫和魏连殳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他们既受到封建教育的熏陶,又受到资产阶级教育的影响,具有反叛精神,曾和封建势力作过斗争,但最终因缺乏韧性而惨遭封建黑暗势力打跨、碾碎。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他身上曾闪过民主革命思想的火花,“连日议论革中国的方法”,并有过“去拔掉神像”的激进行动。但当辛亥革命退潮的时候,黑暗的社会现实腐蚀了吕纬甫身上的锐气,曾经受过民主和科学教育的他,对自己的生活道路作了如下概括:像一只苍蝇“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走出了战斗行列后的他,只能教教私塾,讲授曾经反对过的“子曰诗云”,“敷敷衍衍,模模糊糊”地混日子,做些“等于什么事也没有作”的事。

  如为了敷衍母亲,给已死多年的小兄弟迁葬,以满足别人和抚慰自己。而特意买剪绒花送给顺姑这一细节,暗示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吕纬甫和贫苦女子顺姑的命运相差无几。“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他已经完全失去生活的目标,彻底为黑暗势力所吞噬了。“你看我们那时候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这句话,不仅是了解吕纬甫思想性格的重要线索,也是作品主题思想的核心——作家要通过吕纬甫的生活变化,对黑暗社会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抨击。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也曾是反封建的斗士,但他的结局比吕纬甫更为凄惨。“出外游学”回来的他不甘心与世俗同流合污,但现实又不允许他完全与世隔绝。由于不堪生活和心理上孤独的重负,他“最终躬行于自己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整天围绕他的是“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以此作为自己的“胜利”,而实际上他失败了,他在“胜利”的喧笑声中独自咀嚼着“失败”的悲哀,最后,“他在这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静地躺着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这可笑的死尸”。 吕纬甫、魏连殳是“五四”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孤独者”形象。鲁迅在以人类历史演进的高度对先行的“精神世界之战士”的悲壮心理体验给予肯定的同时,严肃地批判了他们的国民劣根性。

  四、以子君、涓生等为代表的诞生于“五四”运动时代的当时新一代的知识分子。

  他们一开始就受到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洗礼,在新思潮的鼓舞下,以大无畏的精神向封建礼教冲击,追求幸福、自由的生活,表现出知识分子前进中的坎坷和曲折。

  《伤逝》是鲁迅小说中唯一的以男女青年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作品不仅歌颂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斗争,还深刻地描写了知识分子心灵的历程,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中国青年、特别是妇女,究竟怎样才能从旧势力的压迫下得到解放?作为有着强烈追求个性解放的知识青年,涓生和子君在新思潮的鼓舞下,大胆地反对家庭与世俗,自由恋爱成功结合,说明他们是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的。他们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显示出一股大无畏的精神,“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子君,这个“五四”时期觉醒了的中国少女,她要求个性解放的呼声是多么的坚决。

  鲁迅热情地歌颂了子君为争取爱情和自由反抗家庭的“无畏和勇敢”,但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她“只为了爱”的错误,批判了她的庸俗的生活态度:在获得幸福和安宁之后,便画地为牢,沉溺于日常琐事里,“吃了筹钱,筹来吃饭”。结果生活疲惫、精神空虚、思想狭隘,“已经忘记了人生的全盘要义”。通过子君的变化,鲁迅深刻地刻画出爱情至上主义者的心理变迁,暴露出个性解放的个人主义以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固有弱点。涓生呢,他接受新思想比较早也比较多,但仍生活在空虚寂寞之中,没有丝毫真正说得上勇敢的追求和行动。怯弱、多虑,使他在别人的反对和阻挡面前,常常失去自制的力量,一不小心就“全身有些瑟缩”,只得“即刻提起”他的“骄傲和反抗来支持”。婚后的涓生,失业的打击使他苏醒,“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他逐渐认识到生存温饱要比爱情来得迫切和实际,认识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鲁迅在肯定他的觉悟的同时,也批判了他的自私和卑怯,——他的“悔恨和悲哀”,正表现了作家对他的批评。实际上,他还没有认识到目标和斗争的艰巨性。他“要在新的开阔的天空中翱翔”,却无法高飞。

  于是,在现实的逼迫下,涓生暴露了他的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思想,他错误地把堕入困境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子君。易卜生式的个人奋斗思想,居然使他为自己而愿意埋掉一切,即使“向着新的生活跨进第一步去”,也仿佛只能抱着沉痛和愤激的心情,而在“默默地前行”中 ,用“遗忘和说谎”为“前导”。

  小说的结尾,充分地肯定了涓生向新的生活跨出第一步的决心。鲁迅写涓生的内疚、悔恨、悲哀,也是对涓生的行为的严厉谴责和批判。鲁迅的用意,是让人们认识到:年轻的知识分子不能再迷恋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了,不能再走个人奋斗的道路了,即使是爱情,也不能“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从根本上说,子君和涓生的悲剧是在于他们不懂得个人的解放必然从属于社会的解放。

  鲁迅正是通过艺术描写,提出一个关于人生、关于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的重大问题,向读者指出:如果离开整个社会政治、经济上的解放,孤立地追求婚姻自由和个人幸福,在那个时代只能是一种幻想。知识分子个人的生活必须和全社会大多数人的命运连结在一起,才具有真正的意义,才能体现出可贵的价值。

  五、以“我”为代表,有正义感,是非心,爱憎分明,能自惭自新的进步知识分子。

  在《一件小事》中,鲁迅用车夫扶起跌倒的老女人这一件“小事”,同北洋军阀时期的“国家大事”,即统治阶级所谓的“文治武功”作对比,说明后者根本没留下什么印象,而前者却总浮在眼前,“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作品高度赞扬了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剖析了“我”的思想弱点,表现了知识分子勇于解剖自我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一件小事》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正面歌颂了劳动人民,并提出了知识分子需要向劳动人民学习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现了鲁迅见解的深刻、独到之处和预见的科学性、正确性。

  《故乡》中的“我”,作为一个同情劳动人民的不幸,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小说中很有意义。“我”“很兴奋”,焦灼地希望和贫苦的劳动人民建立亲密无间的真诚友谊。但事实上,“我”对故乡最初、最直接的印象是“没有一些活气”。渐进故乡,“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在这种生活背景下生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灵魂上的疏远、心灵上的毁灭。这突出表现在“我”会见少年时代的朋友闰土的场景。一开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吃惊”,因为“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尤其令“我”吃惊而痛心的是,“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象一个木偶人了。”“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不平、鄙视、冷笑、愤愤等等,则又告示着又一个灵魂的毁灭。“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在作品里,作家充分运用对比手法,给人留下了沉思和反省,催人奋进。表面上看,造成这种“高墙”的,是“我”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和农民群众的不觉悟。实际上,更重要的是旧中国的社会制度以及它对于广大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思想上的统治,造成了城乡劳动人民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十分可悲的变化。

  在此,鲁迅以其深刻的笔触揭示了悲剧的根源,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作品的结尾,“我”的抒情独白,既富有诗意更饱含哲理,说明了“我”对新一代农民的殷切期望,表达了作家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反封建思想启蒙战士的思想和艺术追求,希望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共同行动起来,在荆棘丛中践踏和开辟出新的生活道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一件小事》、《故乡》等作品中,鲁迅通过对那些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正面人物的典型描写,揭示了中国知识分子前进的必然道路。

  总的来看,鲁迅写知识分子的小说,是从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的关系来探索和揭示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表现出“忧愤深广”的艺术特色。他写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他们,是出于同情、本着爱护的精神,分析他们的缺点的影响、危害及历史根源,并着重通过表现他们的不幸来解剖他们的生活环境——“病态的社会”,使人们对这个罪恶的渊薮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鲁迅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通过这一系列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揭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无力和脱离群众,要求知识分子摆脱“空虚”和“动摇”,改造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在鲁迅看来,知识分子也和劳动人民一样,不是花鸟,有着诸多痛苦。在旧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处境是大体相同的。 就这样,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真正从生活实际出发,用革命的观点认识现实,反映现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读鲁迅的这些作品,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认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交接时期的中国社会。他开创了现代小说的现实主义传统,显示了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高瞻远瞩和卓越贡献。

  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分析 篇2

  鲁迅的小说中所描绘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主要分为: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以及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的旧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可悲性与鲁迅先生的某些思想和心路历程。

  我要讲的,主要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因为在这些人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世界的某种认识。鲁迅先生一生善于骂人,却极少称赞人。而这些觉醒了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就正是为先生所称赞的为数不多的人。

  首先,还是略微谈一下其他的两种知识分子形象:

  一、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由于从秦初到清末,封建阶级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封建思想又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所以在鲁迅的小说里有一大部分是描写和封建思想有关的知识分子。在他们当中,我们可分为两小类:

  1、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孔乙己《孔乙己》、陈士成《白光》等)。

  2、封建思想的维护者(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子》等)。

  对于受害者,作者对他们的描写除了批判与同情之外,主要是为了向世人揭示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用以惊醒那些仍然麻木的具有封建思想的下层文人。而对于维护者,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而对于他们的刻画,鲁迅始终是抱着“启蒙教育”的思想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因此其小说的题材“多采至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而反讽则是鲁迅小说的重中之重,只有多揭露一些与封建有关的知识分子的可悲可叹之处时,才能够真正的惊醒世人,达到疗救世人的目的。

  二、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从清末到民国中后期,大资产者和封建买办及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着中国,而鲁迅本人就生活在那样的年代。因此在鲁迅的小说里所反映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有很多的一部分是描写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而在这些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中又无非是写了大致的三种类型:即革命者(夏瑜《药》)、投机者(假洋鬼子《阿Q正传》)、消沉者(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N先生《头发的故事》、方玄绰《端午节》、文学青年《幸福的家庭》、涓生和子君《伤逝》)。其中我最推荐的`是《孤独者》,这本书中描写的沦落过程和沦落前后社会对于魏连殳的态度的改变颇有深意。而对于喜欢言情小说的同学们,我建议阅读《伤逝》一书,这书要是放到现在,起码是女频霸票俩月的内涵暧昧流神作。

  接下来切入正题,即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

  作者在表现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时,主要写出了几种类型,即已经觉醒的狂人(《狂人日记》)、疯子(《长明灯》)和正在觉醒“我”(《一件小事》)。而在这几种类型,不论是哪一种,作者都赋予了极其深刻的意蕴。鲁迅先生在描写这一类知识分子形象的时候,多是注重了心理描写以及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鲁迅先生自己也在经历着一次心灵上的觉醒的过程。同样的,作为读者的我们,在读到这些描写的时候,也不免会和主人公一起觉醒。而在这个觉醒的过程中,我们会再次感受到那个年代和那个社会制度之下的人群的生活。在感受了那个时代之后,我们便可以理解那个时代的很多思想,而那时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已经觉醒的“狂人”。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鲁迅先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和看过的外国作品构思而成的。这是个非常怪的人,在他身上同时具有“疯”与“不疯”这两面。如果说他是个疯子,可是他却能够从嘴里喊出“救救孩子”的伟大呼声,并且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如果说他“不疯”可是他又确实是一个非正常人,一个患了“迫害狂”的精神病人。不过我并不知道“迫害狂”是个什么症状,鲁迅先生是学医的,想是知道了。迫害狂?是迫害自己?还是迫害他人啊?

  其实,狂人并非来自生活,而是具有象征意义,他是作者对一个启蒙者,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的真实处境的象征性表达。之所以采用“狂人”这一词来定义这一觉醒的知识分子,是因为他在愚昧的群众眼里和一个真疯子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他试图进行启蒙的话。小说的主人公“狂人”是“五四”时期觉醒了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以理性的批判对封建礼教进行了彻底的否定,揭露封建社会的吃人的本性,最后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的象征形象。

  除此之外,狂人在整部小说中,主要都是在与“大哥”斗争。他一直以为以大哥为代表的乡亲要将自己烹了来吃,我们应当注意,为什么会是“大哥”和“乡亲”?很显然的,鲁迅先生这一笔是为了在已经很可怖的吃人行为上再加一条更可怖的事——吃亲人。

  是的,在那个社会中,封建礼教的吃人是无论吃什么人的。只要是肉,便要“养肥了,然后他们自然可以多吃。”而儒教却天天说着“伦理纲常”“孝悌之义”云云,这难道不是鲁迅先生对于封建礼教的深刻讽刺么?

  再一点,鲁迅先生在本书中多次提到“都是他娘老子先教的”。这句话代表着的便是鲁迅先生对下一代,对小孩子们的那丝担忧。连孩子们都沾染到了吃人的风气,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所以狂人在最后一刻,会喊出“救救孩子”的文字。

  二、《长明灯》中的疯子。

  在《长明灯》中,作者通过吉光屯的命名,影射长期封建社会形成的迷信习俗已经成为了人们长期尊崇的信仰,而所谓的梁武帝点燃的长明灯是封建社会的宗法的图腾象征。疯子吹灭了长明灯,象征着反封建斗争掀起的浪潮。在作品里,疯子尽管是孤军奋战,受到人们的敌视和禁锢,但他浩然的正气使得凡夫俗子感到胆战心惊。《长明灯》实质上是对不合理的社会的反抗。

  这本书中的疯子形象,与《狂人日记》里的狂人一样,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他们是真的疯了么?书中是把他们当作疯子来写的,但是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把他所颂赞的进步知识分子写作疯子呢?为什么不写成夏瑜那样勇敢无畏、信仰坚定的斗士形象?

  首先,大家都知道,《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第一本白话小说,这时的鲁迅,写的文章仍然是重于一些隐晦的文字,当然,这两本书在我们看来已经是很露骨的描写了,但是如果拿来和鲁迅先生之后的那些文学作品比较的话,它们的确是很隐晦的。而狂人和疯子的形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其次,鲁迅先生这么写,也正好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现象——进步的人,是要被当作疯子的。这是社会现实。在那个年代,两千年封建礼教的约束造就了一批甘愿吃人、并且甘愿被吃的人。在他们看来,这种社会是正常的,是天经地义的,而作为进步人士的觉醒的知识分子,却反对封建礼教,反对那两千多年的“传统”,这在大多数群众看来,的确是疯了的。鲁迅先生只不过是将这种现象经文学加工,扩大化地描写了出来。

  再次,刚刚觉醒的鲁迅和当时的大多进步人士一样。他们的进步只是相对于广大群众而言的。他们本身其实也存在着许多的疑惑,所以,狂人才会无法劝说那些吃人的人放弃吃人、疯子才会孤军奋战,并遭到周遭人们的禁锢。

  三、正在觉醒的“我”。

  《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一个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小说的故事主要讲述了:“我”,坐人力车去上班时,撞倒一个老女人,没有伤,也没有人看见。“我”以为还是一走了事,不必自找麻烦,但车夫却主动扶着老女人,走向巡警分住所。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了我对车夫由开始的不满,继而自愧,最终无比敬仰的心理变化过程。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本小说是最短的。线索也极单纯,但是它所蕴含的思想却极其深刻。

  本文中的这个“我”,是个值得推敲的人物。“我”一开始并非进步的,正相反,“我”是一个希望一走了之的人,更甚者,“我”对于车夫的善行,开始时是本着一种不满的态度的,在这方面看来,“我”本不是个觉醒的人。而觉醒了的人是“车夫”。车夫显然不会是一个体验生活的知识分子,那他代表的是什么呢?自然是下层民众。

  我们从鲁迅先生其他的诸多作品中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对于中国的民众,一向是有很深的成见的。他认为中国的老百姓大多是麻木不仁的旁观者形象,而在这里,作为知识分子的“我”表现的是劣根性,而代表群众的车夫却是一个良善之人。这个问题,我认为可能有如下解释:

  1、鲁迅先生还是希望中国民众能有善良品质的;

  2、鲁迅先生认为中国民众并不是一味的麻木,或者说,不是认为知识分子是一味的进步;

  3、鲁迅先生认为中国民众的良心只是没有被唤醒,而车夫正是为数不多的觉醒者。

  对于本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的觉醒历程,鲁迅先生写得较为细致。我认为本文可以被作为一本教科书。引人向善,使人觉醒的教科书。正如我在前文中提到过的,“我”的觉醒历程,为什么不能成为“我们”的觉醒历程呢?

  至于鲁迅先生为何一定要选取“知识分子”这一典型形象来做描写,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知识分子从来都是一个特殊的阶级,以“知识”为本的他们,任何时代都承担两项基本义务——建设、改革。这决定了知识分子的进步性。如此一来,假借知识分子形象,也就可以更好的抒发鲁迅先生的思想观念。

  2、知识分子不仅代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力量,另一方面,封建力量的主要掌权派也是知识分子。在两个不同的知识分子团体中间,夹着的是广大劳动人民,而对于劳动人民的描写,鲁迅先生在其他的作品中也有很多涉及。而现在,通过对处于社会两极的知识分子的描写,正好可以为我们勾勒出一个社会的总体特征和意识形态。

  3、知识分子所了解的东西多于其他任何一个阶层,这决定了他们不会如劳动群众或地主劣绅一般见识短浅、畏首畏尾、抓着一个看法就能活一辈子。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或行为)往往是有所改变的,其中,魏连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样的形象,对于文学艺术来讲,正好符合了小说“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艺术特征。

  纵观中国文学史,像鲁迅先生这样凭借为数不多的小说作品获得了不朽地位的,恐怕并不多,这不只是时代所决定的,更多的是由先生的小说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意蕴和艺术成就所决定的。先生的小说,是作为意识形态存在的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它的现代化起点要从五四时期算起。而他本人就是这种从内容到形式都崭新的文学的奠基人,是中国小说现代化征途上迈出的第一步,先生的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及至世界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意义正在这里。而先生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无疑是其文学成就的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分析 篇3

  内容摘要:鲁迅始终站在现实主义立场上,来审视特定历史时期内关于“国民性”的问题,对积存已久的社会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犀利的见解。在“五四”时期,鲁迅创作了大量的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其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可分为觉醒者、麻木不仁者、先行者等不同类型。鲁迅以剖析知识分子和封建制度的关系为重点,注重展示社会剧变时期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尤其注重对知识分子历史责任感、推动历史进程方面作用的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知识分子 形象 革命者 封建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具有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等多重身份,他的作品以思想性、文学性和革命性著称于文学史,率先开创了农村题材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谱写了现代文学史的新篇章。鲁迅始终站在现实主义的立场上来审视特定历史时期内关于“国民性”的问题,对积存已久的社会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犀利的见解。在“五四”时期,鲁迅创作了大量的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其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可分为觉醒者、麻木不仁者、先行者等不同类型。鲁迅从新旧时代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期入手,以剖析知识分子和封建制度的关系为重点,注重展示社会剧变时期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尤其注重对知识分子历史责任感、推动历史进程方面作用的思考与探究。基于以上种种问题的考量,鲁迅在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具有典型意义、时代特征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些发人深省的文学形象造就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辉煌,丰富了文学史的人物画廊。本文拟以具体的小说文本为例,对出现在其小说中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初浅的研究,借以探究鲁迅在创造这些形象时所持的态度与这些形象在文学史上产生的意义与影响。

  一.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态度

  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十分鲜明的。在鲁迅眼中,知识分子群体与阿Q这样的贫苦农民有着类似之处,他们的身上都带有一定的病态特征,是生活在特定历史年代的“不幸的人们”。鲁迅对这些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首先,二十世纪的中国充满动荡和变革,这对于生活在这个历史时期内的人们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精英阶层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所处的境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知识分子们面对这样复杂的文化背景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心态。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大都生活在新旧文明交替的时代夹缝中,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就促使知识分子要承受来自内心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他们在旧文化背景成长起来,如今要断然割裂与旧文化的联系去适应新的文化,因而遭受种种挫折,内心备受煎熬,出现了文化的断裂,成了不新不旧的“两截人”。比如孔乙己,他的内心中满是沉陈腐的思想,而他的身份也很特殊。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长衫表明了他的知识分子身份,而站着喝酒,则说明他的地位低下。孔乙己明明做了偷窃的勾当,却涨红着脸狡辩说“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种苍白的狡辩,只能使他进一步成为食客和老板面前的小丑,知识分子的斯文扫地。还有一部分人积极向新文化靠拢,但却并没有领略到新文化的精髓,反而打着新文化的旗号,在新文化外衣的掩盖下做着龌蹉的勾当。比如《肥皂》中的四铭,作者将他塑造成一个虚伪的封建卫道士。

  其次,在其小说集《呐喊》《彷徨》中,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占有重要的位置。鲁迅对知识分子的命运是非常关注的,一方面对他们的不幸遭遇和尴尬处境表示理解和同情。另一方面试图找出造成他们这种悲剧命运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在创作的过程中,鲁迅把知识分子放在特殊的歷史时期的社会现实中,对他们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背景加以再现,真实地反映了时代洪流之下个体命运的渺小与无奈。比如鲁迅在刻画孔乙己这个人物时一方面对他的种种“不合时宜”的行为和“穷酸气”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揭露,另一方面对他的遭遇也表示出了一定的同情和惋惜。鲁迅认为造成孔乙己这种不幸的根源是已经千疮百孔的封建制度,正是封建制度残害了诸如孔乙己式的人物。虽然孔乙己的行为荒唐而又可笑,但他只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而对于诸如《狂人日记》中以狂人为代表的先行者则对他们大胆抗争的行为寄予着深情的赞美和殷切的期待。

  二.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呐喊》和《彷徨》是鲁迅最具代表的小说集,在这两部作品中他主要塑造了两类人物形象,一类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剥削压迫的贫苦农民,另一种则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形象按照性格特征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以孔乙己为代表的受封建思想迫害严重的,以夏瑜为代表的率先觉醒的革命的先觉者以及以涓生为代表的生活在城市中的小资产阶级。

  首先,知识分子是中国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层,在封建社会如此,现代社会依然。20世纪初期是中国知识分子大放异彩的年代,知识分子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与贫苦的农民相比,知识分子的境遇更好一些。然而由于他们思想活跃,反映敏捷,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新知识,掌握新的社会潮流,因而统治阶级对他们的思想束缚和政治压迫就较一般群众也就更为严厉,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时期受到的迫害就格外严重。以传统知识分子形象为例,所谓的传统知识分子如孔乙己、陈士成等。他们大半生生活在封建社会,所接受的教育、思想都是典型的封建式的。当社会巨变来临之际,他们的命运不可避免的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最后成为行将崩溃的封建社会制度的牺牲品。还有一种是产生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型的知识分子,以吕纬甫和魏连殳等为代表。他们在少年时期接受封建教育的熏陶,青年时期又受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身上体现出来一定的反叛精神,满怀理想和激情与封建势力作斗争,借以探索和追求新的生活道路,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满怀期待,然而他们身上的小资产阶级固有的弱点与缺陷使他们远离人民群众,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其次,鲁迅所生活的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年代之一,旧的封建制度已经被推翻,但新的制度尚未建立,一切都在摸索、徘徊中前进。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对旧的社会制度感到不满,努力在寻找新的出路,他们虽然首先觉醒,信心满满的.走在前进的道路上。但铲除旧势力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他们很快因为旧势力的反扑败下阵来,生活也因此陷入一团糟。如《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以及《孤独者》中的魏连殳都是这种类型的人物。吕纬甫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下成长起来,经历了革命的洗礼,成长为一个英雄。然而革命过后却仍然摆脱不了孤独、彷徨的命运。在依旧强大的封建残余势力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屈服,又过上了之前平庸的生活,颓废的度过一生。如出一撤,《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在现实压力之下重蹈覆车,竟然过上了自己曾经所憎恶、反对的生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鲁迅在描写这些知识分子时能后深入到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揭示知识分子性格中的弱点,展现出他们在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这一特殊时期内知识分子这一群体的内心世界。endprint

  三.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意义

  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最了解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清楚地指导知识分子的长处和短处。鲁迅是预言家,他能够高瞻远瞩预见到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时期遭受的苦难。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作家,鲁迅善于挖掘知识分子的不幸,在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背后隐藏着的是鲁迅对当时病态社会的认知。因而他以生动的笔触创造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形象。在他的笔下知识分子迷失、彷徨的痛苦心境展露无疑。

  首先,鲁迅常常采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在刻画知识分子的形象时,将这些人物置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加以表现,不仅包括人物生活、工作的小环境,同时尤其注重大时代背景对人物性格形成的影响。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深刻的时代动因做支撑,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刻画出来的人物具有非常强烈的典型性,人物被赋予一定的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小说《伤逝》的创作受到当时流行的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在新的时代潮流影响下,知识分子率先觉醒,他们竭力主张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是时代的先觉者,是勇于开拓新路的探索者,涓生和子君就是如此。二人通过重重阻力组成家庭,本以为生活会一直幸福下去,然而在美好的爱情生活也难抵过婚后琐碎而又平淡的现实生活,子君不再是令涓生仰慕的女神,变成了一个平凡的女人。当涓生失业之后,他们的关系彻底破裂。小说的以子君的离世和涓生的出走告终。事实上,子君和涓生爱情的破裂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他们在进步思潮的感染之下力图改编生活,但却不得不面对琐碎的现实生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各方面的现实压力之下最后精神崩溃,成为“迷惘的一代”。在这类人物形象上给予着鲁迅对知识分子现实出路问题的思考。

  其次,鲁迅把探索知识分子的命运问题与考察中国革命和未来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描写知识分子在风云变幻的历史年代的处境和他们的历史使命,通过塑造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对他们在新旧交替时代的遭遇进行描写,试图寻找中国未来的出路。这些人物形象具有非常深远的社会意义,它刻画出了一类人的生活与生存状态,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窥见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这一大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历史状况与人性深度。如《药》中牺牲的革命者夏瑜和《狂人日記》中勇于反抗旧世界的狂人,他们是新旧时代交替进程中最先觉醒的一批人,代表了探寻革命道路过程中走在时代最前沿的知识分子的坚定的身影。

  无论是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来看,鲁迅的小说对中国文学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他开创了崭新的文学题材,对中国小说的现代化进程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和典范作用。他所塑造的鲜活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这些人物形象使他的小说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宋祖建.略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01):33-34+47.

  [2]张惠平.试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1):151-152.

  [3]张恩和.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01):161-177.

【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分析】相关文章:

鲁迅人物笔下经典形象分析11-23

鲁迅人物形象分析09-30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11-23

鲁迅药人物形象分析12-07

鲁迅社戏人物形象分析09-25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09-01

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07-19

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11-23

小说子夜中主人翁吴荪莆的形象分析11-09